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慧芬
Hui-Fen Chen
論文名稱: 台中縣國民小學英語補救教學實施現況與意見之研究
A Research on Elementary School English Remedial Instruction in Taichung County
指導教授: 簡紅珠
Hong-Zhu Jian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9
中文關鍵詞: 國民小學英語補救教學英語補救教學方案
外文關鍵詞: elementary school, English remedial instruction, English remedial instructional program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瞭解台中縣國民小學英語補救教學之實施現況與意見,並統整研究所得意見,規畫一套適合國小英語補救教學的方案。
    本研究所採取的方法為問卷調查及訪談。問卷調查的對象是台中縣國民小學英語教師、接受英語補救教學的中高年級學童及行政人員(校長或教務主任),不同樣本組接受不同的問卷內容。根據受試者之填答結果,分別以次數分配表、百分比和卡方考驗等統計方法分析資料。訪談的對象是四位有實施英語補救教學的英語輔導員。本研究的結果如下:
    ㄧ、台中縣國民小學英語教師、學童及行政人員認同英語補救教學的重要性並
    且有高度的實施意願,不過目前只有一半的英語教師實施英語補救教學。
    二、台中縣國民小學英語補救教學的實施現況,符合英語補救教學的基本
    精神與運作方式。
    三、台中縣國民小學八成的英語教師認為實施英語補救教學的成效尚可,但其中有三成的老師認為雖有成效,但無法持續;九成以上的學童認為英語補救教學對成績的提昇有幫助。
    四、台中縣國民小學英語教師實施英語補救教學所遭遇的主要困境為行政或教學工作負荷重;學童接受英語補救教學的主要問題是,考試很多、壓力很大;行政人員認為實施英語補救教學的困難,以英語補救教學經費不足為最高。
    五、台中縣國民小學英語教師實施英語補救教學最需要的協助為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行政人員認為最願意協助英語教師實施英語補救教學的項目為,充實英語補救教學的軟硬體設備、協助教師排定英語補救教學時段及教學地點。


    The main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investigate the opinions about the current practices of elementary school English remedial instruction in Taichung county and to try to plan an adequate English remedial instruction program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the county.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are used to collect the data. The elementary English teachers, school administrators, and the students from 3rd to 6th grades who have received English remedial instructions are administered different kind of questionnaire respectively. Percentage, frequency and Chi-square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Four elementary school English instructional supervisors who are practicing English remedial instruction are interviewed.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All the three groups of questionnaire sample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remedial instruction and are willing to put it into practice. However, only half of the English teachers are practicing this kind of instruction.
    2. The current elementary school English remedial instruction practiced in Taichung county conforms mostly to the operational model of remedial instruction.
    3. Eighty percent of the English teachers perceive the current English remedial instruction as being effective, of whom thirty percent think that the result is fruitful but it is hard to keep the good result. More than ninety percent of the students agree that English remedial instruction helps them to perform better on English tests.
    4. The difficulties in practicing English remedial instruction are the followings: overload of administrative or teaching work as perceived by the English teachers, too many tests and thus too much pressure as perceived by the students, and insufficient funds and resources to practice remedial instruction as perceived by the school administrators.
    5. Lessening teaching load, allocating time and place for remedial instruction, as well as providing the necessary software and hardware are perceived as most needed in practicing English remedial instruction.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待答問題.............................................5 第四節 名詞釋義.............................................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低成就學生的定義、特徵與形成原因.......................11 第二節 補救教學之課程與教學..................................19 第三節 英語補救教學之相關研究................................3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7 第一節 研究架構............................................47 第二節 研究對象............................................49 第三節 研究工具............................................50 第四節 研究程序............................................55 第五節 研究實施............................................58 第六節 資料處理............................................62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65 第一節 台中縣國小英語教師對實施英語補救教學之現況與意...........65 第二節 台中縣國小學童接受英語補救教學之現況與意見.............. 97 第三節 台中縣國小行政人員對英語補救教學之意見................ 108 第四節 英語輔導員的訪談結果和調查問卷中開放性問題之分析....... 122 第五節 英語補救教學有效模式之分析........................... 127 第六節 台中縣國小實施英語補救教學之綜合討論.................. 13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7 第一節 結論.............................................. 137 第二節 建議.............................................. 140 參考文獻................................................. 143 壹、中文部分............................................. 143 貳、英文部分.............................................145 附錄.......................... ......................... 148 附錄一 台中縣國小英語教師對英語補救教學實施現況與意見之問卷(專家效度用) 148 附錄二 台中縣國小學童對英語補救教學實施現況與意見之問卷(專家效度用) 159 附錄三 台中縣國小行政人員對英語補救教學實施現況與意見之問卷(專家效度用) 163 附錄四 台中縣國小英語對英語補救教學實施現況與意見之問卷(正式問卷) 168 附錄五 台中縣國小學童對英語補救教學實施現況與意見之問卷(正式問卷) 175 附錄六 台中縣國小行政人員對英語補救教學實施現況與意見之問卷(正式問卷) 178 附錄七 台中縣國小英語輔導員對實施英語補救教學之訪談題綱 182 附錄八 調查問卷中開放性問題之資料 183 表 次 表2-1-1「低成就學生」的相關界定..............................12 表2-3-1 「英語補救教學」的相關研究...........................43 表3-3-1 專家學者內容效度諮詢名單表.......................... 49 表3-3-2「台中縣國小英語教師對英語補救教學實施現況與意見之問卷」內容架構表 50 表3-3-3「台中縣國小學童對英語補救教學實施現況與意見之問卷」內容架構表 51 表3-3-4「台中縣國小行政人員對英語補救教學實施現況與意見之問卷」內容架構表 51 表3-5-1 調查問卷寄發與回收情形統計表........................ 56 表3-5-2 英語教師有效問卷之基本資料分析表..................... 57 表3-5-3 學童有效問卷之基本資料分析表........................ 58 表3-5-4 行政人員有效問卷之基本資料分析表............... ..... 58 表3-5-5 實施英語補救教學訪談人員一覽表....................... 59 表3-6-1 訪談及問卷代號說明................................. 61 表4-1-1 不同背景變項之英語教師對實施英語補救教學的情形分析表... 67 表4-1-2 教師實施英語補救教學的動機之次數分配及等級表.......... 69 表4-1-3 教師診斷需要接受英語補救教學的方式之次數分配及等級表... 70 表4-1-4 教師實施英語補救教學的課程內容之次數分配及等級表....... 71 表4-1-5 教師實施英語補救教學的教材之次數分配及等級表.......... 72 表4-1-6 教師實施英語補救教學的方式之次數分配及等級表.......... 73 表4-1-7 教師實施英語補救教學的正面影響之次數分配及等級表....... 74 表4-1-8 教師實施英語補救教學的負面影響之次數分配及等級表....... 75 表4-1-9 教師評估學生學習效果的方法之次數分配及等級表.......... 75 表4-1-10 不同背景變項之英語教師對實施英語補救教學成效的分析表.. 78 表4-1-11 教師實施英語補救教學的困難之次數分配及等級表......... 80 表4-1-12 教師實施英語補救教學需要的協助之次數分配及等級表..... 81 表4-1-13 教師未實施英語補救教學的學校行政因素之次數分配及等級表..82 表4-1-14 教師未實施英語補救教學的教師個人因素之次數分配及等級表. 83 表4-1-15 教師未實施英語補救教學的學生方面因素之次數分配及等級表. 84 表4-1-16 教師未實施英語補救教學的家長方面因素之次數分配及等級表. 85 表4-1-17 教師認為學生程度落後因素之次數分配及等級表........... 86 表4-1-18 不同背景變項之英語教師對實施英語補救教學重要性的分析表..88 表4-1-19 教師認為吸收英語補救教學專業知識管道之次數分配及等級表..90 表4-1-20 教師認為診斷英語補救教學學生方法之次數分配及等級表.....91 表4-1-21 教師認為適切的英語補救教學課程內容之次數分配及等級表...93 表4-1-22 教師認為適切的英語補救教學教材之次數分配及等級表.......94 表4-1-23 教師認為適切的英語補救教學方式之次數分配及等級表.......95 表4-2-1 不同背景變項之學童參加英語補救教學意願的分析表..........98 表4-2-2 學童認為英語補救教學適當內容之次數分配及等級表.........100 表4-2-3 學童認為接受英語補救教學適當教材之次數分配及等級表.....101 表4-2-4 學童認為適切的英語補救教學方式之次數分配及等級表.......102 表4-2-5 不同背景變項之學童認為英語補救教學成效的分析表.........103 表4-2-6 學童認為接受英語補救教學優點之次數分配及等級表.........104 表4-2-7 學童認為接受英語補救教學缺點之次數分配及等級表.........105 表4-2-8 學童認為接受英語補救教學收穫之次數分配及等級表.........106 表4-2-9 不同背景變項之學童對參與英語補救教學滿意度的分析表.....107 表4-3-1 不同背景變項之行政人員對實施英語補救教學重要性的分析表..109 表4-3-2 不同背景變項之行政人員協助教師進行英語補救教學意願的分析表111 表4-3-3 行政人員認為實施英語補救教學的困難之次數分配及等級表...112 表4-3-4 行政人員認為診斷英語補救教學學生方法之次數分配及等級表..114 表4-3-5 行政人員認為適切的英語補救教學課程內容之次數分配及等級表115 表4-3-6 行政人員認為適切的英語補救教學教材之次數分配及等級表...116 表4-3-7 行政人員認為適切的英語補救教學方式之次數分配及等級表...117 表4-5-1 不同背景變項診斷英語補救教學學生方法的排名表..........127 表4-5-2 不同背景變項實施英語補救教學最適切次數的排名表.........127 表4-5-3 不同背景變項實施英語補救教學最適切時間的排名表.........128 表4-5-4 不同背景變項實施英語補救教學最適切人數的排名表.........128 表4-5-5 不同背景變項實施英語補救教學最適切內容的排名表.........128 表4-5-6 不同背景變項實施英語補救教學最適切教材的排名表.........129 表4-5-7 不同背景變項實施英語補救教學最適切方式的排名表.........129 表4-5-8 英語教師、學童及行政人員對有效英語補救教學模式意見分析摘要130 圖 次 圖2-1-1 學業低成就的影響因素................................15 圖2-1-2 個人和環境因素對學習問題的影響....................... 16 圖2-1-3 學生與環境的互動....................................17 圖2-2-1 補救教學流程圖..................................... 24 圖2-2-2 學習困難補救教學部分與整體之關係......................30 圖3-1-1 研究架構圖.........................................46 圖3-4-1 研究程序流程圖......................................53

    壹、中文部分
    王淑敏(1989)。低成就學童的輔導策略。輔導月刊,25(3、4),14-18。
    王黃隆(2004)。電腦補助教學對國中英語低成就學生實施補救教學之效益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台中縣政府(2005)。e世代英語人才培育計畫-推動國民小學實施英語教學。2005年8月10日,取自http://demo.tcfnet.net.tw/plan/
    台中縣英語旗艦計畫成果冊(2005)。台中縣政府印行。
    台中縣英語輔導團(2006)。台中縣「九年一貫課程教學英語輔導團」九十五年度輔導工作計畫。2005年8月20日,取自http://english.tcc.edu.tw/
    朱作仁 (1994)。教育百科辭典,695-696。台北:五南。
    吳元良(1996)。不同數學課程﹑性別﹑社經地位的國小學生在數學態度及成就上比較之研究。屏東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吳季芬(2005)。英語童書教學在國小英語科補救教學之效能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金蓮(1990)。同儕個別教學對國中英語科低成就學生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武典(1985)。從特殊教育法談我國特殊教育努力的方向。國教世紀,21,2-5。
    吳明清(1999)。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台北市:五南
    吳鐵雄(1984)。電腦輔助教學之補救教學效果初探。英語教學,1,37-48。
    李坤崇(1990)。動機理論及其在教育上的價值。初等教育學報,3,505-535。
    李素慧(1998)。國中英語補救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翠玲(1993)。如何教國中低成就班級─英語教學錦囊。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4,39-52。
    李咏吟(2001)。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台北:心理。
    杜正治(1993)。補救教學的實施。載於李咏吟(主編)。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425-472)。台北:心理
    周台傑(1992)。學習障礙者之評量。載於特殊兒童診斷手冊(1-28)。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林世元(1997)。合作學習在國小數學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玉惠(1995)。學習策略訓練對英語科低成就學習學習效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秀錦(1994)。學習障礙的鑑定與批判。國民教育,34,40-42 。
    林美和(1977)。智能不足研究。師大書苑。
    林建平(1997)。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台北:五南。
    林敏華(1999)。國中生英語字彙記憶策略訓練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邵心慧(1997)。國中英語科個別化補救教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姜毓玟(2004)。應用英語童書閱讀教學策略於英語補救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儷瑜(1995)。學習障礙者教育。台北市:心理。
    徐貞美(1993)。如何提高國中低成就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與效果。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4,6-14。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基礎。台北: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198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新仁(1995)。教學原理與策略。載於王家通主編之教育導論。台北市,五南。
    張新仁(2001)。實施補救教學之課程與教學設計。教育學刊,17,85-106。
    張新仁、邱上真、李素慧(2000)。國中英語補救教學成效之研究。教育學刊,16,163-191
    張蓓莉(1991)。國民中學資源班實施手冊。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編印。
    教育部(2006)。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英語)。2006年3月10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EJE/
    郭生玉(1995)。台北市國民小學實施補救教學相關問題之研究。台北市政建設專題研究報告,255,84-92。
    郭為藩(1974)。教育的理念。台北:文景出版社。
    郭為藩(1983)。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台北:文景出版社。
    陳月英(2001)。提昇低成就學生的學習動機。國教輔導,41(2),21-26。
    陳冠宜(2006)。字母拼讀法融入國小英語科低成就學童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映秀(2004)。國民中小學英語教師對於英語學習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之看法與實施現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玉玲(1993)。台北市高智商低成就國中學生學習信念與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慧萍(2001)。探討學習的態度與方法對學生解題時概念連結之影響--以國中三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彰化師範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游惠美(1997)。電腦輔助教學應用方式對國小低成就兒童注音符號教學成效之探討。新竹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瑞煥、詹馨(1982)。低成就學生的診斷與輔導。台灣省國民教育輔導叢書,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編印。
    楊坤堂 (1993)。低成就學生的診斷與教學。國小特殊教育,14,12-18。
    楊坤堂(1997)。國民小學特殊兒童輔導活動(下)。國小特殊教育,22,1-10。
    董媛卿(1994)。資源教室。台北:五南。
    蓋折生(1997)。如何落實補救教學。師說,112,8-13。
    鄧敦平(2000)。補救教學的迷思--談回歸起點的教學。師說,138,36-43。
    盧富美(1976)國小低成就兒童家庭背景之分析研究(三)。嘉義師專學報,7,
    206-233。

    貳、英文部分
    Adelman, H. S. (1994). Learning disabilities:On interpreting research trans lotions.In N. C. Jordon & J. Goldstein-Philips(Eds.), Learning disabilities:New direction for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pp.1-19). Needlham Height, MA: Allyn & Bacon.
    Bleuer, J. C. (1987). Counseling underachievers: A comprehensive model for interven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86112)
    Crystal, D. (1997).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uellar, A. (1992). From dropout to high achiever: An understanding of academic excellence through the ethnography of high and low achieving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44 718)
    Griffin, R. S. (1988). Underachievers in secondary school:Education of the mark, 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Hancock, V. E. (1992). The at-risk student.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0, 84-85.
    Kearney, K. (l993). Teacher empowerment of at-risk students. In, R. M. Anderson (Ed.), English language arts and the at-risk student. Schenectady, NY : New York English Council.
    Kirt, S. A., & Gallagher, J. A. (1989). Educating exceptional children(6th 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Marsh, H. W., & Yeung, A. S. (1997). Causal effect of academic self-concept on academic achievement: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of longitudinal data.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9, 41-54.
    McLaughlin T. F., & Vacha, E. F. (1992). The at-risk student: A proposal for action.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19, 66-68.
    Olivares, R. A.(1993). The language and content connection in the education of limited English proficient students. In R. M. Anderson(Ed.), English language arts and the at-risk student. Schenectady, NY: New York English Council.
    Rimm, S. B.(1997). An underachievement epidemic.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4(7),18-22.
    Slavin, R. E. (1989). Student at–risk for school failure. In R. E. Slavin, N. L. Karweit, & N. E. Madden (Eds), Effective programs for students at-risk (pp. 3-19)Boston: Allyn & Bacon.
    Taylor, R. L. (1995). Assessment of exceptional student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procedures. Boston :Ally & Bacon.
    Tsai Ke-jung(1988). Fundamental strategies for helping academic underachievers to learn better in elementary schools. Journal of Taiwan Taipei Teachers College, 1, 275-307
    Tuss, P., Zimmer, J., & Ho, H. Z. (1995). Casual attributions of underachieving fourth-grade students in China,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6(4), 408-425.
    Whitmore, J. R. (1980). Giftedness,conflict,and underachievement. Boston : Allyn &Bacon.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