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守真 none, . |
---|---|
論文名稱: |
國際教育融入國民小學英語教學之行動研究 -以新竹市荳荳國小四年級為例 An action research on integra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to English curriculum among the fourth graders of Dou-Dou Elementary School |
指導教授: |
陳鸞鳳
none, . |
口試委員: | none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竹師教育學院 - 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所 Department of Enivonment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24 |
中文關鍵詞: | 國際教育 、英語教學 、行動研究 |
外文關鍵詞: |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English teaching, action research |
相關次數: | 點閱: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為方法,以國小四年級學生為對象,探討國際教育融入國小英語教學課程的發展歷程與實施情形,本研究實施時間從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有三個研究目的:第一是設計融入國小四年級英語教學之國際教育課程;第二是探討實施國際教育融入英語教學後的學生學習成效;第三是探討研究者在此行動研究歷程中,所獲得的專業成長和省思。
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一、課程的發展歷程與實施歷程方面:國際教育融入國小四年級英語
教學十分適切,能符合國際教育之目標;融入的課程分上、下學
期實施,使國際教育能落實於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日常生活中;國際教育融入英語教學,能與藝術與人文課程協同教學,使課程更臻完善;融入英語課程的國際教育無資源不足之困境,能年年實施,深耕於校園。教師宜加強國際教育的廣度,文化教學不以主流文化(歐美國家)為限,培養學生寬廣的全球視野。
二、學生的學習成效方面:國際教育融入英語教學的學生學習成效良
好。在認知上,學生學習的成效與學習進行的時間有很大的關聯,三個月內進行的課程內容,學習成效顯著;在情意上,經過國際教育的實施,學生明顯具備學習不同文化的意願與能力,體認到國際文化的多樣性,也能尊重與接納不同文化的人。在技能上,透過統計軟體的分析,亦看見相當明顯的學習成效。
三、研究者的成長與省思方面:行動研究增進研究者教學專業知能,透過與協同研究者的討論與合作,將理論與實務結合,實際改善了教學現場的困境。藉著國際教育教學,研究者學習以不同的觀點重新認識所有文化,也參與了國際救助活動提升行動力。
最後,研究者依據本研究結論,提出對教育行政單位、學校行政、
教師教學以及未來研究方向的建議。
This study adopts the action research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English curriculum among the fourth graders of Dou-Dou Elementary School. The research period spanned from November 2015 to May 2016. There are three objectives in this study: to develop a program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English class for elementary school fourth graders;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tudents after receiving International Education;to investigate teachers’ reflection and growth from this action research.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Integra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to the fourth grade English curriculum is appropriate and can reach the targets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rogram can be applied in two semesters, so that students can learn not only English but also cultur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The English teacher can collaborate with the art teacher, and they can be responsible for different parts of the lesson plan to provide increased benefit to students. There is no shortage of available resources to integrat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to English class, so the program can be applied every year at school.
2.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The main research tool is th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Questionnaire. In terms of cognitive domain, the learning effect is highly related to the time when the teacher schedules the lessons. Students have a better memory in three months of learning. In terms of affective domain, students learn about different cultures and become aware of cultural diversity. They also learn to respect and accept everyon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Within the psychomotor domain, students make great progress as measured by the Paired test of SPSS 17.0 analysis.
3. The researcher’s growth and reflections: The action research enhances a researcher’s teaching ability and solves the problem the researcher saw in daily teaching through the discussion and collaboration with the co-researcher. The researcher learns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cultures from a new perspective. At the end of this project, the researcher participates in global help with students.
Finally, based on research conclusions, this study makes suggestions for the authorities concerned, school administrators,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一、中文部分
王千倖(2000)。科技整合與行動研究:一個師資培育者的專業成長。
載於黃炳煌(主編),課程統整與教師專業發展(349-381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勝吉(2013)。國際教育融入學校課程之行動研究-以一所小學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南投縣。
王薇棠(2014)。國際教育融入國小低年級生活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朱啟華(2013)。台灣國際教育的反思-以«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
為例。嘉大教育研究學刊,30,1-20。
朱浩一(譯)(2014)。我是馬拉拉(原作者: Malala Yousafzai & Patricia Mccormick)。臺北市:愛米粒。
李思範(2000)。國小階段國際教育之個案研究-以果園國小與風城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李小琪(2011)。國小四年級實施國際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李振清(2012)。台灣英語教育的演進與前瞻思維。台灣教育,674,
32。
宋修德(2012)。中小學國際教育政策與行動。教育部101年中小學國際教育初階研習,嘉義縣中正大學。
吳煥烘、黃月純、張宇梁(2010)。兩岸城市小學生國際觀之研究。
2010年海峽兩岸中小學教育學術研討會,中國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吳美玲(2013)。國民小學國際教育計畫實施現況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林明地(2013)。我國中小學國際教育政策主軸與學校實踐分析。教育研究月刊,20,19-23。
林芯羽(2013)。國際教育推行案例之研究—以臺東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臺東縣。
周祝瑛、陳榮政(2012)。國際教育。載於吳清山(主編),我國教育政策綱領之研究(203-215頁)。臺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邱玉蟾(2012)。中小學國際教育理念與政策。教育部101年中小學國際教育政策宣導種籽人員培訓研習,臺中市明道中學。
洪西馨(2013)。國際教育議題融入藝術與人文領域之行動研究—以
「設計世大運吉祥物」教學方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台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洪德青(2015)。南向跫音。臺北市:貓頭鷹。
章家瑄(2013)。國際教育融入國小英語教科書之內容分析-以台灣、香港、新加坡及南韓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陳弘哲(2010)。英國中小學階段國際教育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南投縣。
陳偉泓(2012)。雲端科技與教學革新。教育研究月刊,216,29-39。
陳貞君(2013)。來聽一首跨國交響曲:一位國中英語教師在國際專
案教學的實踐與轉化歷程。教育與研究月刊, 26(2),67-102。
陳惠邦(2013)。論國際教育的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月刊,230,6-7。
陳秀春(2014)。國際教育融入社會學習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郭喬雯(2012)。從台灣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國際教育融入課程之過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南投縣。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張春興(主編)(1998)。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美惠(譯)(2010)。萊恩的願景(原作者:Herb Shoveller)。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張德銳、丁一顧、簡賢昌、高紅瑛、李建民、李俊達、林芳如、…蔡美錦(2014)。教學行動研究實務手冊與理論介紹。臺北市:高等教育。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黃乃熒(2009)。台灣推動中小學國際教育之行動建構。教育資料集
刊,42,6-17。
黃月純、王如哲(2013)。台灣、韓國國際教育之展望。教育研究月
刊 ,230,127-129。
游家政(2011)。全球教育融入學校課程的原則與模式。教育研究月
刊,206,5-16。
詹盛如(2012)。英、澳與國際組織國際教育推動現況。教育部101年中小學國際教育初階研習,嘉義縣中正大學。
楊深坑(2013)。國際教育理念與實務之歷史回顧與前瞻。比較教育,
74,1-32。
楊毓玲(2013)。台北市國民小學國際教育政策推動現況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廖文靜(2013)。 中小學國際教育之探討 。教育研究月刊,230,
41-53。
蔡佩芳(2000)。世界觀融入國小社會科教學之合作行動研究-以四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蔡怡萱(2015)。運用「國際教育文化學習課程主題」融入國小五年級
英語教學提升學生文化覺識與英語學習興趣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劉慶仁(2009)。中小學國際教育展望∼全球化的趨勢。2009中小學國際教育實務研討會。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研究所。
鍾宜興、黃碧智(2013)。流動的文化疆界與跨界的心靈-國際教育
相關概念的釐清。教育資料與研究,110,3-21。
鍾宜興(2014)。國外國際教育推動現況。新竹市103年度國際教育
初階課程認證研習,新竹市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中。
二、西文部分
Bernardo, M. A. C., & Malakolunthu, S. (2013). Culturally-Inclusive behavior of Filipino teachers in international schools in the Philippines: Perspectives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33, 59-64.
Bickley, M., & Carleton, J. (2009). Students without borders. Learning & Leading with Technology, 37, 20-23.
Chen, J. J., & Yang, S. C. (2013). Technology-enhanced intercultural language learning: Three cultural projects. The Fourth Asian Conference on Arts and Humanities, Osaka, Japan.
Dolby, N., & Rahman, A. (2008).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8(3), 676-726.
Gowers, M. (2009). Connecting youth: Making a difference in the world. Education Review, 21(2), 41-46.
Orlova, N. (1997). Developing speech habits with the help of songs. English Teaching Forum, 35(3), 41-42.
Rong, X. (2006).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Administration, 518-522.
Vygotsky, L. S.(1962). Thought and Languag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三、網站部分
王皓平(2012)。從新臺灣之子看台灣的東南亞戰略。2014年4月12日,取自
http://www.npf.org.tw/
內政部(2014)。外裔、外籍配偶人數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2014年6月14日,取自
http://www.moi.gov.tw/stat
台灣經濟研究院全球資訊網(2007)。全球化時代下之台灣經濟政策
思維。2014年7月27日,取自
http://www.tier.org.tw/comment/tiermon200707.asp
台灣國際教育資源網學會(2011)。2014年4月12日,取自http://taiwaniearn.org/index.php/about-iearn-taiwan
朱敬一(2014)。全球化令我擔心的是什麼。天下雜誌獨立評論@天下。2015年7月27日取自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261/article/1413
行政院 (2002)。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13 年11 月20 日
取自 http://www.wpeiic.ncku.edu.tw/law/%E6%8C%91%E6%88%B02008.pdf
行政院(2011)。吳院長聽取「高等教育輸出-擴大招收境外學生行動
計畫」報告案。2013 年11 月26 日,取自
http://www.ey.gov.tw/ct.asp?xItem=80329&ctNode=1435&mp=1
馬英九、蕭萬長(2008)。馬英九、蕭萬長的全方位政策白皮書-教育
政策。2013 年11 月8 日,取自
http://2008.ma19.net/policy4you/education
教育部(2011)。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2014年4月13日,取自http://www.edu.tw/
教育部(2012)。中小學國際教育資訊網。2015年8月7日,取自
http://ietw.moe.gov.tw/GoWeb/include/index.php?Page=1-A
教育部(2014)。新移民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分布概況統計。2014年10月10日,取自 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052&Page=20040&Index=1&WID=6635a4e8-f0de-4957-aa3e-c3b15c6e6ead
Grenough, M. (1998). Sing It! Learn English Through Song. Retrieved on April 12, 2015, from http://www.rootsworld.com/singit/why.html.
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 Retrieved on June 13, 2014, from http://www.socialstudies.org/positions/global
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ducation. Retrieved on April 12, 2014, from http://www.ibe.unesco.org/en.html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 (2004). Putting the World into World-Class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education, skills and
children’s services. Retrieved on February, 16, 2012, from
http://www.education.gov.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