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雅方 |
---|---|
論文名稱: |
敘說我和小五學童探索寫作的故事 |
指導教授: | 陳惠邦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3 |
中文關鍵詞: | 敘說 、過程導向寫作教學 、探索 、修改 、行動研究 、同儕合作 |
外文關鍵詞: | narration, process-oriented writing instruction, to explore, revision, action research, peer-cooperation |
相關次數: | 點閱:3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由1970年代開始,「過程導向寫作教學」(process-oriented writing)逐漸形成新的寫作教學趨勢。它強調作文課不能只是展現學童原有的寫作成效,而是要提供學童「學習」如何寫作,才能真正提昇學童的寫作能力。
然而研究者在教學現場中,看見了孩子不會寫、不想寫的困境,與教學者不會教寫作的窘境,於是催生了此次研究。
基於以上,本研究嘗試應用探索性課程開啟孩子感官,研究者在其中與孩子並肩作戰,共同解決寫作時所遭遇的所有迷思與難題,逐漸建構出寫作知能的共識,並將其共識作為協助自己構思、回饋同儕的指引方向。因此本研究的重點為:
一、探究「探索性課程」對於學生寫作動機及寫作內容之幫助。
二、記錄「過程導向寫作教學模式」裡的回顧修改策略之運用與調整經驗。
三、基於師生互為主體的精神,形塑出自己的寫作教學模式。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於國小五年級班級中實施一年,所獲得研究成果如下:
一、記錄在教學現場中運用探索性課程提昇學生的寫作動機及內容之歷程,供往後實施者作為參考。
二、由教學中證實,「過程導向寫作教學模式」中提及的回顧修改策略,經調整運用後,確實有助於孩子自評、同儕互評。
三、教師與孩子在連續的探索性寫作活動中,藉由共同探究解答的過程中,發展出寫作知識與知能,使得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各有所增長。
Abstract
"Process-oriented teaching of writing" has become a new trend in writing since 1970. The spirits not only promote students’ writing effectiveness, but also offer students how to learn writing. And that can really promot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ies.
However, we find some problems in our teaching experience. The problem is: Students do not know how to write, students have low motivation to write and teachers have difficulty in teaching composition. That’s why we want to study this issue.
Based on above,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apply exploratory courses to open students’ senses. We solve all the myths and problems with students in our writing class. We gradually build up the consensus of writing knowledge and ability. Through this process, we help them build up their own ideas and peer collaboration. Therefore, the main ideas of this study are:
1. To explore how the "exploratory course" helps students promote writing motivation and enhance students writing content.
2. Record and revise its strategy and adjustment experience of "process-oriented teaching of writing mode"
3. Based on inter-subjectivity teachers’ and students’ spirits, we formed our own writing teaching method.
This study used action research in fifth-grade classes for one year.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o record how integrate the use of exploratory courses to enhance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content of the writing process in our teaching. The resulted can be resulted.
2. We can prove after our teaching. After adjusting and integrating the "process-oriented teaching of writing mode", the process helps children self-assessment and peer assessment.
3. Through exploration of writing activities, the process of co-development of
writing form knowledge of writing ability. These process promote teacher's "teaching" and students "learning".
參考文獻
王鼎鈞(民73)。作文七巧。台北市:吳氏圖書。
王仁宏(民94)。專題學習對國小六年級學生在社會領域學習效果之影響。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王淑貞(民90)。感官觀察活動與過程導向寫作教學對學童寫作表現與態度之比較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布裕民/陳漢森(民82)。文體寫作指導。臺北市:書林。
李心瑩譯(民89)( Howard Gardner著)。再建多元智慧/21世紀的發展前景與實際應用。台北市:遠流。
李嘉齡(民84)。修改歷程教學對國小學童寫作成效之影響。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吳青宜(民93)。運用專題導向學習提昇國小五年級學生資訊素養之研究。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鍾隆(民69)。思路。七燈出版社。
林靜萍(民93)。小組合作解題對國小學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學習成效之影響。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論文。
林秀娟(民95)。國小學童參與農耕體驗活動之研究--以台東縣一所國小為例。屏東科技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慶華(民90)。作文指導。台北市:五南。
周昆財(民93)。感官觸發導入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周鳳文(民91)。以專題導向的教學來提昇國小學童基本能力的行動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惠玲(民93)(保羅科爾賀著)。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台北市:時報文化。
邱怡瑛(民94)。國小學童記敘文寫作過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范信賢(民92)。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轉變:敘事探究的取向。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組博士論文。
桂文亞(民92)。讀與寫的第一堂課。臺北市:民生報。
候秋玲(民86)。國語實驗教材實驗班與普通班學生寫作與修改表現之比較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翁開誠(主編)(民94)。生命書寫與心理健康/描繪自我.敘說議題.生命創化.專業實踐。臺北市:應用心理研究雜誌社。
張軍紅、陳素月、葉秀香譯(民87)。Loris Malaguzzi等著。孩子的一百種語言---義大利瑞吉歐方案教學報告書。台北:光佑文化。
張新仁(民81)。寫作教學研究---認知心理學取向。高雄:復文。
張宛綺(民93)。七股溼地遊憩體驗與環境認知之研究-以國小學童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班。
張雲卿(民96)。彰化地區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戶外教學活動滿意度與學習成效相關之研究。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郭英彥(民95)。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實施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論文。
陳惠邦、李麗霞(2001)。行行重行行---協同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趙金婷(民81)。國小學童寫作過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鏡中(民87)。過程模式的寫作教學。載於何福田、李碧霞、賴慶雄、李春霞、陳正治、李玉貴、趙鏡中、范姜翠玉(合著),語文教學(頁245-257)。台北縣: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鄭玫芳(民85)。國小六年級兒童寫作回顧歷程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教育學類碩士論文。
鄭博真(民85)。寫作修改教學策略對國小學生寫作修改表現、寫作修改能力、寫作品質和寫作態度之影響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銘津(民79)。寫作過程教學法對國小學兒童寫作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良憶譯(民91)。心靈寫作。娜妲莉高柏(Natalie Goldberg)著。台北市:心靈工坊。
薛博仁。(民98)。合作學習對兒童自尊、班級氣氛及學習成就之影響。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簡楚瑛(民83)。方案課程之理論與實務:兼談義大利瑞吉歐學前教育系統。台北市:文景。
羅秋昭(民88)。國小語文科教材教法。台北市:五南。
天下雜誌(民96)。教出寫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