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巧玲 Chiao-Ling Chen |
---|---|
論文名稱: |
幼稚園班級師生共讀現況之研究 Shared Reading in Kindergarten |
指導教授: |
江麗莉
lily Chiang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竹師教育學院 - 幼兒教育學系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3 |
中文關鍵詞: | 班級師生共讀 、幼稚園班級師生共讀 、班級閱讀環境 、教師閱讀態度 |
外文關鍵詞: | shared reading, shared Reading in kindergarten, class reading environment, teachers’ reading attitude |
相關次數: | 點閱: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幼稚園班級師生共讀活動現況,採自編之「幼稚園班級師生共讀現況調查問卷」作為研究工具,以新北市公私立幼稚園教師為研究對象,採分層比例抽樣法進行抽樣,共計發出問卷349份,有效問卷為237份,回收有效問卷率達75%。問卷回收後採用SPSS 19.0統計軟體以因素分析、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薛費法事後檢定、皮爾森積差相關等方法進行分析。結果如下所述:
一、班級師生共讀共包含「班級閱讀環境」及「班級師生共讀活動」兩部分。
二、班級師生共讀活動表現屬於中等。
三、班級閱讀環境普遍良好,但以「圖書資源」最需加強。
四、教師閱讀態度普遍良好,以「對閱讀的評價」最高。
五、歸納影響班級師生共讀活動的因素,發現較常接觸閱讀的教師表現優於較少接觸的教師,而且幼稚園班級教師、幼兒的組成情形會影響班級師生共讀活動的表現。
六、歸納影響班級閱讀環境的因素,發現較常接觸閱讀的教師表現優於較少接觸的教師,而且幼稚園班級教師、幼兒的組成情形及圖畫書藏量會影響班級閱讀環境的表現。
七、歸納影響教師閱讀態度的因素,發現較常接觸閱讀的教師其閱讀態度越佳。
八、教師閱讀態度、班級師生共讀活動、班級閱讀環境彼此關係方面,教師閱讀態度與班級師生共讀活動、班級閱讀環境呈現中度正相關,班級師生共讀活動與班級閱讀環境呈現高度相關。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建議以做為幼稚園教師及未來研究的參考。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shared reading in kindergarten.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the survey of questionnaire. This study adopted proportionate stratified sampling to select 349 teachers from kindergarten in New Taipei City, and received 237 reliable questionnaires. The percentage of valid questionnaires is 75%. These responses were analyzed using factor analysi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sample test, one-way ANOVA, Scheffe's test, and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shared reading in kindergarten includes both the class reading environment and shared reading between teachers and children.
2.Shared reading’s performance in Kindergarten is moderate.
3.While class reading Environment showed good, reading resources needed to be strengthen.
4.Teachers’ reading attitude is generally good, especially in the rating of reading.
5.Factors that affect shared reading’s perfomance between teachers and children are the exposure to reading and the composition of class. Teachers with higher exposure to reading, showed better Shared Reading’s performance between teachers and children.
6.Factors that affect class reading environment are the exposure to reading, the composition of class, and also the quantity of picture books collection. Teachers with higher exposure to reading, showed better class reading environment than teachers with lower exposure.
7.Factor that affect teachers’ reading attitude is the exposure to reading, teachers with higher exposure showed better reading attitude.
8.Results showed significantly outcomes for teachers’ reading attitude, kindergarten class reading environment and Shared Reading between teachers and children.
Finally, based on above shown results, this study proposed specific suggestions to teachers, education’s authoritie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respectively.
中文
孔員(2005)。幼稚園推動親子共讀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方子華(2004)。國小學生家庭閱讀活動、學校閱讀環境與閱讀動機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王宗平(2007)。深度閱讀在興華。臺灣教育,648,2-6。
王昕馨(2006)。閱讀環境、玩興、父母創意教養與國小中、高年級學童科技創造力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王慧君(2007)。以親子共讀策略提升學齡前幼兒語言能力之行動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高雄。
江麗莉主編(2006)。繪我童年 閱讀起飛:幼稚園繪本教學資源手冊。臺北:教育部。
何文君(2006)。親子共讀對幼兒閱讀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余秀玉(2006)。高屏地區幼稚園教師運用圖畫書教學之調查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吳明隆、涂金堂(2007)。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修訂版。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武典(1979)。國小班級氣氛的因素分析與追蹤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12,135-156。
李明傑(1998)。從臺中市立文化中心兒童室-談大姊姊說故事對兒童的影響。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6(1),96-100。
李珮琪(2004)。幼稚園親子共讀圖畫書研究。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李培鈴(2002)。兒童圖畫書應用在幼稚園鄉土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李連珠(1991)。課室內的圖畫書。國教之友,43(2),29-36。
周育如;張鑑如(2008)。親子共讀對幼兒敘說故事主角心智狀態的影響效果。教育心理學報,40(2),261-281。
幸佳慧(1998)。兒童圖畫故事書的藝術探討。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松居直(2000)。幸福的種子-親子共讀圖畫書。臺北:臺英。
林佳怡(2006)。幼托人員運用無字圖畫書教學之調查研究─以臺南地區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美華(2004)。閱讀演奏會─探索幼兒教室裡的圖畫書閱讀遊戲。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林真美(1999)。為孩子灑下語言的種子。載於在繪本花園裡--和孩子一起共享繪本的樂趣(p18-21)。臺北:遠流。
林真美(2001)。念繪本給孩子聽。載於歡喜閱讀(p87-92)。臺北:遠流。
林敏宜(2000)。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臺北:心理。
林歆晏(2009)。幼兒閱讀顛覆傳統圖畫書之回應行為。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燕(2006)。繪本閱讀融入低年級寫作教學之研究-以概念構圖、低成就學生為研究核心及對象。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語文科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邱小芳、詹士宜(2009)。詞彙導向之繪本教學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閱讀表現之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20,75-117。
邱天助(2002)。閱讀,從家庭共讀開始。載於親子共讀魔法diy。臺北:匡邦文化。
邱浩政(2001)。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五南書局。
邱愛真(2004)。以兒童繪本增進幼兒友誼互動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邱瓊蓁(2003)。親子共讀繪本歷程之互動與詮釋--以岩村和朗之「十四隻老鼠」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金瑞芝(2000)。親子共讀圖畫書之歷程:三歲與五歲組比較。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1,193-208。
洪嘉慧(2005)。無字圖畫書應用於幼稚園視覺藝術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樹木之歌》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香港政府新聞網(2007)。國際研究顯示香港學生的科學、閱讀及數學能力在國際名列前茅。檢索日期:2009年01月22日。檢自: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712/04/P200712040134.htm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2008)。香港學生能力獲國際認可 證教育發展方向正確。檢索日期:2009年01月22日。檢自:http://www.edb.gov.hk/index.aspx?langno=2&nodeID=6364
凌拂(無日期)。共讀的傳奇:談兒童深度閱讀理論與實作-凌拂老師主講/系列一。檢索日期:2009年2月11日。檢自:http://www.lcenter.com.tw/material/camp-3.pdf
唐榮昌(1994)。個人變項及家庭環境變項對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徐素霞(2002)。臺灣兒童圖畫書導賞。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郝廣才(1998)。油炸冰淇淋—繪本在臺灣的觀察。美育,91,11-18。
國立臺北師範大學家庭教育中心(2001)。閱讀四季-親子閱讀指導手冊。臺北:教育部。
張怡婷(2003)。個人認知風格、班級閱讀環境與國小高年級學童閱讀行為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張煌熙(1993)。班級環境品質的改善。載於班級經營:理念與策略(33-42)。臺北:師大師苑。
教育部(2008)。悅讀101─教育部提升國民中小學閱讀計畫。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03月14日。網址:http://www.edu.tw/
教育部公報(2000年)。積極推動全國兒童閱讀運動實施計畫 。檢自:http://www.edu.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5949
曹俊彥(1992)。想像力使生活更豐富。世界親子圖畫書-親子手冊。臺北:臺灣英文雜誌社。
許玉英(2004)。教師故事教學的行動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許淑芬(2006)。臺北市國小教師實施閱讀教學現況之探討。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許慧貞譯(2001)。打造兒童閱讀環境。臺北:小魯。
郭靜一(2006)。幼稚園教師運用圖畫書發展教學活動歷程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海泓(1997)。讓兒童的想像力展翅高飛:以瘋狂星期二導讀為例。語文通訊,18,43-53。
陳凱琳(2004)。國小低年級學童共讀行為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質采(2001)。適時適材悠遊書海。載於歡喜閱讀(p17-22)。臺北:遠流。
曾昱齡(2006)。親子共讀:以閱讀英文故事書增進閱讀能力之個案研究。淡江大學英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曾琬雯(2003)。臺中市幼稚園教師運用圖畫書之調查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游淑雲(2006)。這個班級怎麼這麼多衝突—幼兒園同儕衝突情境的幼兒次文化。未出版,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程培儀(2005)。幼兒敘說無字圖畫故事書之內容分析-以david wiesner《瘋狂星期二》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
黃玉純(2004)。以圖畫書為本進行幼兒生命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未出版,臺南。
黃迺毓(2003)。享受閱讀:親子共讀有妙方。臺北:宇宙光。
黃齡瑩(2003)。家庭及學校與幼兒閱讀態度之相關研究-以臺中市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4)。檢送「本縣推動國民小學學校共讀計畫」乙份,請配合辦理如說明,請 查照。北府教社字第0940573612號。檢索日期:2009年3月14日。檢自:http://boe.tpc.edu.tw/edu/index2/disp.asp?kid=15298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4)。檢送「本縣推動國民小學學校共讀計畫」乙份,請配合辦理如說明段,請 查照。北府教社字第0940573612號。檢索日期:2009年3月14日。檢自:http://boe.tpc.edu.tw/edu/index2/disp.asp?kid=15298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8)。有關「健康、品德、自然、能力─百本幼幼好書」發放事宜,請各校(園)依說明段辦理,請 查照。北教幼字第0970952632號。檢索日期:2009年3月14日。檢自:http://www.tpc.edu.tw/_file/2052/SG/26337/39634.html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9a)。有關「健康、品德、自然、能力─百本幼幼好書」擴大充實圖書發放事宜,請各校(園)依說明段辦理,請 查照。北教幼字第0980089251號。檢索日期:2009年3月14日。檢自:http://www.tpc.edu.tw/_file/2052/SG/26337/39634.html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9b)。檢送本縣莒光國小辦理「新北市97年度文山區公私立幼稚園親子閱\讀指導叢書推廣說明會」實施計畫1份,請依說明段辦理,請 查照。北教幼字第0970938921號。檢索日期:2009年6月5日。檢自:http://kidedu.tpc.edu.tw/display/noticedetail.php?fix=1244386498&id=960
楊理淑(2006)。繪本運用在單元設計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葉宜芬(2004)。雙語幼稚園英語課堂師生言談互動分析。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葉重新(1991)。問卷的修訂與編製。載於教育研究法(頁115-140)。臺北:師大書苑。
葉國煇(2006)。一位校長領導學校建構學校本位特色課程之個案研究—以北市興華國小「深度閱讀」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廖永靜(2000)。親子共讀的觀念與作法。成人教育,58,46-51。
廖純慧(2004)。一位資深幼教老師使用圖畫書歷程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3)。臺北市國民小學推動兒童深耕閱讀四年計畫。檢索日期:2009年3月14日。檢自:http://contest.hhps.tp.edu.tw/Plan3.aspx?y=0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3)。臺北市國民小學推動兒童深耕閱讀四年計畫。檢索日期:2009年3月14日。檢自:http://contest.hhps.tp.edu.tw/Plan3.aspx?y=0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7)。活潑生動的國小教育。檢索日期:2009年3月14日。檢自:http://www.edunet.tp.edu.tw/public/public.asp?SEL=21
齊若蘭(2003)。哪個國家學生閱讀能力最強?。載於閱讀--新一代知識革命,263,52-61。臺北:天下雜誌。
劉晏如(2009)。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繪本教學應用之調查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劉素顛(2006)。幼稚園班級共讀方案目標建構之行動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劉漢玲(2004)。推動親子共讀活動與幼兒閱讀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潘惠珠(2007)。科學圖畫書應用於幼稚園植物主題教學。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蔡淑玲(2006)。國小學童家庭環境、班級閱讀環境與閱讀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談麗梅(2002)。兒童閱讀-運動中教師推行信念、學校策略與兒童閱讀態度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鄧慧茹(2007)。學前教師閱讀教學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所碩士論文,臺北。
鄭碧招(2004)。親子共讀對親子關係影響之研究〜以臺南縣國小高年級學生與家長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盧金鳳(2004)。應用學習風格於「班級共讀」提問之行動研究: 以青鳳國小學校本位教師專業成長團體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賴苑玲(2006)。國小六年級學童之家庭、班級及學校圖書館閱讀環境與其閱讀態度之研究。社會科教育研究,11,47-86。
鍾淑惠(2004)。幼兒圖畫故事書在蒙特梭利教學中之應用---以一所托兒所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羅雀芬(2004)。臺中市教保人員運用閱讀環境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蘇玉枝(2008)。幼兒圖畫故事書中同儕的衝突起因、解決目標與解決策略之類型與相互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蘇振明(1998)。認識兒童讀物插畫及其教育性。美育,91,1-10。
蘇振明(2002)。圖畫書的定義與要素。載於臺灣兒童圖畫書導賞(頁10-18)。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蘇振明(2006)。圖畫書與兒童教育應用之探討 。國教新知,53(4),35-46。
Arnold, D. H., Lonigan, C. J., Whitehurst, G. J., & Epstein, J. N.(1994). Accelerating language development through picture book reading: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to a videotape training forma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6(235-243).
Berglund, R. L., and others(1991). Developing a love of reading:What help, what hurts. Literacy . Research Report No.7.(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32 168).
Brooks, G.(2007). Teachers as readers and writers and as teachers of reading and writing.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00(3), 177-191.
common? . In D. K. Dickinson & P. O. Tabors(Eds.), Beginning literacy with language: Young children learning at home and in school(pp. 175-203). Baltimore: Brookes.
Dickinson, D. K.(200l). Book reading in preschool classrooms: Is recommended practice common? In Beginning literacy with language: Young children learning at home and school, eds. D.K. Dickinson & P.O. Tabors, 175-203. Baltimore: Paul H.
Fielding-Barnsley, R., & Purdie, N.(2005). Teachers' Attitude to and Knowledge of Metalinguistics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to Read.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3(1), 65-76.(ERIC:EJ691005).
Forget, M.(2004). MAX teaching with reading and writing: Classroom activities to help Students learn subject matter while acquiring new skills. Victoria, B.C.: Trafford.
Gambrell, L. B.(1996). Creating Classroom Cultures That Foster Reading Motivation. Reading Teacher, 50(1), 14-25.
Gambrell, L. B., & Palmer, B. M.(1996). Elementary Students' Motivation to Read. Reading Research Report No. 52.(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95279).
Li, D., & Nes, S.(2001). Using paired reading to help ESL students become fluent and accurate readers. Reading Improvement, 38(2), 50-61.
McGee, L. M.(1995). Talking about books with young children. In N. L. R. a. M. G. Marthinez(Ed.), Book talk and beyond:Children and teachers respond to literature(pp.105-115). Newark, Delawar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McMillen, L. and C. Sloan(1981).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 Reading and Their Students.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erception ,16(2): 5-16.
McNeill, J. H., & Fowler, S. A.(1999). Let's talk: Encouraging mother-child conversations during story reading. Journal of Early Intervention, 22, 51-69.
Miller, P. J., Wiley, A. R., Fung, H., & Liang, C.-H.(1997). Personal storytelling as a medium of socializatio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amilies. Child Development, 68(3), 557-568.
Morrow, L. M., Tracey, D. H., Woo, D. G., & Pressley, M.(1999). Characteristics of exemplary first-grade literacy instruction. The Reading Teacher, 52(5), 462-476.
Ng, F. F.-Y., Pomerantz, E. M., & Lam, S.-f.( 2007). European American and Chinese parents' responses to children's success and failure: Implications for children's response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3(5), 1239-1255.
Patterson, J. R.(2002). Teacher beliefs and practices in preschool literacy instruc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Illinois University, Chicago.
Powell-Brown, A.(2004). Can you be a teacher of literacy if you don't love to read? Journal of Adolescent & Adult Literacy, 47(4), 284-288.
Scarborough, H. S., & Dobrich, W.(1994). On the efficacy of reading to preschoolers. Developmental Review, 14, 245-302.
Senechal, M.(2006). The effect of family literacy interventions on children's acquisition of reading from kindergarten to grade 3: A meta-analytic review. Partnership for Reading, 39p(from ERIC:ED496880).
Temple, C., Martinez, M., Yokota, J., & Freeman, E. B.(2006). Children's books in children's hands :An introduction to their literature(3rd Edition.) Boston: Pearson Allyn and Bacon.
Topping, K.(1995). Paired reading, spelling, and writing: The handbook for teachers and parents, Continuum Intl Pub Group.
U. K. Department of Education(1992). Bookstart. Retrieved January 1, 2009, from http://www.bookstart.org.uk/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1a). Reading First. Retrieved January 1, 2009, from http://www.ed.gov/programs/readingfirst/index.html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1b). Ready to Read, Ready to Learn. Retrieved January 1, 2009, from http://www.ed.gov/teachers/how/read/rrrl/ready2read.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