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詹淑雅
Chan, Shuya
論文名稱: 非營利研發機構之整合行銷傳播研究 -以工研院獲得國際獎項科技之行銷模式為例
A Study o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Model - A Case of ITRI 's International Award Winning Technologies
指導教授: 史欽泰
Shih, Chintay
口試委員: 陳鴻基
Chen, Houn-Gee
林博文
Lin, Bou-w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技管理學院 - 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4
中文關鍵詞: 非營利組織工研院整合行銷傳播品牌形象行銷
外文關鍵詞: Non-Profit Organization (NPO),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整合行銷傳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理論基礎,探討非營利研究機構研發科技的行銷傳播模式、傳播工具運用、組織整合及目標達成情形。

    本研究案例為工研院2008-2012年間獲得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 & D 100 Awards)、華爾街日報科技創新獎(Technology Innovation Awards)、太陽能產業獎(Solar Industry Awards)及SID年度顯示科技獎 (The Display of the Year Awards, DYA)等獎項的18項創新科技,探討其整合行銷傳播模式及對品牌知名度提昇、工研院形象及顧客購買行為的正向影響為何。

    本研究透過次級資料分析、專家訪談及問卷調查等研究方法,分別從整合行銷傳播工具、過程績效及輸出績效三面向進行檢驗,探討工研院整合行銷傳播在推廣創新科技之模式。

    根據研究發現,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 創新科技結合「價值提昇」與「整合行銷傳播」模式,大幅降低初期行銷難度。
    (二) 運用國外媒體報導吸引客戶的客戶注意,有助提昇國內客戶購買動機。
    (三) 公共關係活動對知名度提昇有顯著影響。
    (四) 執行整合行銷過程比選擇IMC應用工具,對品牌知名度及品牌形象更具影響力。


    The study applies the marketing theories of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IMC) to analyze how non-profit research institutes promote their R&D achievements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models, tools, organizational integration, and objectives of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The research aims to analyze the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models for ITRI’s 18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between 2008 and 2012, upon receiving awards in R&D 100 Awards, Wall Street Journ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Awards, Solar Industry Awards, and the Display of The Year Awards (DYA), in addition to discovering the types of positive impa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brand publicity, ITRI image,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motivation. Combining both of the first-hand data from the expert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secondary data analysis, the study examines the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tools, process and output performance to discuss the effectiveness of ITRI’s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model in the promotion of innovative technology.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1) The model of innovative technology integrated with “value enhancement” and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substantially reduces difficulties in initial marketing.
    (2) Foreign media reports can draw attention from customers to improve stake holders’ motivation to transfer technologies.
    (3) Public Relations activities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publicity improvement.
    (4) The process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ed marketing make a more impact on brand publicity and brand image than choosing IMC application tools.

    誌謝 摘 要 Abstract 總目錄 圖目錄 表目錄 第一章緒論 1.1研究背景 1.2研究動機 1.3研究目的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 法律體制下非營利組織(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分類 2.2非營利組織行銷傳播 2.2.1非營利行銷 2.2.2整合行銷傳播興起與定義 2.2.3整合行銷傳播特性 2.2.4整合行銷傳播模式規劃 2.2.5整合行銷傳播工具 2.3工研院相關研究整理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1研究範圍與限制 3.1.1研究範圍 3.1.2研究限制 3.2 研究架構 3.3研究假設 3.4問卷設計與調查 3.4.1問卷設計 3.4.2信度與效度分析 3.4.3抽樣調查 3.5 專家訪談 3.6 資料分析方法 第四章 個案研究與探討 4.1個案簡介 4.1.1 工研院簡介 4.1.2獲全球重要研究創新獎項 4.1.3美國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簡介 4.1.4美國華爾街日報科技創新獎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 Technology Innovation Award, TIA Awards)簡介 4.1.5太陽能產業獎(Solar Industry Awards)簡介 4.1.6 SID年度顯示科技獎 (The Display of the Year Awards, DYA)簡介 4.2 工研院獲獎科技整合行銷傳播模式探討 4.2.1行銷傳播時程 4.2.2整合行銷傳播組合架構 4.2.3整合行銷傳播模式 4.3 專家深度訪談 4.3.1受訪專家資料分析 4.3.2深度訪談內容整理分析 4.4問卷調查分析 4.4.1問卷回收 4.4.2 敘述性統計分析 4.4.2 信度分析 4.4.3 廻歸分析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 問卷調查表 附錄二 專家訪談共同例證整理表 附錄三 深度訪談記錄

    王之杰、楊方儒、張育寧、蔡佳珊,2008。『從台灣製造到台灣創造 預見科技新未來』。台北:天下文化。
    台灣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3。「我國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化之研究」委託研究計畫公開徵求建議書,台北:台灣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http://www.rdec.gov.tw/ct.asp?xItem=4548945&ctNode=14637&mp=100(2013/05/22)
    司徙達賢,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天下遠見。
    吳培儷、陸宛蘋,2002。「台灣非營利部門之現況與組織運作分析」,『康寧學報。 第四期,p159-211。
    吳珮瑛,2011。『老師在講你有在聽嗎?-論文寫作之規範及格式』。台北:翰蘆。
    李茂能,2006。『構結方程模式軟Amos之簡介及其在測驗編製上之應用』。台北:心理。
    李茂能,2009。『圖解AMOS在學術研究之應用』。台北:五南。
    李書齊、蔡智賢,2010。『在黑暗中發光台灣LED三十年成功的故事』。台北:天下文化
    李元恕,2009。「企業形象、專業知識與溝通對顧客關係之影響-以某財團法人研究機構為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邱智聖,2007。『行銷研究實務與理論應用』。台北:智勝文化。
    何瑞珍,2011。「非營利組織傳揚客家文化之研究-以新竹縣客家文化發展協會客語童詩創作為例」。碩士論文,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官有垣,2010。「服務型第三部門的研究--臺灣福利服務型NPO的特質」,發表於台灣第三部門成立暨座談會,台北:政治大學。
    官有垣、杜承嶸,2011。「臺灣非營利部門自1950年代迄今的發展特質、轉型與挑戰」,『社區發展季刊』。133期,p65-p66。
    官有垣、陸宛蘋、陳錦棠,2008。『非營利組織的評估:理論與實務』。台北:洪葉文化。
    周筱姿,2006。「公設財團法人一般公認會計原則適用性探討」。碩士論文,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林桓,2005。「公設財團法人之研究」。 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RDEC-RES-093002。世新大學。
    林淑娟,2004。「非營利組織整合行銷傳播之研究-以文教基金會為例」,。碩士論文。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許士軍,1980。「非營利事業行銷」,『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41 期,p1-
    p17。
    張惠蓮,2007。「非營利組織整合行銷傳播績效評估之研究-以「社團法人清年創業協會」為例」,『非政府組織學刊』。第三期,69-102頁。
    張瑋玲,2010。「網路拍賣經營策略:顧客觀點」。碩士論文。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張子揚,2008。「台灣NGO發展概況與展望」,台北:公務人力發展中心。
    陳定銘,2003。「非營利組織行銷管理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102期,218-241
    陳林,2004。『非營利組織法人治理』。台北:洪葉文化。
    陳寬裕、王正華,2011。『論文統計分析實務:SPSS與AMOS的運用』。台北:五南。
    陳泳丞、朱月英、高永謀、許立佳、蔣士棋、葉玉琴,2013。『跨產業 談創新』。台北:商訊文化。
    黃俊英,2007。『行銷學的世界』。台北:天下遠見。
    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1997。『基金會在台灣』。台北:中華徵信所。
    楊東震,2005。『非營利事 業行銷』。台北:新文京。
    楊宗翰,2008。「整合行銷傳播對於提升私立大學院校學校形象與品牌知名度之影響-以大同大學為例」。碩士論文,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
    楊朝祥,2007。高科技產業與人才創新-台灣模式與經驗,教文(研)094-17號。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post/2/1732 (2013/06/07)
    劉美琪,2006。『行銷傳播概論』。台北:雙葉。
    劉建順,2004。『現代廣告學』。台北:智勝文化。
    趙慧珍,2008。「從競爭分析模式觀點探討影響台灣生技醫藥技轉/授權廠商的關鍵成功因素」。碩士論文。交通大學高階主管管理學程碩士班。
    蔡美瑛、陳蕙芬,1998。「整合行銷傳播壓高科技產業行銷上之應用-以Computex Taipei ‘96英代爾(Intel)公司參展個案為例」,『民意研究季刊』。第204期,47-62頁。
    謝金青,2011。『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論文寫作之理論與實務』。台北:威仕曼。
    戴國良,2005。『整合行銷傳播:全方位理論架構與本土實務個案』。台北:五南。
    蕭新煌,2000。『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
    蕭新煌,2002。『臺灣社會文化典範的轉移』。臺北:立緒。
    蕭新煌,2004。「臺灣的非政府組織民主轉型與民主治理」,『臺灣民主季刊』。第1卷第1期。
    羅月婷,2007。「非營利組織整合行銷傳播研究-以企業基金會為例」。碩士論文。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顧洋、王文,1999,「高科技產業之環保政策-產業現況問題分析與建議」。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RDEC-RES-088-004。http://www.rdec.gov.tw/public/PlanAttach/200604032142188302249.pdf(2013/06/07)
    Burton A. Weisborb,2003。To profit or non to profit : The commerci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Nonprofit Sector。江明修譯。台北:智勝。
    Don E. Schultz and Heidi Schultz, 2004。IMC-The Next Generation。戴至中、袁世珮譯。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
    Dawn lacobucci and Bobby Calder,2003。Kellogg Integrated Marketing。陳智文譯。台北:城邦文化。
    Esther Thorson and Jeri Moore, 1999。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synergy of Persuasive Voices。吳宜蓁、李素卿譯。台北:五南。
    Henry B. Hansmann, The Role of Nonprofit Enterprise, The Yale Law Journal, Vol. 89, No. 5, P.835-901。
    James P. Gelatt,1992。Managing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the 21st Centry。張譽騰、高映梅、威偉恒、周怡君、李港生、鄭純宜、鄭惠玲、陳麗如、黃于峻、桂雅文譯。台北:五觀藝術。
    Larry Percy,1999。Strategies for Implementing Inter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王鏑、洪敏莉譯。台北:遠流。
    Pete F. Drucker, 1990。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台北:遠流。
    Peter C. Brickhoff, 2004。Mission-based Management: Leading Your Not-For-Profit in the 21st Centry。江明修譯。台北:智勝。
    Peter C. Brickhoff,2003。Mission-based Marketing : Positioning Your Not-For-Profit in an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World。許瑞妤、鍾佳怡、雷宇翔、李依璇譯。台北:揚智文化。
    Philip Kolter and Nancy Lee, 2007。Marketing in the Public Sector。台北:台灣培生教育。
    Philip Kolter and Alan R. Andreasen,1991。Strategic Marketing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張在山譯。台北:授學。
    Philip Kolter,1999。How to Creat, Win, and Dominate Markets。高登第譯。台北:遠流。
    Robert K. Yin,2003。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周海濤、李永賢、張蘅譯。台北:五南。
    Tom Duncan and Sandra Moriarty,1997。Driving Brand Value。廖宜怡譯。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
    酒井隆,2003。問卷設計、市場調查與統計分析實務入門。賴虹燕譯。台北:博誌。
    涌井良幸、涌井貞美,2009。圖解多變量分析-透視資料本質的科學分析工具。陳耀茂譯。台北:鼎茂。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