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游淑緣
YU, SHU-YUAN
論文名稱: 智慧建築與綠建築的趨勢
The Trends of Intelligent Buildings and Green Buildings
指導教授: 丘宏昌
Chiu, Hung-Chang
口試委員: 謝依靜
翁晶晶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技管理學院 - 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EMBA)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3
中文關鍵詞: 雲計算人工智慧智慧建築生態環境大數據綠色建築
外文關鍵詞: cloud comput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mart build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ig data, green building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智慧建築與綠建築的趨勢
    隨著雲計算以及人工智慧等創新技術的發展,建築領域也朝著智慧化的方向逐步邁進。智慧建築(Intelligent Building)是以建築物為基礎操作平台,綜合運用各類型資訊軟體,形成一個將建築和環境進行有效協調的整體,能夠打造更加綠色環保的生態環境。與傳統的建築相比較,智慧建築能夠運用創新技術科學分析環境的變化,並且與大數據資訊手段進行密切配合,能夠整理歸納和分析大量的數據。智慧建築目前的發展更加關注綠色節能環保,並且注重使用者的居住體驗和舒適感,有效提升了住戶的生活質量。

    綠色建築(Green Building)指在建築的全壽命週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包括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等,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築物。綠色建築技術注重低耗、高效、經濟、環保、集成與優化,是人與自然、現在與未來之間的利益共用,是可持續發展的建設手段。


    The Trends of Intelligent Buildings and Green Buildings

    With the large-scal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industries such as cloud comput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e construction field is gradually moving toward the direction of intelligence. Intelligent Building is a building-based operating platform that integrates various types of information software to form an overall environment that effectively coordinates the building and the environment, creating a mor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smart buildings can use high-tech scientific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closely cooperate with big data information means to organize and analyze large amounts of data.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smart buildings pays more attention to gree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focuses on the user's living experience and comfort, which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life quality of residents.

    Green Building refers to maximizing resource conservation during the entire life cycle of a building, inclu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land saving, water conservation, and material conservation,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and reducing pollution, providing people with healthy, comfortable and high efficient use of space and a building that is in harmony with nature.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focuses on low consumption, high efficiency, econom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tegration and optimization. It is the sharing of benefits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present and future, and which is a means of build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辭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 表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1 1.3 研究方法 2 第二章 淺談智慧建築 3 2.1 智慧建築(Intelligent Building) 3 2.2 真正的智慧建築需要具備哪些特徵? 6 第三章 綠建築 8 3.1 綠建築指標 8 3.2 綠建築指標清單 9 3.3 綠色建築發展 10 3.4 各國綠色建築評價標準 10 第四章 智慧化的綠色建築案例介紹 21 4.1全球典型的十大智慧化的綠色建築案例 21 4.2台灣綠建築案例介紹 3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36 5.1綠色建築設計五大新趨勢 36 5.2 智慧建築與智慧城市 37 5.3 未來建築究竟是什麼樣? 40 5.4 學生的想望 40 參考文獻 42 圖目錄 圖(一) 都市大廈 3 圖(二) 都市大廈 3 圖(三) 美國LEED綠色建築評估體系 11 圖(四) 英國BREEAM 12 圖(五) 德國DGNB 13 圖(六) 日本CASBEE評分計算方式 13 圖(七) 日本CASBEE綠色建築評估體系 14 圖(八) 加拿大GB Tool綠色建築評估體系 14 圖(九) 法國HQE綠色建築評估體系 16 圖(十) 中國綠標 17 圖(十一) 台灣EEWH 18 圖(十二) 荷蘭GreenClac 19 圖(十三) 澳大利亞NABERS 19 圖(十四) 香港HK-BEAM 20 圖(十五) 英國倫敦:西門子水晶大廈 21 圖(十六) 澳大利亞墨爾本:圖元建築 22 圖(十七) 巴林麥納瑪:巴林世貿中心 23 圖(十八) 美國西雅圖:布利特中心 25 圖(十九) 日本豐岡:生態住宅 26 圖(二十) 美國匹茲堡:菲普斯的可持續景觀中心 27 圖(二十一) 波蘭:集雨摩天樓 28 圖(二十二) 迪拜謝赫紮耶德路:變化開端 29 圖(二十三) 新加坡:義順秋德拔醫院 30 圖(二十四) 台灣台北:公共圖書館 31 圖(二十五) 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 32 圖(二十六) 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 32 圖(二十七) 台達電子企業總部瑞光大樓 33 圖(二十八)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物人力發展 33 圖(二十九)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物人力發展 33 圖(三十) 華南銀行總行世貿大樓 34 圖(三十一) 華南銀行總行世貿大樓 34 圖(三十二)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桃園研發中心 35 圖(三十三) 國立成功大學綠色建築魔法學校 35 圖(三十四) 國立成功大學綠色建築魔法學校 35 表目錄 表(一) 15 表(二) 17 表(三) 18

    參考文獻
    圖(一) http://images.skyscrapercenter.com/building/cityplacei4a.jpg
    圖(二) https://foursquare.com/v/city-place/4bbf8db82a89ef3b761fef88?openPhotoId=4f0c4e50e4b05a3e7f63994a
    圖(三) http://www.buildup.eu/en/explore/links/leadership-energy-and-environmental-design-leed-0
    圖(四) http://www.spaziofuturo.it/en/breeam-certification/
    圖(五) http://buildinggreen.eu/munich/
    圖(六)) https://kknews.cc/zh-tw/home/3n4amp8.html
    圖(七) http://www.ibec.or.jp/CASBEE/english/
    圖(八) http://www.jungreen.com/news/detail/128ec8b2-0b2a-414e-bdf3-a99e00f6b076%20.html
    圖(九) http://www.phosphoris.fr/en/project/phosphoris-is-a-certivea-hqe-certifier-in-france/
    圖(十) http://www.intelstd.com/index.php?id=100
    圖(十一) https://www.segreene.com/pages/services/services03.php
    圖(十二) https://twitter.com/greencalc/status/10021591886
    圖(十三)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ABERS
    圖(十四) http://greenbuilding.hkgbc.org.hk/posts/view/BEAMPlus_Intro
    圖(十五)
    http://www.igreen.org/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5&id=8015
    搜狐新聞
    圖(十六)
    http://www.igreen.org/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5&id=8015
    搜狐新聞
    圖(十七)Pixta圖庫:pixta_38548685_L
    圖(十八)Wikimedia Commons維基共享資源網-標示為允許再利用且可修改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5/54/Seattle_-_Bullitt_Center_03.jpg
    圖(十九)
    http://www.igreen.org/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5&id=8015
    圖(二十)Wikimedia Commons維基共享資源網-標示為允許再利用且可修改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e/Center_for_Sustainable_Landscapes_exterior%2C_2013-03-19.jpeg
    圖(二十一)
    http://www.igreen.org/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5&id=8015
    圖(二十二)Wikimedia Commons維基共享資源網-標示為允許再利用且可修改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b/Sheikh_Zayed_Road_on_30_March_2008.jpg
    圖(二十三)Google圖片搜尋-標示為允許再利用且可修改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7141/6701505021_62ed368a14_b.jpg
    (圖二十四)來源:Wikimedia Commons維基共享資源網-標示為允許再利用且可修改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6/Beitou_Library_%E5%8C%97%E6%8A%95%E5%9C%96%E6%9B%B8%E9%A4%A8_-_panoramio.jpg
    圖(二十五) 北投亞太溫泉飯店 https://www.apresort.com.tw/travel.php
    圖(二十六) 樂活的大方部落格 https://www.bigfang.tw/blog/post/31093203
    圖(二十七) 2013台達集團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 http://www.deltaww.com/filecenter/about/download/2013_Delta_CSR_Report_CH.pdf
    圖(二十八) 台灣綠建築發展協會http://www.taiwangbc.org.tw/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237&uid=
    圖(二十九) 台灣綠建築發展協會 http://www.taiwangbc.org.tw/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237&uid=
    圖(三十) 台灣好新聞 https://www.taiwanhot.net/?p=379112
    圖(三十一) JETMAN的飛行日誌【2015建築與環境】https://www.flickr.com/photos/115050927@N06/21058595479
    圖(三十二) SSDC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https://www.segreene.com/pages/results_list/eewh
    圖(三十三) 國立成功大學 https://web.ncku.edu.tw/p/404-1000-93404.php?Lang=zh-tw
    圖(三十四) 低碳觀光。綠建築知性之旅http://www.taiwangbc-tourism.com.tw/index_actsinfo.php?A=SA&IN=IN00068&C=AN00006

    表(一) https://kknews.cc/zh-tw/home/3n4amp8.html
    表(二) https://kknews.cc/zh-tw/home/3n4amp8.html
    表(三) 智慧綠建築資訊網https://smartgreen.abri.gov.tw/art.php?no=38&SubJt=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