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美玲
論文名稱: 國民小學校長在教師評鑑中應扮演角色之研究—以臺中巿國民小學為例
A study of the principal's role-playing o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evaluation—An Example of Taichung City
指導教授: 蘇錦麗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9
中文關鍵詞: 校長角色教師評鑑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國民小學
外文關鍵詞: the principal's role-playing, teacher evaluation, teacher evaluation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lemenrtary schools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小學校長在教師評鑑中應扮演的角色。以臺中巿之國小教師為研究對象,本調查研究以分層隨機取樣方式,選取76所學校,共施測 732 位國小教師,回收的有效問卷 648 份。問卷資料輸入統計軟體(SPSS 19.0),分別以敍述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以及Scheff'e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獲致以下研究結果:
    一、教師認為校長參與教師評鑑有助於改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遭遇的困境。
    二、臺中巿國民小學教師及校長認同校長在教師評鑑中扮演的角色,包括︰評
    鑑規劃者、評鑑人員、評鑑結果回饋者、教學輔導者、規劃教師專業發展
    計畫者、教師評鑑文化建造者。
    三、教師對校長在教師評鑑中應扮演角色之看法,不同背景變項教師在性別、
    年資、最高學歷、學校規模、學校區域、擔任職務上有顯著差異。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以供教育主管機關、校長和後續研
    究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playingof principal o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evaluation. 732 subjects were all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and random selected from Taichung City. The valid samples were 648.The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SPSS 19.0 for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 test of independent samples, One-way ANOVA and Scheff'e method.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eachers think the involement of principals will be hepful to solve the dilemma of evaluation developing.
    2.The principal role playing o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evaluation should be
    different and includes as following, evaluation designer, evaluator, evaluation
    feedback provider, evaluation consultor, professional evaluation developer,
    and evaluation culture constructor.
    3.Different demograpgic varables show significant results on teachers' expertation about the role of principal. These varibles are gender, seniority, education degree, school size, school area, and positions.
    This study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s, and principals. Advanced research were needed.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3 第三節 名詞釋義………………………………………………………………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校長參與教師評鑑的相關理念……………………………………9 第二節教師評鑑制度的沿革及內涵……………………………………18 第三節我國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實施現況……………………………... 28 第四節 各國中小學校長在教師評鑑中的角色…………………………33 第五節 校長參與教師評鑑之相關研究…………………………………4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51 第二節 研究對象…………………………………………………………52 第三節 研究工具…………………………………………………………55 第四節 實施程序…………………………………………………………64 第五節 資料分析…………………………………………………………67 第四章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臺中巿國民小學教師與校長對於校長在教師評鑑中應扮演的角色 看法之分析………………………………………………………...69 第二節不同背景變項教師對校長在教師評鑑中應扮演角色之看法的差 異分析……………………………………………………………77 第三節綜合討論………………………………………………………… 88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研究結論…………………………………………………………91 第二節建議……………………………………………………………… 93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97 英文部分……………………………………………………………………… 103 附錄 附錄一推薦函………………………………………………………………104 附錄二校長在教師評鑑中扮演的角色之研究問卷(專家效度問卷)……105 附錄三國民小學校長在教師評鑑中應扮演角色研究問卷之專家意見 彙整表………………………………………………………………111 附錄四校長在教師評鑑中扮演的角色之研究問卷(正式問卷)……….116 表次 表2-1 各級學校教師參與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人數統計………………29 表2-2各國校長在教師評鑑中的角色……………………………………… 40 表2-3國外校長參與教師評鑑相關文獻彙整………………………………41 表2-4我國校長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相關研究摘要…………………… 44 表2-5校長在教師評鑑中的角色…………………………………………… 49 表3-1 預試問卷學校樣本分配……………………………………………… 53 表3-2不同規模學校之配額原則…………………………………………… 54 表3-3各層級抽取學校數、各層抽取教師數及樣本人數分配……………55 表3-4問卷內容效度審核之專家名單一覽…………………………………56 表3-5項目分析結果摘要…………………………………………………… 58 表3-6七項指標數據…………………………………………………………60 表3-7 KMO與Bartlett檢定…………………………………………………61 表3-8成分轉換矩陣………………………………………………………… 61 表3-9因素分析摘要………………………………………………………… 62 表3-10信度分析摘要………………………………………………………… 63 表3-11教師背景資料………………………………………………………… 65 表4-1本研究五點量表之校長在教師評鑑之角色認同度等級……………69 表4-2教師及校長對於校長在教師評鑑中應扮演的角色之各層面 整體描述性統計………………………………………………………...71 表4-3教師對於校長參與教師評鑑中扮演「評鑑規劃者」層面之 各題項..………………………………………………………………….72 表4-4教師對於校長參與教師評鑑中扮演「評鑑人員」層面之各 題項分析…………………………………………………………….......73 表4-5教師對於校長參與教師評鑑中扮演「評鑑結果回饋者」層面之 各題項分析……………………………………………………………...74 表4-6教師對於校長參與教師評鑑中扮演「教學輔導者」層面之 各題項分析…………………………………………………………….75 表4-7教師對於校長參與教師評鑑中扮演「規劃教師專業發展計畫者」 層面之各題項分析……………………………………………………75 表4-8教師對於校長參與教師評鑑中扮演「教師評鑑文化建造者」層面 之各題項分析………………………………………………………76 表4-9不同性別的國小教師對校長在教師評鑑中應扮演角色之看法的差 異情形………………………………………………….………...…….. 77 表4-10不同服務年資的國小教師對校長在教師評鑑中應扮演角色看法的 差異情形………………..……………………………….…..…………. 79 表4-11最高學歷不同的國小教師對校長在教師評鑑中應扮演角色看法的 差異情形……………………………………………………………..….81 表4-12不同學校規模的國小教師對校長在教師評鑑中應扮演角色看法的 差異情形……………………………………………..………………….83 表4-13不同學校區域的國小教師對校長在教師評鑑中應扮演角色看法的 差異情形……………………………………………………………….. 84 表4-14擔任不同職務的國小教師對校長在教師評鑑中應扮演角色看法的 差異情形……………………………………………………………….. 86 表4-15個人是否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國小教師對校長在教師評鑑中 應扮演角色看法的差異情形………………………………………….. 87 圖次 圖1-1 研究流程…………………………………………………………………6 圖3-1 研究架構………………………………………………………………..51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保玲(2007)。2007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國際學術研討會-加州教師專業評鑑
    制度。取自︰
    http://140.111.34.34/moe/common/index.php?z=536&zzz=&p=1
    臺灣立報(2009)。近6成國中小教師願受評鑑。取自: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5622
    石璧菱(2003)。國民小學實施學校本位教師評鑑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巿。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7)。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取自http://law.moj.gov.tw/
    江志正、陳盛賢、楊思偉(2008)。日本教師教育改革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4(1),27-54。
    江昭青、張瀞文、何琦瑜(2009)。四大危機,挑戰教師素質。親子天下,5,88-95。
    吳和堂(2002)。論析美國加州San Bernardino 學區教師評鑑的特色。教育學刋,18,113-134。
    吳和堂(2007)。教師評鑑理論與實務。臺北巿:高等教育。
    吳俊憲(2010)。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三化取向理念與實務。臺北巿:五南。
    吳政達、洪雅琪、吳盈瑩(2009)。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政策取向與實際作法。教育研究月刋,178,38-45。
    吳清山(2002)。當前校長遴選制度的迷思與省思。教師天地,118,7-14。
    吳清山(2004)。提升教師素質之探究。教育研究月刋,127,5-17。
    吳清山、林天祐(2002)。教師評鑑。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刋,49,102。
    吳清山、張素貞(2002)。教師評鑑:理念、挑戰與策略。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師資培育的政策與檢討,177-192。臺北巿:學富文化。
    李俊湖(2007)。從教師評鑑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研習資訊,24(1),139-148。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巿:五南。
    林文文(2010)。國民小學校長權力運用與教師抗拒變革之研究:以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政策推動為例。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巿。
    林文忠(2009)。臺南市國小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運作與改進之研究。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巿。
    林玉蓮(2010)。花蓮縣國民中學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研究。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林宜廷(2010)。國民小學校長領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個案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巿。
    林明地(2003)。校長學—工作分析與角色研究取向。臺北巿:五南。
    林明地等譯(2003)。教育行政學—理論、研究與實際。臺北巿:麥格羅希爾。
    林清江(1971)。教師角色理論與師範教育改革動向之比較研究—我國師範教
    育改革策略芻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刋,13,145-176。
    林棟樑、張憲庭(2006)。中小學校長主要職責及應備專業知能之研究。學校行
    政,42,37-51。
    林遊嵐(2007)。2007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國際學術研討會-波士頓教師專業評鑑
    制度。取自︰
    http://140.111.34.34/moe/common/index.php?z=536&zzz=&p=1

    姚繼儒(2008)。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變革關注關係之研究:以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為例。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巿。
    洪劭品(2006)。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對教育部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意見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巿。
    洪榮進(2002)。臺南縣巿國小教育人員對學校公辦民營意見調查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在職進修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巿。
    孫志麟(2004)。教育政策與評鑑研究。臺北:學富。
    國民中小學校長評鑑指標之建構(200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1-9。
    張素女(2010)。從混沌到蛻變-一位校長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個案研究。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巿。
    張德銳(2006)。〔書評〕評介Charlotte Danielson和Thomas L.McGreal《教師評鑑—增強專業實務》。當代教育研究季刋,14-1,147-156。
    張德銳(2006a)。形成性教師評鑑系統的研發、推廣、研究與實施展望。初等教育學刋,23,1-26。
    張德銳(2006b)。教師自我評鑑與專業成長計畫。中等教育,57(5),20-35。
    張德銳(2008)。認知教練及其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上的應用。初等教育學刋,29,1-21。
    張德銳、王保進、丁一顧(2002)。國民中小學校長能力發展標準及其資源檔之研究。校長中心經營與校長專業發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13-235。臺北:國立臺北師範學院中小學校長培育與專業發展中心。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實踐。臺北巿:東華。
    張慶勲(2010)。學校組織行為。臺北巿:五南。
    教育部 (2011c)。教育部補助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要點。取自:
    http://140.111.34.34/moe/index.php
    教育部(2011a)。修正教師法並完備相關配套推動中小學教師評鑑。取自:
    http://140.111.34.34/docdb/files/dma7db04160a232c0c3.pdf

    教育部(2011b)。教育部統計處各級學校概況表。取自:
    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869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網(2011)。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人員初階研習、進階
    研習、教學輔導教師研習與認證作業規定。取自
    http://tepd.moe.gov.tw/chinese/05_download/01_list.php?fy=4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網(2011a)。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辦理現況。取自:
    http://tepd.moe.gov.tw/chinese/04_situation/00_overview.php
    陳之華(2008)。没有資優班/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臺北縣:木馬文化。
    陳之華(2010)。成就每一個孩子/從芬蘭到臺北,陳之華的教育觀察筆記。臺北巿:天下雜誌。
    陳文宗(2004)。國民小學校長專業成長需求調查研究-以嘉義縣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木金及楊念湘(2011)。我國國民中小學校長儲訓課程規劃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14(1),143-180。
    陳白玲(2003)。國民小學校長對教師評鑑態度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巿。
    陳俊龍(2010)。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試辦計畫及其評析。學校行政,65,165-176。
    陳冠蓉、許梅芳、那昇華(2007)。基隆巿教育人員對國小校長辦學績效評鑑  
    意見之調查研究。2007年「中小學校長專業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199-224。
    陳美博(2000)。國民小學評鑑制度之探討。國教天地,138,40-44。
    陳添丁(2011)。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制度推動情形及展望――以新竹縣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刋,76,220-233。
    陳逸境(2009)。臺中市國民小學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教師其教學效能
    之研究。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巿。
    陳瑞玲、鄭芳瑜(2007)。校長評鑑指標之探討。北縣教育,62,79-82。

    陳鳳如、羅文蓉(2011)。中部地區國小教師未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探究。教育研究月刋,208,20-34。
    陳惠碧(2009)。國民中學學校組織氣氛對教師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影響。
    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巿。
    郭為藩(1993)。社會學理論大綱。臺南:開山書店。
    智庫百科(2010)。角色理論。取自: http://wiki.mbalib.com/zh-tw/%E8%A7%92%E8%89%B2%E7%90%86%E8%AE%BA
    湯新華(2009)。美國的教師評價制度、多元評價—以德克薩斯州的拉斯弗瑞斯諾斯學區為例。中小學管理,53-55。
    湯誌龍(2001)。中小學教師評鑑制度可行性之研究—澳洲維多利亞省實施經驗。比較教育,51,105-127。
    馮莉雅(2004)。美國麻州教師評鑑制度對我國的啓示。教育資料與研究,56, 67-74。
    黃秀茶(2010)。高中校長領導行為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態度相關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師與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黃艷秋(2008)。國小校長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變革領導行為之研究。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巿。
    葉連祺(2010)。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觀點及實施之分析。學校行政雙月刋,69,159-185。
    廖建宇(2009)。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學校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巿。
    潘慧玲(2008)。教師評鑑理論與實務。臺北巿:師大教評中心。
    蔡金田(2005)。國民小學校長能力指標建構與實證分析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鄭彩鳳(2007)。校長競值領導效能研究:理論、指標與衡量。臺北:高等教育。
    鄭淑華、楊思偉(2010)。日本東京都中小學教師評鑑之探討。教育研究集刋,56(1),65-98。
    謝文全(2007)。教育行政學。臺北巿:高等教育。
    謝宜蓉(2009)。國民小學教師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動機、困境與影響之研究:以臺北市三所試辦學校為例。臺北巿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碩士論
    文,未出版,臺北巿。
    顏國樑、洪劭品(2007)。國民小學教師對「教育部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意見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刋,50,1-26。
    蘇錦麗、黃曙東(2009)。美國大學教師評鑑制度之探討。教育政策論壇,12  (2),1-44。

    英文部分
    Davis, G. A., & Thomas, M. A.(1989).Effective school and effective teachers. Boston, MA: Allyn & Bacon.
    Danielson, C.(2011). Evaluations that help teachers lear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68 (4),35-39.
    Goddard, I.,& Emerson. C.(1995). Appraisal and your school. Oxford: Heinemann.
    McLaughlin, M. W. & Pfeifer, R. S.(1988). Teacher evaluation: improvement,
    accountability, and effective learning.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Murphy, J., & Beck, L. G.(1994). Reconstructing the principalship:Challenges
    and possibilities. In Murphy, J. & Louis, K. S.(Eds.).Reshaping theprincipalship.(pp.3-17).New York:Corwin Press.
    McNergney, R. F. & McNergney, J.M.(2007). Education:The practice and profession of teaching(5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Sergiovanni, T. J.(2001). Leadership: What’s in it for school.New York: Routledge-Falmer.
    Scriven, M.(1994). Duties of the teacher. Journal of Personnel Evaluation in Education, 8, 151-184.
    Halyon Catholic District School Board(2011). Operatingpolicy:Teacherperformanceappraisal.Retrieved October 10, 2011, fromhttp://www.edu.gov.on.ca/eng/teacher/pdfs/TPA_Manual_English_september2010l.pdf
    Worthern, B. R.,& Sanders, J. R.(1987). Education evaluation: Alternation approaches and practice guidelines. New York: Longman.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