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玲因 |
---|---|
論文名稱: |
種友善大地的菜:台中新社布拉姆田莊民族誌 Growing the Environment-friendly Food: The Ethnography of Taichung Xinshe Plum Field |
指導教授: | 蔣斌 |
口試委員: |
李威宜
蔡晏霖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文社會學院 - 人類學研究所 Anthropology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6 |
中文關鍵詞: | 荒野保護協會 、福智團體 、慈心 、齊民要術 、蒙特梭利 |
外文關鍵詞: |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
相關次數: | 點閱:3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980年代,在全球掀起一股對於資本主義式農業的反思浪潮,繼而陸續出現另類農業(Alternative Agriculture)形態的出現,追求友善大地、天然有機、及強調生產者與消費者平等互利的新興農業形態。而社區協力農業(Community-Supported Agriculture)是此浪潮下,一個能夠直接建起生產者和消費者互助互信、面對面關係的農業形態。位於台中新社的布拉姆田莊之經營模式正好提供筆者一個能夠了解生產者、消費者二者間的經濟網絡的實際場域。生產者端,由於布拉姆田莊的經營者自從台中市區搬到新社後,參與由 日常老和尚所創辦的福智團體推廣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佛學研討課程,因而結識一群理念相同的小農。這群小農多是透過參與《廣論》研討班認識老和尚「光復大地、淨化人心」的慈心理念,進而轉從事友善土地的農業。因此在新社及東勢等區域,形成一個在地小農合作的網絡。
消費者端,布拉姆田莊的經營者夫婦因孩子的教育,接觸到台灣在地以棲地守護為宗旨、環境教育為策略的非營利組織—荒野保護協會(Society of Wilderness,簡稱SOW),其夫婦二人除了認同荒野保護協會環境教育理念,進而成為會員外,並將環境教育理念實踐在農莊的經營上。此二團體皆屬台灣在環境運動推動上,草根力量強盛的民間團體,也各自呈現生產者與消費者在台灣社會脈絡下,友善大地思想醞釀及推廣的代表。
本文將呈現布拉姆田莊生產者與消費者社群網絡的串聯,及此兩大社群理念在匯入布拉姆田莊後,布拉姆田莊如何再現及轉化;並藉此特殊性,定位布拉姆田莊於當代台灣社會新興農業形態的位置。
日常法師
2010 慈心《一》。福智之聲出版社編輯。臺北市:慈心基金會。
北美福智基金會
2012 上日下常老和尚生平。網路資源:http://www.blisswisdom.net/teacher-bio.htm,2013年12月12日。
北美福智基金會
2012 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殊勝。網路資源:
http://www.blisswisdom.net/lamrim-introduction.htm,2013年12月13日。
伊莉莎白‧韓德森、羅萍‧凡恩 Handerson, Elizabeth and Robyn V. En
2011[1999] 種好菜,過好生活!,有大林、李宜澤、呂欣怡、林震洋、許敏鳳、蔡晏霖、劉逸姿譯。臺北市:商周出版。
李偉文等
2001 荒野六週年特刊。荒野保護協會。
宗喀巴大師
2009 白話《菩提道次第廣論》。法尊法師譯,劉小儂譯文白話。臺北市:橡樹林。
胡秀芳
1996 探索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初創時期推展環境教育工作的狀況。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荒野保護協會
2013 關於荒野。網路資源, http://www.sow.org.tw/staticPage.do?page=about/about11.htm&id=101,2013年4月8日。
荒野保護協會
2013 組織架構。網路資源, http://www.sow.org.tw/staticPage.do?page=about/about12.htm&id=1012 ,2013年4月8日。
張銘芳
2011 慈心倫理與有機精神—台灣有機農業運動中的佛教內涵。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世慧等
2009 川流台灣:福爾摩沙水經注。台北:經典雜誌。
E.M.Standing
1997[1991] 蒙特梭利與兒童教育。徐炳勳譯。台北:及幼文化出版。
Wolf D. Aline
1996 一間蒙特梭利教室。蕭麗君譯。台北:及幼文化出版。
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2013 慈心宗旨。網路資源, http://toaf.org.t/abt_goal.asp,2013年4月12日。
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2013 成立緣起。網路資源: http://toaf.org.tw/abt_origin.asp,2013年12月16日。
超群人本蒙特梭利幼兒園
2010 蒙特梭利教學法。網路資源, http://blog.xuite.net/chauchun520/blog?st=c&p=1&w=3171208,2013年4月12日。
楊東錦
2011 慈心基金會有機農業之理念與實踐。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
慈心有機驗證股份有限公司
2013 慈心驗證介紹。網路資源, http://tw-toc.com/big5/us.asp,2013年4月12日。
福智之聲
2006 慈心大地:有機.光復大地見生機。臺北市:福智之聲。
福智全球資訊網
2012 我們的導師—日常老和尚。網路資源, http://www.blisswisdom.org/index.php/2012-05-04-14-44-54/2012-05-04-14-48-23,2013年4月12日。
福智全球資訊網
2012《菩提道次第廣論》的簡介與殊勝。網路資源:
http://www.blisswisdom.org/index.php/2012-05-04-14-50-10/2012-05-04-14-51-20/item/96-日常師父開示廣論的殊勝,2013年12月13日。
福智全球資訊網
2012 福智法人事業。 網路資源:
http://www.blisswisdom.org/index.php/2012-05-04-14-44-54/2012-
05-04-14-49-47,2013年12月13日。
福智全球資訊網
2012 <廣論研討班>抬頭。網路資源:
http://www.blisswisdom.org/index.php/2012-05-04-14-50-10/2012-05-04-14-51-20,2013年12月13日。
福智全球資訊網
2012 福智讚頌—山泉。。網路資源:
http://www.blisswisdom.org/index.php/2012-08-23-18-39-06/item/1347-
福智讚頌-山泉,2013年12月16日。
戴君玲、賴爾柔
2009 台灣社群支持型農業的特性與困境。刊於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期刊,頁41-51。
Cone, Cynthia A., and Andrea Myhre
2000 Community-Supported Agriculture: A Sustainable Alternative to Industrial Agriculture?. Human Organization 59:187-197.
DeLind, Laura B.
1999 Close Encounters With a CSA: The Reflections of A Bruised and
Somewhat Wiser Anthropologist. Agriculture and Human Values 16(1):3-9.
Goodman, David and E. Melanie DuPuis
2002 Knowing food and growing food: beyond the production- consumption debate in sociology of agriculture. Sociologia Ruralis 42(1):5-22.
Miller, Frederic P., Agnes F. Vandome, and Jonh Mcbrewster,eds.
2009 Community-supported Agriculture. In Back-to-the-land movement.
Jonh Mcbrewster,eds. Pp.10-14. Mauritius: Alphascript Publishing.
Miller,Daneil
1995 Consumption and Commodities.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24: 141-161.
Phillips, Lynne
2006 Food and Globalization.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35:3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