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育菱
Chang Yu-Lin
論文名稱: 台灣國小中低年級英語教育中的國際觀之文化研究∼以新竹市為例
A Cultural Study of th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in Elementary School English Education from Grade 1 to Grade 4: Take Hsin-Chu City for Example
指導教授: 鄭世仁老師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竹師教育學院 - 國民教育研究所
國民教育研究所(eng)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2
中文關鍵詞: 文化研究英語教育國際觀九年一貫課程
外文關鍵詞: Cultural Study, English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Grade 1-9 Curriculum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本論文的主要目的在了解台灣國小中低年級英語教育中是否具備日益受到強調的國際觀,至於所採取的研究方法則為訪談法以及文化研究中之內容分析法、語意學分析與文本分析法。而分析資料為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領域英語科)、新竹市國民中小學九十一學年度與九十二學年度英語教育實施方案、新竹市自編英語教材,以及與相關教育人員之訪談內容;其中受訪人士包括制訂教育政策者一人、編撰教材者一人、引進外籍教師機構之工作人員一人、中籍教師一人與外籍教師二人。研究發現如下:
    一、國民小學中低年級英語教育中所具備的國際觀過於狹隘。
    二、為經濟所主導的國小英語教育。
    三、市場運作機制滲透國小校園。
    四、外籍教師的引進觸發在地的覺醒。
    五、現今台灣國小的英語教育忽略其文化內涵,只著重於其工具性。
    最後,根據研究發現,分別針對各相關單位與人員,以及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f English educa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from the first grade to the fourth grade. Data are examined by the interview method, the content analysis, semantics and text analysis.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Th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f English educa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from the first grade to the fourth grade are too constricted.
    2.Economy is predominant over the English educa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3.Market-driven mechanism permeates 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4.The recruiting of foreign teachers results in the local awareness.
    5.The present English educa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regards English as a tool and ignores its culture.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institutions of Education and to the future research a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三節 研究步驟……………………………………………………7 第四節 名詞釋義……………………………………………………8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國際觀之定義………………………………………………10 第二節 文化霸權……………………………………………………14 第三節 全球化論述…………………………………………………16 第四節 後殖民主義…………………………………………………22 第五節 台灣國小英語教育之現況…………………………………36 第六節 文化研究……………………………………………………39 第三章 研究設計……………………………………………………42 第一節 研究架構……………………………………………………42 第二節 研究方法……………………………………………………45 第三節 研究對象……………………………………………………50 第四節 研究流程……………………………………………………51 第五節 資料處理……………………………………………………53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54 第一節 國小英語教育中的在地性…………………………………56 第二節 國小英語教育中的他者性…………………………………68 第三節 國小英語教育中的混種性…………………………………93 第四節 為經濟所主導的英語教育……………………………….103 第五節 國小英語教育中的國際觀……………………………….10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12 第一節 結論……………………………………………………….112 第二節 建議……………………………………………………….115 參考文獻……………………………………………………………………….118 附錄目次 附錄一 複合關係檢核表……………………………………………123 附錄二 中文訪談邀請函……………………………………………124 附錄三 英文訪談邀請函……………………………………………125 附錄四 中文訪談同意書……………………………………………126 附錄五 英文訪談同意書……………………………………………127 附錄六 與政策制訂者訪談之題目大綱……………………………128 附錄七 與引進外師機構人員訪談之題目大綱……………………129 附錄八 與教材編撰者訪談之題目大綱……………………………130 附錄九 與中籍教師訪談之題目大綱………………………………131 附錄十 與外籍教師訪談之題目大綱………………………………132 表次 表3-3-1 新竹市自編英語教材冊數表………………………………50 表3-5-1 分析資料代號說明表………………………………………53 表4-1-1 九年一貫英語科課程綱要中具在地性意涵之字彙表……59 表4-1-2 新竹市自編英語教材所教授具在地性意涵之本地節慶表61 表4-1-3 新竹市自編英語教材所教授具在地性意涵之字彙表……62 表4-2-1 九年一貫英語科課程綱要中具他者性意涵之字彙表……68 表4-3-1 九年一貫英語科課程綱要中具混種性意涵之字彙表……96 圖次 圖3-1-1 研究架構圖…………………………………………………43 圖3-4-1 研究流程圖…………………………………………………51

    參考文獻
    中文
    文軍等譯,Cohen, Robin and Kennedy, Paul原著(2001)。全球社會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毛連塭、湯梅英(民81)。兒童學習英語之時機成效及相關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3,23-25。
    王志弘、李根芳譯,Peter Brooker原著(民92)。文化理論詞彙。台北:巨流。
    王志弘等譯,Edward Said原著(民88)。東方主義。台北:立緒。
    王逢振(民89)。文化研究。台北:揚智。
    王琪譯,Dirlik A.原著(1999)。中國歷史與東方主義問題。載於後革命氛圍(頁110-152)。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寧(民92)。全球化與文化研究。台北市:揚智文化。
    王嘯(2002)。全球化與中國教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王曉玨、宋佛杰譯,John Fiske原著(2001)。理解大眾文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王麗雲譯,Apple M. W.原著(民91)。意識型態與課程。台北:桂冠。
    田心喻譯,Robert Bocock原著(民80)。文化霸權。台北市:遠流。
    朱立安(民89)。國際禮儀。台北:揚智。
    朱剛(民86)。薩伊德。台北市:生智。
    江文瑜、盧鈴穎(民91)。語言是文化的延伸─從活的語言和死的語言談起。人本教育札記,158,33-35。
    吳芝儀、廖梅花譯,Anselm Strauss, Juliet Corbin原著(民90)。質性教育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嘉義:濤石文化。
    吳錫德譯,Jean-Pierre Warnier原著(民92)。文化全球化。台北:麥田。
    李奉儒等譯,Robert C. Bogdoan and Sari Knopp Biklen原著(民90)。質性研究教育:理論與方法。嘉義:濤石文化。
    李易駿(民91)。全球化對社會政策的挑戰:兼論台灣個案初探。台灣社會福利學刊,2,119-154。
    李金銓(民79)。大眾傳播理論。台北:三民。
    李紀舍(民91)。全球化英語與全球化語境。載於戴維揚(主編),文化研究與英語文教學(頁215-236)。台北:師大書苑。
    李苹綺譯,James A. Banks(民87)。多元文化教育概述。台北:心理。
    周蔚譯,Crystal, D.原著(民90)。語言的死亡。台北:貓頭鷹。
    東方出版社(民80)。東方國語辭典(革新初版)。台北:東方出版社。
    林怡瑾(民91)。外籍教師擔任新竹市國小英語教學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南方朔(民89)。英語屬於世界,世界不屬於英語。新新聞,677,137-140。
    胡幼慧(民85)。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唐荷(民92)。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台北:揚智。
    徐偉傑譯,Malcolm Waters原著(民89)。全球化。台北市:弘智文化。
    張雅淨(民91)。後殖民語境下台北市成人基本教育教材英語篇之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編輯委員會(民70)。重編國語辭典。台北:商務。
    陳光興(民85)。去殖民的文化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1,73-139。
    陳向明(民91)。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洪葉文化。
    陳榮裕(民92,2月7日)。國小提前ABC,英語字詞將擴充。中國時報,9版。
    陶東風(民92)。後殖民主義。台北:揚智。
    游美惠(民89)。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頁5-42。
    黃宣範譯,Victoria Fromkin et al.原著(2003)。語言學新引。台北:文鶴。
    黃庭康(民90)。摘要:葛蘭西,國家權力與文化霸權。教育社會學通訊,28,7-9。
    黃瑞琴(民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廖咸浩(民91)。在巨人的陰影底下想像風車:全球化、殖民主義及英語教學。載於戴維揚(主編),文化研究與英語文教學(頁1-18)。台北:師大書苑。
    廖炳惠(民92)。關鍵詞200。台北:麥田。
    臺灣中華書局(民65)。辭海。台北:臺灣中華書局。
    歐用生(民91)。快樂學習或安樂死∼體驗學習的批判教育學意涵。課程與教學季刊,(5)4,107-124。
    蔡靜宜(民90)。從英語外籍教師文化優勢現象看台灣英語教育—以文化全球化面向探討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鄭佳美譯,Crystal, D.原著(民91)。英語帝國。台北:貓頭鷹。
    戴維揚(民91)。文化交融與英語文教學。載於戴維揚(主編),文化研究與英語文教學(頁215-236)。台北:師大書苑。
    顏佩如(民91)。全球化教育初探。教育研究月刊,102,77-92。
    顏國樑等人(民92)。新竹市國民小學英語教育方案評估之研究。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教育局。
    蘇永明(民89)。九年一貫課程的哲學分析—以「實用能力」的概念為核心。九年一貫課程:從理論政策到執行(頁3-20)。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蘇永明(民92)。九年一貫課程的哲學基礎—唯實主義為主。載於楊龍立(主編),九年一貫課程與文化(頁1-23)。台北:五南。

    西文
    Achebe, C. (1994). The African writer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 In Patrick Williams & Laura Chrisman (Eds.), Colonial Discourse and Post-Colonial Theory: A Reader. pp. 428-434.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Babbie, E. (1991).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6th Ed.). California: Wadsworth.
    Barker, C. (2000). 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Sage.
    Bhabha, H. (1994).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odon: Routledge.
    Crystal, D. (1997).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anon, F. (1967). Black Skin and White Masks. Charles Lam Markmann (trans.), New York: Grove Press.
    Hall, S. (1992). 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In Hall S., Held D., & McGrew T. (Eds.), Modernity and Its Futures. pp. 273-316. Cambridge: The Open University.
    Ngũgĩ, T. (1994). The language of African literature. In Patrick Williams & Laura Chrisman (Eds.), Colonial Discourse and Post-Colonial Theory: A Reader. pp. 435-455.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Random House. (1991). Webster's College Dictionary. New York: Random House.
    Seale, C. (Ed.). (1998). Researching Society and Culture. London: Sage.
    Strinati, D. (1995)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Popular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Th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1995). Collins Cobuild English dictionary. Harper Collins.
    The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85).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of the American Language. Cleveland: The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Waters, M. (2001). Globalization (2nd Ed.). New York: Routledge.
    Williams, R. (1983). Keywords. London: Fontana Press.
    Willinsky, J. (1998). Learning to Divide the World.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網路資料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民88)。亞太營運中心推動與政府再造。民國九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取自http://www.aproc.gov.tw/links3/sp1215/sld001.htm。
    夏鑄九(民92)。美國霸權與台海兩岸困境。民國九十三年五月三十一日,取自http://www.cyberbees.org/blog/archives/000131.html。
    教育部。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網站。民國九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fields/2003/language-source.php。
    教育部。教育部國語小字典網路版。民國九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取自http://140.111.1.43/。
    教育部。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網路版。民國九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取自http://140.111.1.22/clc/jdict/main/cover/main1.htm。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臺北市教育國際交流白皮書。民國九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取自http://www.edunet.taipei.gov.tw/edu7/page7.htm。
    龍應台。在紫藤廬和Starbucks之間。民國九十三年五月三十一日,取自http://www.readingtimes.com.tw/authors/tai/readerindex.htm。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