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玉生
論文名稱: 妙法就是蘇生─學會珍惜自己62歲的生命
Mystic Law as Revival: Learning to Treasure My 62-year-old Life
指導教授: 成虹飛
Hornfay Chen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56
中文關鍵詞: 養身之道書寫我自己回憶敘說映證自以為是爸爸的好女兒不安真實的我護身玉
外文關鍵詞: health life, self-narrative, recollection, narrative, reflection, self-righteous, Daddy's good daughter, disquiet, true-myself, jade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這是一篇特別的故事,它,是一個堅強的女人,在62歲時,還在讀研究所,書寫出的故事。更特別的是她有一位現在已105歲的爸爸,以健康的身體,有毅力,有智慧的生命力,支持、鼓勵她向前行。
    在書寫論文之初,本來是要為父親撰寫他的故事,他的一生,親歷兩次世界大戰、走遍大江南北,曾落腳於東北黑龍江,和雲南昆明緬甸,他想告訴大家的養身之道,但寫了一點,爸爸就叫停了,他說回想到過去「一生九死」很難過!會影響到睡眠和健康。
    於是我開始「書寫我自己」的工程,本以為平凡的我,沒有甚麼特別的故事可以敘說的。然而不可思議的,透過不斷書寫、回憶、敘說過去重要生命經驗、與現實生活的相互映證、論文團體的相互信任分享鼓勵、個別諮商及參加沙遊、催眠等各種工作坊的探索,並積極閱讀有關生命的書籍,先後在指導教授何秀珠老師近五年和成虹飛老師三年的協助、鼓勵、支持下,我終於找到長久以來「自以為是」的我,看見壓擠在生命深處隱藏的「不安」,最後終於走出「爸爸的好女兒」的自設框架,看見自己的珍貴生命歷程。
    經過一番極大的失落、驚嚇、恐懼、憤怒、悲傷,引爆我數十年來遮體的盔甲,無情的赤裸裸的呈現出「真實的我」。這顆難以挖掘的、被泥沙、岩石、擠壓埋藏的「玉」,經過幾番現實環境刻刀的切、割、雕、磨,終於成為一塊「寶玉」,一塊有靈性的「護身玉」,守護著「生命」。


    This a 62-year-old woman’s life story written by herself. Through continuous writing, story-telling, and reflecting, the author experienced unexpected and amazing self-transformation with the support from her professors, counselors, daughters, and research peers. Though her initial intention was to write a biography of and for her 104-year-old father, she decided to take care of her own life instead. Her self-study ended up with an awakening from the myth of “being the old father’s good daughter.”

    Throughout this journey of inquiry, the author encountered tremendous fear, pains, anger, sense of loss, and despair. Those agonies later turned out to be precious materials for the miraculous healing process, from which she gained new insights of her life history and revived subsequently. From re-thinking of her tragic past, she found herself to be “diamond in the rough,” in her Buddhist faith, and decided to become a new, loving and helping person.

    目錄 第一章 導讀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想「報恩謝德」但壓力很大 1 「我」是一個特別的我,值得好好研究的我 2 從寫敘說故事,看到已經遺忘的小時候的事 3 透過「佛道修行」活下去 5 說故事給自己聽 7 透過敘說的方式看到我自己 8 找出最近幾年研究所讀書,這段路程裡我怎麼會是這樣的過日子。怎麼會是這樣的呢! 9 找到「我」了,原來是這樣的 17 錯誤的我執、我見,害自己又害別人。轉向,昏頭轉向,還是轉昏了頭? 18 第二節 解題 22 我的題目:「妙法就是蘇生」 22 宗祖日蓮大聖人的故事簡介 23 面對「御本尊」 30 第三節 解讀透過“妙法就是蘇生”的我 39 第二章 研究所之路9084002(一) 57 第一節 進入竹師─生命淨化:物質環境的清洗與精神境界的提升 57 第二節 學習經驗分享 59 電腦 59 研究所的路 63 奔波 65 無悔的求知、再苦也要讀完 66 頭腦不夠用,浩瀚書海 66 讀書和生活 69 我會隨「時」消失 69 生死無常 70 母親節95.05.10 71 愛95.10.23 71 我的身體(94.01.03-97.06.16) 72 尋夢、逐夢、築夢 76 決意 78 遙遠的支持者 79 我到底在過甚麼樣的日子! 81 躲、藏 上課容易、教人容易,要自己拒絕、說不,很難!(12.23) 82 知道與不知道(94.09.04) 84 研讀聖賢書,看清自己 85 看見自己-修生命、寫生命(96.01.27) 85 生命教育 86 怎麼走怎麼活(96.01.28) 88 遺囑(96.01.20) 89 第三章 敘寫生命故事 90 第一節 幫助別人之前,先檢視自己的生命 92 我為什麼用敘說方式寫我的論文(96.01.03) 93 放棄(96.03.16) 94 拜讀同學的論文,學習思考我自己論文的架構(95.1.13) 94 敘寫生命 95 行動研究課程(93.09.29) 96 尊敬先賢、先聖之人(95.05.04) 98 禮運大同篇(95.09.27) 99 60歲生日 100 這是一份上對李家祖先,下對李家子孫的誓言 103 父母親經歷災難轉換口述(95.11.02) 105 父親的片斷回憶 106 第二節 以敘說寫生命—回饋自己話從頭 107 奇妙生命的誕生 108 尋愛-小學的尋覓,初中的叛逆 121 找愛,懵懂的美少女情竇初開時 126 昏睡九天的爸爸 129 我家有女初長成 131 爸爸創業-辦幼稚園 136 聽話的乖女兒 138 第三節 相夫教子,賢妻良母 做「好」女人 143 出嫁 143 孩子誕生 145 父親的嚴責,重拾書本 148 有幫夫命的女人 150 陪伴孩子成長的母親 151 進入教育的行列 152 第四節 走進校園當老師 153 十二年國教夢想嘗試 153 踏進國教 154 心安:我從不害人 157 轉母愛為教師的大愛 159 廣教幼稚園,真的很好 160 家的殼 162 家毀了 163 第五節 入信 167 茫然 168 不可思義的「妙」,認識生命 174 「妙法」教我宿命轉換、轉重輕受 191 第六節 接觸到輔導工作 198 我有輔導的特質 198 走上輔導工作的不歸路 200 校園裡的輔導工作 200 槓子頭的故事:父母恩,深似海 202 第七節 孩子來我家,扶我站起來 203 生與死的轉換95.12.21 204 我的故事-我是文信(96.03.06) 207 當流浪老師體驗 210 第四章 研究所之路(二)─血拼論文 220 秀珠老師的接納 220 回來了(96.1.5) 221 秀珠老師的敘說團體(96.03.02) 221 我怎麼了?想死逃脫又不能死(94.01.05) 223 同時參加兩個論文討論團體成長 224 第一節 父親 226 不信任的家 228 特別的日子,重整與再出發(95.08.28) 231 心很亂(09.04) 232 畫個大餅吃,我在作夢,爸爸不見了(95.09.08) 232 捲款潛逃(95.09.11) 233 計畫(95.09.13.05.50) 233 太多的感覺要釋放(95.09.13) 236 一封痛苦的哀號 236 談祈念 一天的努力(95.09.17) 240 我的決心(95.09.20)遺書 243 我要的是甚麼(95.09.21) 246 該是會談時候了(95.09.26) 248 轉換(95.10.01) 249 心定了(95.10.03) 249 垂死的掙扎(95.10.04) 250 一個求生的要求 250 大哥 252 沒有尊嚴的一天(96.12.08) 253 姊姊 253 好言相勸(95.09.20)想要化解與妹妹隔閡的機會 254 信、信心、自信(96.02.01) 255 悔 255 88父親的等待 256 變毒為藥(98.01.30) 257 第二節 災難裡的親子家人關係 259 受驚的孩子(94.06.15) 260 時間到了,親子共業,苦難的折磨 260 沒錢了(94.11.30) 261 努力啊!孩子們! 262 不知惜福的我(94.10.06) 262 心很急汐止搬家(95.07.10) 263 金錢(95.10.21) 266 做真實的自己 267 第三節 明知不可靠,卻委身於他。愛!緣!業!使命?走著瞧! 267 愛在哪裡? 267 帶他轉命(94.10.23) 269 修「自行化他」的生命(96.02.05) 272 基隆的使者 272 暴力(一)(95.10.08) 274 暴力(二)(96.01.14) 275 忍,又打我了,打的讓我自己都好心疼了(97.04.04) 276 一個不安的生命--我老公(97.03.17) 276 累了!(95.11.08) 277 願兼於業(一)(95.10.09) 279 預警(95.10.27) 282 調整自己(95.11.03) 282 揭開美麗的面紗(95.09.09) 284 第四節 返回竹師紀錄96.12.06 285 摧殘 285 新竹行(95.09.10)星期天 285 已進入尾聲了(97.04.28) 286 委屈與裝可憐 287 轉化(97.05.20) 289 口試計畫後的省思與努力 292 翻身 294 統整(96.12.28) 294 催眠 295 不真誠?(97.06.02) 296 耍我 297 回到原點(97.06.02) 298 「滅」與「不滅」的領悟 299 轉命靠自己(96.03.06) 301 唱題—修持妙法的基本功(95.10.06) 302 爭時間,搶時間 305 時間、生命、愛(95.10.20) 309 位置 法統相續(95.09.24) 310 我見和佛智-境界提升的方向(95.10.10) 311 大願(95.10.14) 312 小願(95.10.16) 313 我為誰讀書 314 貧病交加(96.08.20) 315 貪嗔痴三毒(96.10.29) 316 改命的工程(95.12.31) 317 看到教育路上的發心-教育的鬥士 317 (檯面上的孩子)落筆到這裡接一段今天發生的新鮮故事(97.08.20) 319 諮商紀錄(97.08.26) 321 回頭看研究所這一段路對我生命的意義 322 結了,給自己一點激勵 323 搬家 324 家族治療(98.2.6.-2.8) 327 我生命的圖像 330 蓮(98.12.27) 333 故事未完 待續… 335 後記~寫在論文之後 360 參考文獻 363 表目錄 表1 我的生命史(一) 46 表2 我的生命史(二) 50 表3 三業轉三德 361 圖目錄 圖1 我的夢想:建立一個幸福的家園 100 圖2 三代傳承 102 圖3 父母 108 圖4 我的出生 110 圖5 童年:父母親的小吃和雜貨店,養大了我們 115 圖6 我昏死了九天的爸爸 130 圖7 我三個孩子的原生家庭 146 圖8 轉小愛為大愛:校園裡的每個孩子都是我的孩子啊 159 圖9 結婚20多年後,我們買屋住回母親家附近。不久先生往生了,我才體會到他對我的疼愛與照顧 160 圖10 進入佛門:ㄧ心欲見佛。不自惜身命 167 圖11 小朋友住進我家 203 圖12 文信的驗證:毎個人都可以是人才,要好好的照顧培育 209 圖13 我考進了竹師讀研究所:往返新竹、台北八年。 220 圖14 退而不休為完夢 226

    王石珍(譯)(民89)。(Robert Fisher著)。為自己出征。台北:方智。
    王勇智,鄧明宇 合譯(民92)。(Catherine Kohler Riessman著)。敘說分析。台北:五南。
    本山一城(著),妙有(譯)(民89)。熱情的弘法者-日蓮大師。高雄:佛光。
    李景民(民86)。萬世師表孔子。 台南:紅樹林。
    邵玉蓮(民95)。重返生命中的真誠-以自我敘說為途徑。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雪萍(民95)。哭泣的駱駝-解放母職.解放自我。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玉霞(民92)。母職.情欲.我~一條從「孤絕」通向「擁抱」的活路。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志美(譯)(民80)( Thomas Harris M.D.著)。我好,你也好。台北:遠流。
    黃愛蓮(民93)。渙痪換喚奂煥…一位國小女性教師的自主與衝突。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輔導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隆傑(民93)。心理治療室的詩篇。 台北:張老師。
    許晉福(譯)(民95)(Janis Amatuzio著)。從天堂捎來的31個真愛訊息。台北:久 周。
    張裕英(民95)。母親與我:透過敘說看見自我重生。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易之新(民89)。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台北:張老師。
    張敏如(譯)(民89)(Richard Stone著)。沙發上的說話課。台北:經典傳訊。
    翁開誠(民94)。生命、書寫與心理健康。應用心理研究(台灣),25期,27。
    曾慶台(民92)。面面俱到?處處保留?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寶瑩(民93)。圖解心理學 。台北:城邦。
    謝明憲(民97)。(Rhonda Byme著)。秘密。台北:方智。
    陳麗娟(譯)。(塞娜.穆森著 安德魯.克洛夫代筆)。我被爸爸賣了。台北永春圖書。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