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潔茹
Lee chieh ju
論文名稱: 新成立幼兒園園長運用行銷策略之個案研究
A case study of director’s marketing strategies in a new kindergarten
指導教授: 許玉齡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竹師教育學院 - 幼兒教育學系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0
中文關鍵詞: 新成立幼兒園園長行銷策略幼兒教育
外文關鍵詞: newly-established, daycare center, marketing strategy,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的方式,探討一間新成立幼兒園園長如何行銷幼兒園及其行銷的理念和想法。研究者自民國96年7月至97年7月將近一年的時間,透過長期參與觀察、訪談、文件檔案、問卷等方式蒐集資料。
    本研究根據研究目的主要有三項結論,新成立園長行銷幼兒園之理念、作法和其他發現,以下分述之。
    一、新成立園長行銷幼兒園之理念有以下三點,第一,在新成立之初,園長「重視園所形象的建立與口碑的宣傳」;第二,在教職員的部份「營造出情意氣氛和支持的環境」;第三,在與家長、幼兒的關係上乃「重視教師的良好身教與安家長的心」。
    二、新成立園長行銷幼兒園之作法有以下四點,第一,重視「信任感的建立」,當與家長、教職員工的關係建立起來,有助於彼此間良好的互動;第二,在人與人的互動透過「雙向的溝通」以了解彼此的想法,交換觀念,進而產生合作;第三,「專業形象的建立是教師與家長接觸的服務品質」,當建立良好的專業形象,自然能獲取服務對象的好感與信任感,以贏取口碑;第四,「提供專業成長、團隊的建立、留住人才」為園長對教職員工的主要做法。
    三、在其他研究發現分為以下三點,第一,園長以本身的理念影響全園的環境,有了理念能化成具體的方針和目標,也才能將想法付諸實現,使教職員工有一致的共識,為目標努力;第二,幼兒園的行銷著重在「人」的互動,在本研究發現,園長影響著老師,老師影響著幼兒,家長可以從幼兒身上感知到園長和老師,而家長又會影響其他家長,為一點、線、面彼此互動交織的關係;第三,個案幼兒園的行銷是以有系統的方式進行,此一過程為漸進的方式,運用於幼兒園時有助於行銷的成效。
    根據研究發現,本研究針對幼教主管以及後續研究,提出相關建議作為參考。


    Abstract

    Through conducting a case stud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visions and perceptions held by the director when promoting the newly-established kindergarten. The study lasts for almost one year, starting from July 2007 to July 2008. Data used in the study is collected by means of long-term participation, observation, document analysis, and a questionnaire.

    There are thre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which are visions, methods and other findings of how these newly-established kindergarten directors promote their kindergartens, as illustrated below.
    I. There are three visions when directors of newly established kindergartens doing promotion. First, the director “emphasize on building image and advertisement of its reputation” when the kindergartens has just been established. Second, in terms of personnel management, the director “creates a comfortable phenomenon and supportive environment.”Third, when it comes to the relationship with parents and children, the director “centers the principles set by teachers and how to make parents feel at ease.”
    II. There are four methods used by directors of newly-established kindergartens to market their kindergartens, as below. First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trust.”Aft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kindergarten personnel is built, it helps to generate good interaction among the two parties. Then, when they understand each other and exchange opinions through the “mutual communication,” it is easier for them to cooperate. Thir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rofessional image ensures the quality of services when teachers communicate with parents.” When a good professional image is firmed, it is easy to win parents’ good impression and trust, hence to create a better reputation. Finally, “opportunity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eam building, and keeping the talents” are the priorities when the director manages the employees.
    III. There are three points listed under the Other Findings section. First of all, the director’s own visions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kindergarten environment. These visions then become concrete objects and goals to be realized. The faculty and staff will reach a consensus and work hard towards the goal. Second, the marketing of the kindergarten emphasizes on the interactions among “people.” In this study, it is found that the director has an influence on teachers, the teachers have an influence on the children, from their children parents can feel the efforts done by the director and teachers, parent would then have an influence on other parents. This is indeed a closely interrelated relationship. Third, the marketing run by the case is in a systematic way. It is a gradual process and useful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marketing a kindergarten.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the study also provides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reference of childhood education managers and further research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學校行銷之相關理論 7 第二節 學校行銷策略之探討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34 第一節 研究取向 34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場域 36 第三節 研究實施與程序 44 第四節 研究倫理與研究檢證 54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57 第一節 對外關係的營造 57 第二節 對內部成員的行銷作法 93 第三節 建立老師與家長、幼兒的關係 140 第五章研究結論與建議 16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6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68 參考文獻 170 附錄 179

    參考文獻
    中文
    內政部(2006)。內政統計通報。2007年10月21日,取自http://www.
    moi.gov.tw/stat/index.asp
    王文科(2000)。質的研究的問題與趨勢。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法─2000年(頁1-23)。高雄:麗文。
    王明鳳(2006)。行銷在非營利組織的運用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15,131-140。
    王靜珠(1992)。幼稚園行政。台北:五南。
    司徒達賢(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天下遠見。
    江俐玲(2006)。推動內部行銷作為,有效提升學校效能。師說,193,8-11。
    江滿堂、許明珠(2005)。從行銷管理談優質學校的形象管理。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6(1),104-121。
    尤秀貞(2005)。台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對學校行銷策略認同度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余佩珊譯(2004)。Peter F. Drucker著。彼得‧杜拉克:使命與領導─向非營利組織學習管理之道(Managing the Non-profti Organization:practices and principles)。台北:遠流。
    余珮瑛(2007)。國民小學行銷策略、學校形象與家長忠誠度關係之研究。私立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吳宗立(2004)。學校經營的行銷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61,62-69。
    吳炳銅(2006)。教育行銷學。台北:冠學文化。
    吳珮君(2006)。新學校的行銷策略分析--以政大附中首次招生為例。學校行政,41,165-175。
    吳國泰(1996)。行銷組合在非營利成人教育機構推展教育活動上的策略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清山(2004)。學校行銷管理的理念與策略。北縣教育,47,23-34。
    呂惠美(2001)。私立中等藝術學校行銷策略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曙吟(2004)。家長選擇幼兒園決策取向與其對幼兒園服務品質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幼兒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李文正、張幼珠(譯)(1999)。Jillian Rood著。成功的托教行政管理:園所領導之鑰(Leadership in early childhood : the pathway to professionalism)。台北:光佑。
    李秉穎(2004)。家長選擇幼稚園之決策行為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李芳靜(2003)。幼兒園中教育友誼、互動接觸與家長關係管理效能之研究-以南部地區私立幼兒園為例。私立樹德科技大學學幼兒保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沈進成、楊琬琪、郭振生(2006)。內部行銷、組織承諾、工作滿意與學校效能影響關係之研究--以臺南地區國民小學為例。人力資源管理學報,6(1),47-74。
    周逸衡、黃毓瑩、陳華寧(2005)。應用關係行銷於非營利組織之捐助者-以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為例。行銷評論,2(1),5-31。
    林水順、莊英慎(2000)。技職學院行銷作為與特性認知分析─以國立勤益技術學院為例。中華管理學報,1(1),33-54。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地研究法─2000年(頁239-263)。高雄:麗文。
    林明地(2000)。質地研究實例舉隅:校長領導的參與觀察。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地研究法─2000年(頁51-91)。高雄:麗文。
    林建志(2002)。高雄市國民中學學校教育人員對學校行銷策略認知及其運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彥君(1992)。行銷概念應用於我國公共圖書館之探討。台北:漢美。
    林慶川(2002)。國民小學教育人員與家長對教育行銷實施現況之知覺與態度。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瓊惠(2004)。臺東縣國民小學家長對學校行銷策略與學校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林綵薰(2006)。幼稚園行銷策略之研究—以雲嘉南地區幼稚園園長經營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建煌(2002)。行銷管理。台北:智勝文化。
    邱彥瑄(2005)。學校經營應用教育行銷理論之探析。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6(4),65-81。
    邱慧俐(2004)。雲林縣國民中學學校行銷策略認知與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洪文政(2005)。學校行銷策略運用於偏遠地區國民中學招生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洪福財(2007)。非營利幼教組織的分析指標。教育研究,161,15-25。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范雅雲(2005)。新竹地區幼兒園學校行銷策略認知與運作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宮文卿(2005)。國民小學行銷管理之研究-以臺北市某國民小學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翁麗芳、洪福財、歐姿秀(2006)。台灣非營利托兒所服務概況成果報告。台北:內政部委託專案。
    高中、陳淑貞、黃小玲、謝碧珠(譯)(1999)。Louis E. Boone & David L. Kurtz著。行銷學。台北:五南。
    高強華(1993)。個案研究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1993年(頁291-308)。台北:師大師苑。
    高淑清(2002)。質性教育研究。載於楊國賜(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科際整合導向─2002年(頁558-559)。台北:學富。
    STATISTICS/EDU7220001/ebooks/edusta/edusta.htm
    張在山譯(1991)。Kotler & Andreasen著。非營利事業之策略性行銷(Strategie Marketing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三版)。台北:國立編譯館。
    張明輝(2002)。學校經營與管理研究—前瞻、整合、學習與革新。台北:學富。
    張瑛真(2003)。學校行銷策略在國民小學之應用—一所臺中市國民小學之個案分析。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張衛族(2002)。幼稚園園長專業角色與任用制度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教育部統計處(2006)。教育統計摘要。台北:教育部統計處。2007年8月29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
    許玉齡(2004)。公立幼稚園園長的行政專業能力來源與工作困境。國立新竹師院學報,18,169-205。
    許明珠(2007)。幼稚園行銷策略探討。教師天地,146,21-25。
    許舒翔、周春美、沈健華(2002)。技職院校教育行銷策略之探討。技術及職業教育,69,9-13。
    許逸柔(2004)。幼稚園園長專業能力及其培育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詩旺(2002)。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行銷策略認知及其運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郭巧俐(1992)。幼教服務市場與行銷策略之實證研究──以大台南地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郭喜謀(2005)。國民小學學校行銷策略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郭維哲(2006)。學校行銷與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以組織結構為干擾變項。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2,25-56。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洪葉。
    陳定銘(2003)。非營利組織行銷管理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102,218-241。
    陳信智(2005)。行銷理論應用於學校經營之探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陳俊升(2002)。幼兒教育市場消費行為之研究—以台中地區家長選擇幼兒教育機構的歷程為例。南華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柏璋(1987):教育思想與教育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家儀(2006)。私立國民小學有形化行銷策略之探討。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陳添旺(1996)。以行銷導向提昇學校競爭力之探索性研究-以私立高職為例。私立大葉工學院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陳淑芬(2005)。國民小學學校行銷管理可行途徑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3-2413-H-142-002-)。台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初等教育學系。
    陳瑞相(2005)。桃園縣公立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學校行銷策略認知及運作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詩宜(2006)。臺北市公幼教師對幼兒園行銷策略重要性的認知與運作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銘達(1999)。幼教之行銷策略-以台北市為例。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傅美蓉(2006)。高雄縣國民中學家長對學校行銷策略之認知與學校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彭曉瑩(2000)。師範校院教育行銷現況、困境及發展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曾光華(2004)。行銷管理:理論解析與實務應用。台北:前程。
    黃金地(2004)。雲林縣國民小學學校行銷策略認知與現況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黃俊英(2004)。行銷學原理。台北:華泰文化。
    黃政傑(1996)。質化研究的原理與方法。載於黃政傑(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1996(頁1-46)。台北:漢文。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瑞琴(2005)。質的教育研究方法(第十版)。台北:心理。
    黃義良(2002)。學校運用行動研究發展行銷歷程及策略之探討─以台南縣一個偏遠小學為例。載於台東師範學院主編「教育行動研究與教學創新」(頁460-490),臺北市。
    黃義良(2003)。國民中小學學校行銷指標與行銷運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義良(2005)。幼教機構的行銷策略初探。幼兒教育年刊,17,86-107。
    黃義良(2005)。從互動行銷角度看幼教人員的個人行銷。幼教資訊,178,2-7。
    黃義良(2006)。幼兒園服務行銷之個案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0,1-32。
    黃義良(2006)。幼教機構的內部行銷運用探討。幼教資訊,187,11~15。
    黃種世(2003)。高雄市高中職學校行銷現況及可行策略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曉芬(2003)。學校行銷策略之研究-以三所私立國小為例。國立臺東師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黃麗卿(2005)。幼兒園專業服務行銷之個案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兒童發展研究所教師在職進修幼教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廖鳳瑞(1997)。幼教經營的雙贏策略。新幼教雙月刊,14,12-15。
    榮泰生(1997)。行銷管理學。臺北:五南。
    漢菊德(1996)。如何扮演好園長的角色。新幼教雙月刊,12,22-25。
    趙康伶(2006)。幼兒園行銷策略之個案研究。興國學報,5,205-222。
    劉玉燕(2001)。我對台灣「專業幼教的觀察」。教師天地,113,25-34。
    潘春龍(2000)。學校經營另一章-學校形象管理。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研究所報告,未出版,屏東。
    蔡春美、張翠娥、陳素珍(2003)。幼教機構行政管理:幼稚園與托兒所實務。台北:心理。
    鄭宏財(2001)。從非營利組織的行銷觀點談學校公共關係的建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2:1,127-142。
    鄭勵君(1998)。學校形象之行銷管理策略淺析。高市文教,63,55-59。
    鄧為丞(1998)。大學推廣教育之策略性行銷規劃。成人教育,45,33-39。
    盧美貴(2001)。幼兒教育的願景及其教育理想─讓幼兒教育成為專業。載於中華民國全國教育會會訓,第152期(頁P11—17)。
    蕭佳華(2005)。行銷策略在教育領域之應用與啟示。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4,173-187。
    蕭富峰(1998)。內部行銷。臺北:天下文化。
    謝水乾(2003)。台南縣市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教育行銷策略認知及其運作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在職進修教育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謝銘儒(2004)。學校行銷策略的滿意度與家長認同度相關之研究-以雲林縣中正國民小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鍾美英(2002)。國小學生家長參與班級親師合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蘇麗菊(2006)。小學校長的行銷策略─以嘉義市二所國小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蘇慧貞(2005)。也許你的理想無法前進,至少不能後退:思索幼教專業之行銷溝通。國教天地,161,61-69。
    英文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1985).Board approves new marketing definition.Chicago, NJ:Marketing News.
    Banach, W. J., & Frye, E.T. (1996). Bound for glory. Trust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 26(3), 18-23. (EBSCO:AN 9612176848)
    Bollendorf, M., & Howrey, M. (1990). Marketing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guidance programs. School counselor, 37(4), 273-280.(EBSCO:AN9608056499)
    Bonnie, D. (1998). Educational Marketing: An Essential Tool for Managing Chang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37122)
    Click, P. M. (2000). Administration of schools for young children (5th ed.). Albany, NY: Delmar Learning.
    Connor, C. M. (1999). Marketing strategic in one school's success story. Independent school,58(3), 38-43.(EBSCO:AN2522726)
    Durkin, D. (1997). Interactive marketing: Customers as collaborators. Marketing strategies serie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08425)
    Gray, L. (1991). Marketing education.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Gronroos, C. (1984). A service quality model and its marketing imp;ications.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18(4),36-44.
    Haywood-Farmer, J. (1988). 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8(6), 19-29.
    Hammon, V. (1995). Developing a marketing strategy for a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rogram in Hawaii. FL: Nova University, College of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94710)
    Kotler, P., & Fox, K. F. A.(1994). Strategic marketing fo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NJ:Prentice-Hall.
    Maguire, M., Ball, S. J., & Macrae, S. (2001). ''In All Our Interests'': internal marketing at Northwark Park School.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2(1), 35-50.(EBSCO: AN 4273780)
    O''Connor, P. J. (1990). The status of market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27677)
    Oplatka, I., & Foskett, N.H. (2002). The Voice of Teachers in Marketing Their School:Personal Perspectives in Competitive Environments. School Leadership& Management, 22(2), 177-196.
    Robinson, S. & Long, G., (1987). Marketing Further Education: Products or People.Natfhe Journal, Mar.
    Smith, L. R., & Cavusgil, S. T. (1984). Marketing planning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ong Range Planning, 17(6), 104–117.
    Wolf, T.(1999). Managing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Y: Simon & Schuster.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