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品儒 Chen, Pin-Ju. |
---|---|
論文名稱: |
中國模具產業轉型研究-以HF模具廠商為例 Study on Mol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Take HF Mold Company as An Example |
指導教授: |
陳明祺
Chen, Ming-Chi |
口試委員: |
吳泉源
林宗德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文社會學院 - 社會學研究所 Institute of Sociology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89 |
中文關鍵詞: | 模具產業 、產業轉型 、工匠 |
外文關鍵詞: | mold industry,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machinists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近期工業4.0和大數據不斷被談起,下一波科技變革的浪潮看似即將來臨,各家廠商無不嚴陣以待,試圖在這趨勢中找到未來發展的方向。而模具產業作為傳統製造業也面臨了轉型的挑戰,許多廠商透過智能化達到生產線自動化以及提高產品良率來提高其他廠商的進入門檻和擴大競爭優勢。但在中國仍有許多從手工作坊轉型的中小規模模具廠,他們只有兩、三台工具機,有些廠商甚至沒有ERP系統,引入自動化和工業4.0離他們似乎太遙遠。但金融危機以及市場變化的影響是不分廠商規模的,這樣的中、小型模具廠也面臨了轉型的挑戰,他們透過師傅本身的技術來進行轉型。在傳統產業和工業4.0的交界處,他們在生產線上用自己的技術彌補機台的不足,精益求精的不斷追求更好、更精確的模具。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onsiderable concern has arisen over the industry 4.0 and big data analysis. Every companies are looking for future directions to fit in the upcoming technology transformation trend. The mold industry as one of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s also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Many manufacturers attempt to raise the entry thresholds and gain the competitive edges by adopting production line automation and improving yield rate. However, in Chain, there are still many small and medium sized molding factories which are transformed from primitive workshops and only have few machineries so far. Some of them are even lack of ERP system. As a result, the introduction of automation and industry 4.0 seem too unlikely for them. Nevertheless, financial crisis and market changes are influencing upon the whole industry regardless of the size of enterprises. When those small and medium sized factories facing the challenges of transformation, they use machinists’ intelligence and experience to remedy the inadequacies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and also seek for better and more precise molds.
參考文獻
英文文獻
Michael Porter,1985,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Performance, Simon & Schuster
Donald Mackenzie and Judy Wajcman.1999,The 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Second Edition),Buckingham,Philadephia:Open University Press
中文文獻
AnnaLee Saxenian著,彭蕙仙、常雲鳳譯,1999,《區域優勢,矽谷與一二八公路的文化與競爭》。台北:天下遠見。
Matthew B. Crawford著,林茂昌譯,2010,《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通往美好生活的手工精神與趨勢》。台北:大塊文化
Fred Block著,鄭陸霖、吳泉源譯,2004,《後工業機會》。台北:群學。
王振寰,2010,《追趕的極限,台灣的經濟轉型與創新》。高雄:巨流。
台灣經濟研究院,2009,《我國產業因應中國經貿環境變遷之創新研發佈局策略》。台北,經濟部
亞洲IR編,2012,《圖解-中國產業投資情報》。台北:聯經。
林滿盈,2010,《塑膠成型品設計與模具製作》。台北:全華。
高怡冰、林平凡,2010,《產業集群創新與升級-以廣東產業集群發展為例》。廣州:華南理工大學。
孟繼洛主編,2016,《機械製造第2版》。台北:全華。
瞿宛文、安士敦,2003,《超越後進發展:台灣的產業升級策略》。台北:聯經。
郭文正,2014,《圖解模具製造第二版》。台北:五南。
陳炤彰、李瑞陽,2014,《塑膠射出成型模具設計與分析》。台北:五南。
2016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網路資料
老查做模一千零一招。http://bbs.yxcax.com/viewthread.php?tid=58590,取用日期:2017年6月30號。
模具设计发展史第一部:黄金时代。https://tieba.baidu.com/p/2086994588,取用日期:2017年5月6號。
模具設計發展史第二部:白銀時代。https://kknews.cc/design/nmmr2y5.html,取用日期:2017年5月6號。
模具设计发展史(现在篇:青铜时代)。https://tieba.baidu.com/p/1489038907,取用日期:2017年5月6號。
劉艷瓊:“人技共進”詮釋現代工匠精神。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n1/2016/0519/c49154-28362425.html,取用日期:2017年5月20號。
日本百年企業超過兩萬 長壽秘訣是…。http://hottopic.chinatimes.com/20160419002156-260804,取用日期:2017年6月26號。
2017年中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分析【图】。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704/514395.html,取用日期:2017年5月6號。
模具行業發展現狀分析。https://read01.com/jEoGJx.html ,取用日期:2017年5月27號。
什麼是中國式的「工匠精神」。https://kknews.cc/culture/j96zyl.html,取用日期:2017年6月27號。
工業4.0時代漸進:中國製造的機遇在哪兒?https://read01.com/AnDe78.html,取用日期:2017年6月2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