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佳靜
Tsai Chia-Ching
論文名稱: 應用三度空間人體計測資料於成衣尺碼分類系統之建立
指導教授: 王茂駿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學院 - 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00
畢業學年度: 8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0
中文關鍵詞: 成衣尺碼分類人體計測成衣尺寸尺寸量測大專院校學生
外文關鍵詞: 3D Whole Body Scanner, Sizing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成衣製造的領域中,尺碼(Size)分類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一個好的尺碼分類系統,可使廠商製造出更合身的衣服,也可使消費者輕易地找出適合自己的服飾。有鑑於國內尺碼種類眾多且人體尺寸資料庫的缺乏,本研究利用三度空間全身掃描器(Three Dimension Whole Body Scanner),來取得3D數位人體尺寸資料,並對男性39項;女性40項成衣製造之重要尺寸進行分析,從中找出相關性高且具代表性之主要尺寸,以作為尺碼分類的依據。本研究首先以新竹地區為主,對17~32歲大專院校學生進行量測,共量測樣本318人,其中男性226人,女性92人。並從中選取203筆資料進行分析,其中男性111人,女性92人。本研究之目的,是希望能簡化尺碼種類,並提供成衣界多一種尺碼分類方法的選擇,讓製造商與消費者只要掌握兩個人體主要尺寸,即可找到適合自己的尺碼。使用之分析工具,是利用STATISTICA統計軟體之主成分分析,選出兩個最具代表性之主要尺寸,計算其聯合樣本分佈後,劃分出最合理之尺碼區間範圍。研究結果將男性衣服、男性褲子、女性衣服、女性褲子四種分類,各區分成S、M、L、XL四種尺碼,以相同的分類原則,建立出一套「尺碼分類系統」。本研究所建議之尺碼分類,較適用於大量生產之成衣製造商。


    第一章 緒論 1 1.1 前言 1 1.2 研究動機 1 1.3 研究目的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2.1 計測方法之比較與探討 4 2.2 影響人體尺寸的主要因素 4 2.3 人體尺寸比例關係 6 2.4 體型與尺碼分類 9 2.4.1人體體型分類之研究 9 2.4.2成衣尺碼分類之研究 1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6 3.1 儀器設備介紹 16 3.1.1掃描器的發展 16 3.1.2 儀器介紹 18 3.1.3 量測模型操作及應用軟體 20 3.2 量測方法介紹 22 3.2.1 定義標準量測姿勢 22 3.2.2 定義量測項目 25 3.2.3標記點定義 29 3.2.4尺寸擷取 32 3.2.5量測步驟 36 3.3 抽樣方法介紹 37 3.3.1 母體定義 37 3.3.2 抽樣方法 37 3.3.3 統計分析 3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39 4.1基本資料分析 39 4.1.1抽樣分佈 39 4.1.2體重分佈 40 4.1.3年齡分佈 41 4.1.4地區分佈 41 4.2相關性分析 42 4.3 平均數與標準差分析 42 4.4 不同量測方法所得數據之比較 44 4.4.1平均數與標準差之比較 44 4.5 尺碼擬定 48 4.5.1男性 48 4.5.2女性 56 4.5.3小結 64 4.6不同尺碼分類之比較 6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7 文獻參考 69

    [1] 台北工業工專科學校紡織工業科,(1988)台灣地區18至24歲成年婦女、男士成衣標準尺碼之擬定
    [2] 李宗昌,(1999).建立三度空間標準人體模型之研究方法論,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 林昱呈,(1997).人體尺寸比例關係與預測模型之建立,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 邱魏津,(1988).台灣地區女子(6~18歲)人體計測調查之研究,技術學刊,第三卷,第一期,81-100
    [5] 邱魏津,(1989).台灣地區女子(19~23歲)人體計測調查之研究,技術學刊,第四卷,第三期,291-300
    [6] 許勝雄,(1991).人因工程學,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p.p.50-54
    [7] 陳美芳、李少華,(1991).剪裁打版技法,藝風堂出版社,p.p.14-24
    [8] 蔡青如,(1997).應用人體計測資料於女用長褲尺碼之建立,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9] 蘇月梅譯,Debbie,AG.,Beverly,B.著,(1981)體型與尺碼,大陸書局,p.p.89-90
    [10] Daanen,H.A.M. and Water,G.J. (1998) "Whole body scanners" Displays, 19, 111-120
    [11] Deason,V.A. (1997) "Anthropometry:the Human Dimension" Optics and Lasers in Engineering, 28, 83-88.
    [12] Durdle,N.G. and Thayyoor,J. and Raso,V.J (1998) "An Improved Structured Light Technique for Surface Reconstruction of the Human Trunk"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IEEE Canadian Conference , 2, 874-877.
    [13] Emanuel,I.,(1959) "A height-weight sizing system for flight clothing" WADC TR , Aero Med lab , 56-365.
    [14] Herzberg, H.T.E.; Daniels, G.s.;Churchill, E.(1954) "Anthropometry of flying personnel" , WADC TR , WPAFB , 52-321.
    [15] Jarosz,E. (1998) "Anthropometry of elderly women in Poland:dimensions for desig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 25, 203-213.
    [16] Jones,P.R.M. and Rioux,M. (1997) "Three-dimensional surface anthropometry : Applications to the human body" Optics and Lasers in Engineering, 28, 89-117.
    [17] Mollard,R. (1999) "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s and applications Using of 1-D and 3-D data for sizing" 5th Sino French Sumposium
    [18] Mououdi,M.A. (1997) "Static anthrop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Tehran University students age 20-30 age" Applied Ergonomics, 28(2),149-150
    [19] Paquette,S. (1996) ?D Scanning in Apparel Design and Human Engineering" IEEE 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 11-15.
    [20] Park,S.J. and Park,S.C. and Kim,J.H. and Kim,C.B (1999) "Biomechanical parameters on body segments of Korean adul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 , 23 , 23-31.
    [21] Ray,G.G. and Ghosh,S. and Atreya,V. (1995) "An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Indian schoolchildren aged 3-5 years" Applied Ergonomics, 26(1), 67-72.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