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弘章
Lin, Hung-Chang
論文名稱: 如何運用資訊科技進行服務創新之個案研究分析
A Case Study Analysis on Results of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Service Innovation
指導教授: 洪世章
口試委員: 洪世章
林博文
陳忠仁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技管理學院 - 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EMBA)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50
中文關鍵詞: 資訊科技服務創新個案研究
相關次數: 點閱:4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文摘要
    二十一世紀面臨全球化的競爭、產業環境的急遽變化,企業若要從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並持續成長,就必須具備更多的競爭優勢,其中服務創新能力便是重要一環。其中資訊科技的應用是一項提升競爭力的工具,藉由資訊科技運用,可協助企業執行服務創新、加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聯繫企業的策略、影響組織取得競爭優勢的能力,甚至對組織結構產生影響。
    全球產業結構發展已逐漸以高附加價值的服務業為主。隨著全球更多經濟活動落腳亞洲,服務業如何在競爭中發展利基是相當值得探討的議題,因此服務業如何運用資訊科技進行服務創新,即為本研究重點。
    本研究主要採用單一個案研究法,以永慶房屋公司為研究對象,分析與討論「資訊科技運用」與「服務創新」之關係。經由理論探討個案研究法歸納整合後獲得五個主要結論:
    結論一:資訊科技與服務創新、流程創新及經營創新存在一個正向的關聯性。每一次資訊科技的創新應用或新科技產品的普及,可帶給企業實現資訊化服務創新的契機。
    結論二:成功導入科技化創新服務的企業,較早取得競爭優勢,而產業生態與結構也會因資訊科技的引而進行改變。
    結論三:單純導入資訊科技來創造獨特的優勢已無法維持太久。企業必須運用資訊科技的多元化,配合服務創新構面中的中介效應或活動,才能建立難以仿效的優勢。
    結論四: 必須要了解顧客需求,以客戶導向做為企業核心價值,甚至打破原有業界的生態與遊戲規則,才能掌握客戶需求、市場與環境,在不斷創新服務下取得競爭優勢。
    結論五: 以資訊科技進行服務創新時,必須有實體的或虛擬的專門負責服務創新的單位,用以研發一套創新服務的流程。


    目錄 論文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辭 IV 目錄 V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4 第二章 文獻與理論 5 第一節 服務創新定義與說明. 5 第二節 服務創新的構面 8 第三節 服務創新的分類與模式 1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6 第一節 個案研究法 16 第二節 研究設計 19 第四章 個案分析-永慶房屋 24 第一節 產業背景與發展概況. 24 第二節 個案公司簡介 26 第三節 個案之服務創新 28 第四節 個案中的創新模式與成效. 3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42 參考文獻 46 附錄:永慶創新科技服務,帶動同業跟進一覽表 45 圖目錄 圖 2-1 服務創新四構面模型........................................................................8 圖 2-2 服務創新模式..................................................................................15 圖 3-1 研究分析流程..................................................................................23 圖 4-1 永慶房仲集團發展沿革...................................................................27 表目錄 表 2-1 服務創新的定義及類型.....................................................................6 表 2-2 服務創新分類.................................................................................14 表 3-1 研究方法比較.................................................................................16 表 3-2 評斷研究設計品質準則之作法摘要表.............................................19 表 3-3 本研究品質控管作法摘要表............................................................20 表 3-4 六種資料蒐集來源的優點與缺點....................................................22 表 4-1 房仲業發展期的五個時期..........................................................25 表 4-2 永慶科技服務一覽表......................................................................28 表 4-3 聯賣捷運系統六大特色...................................................................30 表 4-4 PDA宅速配系統作業優勢................................................................32 表 4-5 永慶網站發展歷程表......................................................................35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方祖熙,2008,「品牌形象、創新服務、促銷活動與購買意圖影響之研究- 以邰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例」,國立高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王振軒、趙忠傑,2006,「非營利組織的資訊化能力建構」。非營利組織管理學刊,4:27-52。

    朱淑貞,2008,「服務創新、創新力、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 關係模式之研究-以加油站產業為例」,長榮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瑞珠,2004,「知識密集服務業發展策略之探討」,台灣經濟論衡,(2)9:2-19

    辛政遠,1999,「服務創新、品牌形象與社會性行銷認同感關係之研究-以社會企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海濤、李永賢、張蘅譯,2009,「個案研究設計與方法(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3rd Edition by Robert K.Yin)」,台北市:五南圖書。

    周明祥,2010,「服務創新、服務品質與顧客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金融服務業為例」,龍華科技大學商學與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胡雅芳,2011,「公部門企業創新服務之研究-以台鐵郵輪式列車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政府與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徐湘珠,2009,「台灣各服務業之服務創新與績效關聯影響分析」,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許榮志,2005,「影響科技創新的研究:知識分享、資訊科技支持度與
    工作相依性」,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

    莊立民,2002,「組織創新模式建構與實證之研究,以台灣資訊電子業為例 」, 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所博士論文。

    莊立民、段起祥,2006,「台灣服務業組織創新量表發展之研究」,產業論壇,(8)2:65-83。

    陳建成、陳建佑,2010,「組織文化、服務創新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 – 以台灣營造業為例」,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13)4 (http://cmr.ba.ouhk.edu.hk)。

    趙新銘,2007,「服務創新、規範性評估、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小客車租賃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湯玲郎、蔡瑋真、王盈超,2009,「物流服務業導入服務創新對營運績效之影響」,管理評論(28)2:25-50。

    廖偉伶,2003,「知識管理在服務創新之應用」,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惠旻,2008,「「以智取勝」-以智慧資本觀點探討觀光產業營運績效與服務創新影響因素之研究」,靜宜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蔡錦富,2008,「台灣壽險業服務品質、顧客價值對顧客滿意度影響之研究-服務創新調合作用之驗證」,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潘明科,2008,「購物中心服務創新影響消費者再購意願之研究-以統一夢時代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碩士論文。

    溫玉琳、林珮汝、林伊潔、林美玉,2009年海峽兩岸創新與永續經營學術研討會,2009,「動態能耐對服務創新促進之研究-以便利商店為例」,台灣新竹。

    鄭家鳳,2005,「企業策略創新與持續性競爭優勢之研究:以Dell公司為例」,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薛義誠、林丹楓,2010,「利用科技建構服務業創新與價值群組之研究」,管略學報,2(2):069-086。

    楊子菡、劉筱慧,2008,「產業轉型與技術變動對台灣經濟成長與就業影響之評析」,法治論叢,42:085-117。

    楊幼蘭譯,2004,「如何做好創新管理(Managing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by R. Luecke),台北市:天下遠見。

    楊耀緯,2009,「探討資訊科技、創新與企業經營績效之關係-以中小型商業服務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與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貳、 外文部份
    Bantels. R.,1974.The Indentity Crisis in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38(4): 73-76.

    Beckett, R., & P. Hyland.,2005. Engendering and Innovative Culture and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Balance.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12,(3): 336-52.

    Betz, F. ,1987. Managing technology competing through new ventures, innovation, and corporate research. New York:Prentice Hall.

    Bilderbeek R., Pim den Hertog, Göran Marklund, Ian Miles .1998. Services in Innovation: 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KBIS) as co-producers of innovation, SI4S Synthesis Paper no. 3, STEP Group Oslo.

    Bogdewic, S., 1992.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 B. F. Crabtree, & W. L. Miller (Eds) ,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Sage.

    Creswell, J.W. ,1998.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 Thousand Oaks, CA: Sage

    Den Hertog, P. 2000.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as co-producers of innov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4(4):491-528.

    Djellal, F, and Gollouj, F., Patterns of innovation organization in service firms:postal survey results and theoretical models,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28 (1),2001:57-67.

    Drejer, I. 2004. Identifying Innovation in Surveys of Services: A Schumpeterian Perspective,Research Policy, 33(3):551-562.

    Faiz G., & Oliver W.(1997), Innovation in service, Research Policy , 26(4-5):537-556.

    Gallouj, F. 2002. Innovation in service and the attendant old and new myths.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 31:137-154.

    Jan, V., & Christian, Z. .2005. Introduction: Innovation in services. Industry and Innovation, 12(2):147-152.

    Jauch Lawrence R. & Glueck William F. 1984. Strategy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Policy, New York: McGraw-Hill.

    Jin K.Han, Namwoon Kim, Rajendra K.Srivastava,1998 ,Market Orient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Is Innovation a Missing Link?, Journal of Marketing, Oct,(62):30-45.

    Schumann, P. A., et al,1994. Innovate : straight path to quality, customer delight & competitive advantage,McGraw-Hill.

    Sundbo, J., & Gallouj, F. ,1998. Innovation in Services SE4S Project synthesis Work package, 1998,(3-4):19.

    Tax,S.S., & Stuart,I,1997.Desigming and implementing newservic
    es:The challenges of integrating service systems. Journal of
    Retailing, 73(1): 105-134.

    Tidd, J.; Hull, F. (eds) .,2003. Service Innovation: Organizational Responses to Technological Opportunities and Market Imperatives, London:Imperial College Press.

    Voss C.R., Johnston R. Silvestro L., Fitzgerald and Brignall T. 1992.Measurement of innovation and design performance in service, Design Management Journal .3(1):40-46.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