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洪智芬
論文名稱: 國民小學國語教科書之兒童哲學研究
The Study on the Content of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in Mandarin Textbooks of Elementary School---2010
指導教授: 丁威仁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7
中文關鍵詞: 國語教科書兒童哲學
外文關鍵詞: Mandarin Textbooks,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國民小學國語教科書之兒童哲學研究—2010

    本研究旨在探討民國99年版國語教科書之兒童哲學研究。研究對象為南一版、康軒版及翰林版的國語教科書。

    兒童哲學是由蒙特克萊爾大學哲學系利普曼教授在西元1970年所創始,發展至今,兒童哲學已經是國際性的教育課程。兒童天生有哲學的種子,他們問有趣的問題來思考和解決問題。在很多國家,兒童哲學廣泛的融入學校的教育裡。然而,國內相關的學位論文並不多。教科書在教學歷程中可說是影響學生學習最重要的ㄧ項資源。此外,國語科教學的目標應兼顧正學習、副學習與附學習,此一觀點亦必須予以釐清。

    本研究的設計採用內容分析法和文獻分析法。以「內容分析法」進行各版本國語教科書量化的類目、次數統計分析,及課文內涵質的分析。以下羅列本研究之研究目的:

    一、分析現行國民小學國語教科書的內容中兒童哲學內涵的呈現情形。

    二、比較現在市面上三家出版社國小國語教科書之兒童哲學內涵的呈現情形。

    三、歸納研究發現,提供建議給教育行政當局、教科書編輯和教師教學參考的建議。

    在本研究中,獲致兩方面的結論:現行國民小學國語教科書的內容中兒童哲學內涵的呈現情形,以及民國99年版國語教科書之兒童哲學意涵的差異。最後歸納研究結果做為相關領域之參考。

    關鍵字:兒童哲學 教科書 內容分析


    The Study on the Content of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in Mandarin Textbooks of Elementary School—2010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in Mandarin Textbooks of Elementary School—2010. Target samples will be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are published by Nan-Yi, Kang-Hsuan and Han-Lin.

    Developed more than twenty years ago by Dr. Matthew Lipman a philosophy professor at Montclair State College in New Jersey,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is a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programme taught widely in many countries. Children were born with the natural philosophical seeds .They think and solve the problem by asking interesting questions. However, there has been limited researches in this aspect. And textbooks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resources which affect students’ learning deeply . Besides, the goal of Mandarin teaching should focus on the formal learning , the second learning and attached learning as well .We should unravel this viewpoint .

    The design of the study are content analysis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Content analysis quantifies genders and frequencies of textbooks published by different publishers, and the goal of the study are shown as follows:

    i. To analyze the contents of Mandarin textbooks of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at elementary school.
    ii. To compare the distribution of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in present Mandarin textbooks at elementary school.
    iii. To sum up, the study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educational bureau , editors of textbooks and teachers.

    In this research, the conclusion are these two aspects: the contents of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in present Mandarin textbooks at elementary, the contents and differences in Mandarin textbooks in 2010. Finally, the study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related fields.

    Keyword: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textbooks, content analyz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兒童哲學的意義與內涵 10 壹、哲學的意義 10 貳、兒童哲學的定義 12 第二節 兒童哲學與國語科教學之關係 19 壹、國語科的重要性 20 貳、兒童哲學在國語科教學的重要性 20 第三節 兒童哲學與兒童文學的關係 2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24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24 壹、研究方法 24 貳、研究流程 27 第二節 研究架構 31 第三節 類目發展原則與選擇來源 34 壹、類目發展原則 34 貳、類目選擇來源 34 第四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43 壹、資料分析 43 貳、資料處理 44 第四章 分析結果與討論 45 第一節 現行國小國語教科書兒童哲學內涵分析 45 壹、民國99年南一版國小國語教科書兒童哲學內涵 45 貳、民國99年康軒版國小國語教科書兒童哲學內涵 51 參、民國99年翰林版國小國語教科書兒童哲學內涵 56 第二節 現行國小國語教科書兒童哲學義涵之比較 63 壹、民99年三版本國小國語教科書中兒童哲學意涵之差異 6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9 第一節 結論 89 第二節 建議 92 參考文獻 98 附錄 103 附錄一 信效度檢驗 103 附錄二 九十九學年度南一版一至六年級國語教科書各課課名---106 附錄三 九十九學年度康軒版一至六年級國語教科書各課課名---110 附錄四 九十九學年度南一版一至六年級國語教科書各課課名---114 表 次 表1-4-1 研究對象(教科書部分)版本一覽表 7 表2-2-1 IAPC教材名稱及適用範圍表 18 表3-3-1 本研究兒童哲學意涵圖畫書分類表 36 表3-3-2 本研究兒童哲學意涵類目表 40 表3-4-1 評分者相互同意度 45 表4-1-1 民國99年南一版各冊兒童哲學意涵課文次數及主題類目分析表 48 表4-1-2 民國99年南一版各次類目出現次數及序位分析表 表4-1-3 民國99年康軒版各冊兒童哲學意涵課文次數及主題類目分析表 53 表4-1-4 民國99年康軒版各次類目出現次數及序位分析表 55 表4-1-5 民國99年翰林版各冊兒童哲學意涵課文次數及主題類目分析表 58 表4-1-6 民國99年翰林版各次類目出現次數及序位分析表 60 表4-2-1 三版本兒童哲學意涵類目序位比較表 65 表4-2-2 三版本各主要主題、次類目出現次數比率及序位分析表 66 表4-2-3 「哲學性的問題」呈現內容與方式---南一版 73 表4-2-4 「哲學性的問題」呈現內容與方式---康軒版 74 表4-2-5 「哲學性的問題」呈現內容與方式---翰林版 75 表4-2-6 「與親人相處和互動」呈現概念與方式---南一版 77 表4-2-7 「與親人相處和互動」呈現概念與方式---康軒版 77 表4-2-8 「與親人相處和互動」呈現概念與方式---翰林版 78 表4-2-9 「引導兒童瞭解生命、尊重生命、愛惜生命」呈現概念與方式---南一版 79 表4-2-10 「引導兒童瞭解生命、尊重生命、愛惜生命」呈現概念與方式--康軒版 80 表4-2-11 「引導兒童瞭解生命、尊重生命、愛惜生命」呈現概念與方式--翰林版 80 表4-2-12 「涵養正向人格特質」呈現概念與方式---南一版 81 表4-2-13 「涵養正向人格特質」呈現概念與方式---康軒版 81 表4-2-14 「涵養正向人格特質」呈現概念與方式---翰林版 83 表4-2-15「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呈現概念與方式---南一版 84 表4-2-16「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呈現概念與方式---康軒版 84 表4-2-17「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呈現概念與方式---翰林版 84 表4-2-18「欣賞自然認識自然」呈現概念與方式---南一版 85 表4-2-19「欣賞自然認識自然」呈現概念與方式---康軒版 86 表4-2-20「欣賞自然認識自然」呈現概念與方式---翰林版 87 表4-2-21「堅持理想實現自我」呈現概念與方式---南一版 88 表4-2-22「堅持理想實現自我」呈現概念與方式---康軒版 89 表4-2-23「堅持理想實現自我」呈現概念與方式---翰林版 89 表4-2-24「關懷弱勢」呈現概念與方式---南一版 90 表4-2-25「關懷弱勢」呈現概念與方式---翰林版 90 表4-2-26「面對失能者」呈現概念與方式---康軒版 90 圖 次 圖3-1-1 研究流程圖 30 圖3-2-1 研究架構圖 33 圖4-1-1 民國99年南一版國小國語教科書兒童哲學主題類目分布圖 49 圖4-1-2 民國99年康軒版國小國語教科書兒童哲學主題類目分布圖 54 圖4-1-3 民國99年翰林版國小國語教科書兒童哲學主題類目分布圖 59 圖4-2-1 民國99年南一、康軒、翰林版國小國語教科書「哲學的智巧」次類目分布比較圖 69 圖4-2-2 民國99年南一、康軒、翰林版國小國語教科書「親情」次類目分布比較圖 69 圖4-2-3 民國99年南一、康軒、翰林版國小國語教科書「生命教育」次類目分布比較圖 69 圖4-2-4 民國99年南一、康軒、翰林版國小國語教科書「陶冶品德」次類目分布比較圖 70 圖4-2-5 民國99年南一、康軒、翰林版國小國語教科書「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次類目分布比較圖 71 圖4-2-6 民國99年南一、康軒、翰林版國小國語教科書「自然現象的探討」次類目分布比較圖 69 圖4-2-7 民國99年南一、康軒、翰林版國小國語教科書「認識自我」次類目分布比較圖 72 圖4-2-8 民國99年南一、康軒、翰林版國小國語教科書「人文關懷」次類目分布比較圖 72

    一 專書
    楊孝榮(1979)。內容分析。載於楊國書等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台北:東華書局。
    張振東(1981)。西洋哲學導論。台北市:先知。
    張春興(1986)。心理學概要。台北:東華。
    李田樹(譯)(1991)。Maria Montessory 著。童年之祕。台北。及佑出版。
    黃迺毓(1992):小孩子的大朋友。台北: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張玉成(1993)。思考技巧語教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哈金森(1993)。Pat Hutchins 著。母雞蘿絲去散步。台北:上宜文化出版社。
    詹棟樑(1994)。兒童人類學—兒童發展。台北市:五南。楊茂秀(譯)(1996)。Amold Lobel著。明鑼移山。台北:遠流出版社。
    楊茂秀(譯)(1996)。Matthew Lipman著。靈靈,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 會。
    郭生玉(1997)。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
    歐用生(1998)。內容分析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頁229-254。
    楊茂秀(1998)。哲學教室。台北: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楊茂秀(1998)。哲學教室教師手冊。台北: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林玫君(1998)。創作性兒童戲劇入門。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蔡春美(1988)。兒童智慧心理學—皮亞傑智慧發展學說。台北:文景出版社。
    馬修斯(1998):童年哲學,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陳鴻銘(譯)(1998)。G.B.Matthews著。與小孩對談,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楊茂秀(譯)(1998)。G.B.Matthews著。哲學與小孩,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羅秋昭(1999)。國小語文科教材教法(三版)。台北:五南。
    方素珍(譯)(1999)。SallyGrindley著。你是我的朋友嗎。台北:台灣麥克出版。
    楊茂秀譯(1999)。Matthew Lipman著。:哲學教室教師手冊,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鄭瑞玲(譯)(1999)。Matthew Lipman著。靈靈教師手冊。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詹棟樑(2000)。兒童哲學。五南公司出版印行。
    駱美良(2000)。牆頭上的貓。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楊茂秀(譯)(2000)。Jeff Brumbwau著。拼被人送的禮。台北: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駱美良(2000)。秋天月光下的貓。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方素珍(譯)(2001)。我有友情要出租。台北:上堤文化出版。
    王弘五(譯)(2001)。Bochenshi,J.M.著(1972)。哲學淺談(Philosophy:an introduction)。台北:御書房。
    吳慧貞(譯)(2001)。Robert Coles著。故事的呼喚。台北:遠流出版社。
    周小玉(譯)(2001)。Kathleen Warren著。戲劇抱抱-幼兒戲劇天地知多少(Hooked on drama. Macquarie Universuty)。台北:成長基金會。
    梁福鎮(2001)。審美教育學:審美教育起源、演變與內涵的探究。台北:五南。
    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2002):認識裴利,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林千鈴(2003)。藝術基因改造。台北:青林。
    幸佳慧(2004)。Bernard Waber著。勇氣。台北:小魯。
    黃武雄(2004)。童年解放衍本。台北:左岸文化。
    歐用生(92a)。教科書政策自由化的途徑。載於莊梅枝主編《教科書之旅》。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協會出版,頁17-22,37-45。
    歐用生(92b)。內容分析法及其在教科書研究上的應用。載於莊梅枝主編《教科書之旅》。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協會出版,頁149-170。
    楊孟麗、謝水南(譯)(2003)。J.R.Frankel ﹠N.E.Wallen著。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2003)。教育部印製。
    林文寶、徐守濤、陳正治、蔡尚志(2003)。兒童文學,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弘昌(2004)。國小語文科教學研究,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鄔昆如主編(2005)。哲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劉仲容、林偉信、柯倩華主編(2005)。兒童哲學。國立空中大學。
    徐永康(2006)。故事愛唱歌。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楊茂秀(2006)。誰說沒人用筷子喝湯。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楊茂秀(2007)。重要書在這裏。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淑琍(2007)。斑馬線雲。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邱慧瑛(2007)。貓人。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楊茂秀譯(2007)。Matthew Lipman著。哲學教室。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楊茂秀(譯)(2007)。Matthew Lipman著。艾兒飛。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吳美貞(譯)(2007),Marietta McCarty著。15堂孩子必修的人生哲學課。台北:九周文化。
    潘小慧(2008)。兒童哲學的理論與實務。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
    Kenneth , B.Bohman ,J & McCarthy , T(1987)After philosophy : End or Transformation , Mass : MIT PressKappa Education Foundation , Bloomington , Indiana , 1995 , p18Murries , K(2000)Can children do philosophy?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 34(2),261.Tony W .Johnson :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 An approach to critical thinking ,The Phi Delta Jaques Martain,An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Taipei:Yeh-yeh,1985)
    John Dewey:Democracy and education,The Mac Miliam Company,New York,1916,1944,p.328
    Robert J.Mulvaney,Philosophy for Children in its Historical context,Thinking Children and Education,Iowa:Kendll/Hunt Publish,1993.p394.
    Babbit,N(1975).Tuck Everlasying.Scholast.(中文譯名為—《塔克不死》)
    White,E.B.(1988).Charlotte’Web. (中文譯名為—《夏綠蒂的網》)台北:書林出版社。

    二 學位論文
    呂健吉(1987)。杜威教育目的論之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貞臻(1999)。我國小學國語科課程標準之演變及其內涵分析(1902-1993)。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建智(2001)。兒童故事中的隱喻框架和概念整合:哲學與認知的關係。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慧靜(2006)。兒童哲學教學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俊良(2006)。兒童哲學與教育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育慈(2008)。六七年級國語教科書論說課文之文章結構研究。新竹教育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詩欣(2008)。國小國語科教科書中品格教育內涵之研究-1975年至2006年。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劉菁(2010)。問題導向學習應用知哲學研究-以兒童哲學為視角。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 期刊
    王振德(1991)。兒童哲學課程的理念與做法--兼論資優兒童的思考數學。國小特殊教育,11,18-12。
    李偉信(1992)。思考教育的新嘗試--李普曼(Matthew Lipman)的兒童哲學計畫簡介。國教園地,42,4-12。
    李保玉(1992)。由認知心理學派心理學談語言學習的心理基礎。國教之聲。26(3),頁1-3。
    張振成(1995)。我們心中理想的國語科教科書。國文天地,11(1),頁89-93。
    黃政傑(1995)。建立優良的教科書審定制度。課程與教學季刊,1(1),頁1-16。
    王振德、鄭聖敏(1998)。兒童哲學方案評界及其在資優教育的應用。資優教育,68,1-8。
    鄧鵬(1999)。把哲學的金鑰匙交給孩子—李普曼及兒童哲學教育發展研究,12。
    陳光憲(1999)。完美的國語文教育。國教新知,45(3,4),頁11-15。
    吳芝儀(2000)。建構論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台北:麗文。
    周玉秀(2000)。教學現場觀察-知識與行動的轉化。發表於台北師院89年度教育學術研討會,頁343-378。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台北:麗文出版社。
    梁丹齡(2002)。是生活哲學還是哲學生活?--推動生活哲學之實驗行動。新講台,10。
    吳敏而(2004)。什麼是P4C?毛毛蟲,頁165。
    周佩儀(2005)。我國教科書研究的分析:1979-2004。課程與教學季刊,8(4),頁91-116。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