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珮貞
Pei Cheng, Huang
論文名稱: 運用兒童繪本進行情緒教育之研究
Research into an Elementary School Emotion Education Program Using Children Picture Books as Main Materials
指導教授: 簡紅珠
Hong-Chu, Chien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5
中文關鍵詞: 情緒教育繪本教學
外文關鍵詞: emotion education, picture book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運用兒童繪本進行情緒教育之實施過程,以及其對學生的影響,依據研究發現,提供對未來國民小學推動學生情緒教育繪本教學研究之建議。
    基於研究目的,研究者以國小三年級的一個班級為研究對象,採用設計實驗法進行研究。研究者利用八本兒童繪本,設計一系列的情緒教育繪本教學活動,以研究者的省思札記、研究者自編的兒童情緒智力問卷、學生的訪談紀錄作為資料收集的方法,並採用質化與量化並重的研究方式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發現如下:
    一、以一種情緒作為一個單元活動之課程設計,忽略人類的情緒複雜性。
    二、繪本的選用以負向情緒為多,正向情緒為少。教學者在教學過程中忽略負面情緒可能帶來的正向意義,例如:人因忌妒別人,可能因而奮發圖強。
    三、教學活動以繪本為主要教材,使繪本的使用頻率太高,導致學生感到無趣。
    四、大班教學只能對情緒做廣泛討論,無法針對學生的特殊問題深入討論。
    五、情緒教育繪本教學活動對情緒管理能力中等程度的學生成效最佳。
    綜合研究發現,本研究所提出的建議如下:
    一、依據孩子明顯的情緒困擾,選擇適合的繪本給予輔導。
    二、情緒教育繪本教學活動應兼重正向情緒與負向情緒教學活動,以及負向情緒可能帶來的正向意義。
    三、教師可尋求不同的教學活動設計模式,開發情緒教育繪本教學活動。在媒材的選用應多元、豐富,不該只以繪本作為單一媒材。
    四、大班教學具有經濟效益,但針對學生特殊的情緒問題,仍要透過小團體輔導或諮商等方式,協助個案克服情緒的困擾。
    五、情緒教育繪本教學的實施可依學生的情緒管理能力,採跨班分組方式,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透過日常生活事件進行機會教育。
    六、建議未來的研究鎖定具有情緒困擾的學生,並發展量化的行為紀錄表,實地進行教室觀察。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a children emotion education program in which picture books are used as main materials

    This is a design experimental research. A 3rd-grade class at an elementary school is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for the study. The researcher plans a series of teaching activities based on eight children picture books to teach children how to sense and to manage various human emotions. The researcher also examines if the children improve their emotion quotient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emotion education program. Research data are collected from the researcher’ s reflection journal about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 questionnaire used to examine children’s emotion quoti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program implementation, and interviews with the students. The data are analyzed quantitatively and qualitatively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Planning and teaching only one kind of human emotion in a unit results in overlooking the complexity of human emotions.
    2. Planning and teaching more units on negative emotions leads the teacher unconsciously to overlook the possible positive impact of negative emotion on individuals.
    3. Using picture books as main materials alone makes the students bored with the teaching and turns out not so effective in improving their emotion quotient.
    4. Whole class teaching provides no opportunity for deep discussion about particular emotional problems of the students.
    5. Students with moderate emotion quotient are found to benefit most form this program.

    Based on the findings, some suggestions are offered.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繪本教學 ……………………………………………8 第二節 情緒教育……………………………………………17 第三節 繪本在情緒教育應用之相關研究…………………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35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5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36 第三節 研究繪本的選擇 …………………………………40 第四節 研究流程 …………………………………………41 第五節 資料收集方法與工具 ……………………………47 第六節 資料分析 …………………………………………5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61 第一節 利用繪本實施情緒教育之過程與省思 …………61 第二節 利用繪本實施情緒教育之困境 …………………94 第三節 實施情緒教育繪本教學活動對不同情緒智力 組別學生的影響…………………………………101 第四節 學生對情緒教育繪本教學活動實施的建議……11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8 第一節 結論………………………………………………118 第二節 建議………………………………………………120 參考資料 …………………………………………………125 一、中文部份………………………………………………125 二、英文部份………………………………………………131 附錄 …………………………………………………………133 一、繪本專家效度意見表 …………………………………133 二、兒童情緒智力問卷初稿 ………………………………136 三、兒童情緒智力問卷正式版 ……………………………138 四、學生訪談大綱 …………………………………………140 五、「情緒雞尾酒」學習單…………………………………141 六、「察言觀色」學習單……………………………………142 七、「優點大樹」學習單……………………………………143 八、「害怕,我有話要對你說」學習單……………………144 九、「別讓煩惱超載」文章…………………………………145 表次 表2-3-1 繪本在情緒教育應用之相關研究……………………………32 表3-3-1 專家效度之專家名單……………………………………………41 表3-5-1 「兒童情緒智力問卷」第一分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50 表3-5-2 「兒童情緒智力問卷」第一分量表刪除結果…………………50 表3-5-3 「兒童情緒智力問卷」第二分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51 表3-5-4 「兒童情緒智力問卷」第二分量表刪除結果…………………51 表3-5-5 「兒童情緒智力問卷」第三分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52 表3-5-6 「兒童情緒智力問卷」第三分量表刪除結果…………………52 表3-5-7 「兒童情緒智力問卷」第四分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53 表3-5-8 「兒童情緒智力問卷」第四分量表刪除結果……………………53 表3-5-9 「兒童情緒智力問卷」之Cronbach α係數彙整表……………54 表3-5-10 「兒童情緒智力問卷」之各題項Cronbach α係數一覽表……55 表3-5-11「兒童情緒智力問卷」題項與各分量表、與總量表之 相關係數…………………………………………………………57 表3-5-12 資料編碼方式分類說明 ………………………………………59 表4-3-1 高分組學生之兒童情緒問卷前-後測分數之差異比較 ……102 表4-3-2 中分組學生之兒童情緒問卷前-後測分數之差異比較 ……106 表4-3-3 低分組學生之兒童情緒問卷前-後測分數之差異比較 ………110 圖次 圖3-4-1 研究流程圖………………………………………………………46

    一、 中文部份
    方素珍譯(2000)。Kevin, H.著。我好擔心。臺北縣:三之三文化。
    毛連溫(1996)。資優教育-課程與教學。臺北:五南。
    王財印(2000)。國民中學學生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淑俐(1990)。臺北市縣國中階段青少年情緒特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江文慈(1997)。情緒智力(EQ)的再解析。諮商與輔導,136,2-8頁。
    江麗莉(2004)。桃園縣幼教資源典藏系列三:幼兒閱讀集。桃園縣:桃園縣政府。
    吳月裡(2002)。情緒教育輔導方案對國小學童情緒適應行為之效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吳事穎(2003)。陪小四生閱讀生命-由兒童讀物引導進入生命教育主題教學歷程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吳明隆、涂金堂著(2006)。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吳武典(1995)。團體輔導手冊。臺北市:心理。
    吳春田(2001)。低年級學童在故事教學中的讀者回應。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盈瑩(1999)。情緒教育融入國小國語科之教學研究─以國小四年級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吳淑玲(2001)。特殊關懷與繪本主題閱讀。國教新知,48(2),50-58頁。
    吳湘靈(2004)。圖畫故事書在國小一年級國語文領域的應用-情緒教育融入故事教學之實踐。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語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吳毓瑩(1997)。情緒智力的溝念—想法與方向。教育資料與研究,19,11-17頁。
    吳麗娟(1991)。讓我們更快樂-理情教育手冊。臺北市:心理。
    李茂興譯(1996)。G. Corey著。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揚智。
    李培鈴(2002)。兒童圖畫書應用在幼稚園鄉土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連珠(1991)。將圖畫書帶進教室-課室內的圖畫書。國教之友,43(2),29-36頁。
    李紫蓉譯(2005)。Heinz, J.著。安娜害怕的時候。臺北市:阿布拉教育文化。
    周盛勳(2002)。班級輔導之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六年級兒童情緒智力、自我概念及生活適應之輔導效果。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幸曼玲(1995)。序曲。「自我與人際」圖畫書展書面資料。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兒童發展研究中心。
    林佳燕(2003)。運用故事統整國小三年級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行動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繼推廣度教師在職進修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孟蕾(2003)。繪本閱讀教學以情緒教育主題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林怡萱(2000)。兒童繪本中友誼概念的探討。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7(3),60-70頁。
    林展穗(2004)。繪本團體對國小情緒困擾兒童輔導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真美譯(1996)。Janice, M. U.著。我最討厭你了。臺北市:遠流。
    林敏宜(2000)。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臺北:心理。
    林淑敏(2001)。故事戲劇對兒童故事理解力的影響。論文發表於舉辦之「教育新世紀-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與展望」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臺北。
    林學君(1996)。幼兒圖畫書中利社會行為之內容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愛真(2003)。以兒童繪本增進幼兒友誼互動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柯倩華譯(2001)。Betsy, E. 著。生氣湯。臺北市:上誼文化。
    洪慧芬(1996)。幼兒圖畫書中父親與母親角色之內容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徐素霞(2002)。兒童圖畫書的圖像特質與文字表現。載於徐素霞(主編),兒童圖畫書導賞(頁41-48)。臺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翁淑容(2006)。生命教育課程融入英語繪本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生命價值觀與生活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春興(1993)。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富湖(2002)。情緒教育課程對提昇國中學生情緒智力效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張湘君(1993)。讀者反應理論及對兒童文學教育的啟示,東師語文學刊,6,285-307頁。
    張曉玲(2004)。運用繪本教學於國小中年級學童同理心發展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曹中瑋(1997)。情緒的認知與掌控。學生輔導通訊,51,26-39頁。
    梁靜珊(1997)。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資優生情緒適應行為之效果研究。市立臺北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莊夏萍(2005)。網路電子童書融入語文領域教學提升學童閱讀與寫作之行動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教師在職進修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伯璋(1988)。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臺北市:南宏圖書。
    陳志平(2003)。「情緒教育輔導方案」對慈輝班學生情緒智力與學校生活適應之影響。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秀萍(2004)。兒童繪本教學中國小新生人際適應改變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依玲(2004)。情緒教育課程對提升國小六年級學童自我情緒覺察能力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俐伶(2004)。國小五年級生命教育「繪本教學」歷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美姿(1999)。以兒童繪本進行幼兒情感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陳海泓(1997)。如何利用圖畫故事書發展兒童的創造力。語文教育通訊,23,64-78頁。
    陳質采等(2000)。玩遊戲、解情緒。臺北市:信誼基金出版社。
    陳韻如(1994)。理情團體諮商對國中人際孤立學生理性思考、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效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傅湘雯等譯(2001)。Carl, S.著。減輕壓力51妙招:生活減壓手冊。臺北市:新自然主義。
    曾秋琪(1998)。理情團體諮商對國小低學業成就升學業自我概念之影響。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曾娉妍(1997)。情緒教育課程對提昇國小兒童情緒智慧效果之研究。台中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游恆山譯(1996)。K. J. Strongman著。情緒心理學。臺北市:五南書局。
    馮月雲(2004)。繪本故事時間-幼兒英語教學替代方案。南台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
    馮朝霖(1997)。盡天地惰性,參天地化育-論EQ與生命實踐。哲學雜誌,19,4-15頁。
    黃月霞(1989)。情感教育發展性輔導—「情意課程」對兒童「態度」與「學業成績」的影響。臺北市:五南書局。
    黃月霞(1998)。兒童諮商與輔導。臺北市:桂冠。
    黃月霞(2002)。兒童輔導與諮商。臺北市:五南書局。
    黃孟姬(2003)。輔導團體對國小六年級女生月經知識與情緒適應之效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迺毓、李坤珊、王碧華(1994)。童書非童書。臺北市:宇宙光。
    黃迺毓譯(2001)。James, H.著。但願我是蝴蝶。臺北市:和英出版社。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黃維明譯(2005)。Cornelia, M. S.著。我好害怕。臺北市:天下雜誌。
    黃德祥(1996)。教育的心理學基礎。載於王文科等著,教育概念(頁171-207)。臺北市:五南書局。
    黃慧玲(2004)。繪本中的生命教育─以和英關懷系列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黃薇蓉(1998)。情緒教育方案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教學效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叔卿(1993)。兒童圖畫書之探討。教育研究雙月刊,33,65-72頁。
    楊茂秀譯(1998)。Warburg, S. S.著。我喜歡你。臺北市:遠流。
    楊瑞珠等(2000)。校園EQ通。臺北市:酷家族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葉千芸(2005)。以繪本進行國小二年級英語教學之實驗研究。私立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詹日宜(2005)。圖畫書教學情境中幼兒分享概念發展之探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詹楊彬(1996)。兒童讀物插畫技法。載於施政廷(主編),認識兒童讀物插畫(頁140-153)。臺北市:天衛文化。
    趙涵華(1995)。全語文教育的精神。教育心,8,52-53頁。
    劉春男(2000)。情緒管理團體輔導對國小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臺南師院國民教育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劉美玲(2001)。以繪本為媒介進行環境議題教學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清彥譯(2001)。Jeanne, W. 著。珊珊。臺北市:上誼文化。
    劉淑雯(2003)。繪本運用於國小社會學習領域之教學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鳳芯譯(2000)。Nodelman, P.著。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The Pleasure of Children’s Literature)。臺北市:天衛文化。
    潘慶輝等(2005)。玩出好心情-情緒教育動起來。臺北縣:三之三文化。
    潘慶輝等箸(2005)。玩出好心情-情緒教育動起來。臺北市:三之三文化。
    蔡玉蓉(2002)。從聽說故事提升國小低年級班級閱讀能力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蔡育妮(2003)。繪本教學對國小一年級學童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影響。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蔡忠琦譯(2005)。Cornelia, M. S.著。我好難過。臺北市:天下文化。
    鄭蕤(1987)。幼兒故事教學法示例。幼兒教育年刊,1,68-77頁。
    蕭富元譯(2005)。Cornelia, M. S.著。我好嫉妒。臺北市:天下文化。
    賴瑋真(2005)。可預測性故事對國小低年級學童閱讀寫作能力發展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簡紅珠(2007)。證據本位與教學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10(2),53-64頁。
    蘇振明(2002)。圖畫書的定義與要素。載於徐素霞(主編),台灣兒童圖畫書導賞,13-15頁。臺北:國立台灣教育藝術教育館。

    二、英文部份
    Beaty, J. J.(1974).Picture book storytelling:Literature for young children .Fort Worth,T.X.: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Gardner, H. (1993).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 theory in practice. New York: Basic Books.
    Goleman, D. (1995). Emotional intelligence. New York: Bantam Books.
    Huck, C. S., Hepler, S., & Hickman, J. (1993).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5th ed.).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Kiefer, B. Z. (1982). The response of primary children to picture book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Lauritzen, C., & Jaeger, M.(1997).Integrating learning through story-The narrative curriculum.Albany,N.Y.:Delmar Publishers.
    Mayer, J.D., & Salovey, P. (1993). The intelligenc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telligence, 17, 433-442.
    Mayer, J.D., & Salovey, P. (1997). What i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P. Salovey & D. Sluyter (Eds.), Emotional development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mplications for educators (pp. 3-31). New York: Basic Books.
    McLin, Jr.(2003).Emotion management: Assessing student behavior.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82697)
    Mosher, R.L., & Sprinthall, N. A.(1971).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A means topromote personal development during adolescence.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y, 2(4), 8-9.
    Moss, J. (2003). Breaking barriers, building bridge: Critical discussion of social issu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76412)
    Salovey, P., & Mayer, J. (1990).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9(3), 185-211.
    Sutherland, Z., & Arbuthnot, M. H. (1997). Children and books (5th ed.). Glenview, IL: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Tan, S. (2001). Picture books: Who are they for?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58581)
    Wanda J. R. (2003). Read me a song: Teaching reading using picture book song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79645)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