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羅珮菁 |
---|---|
論文名稱: |
運用繪本從多元價值觀點教導國小高年級學生 A case study of teaching Multiple Perspective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picture book to 6th graders |
指導教授: | 蘇宏仁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竹師教育學院 - 數理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8 |
中文關鍵詞: | 繪本 、多元價值觀 、永續發展 |
外文關鍵詞: | Picture book, multiple perspectiv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本研究運用「繪本」作為教學工具,並透過「多元觀點」的討論方式來教導六年級學生「永續發展」的概念。本研究為質性研究,研究者即為教學者,以國小六年級六名學生為研究對象,資料蒐集的方式包括:錄影、錄音、半結構訪談逐字稿、活動單與教學回饋單、學生自製繪本、教學誌與省思札記等。研究結果顯示:
(一)國小高年級學童對於繪本融入「永續發展概念」教學的反應是肯定的。繪本在呈現環境變遷並進一步表達永續發展概念上,具有良好的效果,繪本教學能引起孩子高度興趣與共鳴。
(二)繪本創作對學童環境永續行為大都有正向的影響。在「生態管理」、「說服」及「消費者主義」等環境行為部分都變得比較主動積極,但 在「法律行動」的環境行為部分則未有顯著的改變。
(三) 多元觀點之教學策略對高年級學童了解「永續發展概念」有良好的效果。同學對於永續發展的幾個原則,如:「環境承載、平衡考量原則」、「成本內化、優先預防原則」、「社會公平與世代正義原則」、「科技創新與制度改革並重原則」 的認同與了解,在教學過後都已建構或提升。
此外,研究者並針對以上結果提出建議,以供後續研究者與教育單位作為參考。
Abstract
In this study, the picture book is used as a teaching tool to give the sixth graders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ough discussions of multiple perspectives. This is a qualitative study by a teacher. Six sixth graders were used as the subjects of the research. Research data were collected by the ways of video, audio,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transcripts, activity sheets,Feedback sheets of teaching, handmade picture books by students, teaching blogs and reflection memos etc.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demonstrate as follows :
A. High grade students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showed positive responses to the use of picture books with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picture books are effective in presenting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further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teaching could attract strong interest and response from students.
B. Picture book creation has positive effects on sustainable environmental beheviors of students. The students become more positive toward “ Eco Management” , “ Persuadsion”, and “ Consumerism”, but with no apparent changes on “Leqal Action”.
C. The multiple perspectives in teaching strategies are helpful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recogni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principles of “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Balance Consideration ”, “Cost Internalization; Prior Prevention”, “ Social Fairness; Generation Justice” are improved after instruction.
Besides, the researcher provides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as the reference for the following researchers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昭湄 (2001)。以兒童文學為起點結合全語言與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從恕(2001)。環境倫理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王鑫 (1999)。地球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教育 環境教育季刊37:87-103。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2004)。台灣二十一世紀議程-國家永續發展願景與策略綱領。
汪靜明 (2000)。學校環境教育的理念與原理。環境教育季刊 43:11-27
李玉貴(1997)。 國小學童線上閱讀故事體文章隻推論類別分析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永展、張曉婷(1999)。都市永續性偵測工具之研究-以台中都會區永續發展指標為例。社會文化學報,8,156。
李金發(2005)。以環境教育為內涵之繪本創作教學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偲華(2007)。國小低年級教師使用繪本融入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阮佳瑩(2004)。兒童創造性繪本教學模式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三本(1995)。幼兒故事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何應傑(2003)。兒童閱讀圖畫書意義建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信慧(2006)。繪本式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童英語學習動機影響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文政 (1995)。綠色希望:地球高峰會議藍圖。譯自: Agenda 21 : the Earth Summit strategy to save our planet。台北市:天下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3)
林怡甄 (2006)。引導學生透過繪本學習科學教學策略之行動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敏宜(2000)。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林嘉銘(2006)。台北市社子地區土地永續利用之分析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燕(2006)。繪本閱讀融入低年級寫作教學之研究-以概念構圖、低成就學生為研究核心及對象。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語文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瑀捷(2007)。網路輔助議題中心教學提升國中生批判思考能力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一中(2007)。成長的極限:三十週年最新增訂版。譯自:Limits to Growth:The 30-Year Update。台北市:臉譜。(原著出版年:2004)
郝廣才(2006)。好繪本如何好。台北市,格林文化。
徐素霞(1998)。圖畫語言藝術與純繪畫之交融/徐素霞插畫創作理念 1994-1998。新竹市:妏晟。
莊智雄(2002)。國民小學教師的永續發展概念認知與環境倫理價值觀之相關研究 -以台北縣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莊瑞忠(2003)。高雄地區國民中小學學生永續發展概念認知之研究—國語科與社會科教材分析及其評估。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子超(2003) 永續發展研究中融入九年一貫課程之新環境典範的內涵概念。全球變遷通訊雜誌 38 11-16。
張婷怡 (2006)。國民小學應用繪本進行生命教育效果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隆盛、葉俊宏(1999)。永續發展的精髓-簡樸生活。 環境教育季刊 37:2-11。
許佳殷(2007)。發現環境教學方案對國一學生環境永續發展概念之成效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玉津(2004)。從讀到寫:六年級繪本製作之合作學習方案。 南臺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忠憲(2005)。從永續發展觀點談我國海洋環境教育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高階公共政策碩士學程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惠娟(2004)。國小教師永續教育專業知能之調查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雲美蓮(2006)。繪本在生命教育應用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二年級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游曉惠(2004)。繪本融入自然科生態保育教學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承諄(2006)。數學繪本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數學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政傑(1998)。質化研究的原理與方法。載於黃政傑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
黃啟忠(2005)。綠色學校實施之探討-以花蓮縣壽豐國小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淑婉(2007)。運用繪本為主的情緒教育方案對提升國小兒童情緒智慧效果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程進發(2007)。為環境倫理學整體論辯護及其應用。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甯範恬(2004)。圖畫書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生環境概念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冠政(1996)。 環境倫理學說概述(一)人類環境倫理信念的演進。環境教育季刊(28),7-20。
楊冠政(1999)。永續發展的倫理。環境教育季刊(37)82-86。
楊冠政(2001)。邁向21 世紀永續發展的環境倫理。中等教育,52(2),4-19。
楊冠政(1998)。環境教育。台北市:明文書局。
楊勝欽(2006)。環境倫理︰德行論的探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劉彥昌(2004)。約翰密爾論現代性:一個政治哲學的考察。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美玲 (2002)。以繪本為媒介進行環境議題教學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盧誌銘、黃啟峰(1995)。全球永續發展的緣起與發展。工業污染防治,56,1-21。
簡素秋(2004)。故事教材進行環境議題教學之研究-以「自然生態保育」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顏如君(2003)。台灣高中職學生在環境永續發展概念之現況調查-以南部地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鍾敏華(2003)。 兒童繪本與兒童語文創造力之教學行動研究。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振明(2002)。圖畫書與兒童教育。載於徐素霞(主編),台灣兒童圖畫書導賞(28-32頁)。台北:藝教館。
網路
王民(1999)。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目標、原則與教學方式。民98年3月5日,取自王民教育網http://www.wangminedu.com/geo%20education/content/esd%20thesis07.html
張子超(2005)。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民97年7月16日,取自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www.tnfsh.tn.edu.tw/course/resource/007.doc
汪靜明(2006)。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課程講義】。民97年7月16日,取自文官e學苑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課程:http://ecollege.ncsi.gov.tw/
孫志鴻(2006)。全球環境變遷與永續發展。民97年8月12日,取自教育部地理學科中心:http://gis.tcgs.tc.edu.tw/research/advenceed/9.%20Environmental%20Change(word).pdf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4)。台灣21世紀議程國家永續發展願景與策略綱領。民97年8月16日,取自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0533&ex=%20&ic=
二、西文部份
Caduto,M.(1983), A review of environmental values educ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4(3):14-21
Christenson,M.A.(2004). Teaching Multiple Perspectives on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Elementary Classrooms: A Story of Teacher Inquiry.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35(4), 3-16
Commission on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2000).ESDebate:international deba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Gland,Switzerland:IUCN Commission on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Higgs, A.L., McMillan,V. M.(2006). Teaching Through Modeling: Four Schools' Experiences in Sustainability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38(1),39-53
Herremans, I. M., & Reid, R. E. (2002). Developing Awareness of the Sustainability Concept.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34(1), 16-20.
UNESCO(2002).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Sustainable Future : A Multimedia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