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惠娟 |
---|---|
論文名稱: |
國立斗崙大學國外採購履約爭議談判策略之研究-故事敘說的取向 |
指導教授: | 蘇錦麗 博士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44 |
中文關鍵詞: | 國外採購 、履約爭議 、談判策略 |
外文關鍵詞: | foreign procurement, contract disputes, negotiation strategy |
相關次數: | 點閱: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以故事敍說取向探討「國立斗崙大學國外採購履約爭議談判策略」,藉此理解其身為斗崙大學採購申請單位人員與外國廠商肇因國外採購履約爭議談判過程、當事者內在觀點、自然情境脈絡、以及理解採購申請單位人員解釋其經驗談判過程,並創塑經驗意義。
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透過質化故事敍說內容、文件分析法及訪談法,檢視斗崙大學國外財物採購履約爭議談判策略實際案例。依據研究對象的經驗及能力,採用立意抽樣方式選取,邀請五位研究參與者擔任受訪者。本研究採取多重檢證方式,信度部分包含三角檢證、協同檢核及研究參與者的確認,效度部分包含向指導教授請益、研究者本身的資歷效益及研究參與者的資歷效益。
針對談判策略實行效果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施行務實的談判策略
斗崙大學採購申請單位人員對整個採購流程最為瞭解,發生履約爭議的情境、原因及談判過程的關鍵癥結點也最明白,在擬定規劃談判策略後,即時面對問題,依實際狀況,務實地施行各種談判策略,避免無謂的阻礙,簡化問題,盡力處理履約危機,不延緩並追踪履約進程,掌握主動權及先機解決履約爭議。
二、實行有效的談判策略
斗崙大學採購申請單位人員與國外廠商代表人員之間談判雙方心理都具有解決爭端誠意,理性思索問題所在,並找出調整之可能,放棄無效的行為及要求,真正為突破、解決及改善問題而努力,才能使實行的談判策略達到雙方都可接受的效果,成為有效的處理,以消弭各項國外採購履約爭議問題。
檢視斗崙大學國外財物採購履約爭議談判策略實例,並經由斗崙大學採購單位人員對實務談判歷程所省思的觀點探究問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冀能提供我國公立大學採購單位人員作為未來國外採購履約爭議實施談判策略時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hrough story-telling, to explore the National Doulun University Foreign Procurement Contract Dispute Negotiation Strategies, and thereby understand the dispute negotiation process between the university procurement application unit personnel and the foreign companies, as well as the internal perspectives of the people involv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tuation, the procurement application personnel’s explanation of the experience of the negotiation process, and the meaning of the creation experienc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se goals, the study used qualitative story-telling content, document analysis, and interviews to examine the case of the Doulun University foreign goods procurement contract dispute negotiation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and abilities of the study subjects, purposive sampling was used to select 5 study participants to be interviewed. This study used multi-verification; the credibility portion included triangulation, collaborating check, and member checking of study participant confirmation; the effectiveness portion included learning from the professor, the researcher’s own experience effectiveness, and the study subject’s experience effectiveness.
In regard to the negotiation strategies' effectivenes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reached:
1. Implementing Practical Negotiation Strategies
The Doulun University procurement application personnel were the most familiar with the process of procurement as well as the most clear about contract disputes, their causes, and major deadlocks in the negotiation process. After formulating negotiation strategies, they promptly faced issues, implemented a variety of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avoided unnecessary obstacles, simplified issues, worked out potential agreement issues, followed-up and did not delay the progress of the agreement, and handled initiative and anticipative resolution of contract disputes.
2. Implementing Effective Negotiation Strategies
The Doulun University procurement application personnel and representatives from the foreign companies were sincere about resolving negotiation disputes. They rationally considered what the issues were and searched for the possibility of adjustments, as well as putting aside ineffective behavior or demands and working toward resolving and correcting issues, thus enabling both parties to accept the negotiation strategies and becoming an effective means of handling the process, and thereby resolving the various disputes.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case of the Doulun University foreign goods procurement contract dispute negotiation strategies, explored the issu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university personnel’s reflection on the negotiation process, and proposed suggestions based on study conclusions, aiming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future foreign procurement negotiation strategies of this kind in Taiwan's public universities.
149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大學法(2007修正)。
大學法施行細則(2006修正)。
WTO政府採購協定(2009)。
于富榮(2006)。談判的藝術。臺北市:易富文化。
王曉川(主編)(2008)。國際貿易爭議與仲裁。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
王忠宗、許成(1990)。採購學。新北市:空大。
王文科、王智弘(2006)。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維智(2006)。軍事採購履約爭議防制與處理之研究。聯合後勤季刊,5,
92-101。
王榮棻(2005)。公共工程履約爭議採調解與訴訟方式比較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王震宇(2005)。公共工程履約爭議關鍵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孔謐(2010)。你也可以成為談判專家。新北市:專業文化。
中央機關未達公告金額採購招標辦法(2003修正)。
外國廠商參與非條約協定採購處理辦法(2010修正)。
古文良(2011)。工程採購履約爭議之研究—以內政部營建署辦理之工程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高雄市。
民法(2010修正)。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6)。簽署世界貿易組織(WTO)政府採購協定
相關資料彙編。臺北市:工程會。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4)。爭議處理業務。公共工程九十三年年刊
(Public Construction Commission Annual Report 2004),41。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工程會95~99 各年度政府採購爭議之收案件數統
計。2011 年8 月9 日,取自
http://www.pcc.gov.tw/pccap2/TMPLfronted/ChtIndex.do?site=002
150
行政程序法(2001 修正)。
行政訴訟法(2007 修正)。
交通大學。交通大學購運組表單下載。2011 年11 月11 日,取自
http://www.ga.nctu.edu.tw/ga6/files/download/20051219170748.doc
江金璋(2006)。公共工程履約爭議事件爭點與契約管理之研究-以臺灣地
區西部走廊快速公路興建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
市。
朱愛群(2010)。危機管理。臺北市:五南。
刑法(2011修正)。
李文翔(2009)。國際工程契約爭端解決制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東吳大學,臺北市。
李耀明(2002)。國軍軍事工程招標與履約爭議防制及處理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防大學中正理工學院,桃園縣。
吳清山(2004)。學校行政。臺北市:心理。
吳清山、林天祐(2006)。教育名詞:垃圾桶模式。教育研究月刊,144,
151-152。
吳銜桑(2010)。臺灣公共工程施工履約爭議民事訴訟之研究-以可歸責於採
購機關為核心(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林芸湘(1999)。BOT特許合約相關條款之初步研究-以特許權、履約保證、
保險、爭議處理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政府採購法(2011修正)。
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譯)(2000)。Ranjit Kumar著。研究方法:步驟化
學習指南。臺北市:學富文化。
胡愈寧、林美蓉、吳青蓉、張菁芬(2010)。印象管理 溝通與表達。臺北
市:華立圖書。
胡幼慧(主編)(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女性本土研究實例。臺北
市:巨流。
胡中安(2006)。國庫行政之救濟制度—以政府採購為中心(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臺北市。
洪繡巒(2010)。圓滿溝通:美好人生的關鍵。臺北市:商周。
151
高國書(2009)。公共工程契約物價調整履約爭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臺北市。
高強(2009)。贏在問題解決力。臺北市:天下雜誌。
徐克銘、賴映岑(2010)。政府採購履約爭議解決程序與消滅時效制度之交錯
適用。仲裁,90,96-112。
徐昌錦(2008)。契約權利停看聽。臺北市:書泉。
唐亞屏(2011)。掌握工程採購履約爭議調解之關鍵優勢--保障承包商之應有
權益。現代營建,373,39-47。
採購契約要項(2010修正)。
採購履約爭議調解規則(2008修正)
理律法律事務所(2004)。政府採購爭議處理事件案源及問題類型分析。行政
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委託之研究成果報告。臺北市:工程會。
陳賢芬(2008)。國際貿易糾紛之解析與處理。臺北市:宏典文化。
陳國書(2003)。公共工程履約爭議處理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戚淑芳(2005)。工程爭議之有效管理(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
學,臺南市。
張國忠(2010)。談判:原理與實務。新北市:前程文化。
張錦源(2009)。國際貿易實務詳論。臺北市:三民。
張盛涵(2011)。國際貿易實務。臺北市:三民。
張冀明(2010)。律師不會告訴你的事2 :訴訟糾紛全攻略。臺北市:商周。
梁滿潮(1992)。國際貿易實務。新北市:空大。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公務員圖利罪之探討。2011年11月17日,取自
http://www.npf.org.tw/post/1/673
曾俊智(2009)。情事變更原則在政府工程採購契約履約爭議處理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高雄市。
曾俊元(2009)。公共工程定型化總價契約履約爭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項授青(2007)。國道工程爭議現況探討及以爭議審查委員會機制解決履約
爭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152
黃建雄(2009)。政府採購履約爭議處理制度之研究-兼評「先調後仲」之立
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臺北市。
黃永同(2010)。工程爭議處理之決策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
大學,臺南市。
黃瑞琴(2008)。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黃瑪莉(2002)。國際貿易糾紛的預防與解決要領-以歐美亞及大陸實務案例
分析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詹中原(2008)。危機管理:理論架構。臺北市:聯經。
葉重新(2004)。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楊英君(1999)。公共工程履約爭議處理制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北市。
聞順發(2005)。國際貿易操作實務。臺北市:五南。
廖宗盛(2010)。政府採購履約爭議處理方式之評析。營造天下,150,9-15。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D. J. Clandinin, & M. Connelly著。敍說探究:
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臺北市:心理。
蔡宗揚(譯)(1992)。J. Benson, G. Kennedy, & J. McMillan著。談判技巧手
冊:生活、工作上不可或缺的知識。臺北市:遠流。
蔡政峯(2011)。工程履約爭議的案例分析與預防及解決建議(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高雄市。
鄧嘉玲(主編)黃秀媛(譯)(2008)。W. C. Kim, & R. Mauborgne著。藍海策
略:開創無人競爭的市場。臺北市:天下遠見。
鄧勝軒(2009)。公共工程履約階段工程從業人員法定職權之探討。營造天
下,152,22-31。
劉必榮(1997)。談判聖經。臺北市:商周文化。
劉秉恆(2009)。國內現行政府採購履約爭議調解機制評析。營造天下,
143,20-29。
鄭書慧(主編)蔡宗揚(譯)(1996)。J. Benson & G. Kennedy & J.
McMilan著。談判技巧手冊:生活.工作上不可或缺的知識(Managing
Negotiations)。臺北市:遠流。
戴照煜(2009)。國際貿易談判技巧。臺北市:宏典文化。
153
簡明同(2011)。工程履約爭議請求損害賠償範圍之研究-以所失利益為中心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竇然(主編)(2009)。國際商務談判與溝通技巧。上海市:復旦大學。
154
貳、西文部分
Berko, R., Aitken, J. E., & Wolvin, A. (2010). ICOMM: Interpersonal concepts and
competencies: Foundation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Davis, A., & Leggate, C. (1997). Negotiation: A critical competency for
rehabilitation counselors. MT: Montana Association of Rahabilit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13563).
Hargie, O. (2011). Skille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theory, and
practice (5th ed.). New York, NY: Routledge.
Lewicki, R. J., Saunders, D. M., & Barry, B. (2010). Negotiation: Readings
exercises and cases (6th ed.). New York, NY: McGraw-H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