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游青青
論文名稱: 創作性戲劇教學活動融入國小五年級英語課堂之行動研究
指導教授: 楊榮蘭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0
中文關鍵詞: 創作性戲劇教學活動英語聽說能力行動研究
外文關鍵詞: creative drama activities,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ies, action research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創作性戲劇教學活動融入英語課堂對於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影響以及教師進行教學所面臨之困難與成長。為瞭解運用創作性戲劇教學活動於英語課程之可行途徑、課程實施方式與學生學習情形,乃以宜蘭縣某一國小五年級一個班級,共35位學童為研究對象,採行動研究方式,以創作性戲劇教學活動為教學策略,進行為期15節課之英語教學歷程。於教學前及教學後實施「英語聽、說能力測驗」,以瞭解教學前後學生在英語聽、說能力之學習成效。
    行動研究的歷程中,質性資料包含:觀察記錄、教學札記、訪談資料、課程活動回饋單、總結性問卷,並加入專家學者的意見,以提升研究的效度。教學歷程透過知識、行動與省思的結合,根據本研究之資料分析與研究結果,歸納出以下結論:
    一、以創作性戲劇活動融入國小英語課堂教學的行動研究具可行性。
    二、創作性戲劇教學活動能提升學童英語聽、說能力與學習興趣。
    三、創作性戲劇教學活動融入英語課程能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並且根據本研究結論,對後續教學與研究提出建議。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s of creative drama activities on fifth-grade students’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ies as well as the teachers’ experienced when she employed this teaching strategy. One fifth-grade class of 35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is action research on an English curriculum consisting of 15 creative drama activities lessons.
    Before and after the course, “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ies test” was given to the students. The research data, which include interviews, notes of classroom observations, students’ worksheets, questionnaires, and experts’ opinion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are:
    1. An action research of integrating creative drama activities into elementary school English curriculum is practicable.
    2. Integrating creative drama activities into elementary school English curriculum can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ies and learning interests.
    3. Integrating creative drama activities into elementary school English curriculum can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eaching skill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創作性戲劇教學 …………………………………………………8 第二節 溝通式語言教學法 ………………………………………………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者的背景 ……………………………………………………33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參與研究的人員 ……………………………………36 第三節 研究歷程規劃 ……………………………………………………39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處理檢核 ……………………………………………4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1 第一節 課程實施歷程與省思 ……………………………………………51 第二節 學童的學習成效 …………………………………………………99 第三節 教師的專業成長 …………………………………………………113 第四節 行動研究之檢討 …………………………………………………11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3 第一節 結論 ………………………………………………………………123 第二節 建議 ………………………………………………………………127

    中文部分:(書籍)
    丁凡(譯)(1998)。因才施教-開啟多元智慧破除學習困難的迷思(原作者:T. Armstrong)。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87)。
    文庭澍(譯)(2003)。教小學生學英文(原作者:W. A. Scott & L. H. Ytreberg)。台北:聯經。 (原著出版年:1990)
    毛佩琦(譯)(2003)。英語教學法大全(原作者:D. Larsen-Freeman)。台北:師德。(原著出版年:2000)
    王舒葳(譯)(2005)。跨領域統整兒童英語教學(原作者:D. Vale & A.Feunteun)。台北:書林。(原著出版年:1995)
    余光雄(譯)(2002)。第二語教學最高指導原則(原作者:H. D. Brown)。台北:朗文。(原著出版年:2000)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原作者:M.Q.Patton)。台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90)
    吳美枝、何禮恩(譯)(2002)。行動研究生活實踐家的研究錦囊(原作者:J. McNiff, P. Lomax, & J. Whitehead)。嘉義:濤石。(原著出版年:1996)
    周中天(譯)(2005)。英語教學新論(原作者:M. Celce-Murcia)。台北:文鶴。(原著出版年:2001)
    林志成(2004)。教育行政行動智慧的概念建構與實踐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林志成(2007)。教育行動研究的迷思與省思。元智大學第二屆倫理與身體思維研討會會議手冊暨論文集。
    林玫君(編譯)(1994)。創作性兒童戲劇入門(原作者:B. T.Salibury)。台北:心理。(原著出版年:1986)
    林玫君(2005)。創造性戲劇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施玉惠、陳純音(2003)。溝通式教學活動設計。載於財團法人趙麗蓮教授文教基金會(主編),兒童英語教學面面觀(72-90頁)。台北:書林。
    施玉惠、楊懿麗、梁彩玲(譯)(2003)。原則導向教學法:教學互動的終極指南(原作者:H. D. Brown)。台北:朗文。(原著出版年:2001)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夏林清(譯)(2000)。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原作者:H. Altrichter, P. Posch, & B. Somekh)。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93)
    張逸帆(1999)。戲劇在國中國小英語課堂中的使用。載於陳秋蘭、廖美玲(主編),嶄新而實用的英語教學(230-256頁)。台北:敦煌。
    張曉華(2003)。創作性戲劇教學原理與實作。台北:成長基金會。
    張曉華(2004)。教育戲劇理論與發展。台北:心理。
    張曉華(主編)(2008)。表演藝術120節戲劇活動課。台北:書林。
    教育部(2000)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8)九十七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英語)。台北:教育部。
    陳月妙(1999)。溝通式教學法的教學設計。載於陳秋蘭、廖美玲(主編),嶄新而實用的英語教學(頁273-287)。台北:敦煌。
    陳姿蓉、李拓(譯)(2000)。82種溝通式英語教學法:以教室活動為導向的教學法(原作者:D. Norman, U. Levihn, & J. A. Hedenquist)。台北:文鶴。(原著出版年:1986)
    陳仁富(譯)(2001)。 即興表演家喻戶曉的故事:戲劇與語文教學的融合(原作者:R.B.Heinig)。台北:心理。(原著出版年:1992)
    陳惠邦、李麗霞(2001)。行行重行行:協同行動研究。 台北:師大書苑。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洪葉。
    陳須姬(2003)。深耕英語教學。台北:師德。
    陳永菁(2008)。台灣小學英語教育個案研究。載於張曉華(主編)教育戲劇與劇場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16-128頁)。 台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陳韻文、張鐙尹(譯)(2008)。開始玩戲劇4-11歲:兒童戲劇課程教師手冊(原作者:J.Winston & M.Tandy)。台北:心理。(原著出版年:2001)
    曾月紅(2001)。兒童英語文教學:全語文觀點。台北:五南。
    黃自來(1993)。英語教學拓新與深化。台北:文鶴。
    黃自來(編著)(1994)。應用語言學與英語教學。台北:文鶴。
    葛琦霞(2002)。教室vs.劇場 好戲上場囉!-圖畫書的戲劇教學活動示範。台北:信誼。
    廖順約(2006)。表演藝術教材教法。台北:心理。
    廖曉青(2004)。英語教學法。台北:五南。
    廖曉青(2007)。英語教育學。台北:心理。
    劉天課、張曉華(主編)(2002)。國民中小學戲劇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歐怡雯(譯)(2006)。開始玩戲劇11-14歲:中學戲劇課程教師手冊(原作者:J. Neelands)。台北:心理。(原著出版年:2004)
    潘世尊(2005)。教育行動研究:理論、實踐與反省。台北:心理。
    蔡奇璋、許瑞芳(編著)(2001)。在那湧動的潮音中─教習劇場TIE。台北:心理。
    鄭黛瓊(譯)(1999)。戲劇教學:啟動多彩的心(原作者:N.Morgan, & J.Saxton)。台北:心理。(原著出版年:1989)
    鄭黛瓊、鄭黛君(譯)(2006)。戲劇教學:桃樂絲.希斯考特的「專家外衣」教育模式(原作者:D. Heathcote, & G. Bolton)。台北:心理。(原著出版年:1995)
    總統公布法令(民86年3月)。藝術法案。華總(一)藝字8660060070號。
    蘇以文(2003)。有效培養溝通能力。載於財團法人趙麗蓮教授文教基金會(主編),兒童英語教學面面觀(14-34頁)。台北:書林。
    中文部分:(論文期刊)
    王瑋(2006)。教室戲劇對弱勢國小學童知覺英語使用自主權與社交功能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
    曲秀英(2004)。在溝通式教室教國中高低英語成就學生英文文法之效益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吳如茵(2006)。以戲劇活動降低國小學童學習英語的焦慮:以台南縣國小學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呂宜怡(2005)。溝通式遊戲對國小六年級學童文法學習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
    李國彰(2007)。布偶劇應用於國小三年級學童英語口說補救教學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卓佩鈺(2009)。以英語童謠及戲劇活動進行國小英語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施佳君(2006)。戲劇教育策略融入國小高年級英語課程之行動研究-以繪本為媒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
    徐代勳(2006)。國小六年級學童參與英語專題導向戲劇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徐美雯(2007)。探討溝通教學法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高崇哲(2007)。傳統文法教學與溝通式教學法之歌唱融入文法教學對英語學習焦慮與文法學習成效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張培瑩(2004)。創意戲劇方案在國中英語教學上的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張瓊惠(2004)。英語戲劇教學對成人英語學習者之英語學習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莊筱玟(2007)。戲劇教學對國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及學習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郭懿慧(2001)。溝通式教學觀對國小學童英語口語溝通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陳仁慧(2004)。溝通教學法對國小特教班智能障礙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馮羿連(2006)。創意戲劇方案對國小學生英語學習態度及口語表現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楊堇華(2007)。國中英語科全方位學習之行動研究-溝通式教學法與合作學習法之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劉文清(2005)。國中戲劇表演融入英語教學對台灣學生語言及態度發展之效益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劉彥谷(2004)。折衷式溝通式教學觀對國小五年級學童英語學習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蕭梅芬(2007)。運用多元智慧理論在國小非正式的英語戲劇教學:二年級低成就學生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蘇婷(2005)。應用戲劇教學於高中英語聽講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西文部分:
    Ackroyd, J.& Boulton, J.(2001).Drama lessons for five to eleven-year-olds. Oxon:David Fulton Publishers.
    Brown, H.D.(2000).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4th edition) New York:Addison Wesley Longman.
    Brown, H.D.(2001).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2nd edition).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Regents.
    Byram, M.(1997).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Celce-Murcia M.(2001).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3rd edition).Heinle& Heinle, :Thomson Learning.
    Chalmers, D.(2007).Drama 3-5:a practical guide to teaching drama to children in the foundation stage. Oxon:Routledge.
    Devis, J.H.,& Behm, T.(1978).Terminology of drama/ theater with and for children: Children’s Theater Review.27(1),10-11.
    Dickinson, R.& Neelands, J.(2005). Improve your primary school through drama. London, England:David Fulton Publishers.
    Dougill, J.(1987).Drama Activities for Language Learning. London, England:ELTS.
    Erion, P.(1996).Drama in the Classroom-Creative Activities for Teachers, Parents& Friends. Fort Bragg, California:Lost Coast Press.
    Graves, H.(2000).Designing language courses:a guide for teachers. Boston,MA:Heinle & Heinle.
    Halliwell, S.(1992).Teaching English in the primary classroom. ELSex:Pearson Education.
    Jackson, T.(1993).Learning through Theatre. London, England:Routledge.
    Johnson, K.E.(1995).Understanding communic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Cambridge, 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rsen-Freeman, D.(2000).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Teaching(2nd edition).Oxford, Englan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ittlewood, W.(1981).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ttlewood, W.(1992).Teaching oral communication:A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Cambridge, England:Blackwell Publishers.
    Littlewood, W.(2007).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27th edition). Cambridge, 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ley, A.& Duff, A.(1982).Drama Techniques in Language Learning.-A resource book of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for language teachers. London, 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yo, M.& Lecumberri, M.(Edited)(2003).Age and Acquisition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
    McCaslin, N.(1984).Creative Drama in the Classroom-fourth edition. New York:Longman Inc.
    Norton, D.E(1994).Language arts activities for children. New York:Macmillan.
    Nunan, D.(1989).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Cambridge, 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ichards, J.C.& Rodgers, T.S. (2001).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linger, S.T.(1988).Language arts and literacy for young children. New York:Merrill.
    Scott, W.A.& Ytreberg, L.H.(1990).Teaching English to children. New York:Longman Inc.
    Somer, J.(1994).Drama in the curriculum. London, England: Cassell.
    Starratt, R.J.(1990).The Drama of Schooling / The Schooling of Drama. London, England:The Falmer Press.
    Stern, S.L.(1981) .Drama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from a psycholinguistics perspectives. Language learning(30:1).77-79.
    Stewig, J.W.& Buege, C.(1994).Dramatizing literature in whole language classrooms.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Tabors, P.O.(2008).One child, two languages : a guide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of children learn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Baltimore, Md.&Paul H. Brookes Pub. Co.
    Via, R.A.(1976).English in Three Acts.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Way, B.(1993).Development through drama. London, England:Humanities Press.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