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孫嘉德
Sun,Chia-Te
論文名稱: 從教科書分析來瞭解我國四年級學生在TIMSS 2003與TIMSS 2007幾何與測量表現之差異
Textbooks analysis for understanding the fourth-graders performing the differences of TIMSS 2003 and TIMSS 2007 in geometry and measurement
指導教授: 林碧珍
Lin,Pi-Jen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竹師教育學院 - 數理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1
中文關鍵詞: TIMSS 2003TIMSS 2007教科書分析幾何與測量
外文關鍵詞: TIMSS 2003, TIMSS 2007, Analysis of Textbook, Geometry and Measurement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在於分析我國依據八十二年版的數學課程標準以及九年一貫暫行綱要的數學教科書是否涵蓋解試題的相關概念,來瞭解我國國小四年級學生在「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TIMSS 2003與TIMSS 2007)」幾何與測量趨勢試題的成就表現之差異性。本研究利用t檢定來瞭解TIMSS 2003與TIMSS 2007學生在幾何與測量趨勢試題整體及各子概念答題正確率有無差異,並利用卡方檢定來瞭解每一個趨勢試題TIMSS 2003和TIMSS 2007學生答題表現上有無差異,最後將答題正確率與作答情形上差異較大的試題利用內容分析法來探究八十二年版與九年一貫暫綱的教科書涵蓋試題相關概念與分布的情形來分析學生成就表現之差異。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使用八十二年版課程和使用九年一貫暫行綱要教科書的四年級學生在幾何與測量成就表現沒有顯著差異。
    二、教科書內容涵蓋解試題相關概念的多寡對於TIMSS 2003和TIMSS 2007學生在幾何與測量作答情形的成就表現是有影響的。TIMSS 2003與TIMSS 2007學生對於部分涵蓋或未涵蓋在八十二年版及九年一貫暫綱課程的試題表現均不佳,學生在「測量與估測長度」、「識別與繪製鏡射與旋轉圖形」、「識別與繪製線對稱圖形」等概念之相關試題平均答題正確率偏低,發現在教材中未處理這些概念。
    三、TIMSS 2003與TIMSS 2007學生答題上的錯誤類型,包括:採取「終點報讀策略」、「將未滿一格的圖形當作是一格的面積計算之策略」解題,以及「以為只要將圖形平分的線就是對稱軸」、「易混淆圖形的旋轉與平移」、「易直觀以為只要將圖形平分的線就是對稱軸」的錯誤概念解題。


    This study aims to analyze the mathematics textbooks based on Taiwan’s 1993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tandard and nine-year school curriculum contain the concepts of test items, and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of achievements of fourth-graders in Taiwanese elementary school on geometric and measurement trend items from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TIMSS 2003 and TIMSS 2007).

    This study used t test (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 to find out if there is any difference of passed ratio between students’ achievements on the geometry and measurement trend items and sub-concepts in TIMSS 2003 and TIMSS 2007. Chi-square is used to find out if there is any difference between students’ performances on the trend items in TIMSS 2003 and TIMSS 2007. In addition, Content Analysis is used to explore the concepts of the large differences trend test items are contained in the textbooks based on 1993 Standard and nine-year school curriculum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of students’ achievements.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I. The fourth-graders using “the 1993 Standard Curriculum” and “nine-year school curriculum” mad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geometry and measurement performance.
    II. The quantity of test items’ concepts contained in the textbooks can affect the difference of answering geometry and measurement items between students in TIMSS 2003 and TIMSS 2007. Students do not perform well on items which are not contained or just partly contained in the 1993 Standard Curriculum and nine-year school curriculum. The average correct ratio of test items related to concepts such as: ‘measure and estimate lengths’, ‘recognize and draw reflections and rotations of figures’, ‘recognize and draw figures with line symmetry’ is low, that find out these concepts are not dealt with the textbooks yet.
    III. The wrong type of students’ answer in TIMSS 2003 and TIMSS 2007 .Students thought misconceptions include:’ End of enrollment strategy’ ,’none-filled cells of a certain area as filled ones when counting cells’,’ the line of split the shape is the graphic axis of symmetry’ to solve problem.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 4 第四節 研究限制 5 第五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TIMSS 2003與TIMSS 2007 7 第二節 TIMSS的相關研究 15 第三節 我國幾何與測量教材內容 18 第四節 課程對學習成就之影響與相關研究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8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8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0 第三節 研究流程 41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2 第五節 資料蒐集 44 第六節 資料分析 4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0 第一節 TIMSS 2003與TIMSS 2007幾何圖形與測量趨勢試題之 整體表現 50 第二節 TIMSS 2003與TIMSS 2007在「線和角」表現與教科書 分布情況之分析 57 第三節 TIMSS 2003與TIMSS 2007在「二維與三維形體」表現 與教科書分布情況之分析 78 第四節 TIMSS 2003與TIMSS 2007在「位置與運動」表現與 教科書分布情況之分析 91 第五節 小結 10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3 第一節 結論 113 第二節 建議 116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18 二、西文部分 125 三、網路資源 126 附錄 127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方敬慈(2007)。透過教科書分析探討TIMSS 2003試測和實測我國國小四年級學生在幾何成就表現。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數學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王文科(2008):教育研究法(12版)。台北市:五南。
    王慈莉 (2004)。國小三年級學童角概念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健誼(2002)。直觀法則對K-6年級學童在體積概念學習上的影響。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民寧(2006)。影響學習成就因素的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73,11-23。
    利玉芳 (2003)。國小二年級學童長度概念之診斷教學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秀連(2006)。TIMSS 2003 國小四年級科學測驗題目與國小課程內容分析。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吳琪玉(2005)。探討我國八年級學生在TIMSS 1999與TIMSS 2003數學與科學之表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慈紋(2007)。透過教科書分析探討我國小學四年級學生在TIMSS 2003試測與實測之測量成就表現。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數學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李雲浩(2005)。國小四年級學生「長方體展開圖」之學習表現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清山(民81)。心理與教育統計學。臺北市:東華。
    林碧珍、蔡文煥(2003)。四年級學生在國際教育成就調查試測的數學成就表現。科學教育月刊,258,2-36。
    林碧珍、蔡文煥(2005)。TIMSS 2003台灣國小四年級學生的數學成就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科學教育月刊,285,2-36。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法(二)統計原理與分析技術。臺北市:雙葉。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國民小學數學課本、教師指引第一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國民小學數學課本、教師指引第二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國民小學數學課本、教師指引第三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國民小學數學課本、教師指引第五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國民小學數學課本、教師指引第四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國民小學數學課本、教師手冊第七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國民小學數學課本、教師手冊第六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國民小學數學課本、教師手冊第一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國民小學數學課本、教師手冊第八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國民小學數學課本、教師手冊第二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國民小學數學課本、教師手冊第三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國民小學數學課本、教師手冊第五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國民小學數學課本、教師手冊第四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國民小學數學課本、教師手冊第七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國民小學數學課本、教師手冊第六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國民小學數學課本、教師手冊第八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洪佳慧(2002)。由教科書內容與性別面向分析我國國二學生在第三次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研究後續調查(TIMSS-R)的學習表現-生命科學以及環境與資源議題部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小玉(2005)。探討接受九年一貫數學課程國小學童幾何思考層次。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教學碩士論文。
    馬乃忠(2006)。基於模糊理論及試題反應理論探討國小四五六年級學童體積概念之發展。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金水(2004)。國小四年級學童三角形概念之診斷教學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耀琮(2002)。兒童平面幾何圖形概念之探討。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國立編譯館(1999)。國民小學數學教學指引第一冊。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2000)。國民小學數學教學指引第二冊。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2000)。國民小學數學教學指引第三冊。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2001)。國民小學數學教學指引第五冊。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2001)。國民小學數學教學指引第六冊。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2001)。國民小學數學教學指引第四冊。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國民小學數學課本、教師 指引第一冊。台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國民小學數學課本、教師指引第二冊。台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國民小學數學課本、教師指引第三冊。台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國民小學數學課本、教師指引第五冊。台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國民小學數學課本、教師指引第四冊。台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國民小學數學課本、教師手冊第七冊。台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國民小學數學課本、教師指引第六冊。台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國民小學數學課本、教師手冊第一冊。台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國民小學數學課本、教師手冊第八冊。台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國民小學數學課本、教師手冊第二冊。台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國民小學數學課本、教師手冊第三冊。台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國民小學數學課本、教師手冊第五冊。台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國民小學數學課本、教師手冊第四冊。台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國民小學數學課本、教師手冊第七冊。台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國民小學數學課本、教師手冊第六冊。台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國民小學數學課本、教師手冊第八冊。台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一誠(2002)。由我國國中教科書內容分析國二學生在第三次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研究後續調查(TIMSS-R)之表現:物理、科學探究與科學本質以及地球科學部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秋男(主編)(2005)。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2003。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張美玉、羅珮華(2005)。TIMSS 2003台灣國小四年級學生的科學成就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科學教育月刊,283,36-59。
    張郁雯(2006)。不同評量層次成就分數的解釋與使用。教育資料與研究,73,41-43。
    教育部(民82)。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民9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數學學習領域。臺北市:教育部。
    曹博盛(2005)。TIMSS 2003台灣國中二年級學生的數學成就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科學教育月刊,283,2-34。
    莊月嬌(2005)。九年一貫課程小學幾何教材內容分析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月嬌、張英傑(2003)。國小三四年級平面圖形概念之探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19, 33~66。
    許秀蕊 (2005)。基於試題反應理論與模糊理論探討國小三四五年級學童面積概念之發展。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乃綺(2007)。由教科書內容、學生特質及課堂活動探討我國八年級學生在TIMSS 2003中理化部分之學習表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碩士論文。
    陳永倫(2006)。我國八年級學生自然科教材與科學學習成就趨勢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碩士論文。
    游慈雲(2009)。TIMSS 2007四年級科學測驗結果與我國國小科學課程、教科書及教師教學之分析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金泉(2001)。國小四年級學童角的概念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美惠(2002)。直觀規律對k- 6年級學童面積概念之探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綉玉(2006)。國小三年級學童面積測量概念與相關能力之探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教學碩士論文。

    劉佳容(2002)。我國國二學生在TIMSS-1999中之理化學習成就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志隆(2008)。TIMSS 2007評量架構應用在金門縣國小學童數學成就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碩士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國民小學數學教學指引第七冊。台南市: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國民小學數學教學指引第一冊。台南市: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國民小學數學教學指引第八冊。台南市: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國民小學數學教學指引第二冊。台南市: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國民小學數學教學指引第三冊。台南市: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國民小學數學教學指引第五冊。台南市: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國民小學數學教學指引第四冊。台南市: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國民小學數學教學指引第七冊。台南市: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國民小學數學教學指引第六冊。台南市: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國民小學數學教學指引第八冊。台南市: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駱美如(2002):台北市國小中年級學童的長度概念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政吉(2001)。國小四年級學童長度與面積概念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貞秀(2002)。國小中年級學童平面幾何圖形概念之探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貞秀、張英傑(2003)。國小三四年級平面圖形概念之探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97~134。
    簡文真(2005)。利用傳統統計及模糊理論來探討國小一二三年級學童長度概念的發展。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春蓮(2005)。資訊科技融入國小四年級學童立體展開圖學習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妙娟 (2004)。台北地區四、五年級學童面積概念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譚寧君(1999)。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2, 407~436。

    二、西文部分

    Foy, P. & Olson, J. F. (Eds.). (2009).TIMSS 2007 International Database and User Guide.
    Chestnut Hill, MA: TIMSS & PIRLS International Study Center, Boston College.
    Haggarty, L., & Pepin, B. (2002). An investigation of mathematics textbooks and their use in
    English, French and German classrooms: who gets an opportunity to learn what? 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8(4), 567-590.
    Martin, M. O., Mullis, I. V. S., Foy , P. (2008). TIMSS 2007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Report:
    Findings from IEA’s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at the Fourth
    and Eighth Grades. Chestnut Hill,MA: TIMSS & PIRLS International Study Center, Boston
    College.
    Mullis, I. V .S., Martin, M. O., Ruddock, G. J., O’Sullivan, C.Y., Alka Arora, Ebru Erberber
    (2005). TIMSS 2007 Assessment Frameworks. Chestnut Hill, MA: TIMSS & PIRLS
    International Study Center, Boston College.
    Mullis, I. V. S., Martin, M.O., Smith, T. A., Garden, R. A., Gregory, K. D., Gonzalez, E. J.,
    O’Connor, K. M., & Chrostowski, S. J. (2001). TIMSS assessment frameworks and
    specifications 2003. Chestnut Hill, MA: Boston College.
    Mullis, I. V. S., Martin, M.O., Smith, T. A., Garden, R. A., Gregory, K. D., Gonzalez, E. J.,
    Chrostowski, S. J., & O’Connor, K. M. (2003). TIMSS Assessment Frameworks and
    Specifications 2003 (2nd ed.). Chestnut Hill, MA: TIMSS International Study Center,
    Boston College.
    Mullis, I. V. S., Martin, M. O., Gonzalez, E. J., Chrostowski, S. J. (2004). TIMSS 2007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Report: Findings from IEA’s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at the Fourth and Eighth Grades. TIMSS & PIRLS
    International Study Center, Boston College
    Olson, J. F., Martin, M. O., Mullis, I. V. S (Eds.). (2008) TIMSS 2007 technical report. Chestnut
    Hill, MA: TIMSS & PIRLS International Study Center, Boston College.
    Tornroos, J. (2005). Mathematics Textbooks, Opportunity to Learn and Achievement.
    ICME-10M, Discussion Group 14 Copenhagen, Denmark.
    Wagemaker, H. ( 2003). Preface. In I.V.S. Mullis et al.,TIMSS assessment frameworks and
    specifications 2003(2nd Ed) (pp.i). Chestnut Hill, MA: Boston College.

    三、網路資源:

    教育部電子報(民97年12月10日)。「2007 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 (TIMSS)台灣學生表現亮眼 展現我對數學及科學教育努力成果 肯定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方向」【公告】。台北市:教育部。民98年8月1日,取自:http://epaper.edu.tw/e9617_epaper/news.aspx?news_sn=1940
    TIMSS 2007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2005)。民98年11月30日,取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網頁:http://timss.sec.ntnu.edu.tw/timss2007/program.asp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IEA)(2009).
    TIMSS 2007 International Database and User Guide.Retrieved August 10,2009,from:
    http://timss.bc.edu/TIMSS2007/idb_ug.html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