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佳愉
Chia-Yu Lin
論文名稱: 幼兒園園長輔導新手教師之個案研究
A Case Study on New Teacher Mentoring from Kindergarten Director
指導教授: 許玉齡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竹師教育學院 - 幼兒教育學系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1
中文關鍵詞: 幼兒園園長輔導新手教師幼兒教育新手教師
外文關鍵詞: Kindergarten director, mentoring new teacher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new teachers
相關次數: 點閱: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一所新成立之幼兒園園長面對全園為新手教師時,其輔導與協助新手教師之實際具體作為,以及實際作為背後之理念。研究者參與新園從無到有的過程,歷時一年六個月。資料來源(如教學討論會議、園務會議、親師座談會等,並針對全園教師訪談他們在新手期遭遇到的困難與園長的作為,且針對園長訪談他在平時處理各種事件時的態度理念與方法進行訪談)等質性資料與分析的方法,透過深入現場情境脈絡探究園長輔導作為之實際。

    本研究發現園長輔導新手教師面向在於「環境」、「班級經營與管理」、「家長溝通」、「課程與教學」、「教師搭班」及「個人幼教職涯發展」六大層面。園長的理念則,包括:透過分享與溝通傳遞教育理念、重視教師需求,適時調整輔導措施、作為新手教師的工作顧問,解惑教師之疑慮、重視新手教師的心理感受,提供精神支持、秉持「相信教師」的信念,多元化培養教師的能力及協助發展教師正向工作情緒與態度。園長實際作為歸納為八大策略,包含:營造「愛、支持、溝通」的工作氛圍、運用「我們」的團隊策略、提供「專業資源」與「人力支援」、提供實際案例、親身示範與具體建議、入班觀察給予回饋、製造及提供多方面練習機會、協助教師建立「幼教教師專業角色與地位」。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be into the practices done by the director of a new kindergarten in mentoring new teachers , and the beliefs behind her actions. The researcher has involved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for one and half years within the kindergarten. The study has collected the following qualitative data for analyses, including teacher discussions, school affair conferences, parent-teacher meetings, as well as interview records with new teachers on difficulties that they encountered during their freshmanship, the director’s attitudes, beliefs and strateges on daily practices.
    The study has found that the director emphasizes six aspects on mentoring new teachers, namely “environment,” “class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communication with parents,”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eacher collab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en teaching profession.” Among the director’s beliefs are: to pass o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through sharing and communication, pay attention to teachers’ needs, adjust guidance measures at the right time, act as a novice teacher adviser, answer teachers’ concerns, care about the psychological feelings of new teachers, provide spiritual support, uphold the belief on “trusting teachers,” cultivate teachers’ capabilities, and assist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positive working attitude. The mentoring practices of the director are summarized into eight strategies as follows: to create a working atmosphere with “love, support and communication,” to utilize a team strategy of “we,” to provide “professional resources” and “human support,” offering practical examples, demonstration in person, classroom observation and feedback, to create and provide practice opportunities, and to establish “the professional role and status” for her teacher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新手教師在導入階段的特徵與關注....... 7 第二節 園長與新手教師之間的關係.......13 第三節 輔導新手教師之相關研究.......16 第四節 輔導新手教師之策略.......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選擇個案研究之原因.......31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及研究現場 .......32 第三節 進入現場與研究者角色 .......37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40 第五節 研究信度與倫理.......45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第一節 園長理念.......48 第二節 營造環境的實際作為.......67 第三節 園長輔導實際作為.......83 第五章 研究結論、討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討論.......132 第二節 研究建議.......140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143 西文部分.......153 附錄 附錄一.......156 附錄二.......160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一顧、高紅瑛、李俊達、許雅惠、陳信夫(2003)。台北市中等學校教學輔導教師制度九十一學年度實施成效評鑑報告。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
    內政部統計處(1993)。民國八十一年台灣地區托兒所概況調查報告。內政部統計處。
    王文科(1990)。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師大。
    王文科(2000)。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宗平(2003)。國小校長教學領導對初任教師專業成長影響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怡云(2005)。幼稚園園長領導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昭正、朱瑞淵譯(1999)。參與觀察法。台北:弘智文化。
    王為國(2005)。課程領導方式之研究--以一位私立幼稚園園長為例。「活人世界近年教育改革的檢討」華人教育學術研討會,80-103。
    王美晴(1995)。資深與新進幼兒教師教學計畫歷程之研究。文化大學 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王美晴(1999)新手幼兒教師教學工作問題之探討。「跨世紀幼教師資培育」研討會論文集,51-64,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舉辦台中市。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1995)。幼稚園園長手冊。台北: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0)。台北市幼稚園園務行政手冊。台北市。
    台北市教育局(2002)。台北市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學輔導教師設置試辦方案。台北市。
    四季文教雜誌社編輯部(2003)。新手上路沒問題--幼稚園新進教師輔導計劃。四季兒童教育專刊,13,50-59。
    白青平(2000)。台北縣國民小學初任教師工作困擾與解決途徑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班。未出版,台北市。
    任凱、王佳煌(譯)(2005)。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台北:學富。
    江麗莉(1995)。幼稚園初任教師困擾問題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 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84-2411-H-134-006),未出版。
    江麗莉(1996)。幼稚園第一年專業成長。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主編,教師權利與責任。335-370。台北:師大書苑。
    江麗莉(1997)。幼教準教師在集中教育實習期間的關注焦點與困擾問題。初等教育學報,5,55-80。
    江麗莉、鐘梅菁(1997)。幼稚園初任教師困擾問題之研究 。新竹師院學報,10,1-22。
    吳碧惠(2007)。幼兒園改變歷程中園長領導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教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李佩純(2004)。一位初任教師在幼稚園實施全語言教育的歷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建彥(2001)。國民小學初任教師工作輔導需求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李建彥、張德勝(2003)。國小初任教師工作輔導需求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17,1-30。
    李淑惠(2004)。尋找一個位置:幼兒園女性園長的領導經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淑惠(2005)。進二十年國內外幼兒園園長相關領域研究之發展與趨勢分析—兼從性別與幼教任務觀點討論未來研究之方向。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集刊,1,99-130。
    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谷瑞勉(1998a)。幼兒教師流動狀況深析。屏東師院學報,2,99-138。
    谷瑞勉(1998b)。學習教學-兩位初任幼兒教師的班級經營。屏東師學報,11,341-366。
    谷瑞勉(2002)。幼稚園實習教師在一年實習中的教學與發展。「88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集,台北師範學院舉辦351-368,台北市。
    林一鳳(2003)。幼稚園實習教師教學困擾及其因應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育瑋(1996)。幼教教師的專業成長歷程。台北師院學報,9,803-832。
    林育瑋(1998)。實習教師研習進修活動之探討。家政教育學,89-105。
    林育瑋(2008)。以幼稚園為本位的教師專業成長歷程之行動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4,15-48。
    林育瑋、高麒雅、王怡云(2002)。以學校為本位的幼稚園教師成長模式-行動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主編),教育行動研究與教學創新(頁404-457)。台北:揚智。
    林佳蓉(2002)。幼兒教師任教職志、工作壓力及社會支持之質性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佳靜(2005)。國民中學初任教師導入方案規劃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佩蓉、鄭望崢(1991)。幼稚園在職進修現況及需求調查研究。台北:教育部研究計畫。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239-262。
    信誼基金會學前兒童研究發展中心(1990)。幼稚園托兒所行政管理手冊。台北:信誼基金會。
    洪耕燦(1995)。幼稚園園長經營理念之探討。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孫立葳(2000)。幼兒園經營品質指標之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孫立葳(2001)。幼兒園品質的把關者需要什麼?國教世紀,196,47-50。
    高士傑(1997)。幼稚園園長的領導型式、教師準備度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高強華(1996)。師資培育問題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高敬文(1988)。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康真娥(2002)。台南地區幼稚園園長領導風格、教師工作價值觀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教育行政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張仙鴻(2006)。實習輔導經驗之探討-以八位幼教實習輔導老師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芬芬(2001)。教學生活─新手教師的成長之路。學為良師─在教育實習中成長,1-31。
    張美雲(1996)。工作價值觀、任教職志與工作環境因素對幼教離職或異動之影響。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張美瑤(2004)。幼稚園園長服務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珮玲(2004)。方案教學中幼教師如何建構主題網。教育趨勢導報,9,11-19。
    張德銳(2002)。台北市教學輔導教師制度的試辦與實施展望。教師天地,118,49-53。
    張德銳(2003a)。中小學初任教師的教學困境與專業發展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8,129-144。
    張德銳(2003b)。中小學初任教師的教學輔導與考核。課程與教學季刊,6,3,67-86。
    張德銳、丁一顧(2004)。臨床視導對新進教師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刊,17,27-55。
    張德銳、丁一顧、陳育吟(2003)。初任教師導入方案:一個亟待推動與研究的教改方案。初等教育學刊,14,83-108。
    張德銳、李俊達、蔡雅玲(2006)。教學檔案對國小初任教師教學省思影響之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9,3,35-50。
    張德銳、張芬芬、邱錦昌、張明輝、熊曣、萬家春、鄭玉卿、葉興華、張嘉育(2002b)。台北市中小學教學輔導教師制度九十學年度實施成效評鑑報告。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未出版,台北市。
    張德銳、張芬芬、鄭玉卿、萬家春、楊益風、高永遠、張清楚、彭天建(2000a)。台北市中小學教學導師制度規劃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張衛族(2002)。幼稚園園長的專業角色與任用制度。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瓊云(2000)。托兒所所長領導型式、托兒所組織氣氛、保育人員組織承諾與服務機構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教育部(2003)。中華民國教育統計。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01)。 http://www.edu.tw/statistics/index.htm.
    莊忠和(2006)。國民小學初任教師專業發展與輔導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許月玫(2002)。國民小學教學輔導教師制度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正宗(2003)。國民小學初任教師臨床視導之個案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玉齡(1998)。桃竹地區幼稚園園長領導措施與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1,17-19。
    許玉齡(2003)。幼教品質繫於幼兒園園長。國教世紀,196,41-46。
    許玉齡(2004)。公立幼稚園園長的工作職責與角色之調查研究。國教學報,16,249-278。
    許玉齡(2005)。幼稚園園長專業能力發展指引初探。2005幼兒教育專業、品質與卓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12,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
    許明珠(2002)。費德勒權變領導理論在幼稚園園長領導之應用。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雅惠(2004)。國民小學教學輔導教師制度實施成效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 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信夫(2003)。台北市中等學校教學輔導教師制度試辦現況與實施成效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美玉(1991a)。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陳美玉(1991b)。新任教師專業發展之探討。中等教育,50,3,42-59。
    陳娟娟、陳淑琦、許錦雲、謝園、戴文青、吳玥玢、黃迺毓、葛婷(2002)。新手老師上路囉!台北市:信誼基金。
    陳珮蓉(1998)。幼稚園初任教師專業成長歷程之研究-以兩個個案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淑娟、江麗莉(2001)。新進教師的重新適應。幼教資訊,124,38-39。
    陳淑琦(1999)。新制幼稚園實習教師經驗之初探。教育實習的典範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61-100。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陳雅美(2000)。幼稚園實習教師人際情境之個案研究。88學年度載於師範學院之「反思前瞻跨世紀—塑造師資培育的願景」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2,483-514。
    陳雅美(2001)。從實習教師到初任教師-幼稚園教師人際情境、實務知識、及專業發展歷程之研究(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 89-2413-H-152-007),未出版。
    陳慈娟(2003)。幼稚園園長課程領導~以一所幼稚園本位課程發展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彭欣怡(2000)。幼稚園新進教師適應歷程之研究-以兩個個案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游慧雯(2007)。幼稚園教育實習教師專業成長—以師徒制模式為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台北:師大。
    黃政傑(1998)。質化研究的原理與方法,載於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
    黃素華(1997)。幼兒園園長領導形式與教師組織承諾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黃瑞琴(1991)。園長的教室觀點之研究。台北師院學報,4,681-716。
    黃瑞琴(1997)。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黃瑞琴(1999)。質性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楊于萱(2009a)。幼兒園所長課程領導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教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楊于萱(2009b)。風雨中的舵手—幼兒園課程領導策略之個案研究。「全球化趨勢下的教育革新與展望」兩岸四地學術研討會,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大學。
    葉俊伶(2003)。兩位非專業幼教背景的新手幼兒園主管之適應歷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詹欣怡(2007)。一位男性幼教教師的新任歷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
    廖純英(1992)。國民中學新進教師輔導制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廖鳳瑞(1997)。幼教經營的雙贏策略。新幼教3月號,12-15。
    廖鳳瑞、保心怡(2002)。幼兒園專業成長整合型計劃—幼兒園主管專業成長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89-2413-H-003-051-F22;NSC89-2413-H-003-108-F22),未出版,台北市。
    廖鳳瑞譯(2002)。Katz, L .G著。與幼教大師的對談-邁向專業成長之路。台北:信誼。
    漢菊德(1996)。如何扮好園長的角色?新幼教,11,22-25。
    劉育君(2006)。托兒所所長教學領導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燕雯、鄭束芬(2007)。幼教師專業發展歷程與影響因素之個案探究。幼兒教育年刊,18,34-59。
    歐用生(1995)。加強實習教師的輔導。教育實習輔導季刊,1,3,74-77。
    歐凱鑫聖羅撒幼稚園(2004)。啟導經驗如何促進幼兒教育工作者的專業成長。香港教師中心學報,3,89-105。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惠玲(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台北:高等教育。
    蔡玉對(2007)。台北市國民中小學教育人員對教學輔導教師制度之意見調查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春美(1990)。台灣地區幼稚園教師離職狀況調查研究。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蔡春美、敖韻玲、張翠娥(2000)。幼稚園與托兒所行政。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春美、楊淑朱(1999)。我國幼教師資培育現況與問題探究。載於:跨世紀幼教師資培育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
    蔡秋桃(1990)。中國幼稚園教師關注之調查研究。幼兒教育年刊,3,173-211。
    蔡培村(1995)。中小學教師生涯進階與等級劃分可行性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3,4,54-72。
    蔡淑苓(1988)。幼稚園園長領導型式與教師工作滿意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立俐(1998)。幼稚園實習教師集中實習困擾問題及調適方法之研究一位大四實習教師的經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雅玲 (2004)。幼兒園合班老師的互動關係-以兩個班級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寶梅(1995)。國小初任教師引導計畫運用之效果研究。教育研究資訊, 3,2,45-55。
    謝寶梅(1998)。國民小學實習教師之輔導教師的角色與職責。國教輔導,38,1327,38-42。
    簡志峰(2005)。男女幼教機構主管領導特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簡楚瑛(2001)。幼稚園園長與托兒所所長角色及其所處園、所文化環境互動關係之研究 。教育與心理研究,24,135-166。
    簡楚瑛、李安明(2000)。幼稚園園長對領導與管理行為之調查研究。廖春文(主持人),二千年代新幼兒教育的展望學術研討會。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幼教學術研討會,國立台中師範學院。
    簡楚瑛、廖鳳瑞(1995)。當前幼兒教育問題與因應之道。教育改革諮詢委員會。
    簡毓玲(2000)。國民小學校長教學視導對教師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未出版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魏韶勤(2004)。教學輔導教師教學觀察與回饋對國小初任教師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鐘梅菁、江麗莉(1998)。幼稚園初任教師對師院課程、師院教師、幼稚園及教育局之期望。新竹師院學報,11。
    蘇慧貞(2002)。幼兒園園長領導之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饒見維(1995)。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二、西文部分
    Billman, J. (1995). Child care program directors:What skills do they need?Result of a statewide survey.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23(2),63-69.
    Brock, B. L., & Grady, M. L. (1996) . Beginning teacher induction program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99 631)
    Brock, B. L., & Grady, M. L. (1997) . From first-year to first-rate:Principals guiding beginning teachers. Thousand Oaks,California Corwin Press,Inc.
    Burch, R. K. (1988). A comparison of teacher perceptions of perceived andpreferred leadership behaviors manifested by directors of selected earlychildhood education centers(Doctoral dissertation, Peabody College for Teachers of Vanderbilt University,1987)Dissertation Abstract International, 48(7), 1650A.
    Burden, P. R.(1981).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heir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aper presented at annual meeting of the Midwester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Des Moine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210 258)
    Click, Phylis M. (2000) : Administration of schools fory young children.. Albany, NY:Delmar Thomson Learning.
    Culkin, M. L. (1995). The administrator/ leaders in early care and education setting: A qualitative study with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and practice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on Institute, 1995). Dissertation Abstract International, 55(9), 2655A.
    Fessler, R. (1985). A model for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P.J.Burke & R. G. Aeideman (Eds. ), Career —long teacher education (pp.181-193).Springfield, IL: Charles C. Thomas.
    Fessler, R. (1992). The teacher career cycle. In Fessler, R., & Judith, C. Author(Ed.)The teacher career cycle:Understanding and guid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chap.2)Boston: Allyn and Bacon.
    Fisher, C. D. (1986). 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An integrative review. In K.M. Rowland & G.R. Ferris (Eds.), Research in personnel and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A research annual volume 4 (pp.101-145).Greenwich, CT: JAI Press, Inc.
    Fuller, F. F., & Bown, O. H. (1975). Becoming a teacher. In K. Ryan (Ed.), Teacher education, (74th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PartII, (pp.25-52).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uling-Austin, L. (1990). Teacher induction program and internships. In W. R. Houst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teacher education. (pp.535-548). New York:MacMillian.
    Huling-Austin, L. (1992). Research on learning to teach: Implicaations for teacher induction and mentoring programs.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3(3),173-180.
    Katz, L. (1977). Talk With Teachers,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Washington D.C.
    Letven, E. (1992). Inuction. In Fessler, R., & Judith, C. Author(Ed. )The teacher career cycle: Understanding and guid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chap.3)Boston: Allyn and Bacon.
    Lieberman, A., & Miller, L. (1984). Teachers, Their World and Their Work.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Curriculum, and Development.
    Morgan. G. (2000). The director as a key to quality. In M.L.Culkin(Ed. ), Managing quality in young children’s programs : The leader’s role ( pp40-59). Teachers Colleg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Schlechty, P., & Vance, V. (1983). Recruitment, selection and retention: The shape of the teaching forc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3, 469-487.
    Vander Ven, K. (1988). Pathways to professional effectiveness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Professionalism and the Early Childhood Practitioner,eds B. Spodek, O. Saracho & D. Peters, Teachers College Press,New York.
    Vander Ven, K. (199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tions of care giving held by early childhood practitioners and stages of career development,Early Childhood Towards the 21st Century: A Worldwide Perspective,eds. B. Po-King Chan, Yew Chung Education Publishing, Hong Kong.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