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游亞婕 Gloria yu |
---|---|
論文名稱: |
時間的建構與音樂的轉化 — 我的音樂創作理念 Construction of time and Music of Transformation- My Musical Composition and Concept |
指導教授: |
蘇凡凌
Fan-Ling Su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0 |
中文關鍵詞: | 音樂時間 、轉化 |
外文關鍵詞: | Construction of time, Music of Transformation |
相關次數: | 點閱: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篇論文係以音樂創作在「時間」上的建構與在音樂上的「轉化」,作為個人創作的基本理念,並且透過音樂的轉化,運用在個人的音樂創作作品中且加以實踐。
全文全部共分為六個章節,第一章前言說明作者的個人音樂創作動機,以及時間的建構對於音樂的創作作品之影響;第二章從個人的創作理念、創作歷程與情感表達來做分析;再來,第三章以「時間」的建構相關的名詞做解釋,探討時間的建構與相關的素材運用與手法解析;第四章則是音樂的「轉化」,從「形」和「境」這兩大方向來研究音樂轉化中所需要經歷的過程;而第五章為上述第三章與第四章的理念運用在個人創作上的運用手法以及素材的解說與分析;最後第六章結語為「時間」建構與音樂的「轉化」之手法展現的詮釋與看法。
關鍵字詞:現代記譜、轉化、現代音樂、時間建構
This thesis is based music creation in "time"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music of "transformation", the basic idea of creation as individuals, and transformed through music, the use of music in personal and work them into practice.
All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of explanation Preface personal music motivation, and time to construct the impact of the creative works of music, from the second chapter of personal creative ideas and creative expression and emotion to the course for analysis. Next, the third chapter of "time" associated with noun construct explanations of time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and use of materials and techniques related to the analysis,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music of "transformation," which from the "shape" and "territory." two directions to study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of the need to experience the music, while the fifth chapter of the above Chapter III and Chapter IV of the use of the concept of commentary and analysis on the use of personal creative techniques and materials, the final conclusion of Chapter VI "Time" Construction and music "transformed" the way of the show's interpretations and opinions.
Keyword:modern notation; transformation; contemporary music;
time to construct
碩士論文
任真慧(2005)。《凝煉與轉化:我的音樂創作裡念與實踐》。臺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
李元貞(2006)。《間奏-我的創作理念》。臺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
陳政文(2008)。《轉化與展現─我的音樂創作理念與實踐》。臺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
中文書籍
關永中(1997)。《神話與時間》。台灣書局出版。
戴維後 (1990)。《梅湘的音樂分析時間的色彩》。全音樂譜出版有限公司
陳漢金(2008)。《您說是印象派音樂?:德布西室內樂與管旋樂》。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出版。
汪文聖(1995)。《胡塞爾與海德格》。遠流出版
中文翻譯書籍
馮克芸/黃芳田/陳玲瓏 譯(1997)。《時間地圖》。臺北市:台灣商務。
儲湘君 譯(1993)。《時間的藝術》。臺北市:授學。
陳榮華 譯(2006)。《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勒範恩(Robert Levine)/馮克芳譯,(1997)。《時間地圖》,台灣商務出版。
路易‧加迪(Louis Gardet)/鄭樂平/譯(1992)。《文化與時間》。淑馨出版社。
Dallin, Leon/康謳譯(1975)。《二十世紀作曲法:現代音樂資料指引》全音樂譜出版有限公司
柏格森(Henri Bergson)/潘梓年譯(1976)《時間與意志自由》。先知出版社
金哲/陳燮君譯,(1995),《時間學》。揚智文化出版
約翰•霍華德(John T. Howard)和傑姆斯•李昂(James Lyons)(1969)《現代人和現代音樂》。樂友書房
葛利菲斯(Paul Griffiths)/林勝儀譯(1987)。《【現代音樂史】從德布西到佈雷茲》。全音樂譜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