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蕭斯文
論文名稱: 國小生態教材園經營管理及教學使用之調查研究-----以基隆市為例
An Investigation Research on Eco-education Garden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s of Keelung City
指導教授: 蘇宏仁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0
中文關鍵詞: 生態教材園經營管理調查研究
外文關鍵詞: eco-education garden, management, investigation research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國小生態教材園經營管理及教學使用之調查研究-----以基隆市為例
    摘要
      本研究為調查研究,利用問卷及訪談觀察方式,了解基隆市國小生態教材園的設置情形、規劃經營及管理,發掘生態教材園實際利用於教學現場之成果,並探討生態教材園經營之困境及謀求其解決之道,作為他校設置經營上的參考。
      本研究首先透過四種不同問卷,分別針對基隆市42所小學、22所具有生態教材園之小學、生態教材園之經營管理者及該校之自然科教師,進行調查以了解實際情形,之後依資料結果,從中選取具有意願學校做為觀察對象,並邀請相關之經營管理者及自然科教師,進行訪談觀察.藉由問卷及訪談結果,得到下列結果:
    一、基隆市國小生態教材園設置率為52.4%,以山區國小設置率最高,其次為市郊,最低為市區。園區種類以水生池最多,其次為植物園及作物栽培區,目前無國小設置動物園及蝴蝶園。
    二、各校在經營生態教材園常遭遇到的困難為經費不足與維護困難,其次為知識經驗不足,克服方式則以請求學校行政提供協助、申請經費及請教專家,提升知識經驗為主。
    三、多數教師曾利用生態教材園進行教學,而影響教學實施之因素包括生態教材園內容與其豐富度、教師專業知識、安全衛生及教學輔助設施等因素。
    四、規劃與經營生態教材園時,需重視實用性、經濟性、永續性及自然性等原則,需考量師生需要、環境及經費等因素進行規劃。
      此外,研究者亦針對師資培育機構、教育主管當局、已具備生態教材園之學校、經營管理人員、教師、未設立生態教材園或欲增添生態教材園之學校及後續研究部分,提出適當參考建議。


    An Investigation Research on Eco-education Garden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s of Keelung City
    abstract
    This study was a survey research,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ing,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eco-education garden, the management and the result of the use of the eco-education garden into the teaching plan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at Keelung city. In addition to above-mentioned, the research also inquire into the dilemma of eco-education garden and seeking its solution to other schools for the reference of consult.
    First, we observed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four different kinds of questionnaires that aimed at 42 elementary schools in Keelung city and 22 elementary schools that have eco-education garden, garden managers, and science teachers. For adhering the results, researcher conducted the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with science teachers and garden manager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ing :
    1.The construction rate of eco-education garden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s of Keelung city is 52.4%. As ranking the construction rate of eco-education garden from highest to lowest, that will be the mountain area, the suburb area, then the downtown area. The types of eco-education garden include ecological pond, botanical garden and the crops area. Among them the ecological pond is the most one.
    2.The difficulties that most schools often suffered from the management of eco-education garden are the lack of budget, the difficulties of maintenance, and the shortage of related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The resolution methods that they took are requesting the help of school administration, seeking financial support, consulting an expert, and promoting the related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3.Most science teachers have teaching experience in the eco-education garden.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its teaching application are the content of eco-education garden, teacher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afety and hygienic problems, and the teaching assistant facilities.
    4.When programming and managing the eco-education garden, some important factors need to be emphasized, which are: practicability, economy, sustainability and naturality.
    Besides, some appropriate reference and suggestions were made for organization of the teacher growing, education authorities, schools which have or haven`t the eco -education gardens, garden managers, teachers and follow-up research.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問題.....................6 第三節 名詞釋義........................7 第四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生態教材園之發展....................9 第二節 生態教材園的意涵、功能、形式、營造理念及規劃......16 第三節 生態教材園相關教學、哲學及心理學理論基礎........31 第四節 生態教材園與九年一貫課程................39 第五節 生態教材園與環境教育..................44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55 第一節 研究區域........................55 第二節 研究對象........................55 第三節 研究流程........................56 第四節 研究方法........................58 第五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60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63 第一節 基隆市國小生態教材園內容特色及差異...........63 第二節 基隆市國小經營管理生態教材園時出現之困難及解決之道...88 第三節 基隆市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利用生態教材園教學之情形..106 第四節 適合教學的生態教材園之相關理念與原則..........12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45 第一節 結論..........................145 第二節 建議..........................150 參考文獻............................155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冰如(民87)國民小學校園內戶外教學資源區之規劃與使用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鑫(民83)發展教師環境教育哲學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王鑫(民84)戶外教學發展史及思想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王鑫(民87)戶外教學概論,北縣國教輔導,7,7-12。
    王佩蓮、陳錦雪(民83)探討國民小學各科教材中環境教育問題。市師科學教育季刊,19,13-29。
    王佩蓮(民84)戶外教學教師成長團探索。教師天地,75,12-22。
    王佩蓮(民85)校園環境步道在開放教育中的實施。台灣教育,548,12-22。
    王佩蓮、李崑山、陳錦雪、曾昆輝(民85)探索戶外教學師資的培訓,國教月刊,42(5.6), 1-13。
    王佩蓮(民88)全國國小生態教學資源現況探討。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0,311-346
    王佩蓮(民89) 校園教材化—落實學校本位課程。中華民國九十年度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1-37。
    王春展(民85)情境學習理論及其在國小教育的應用。國教學報,8,53-71。
    王順美(民92)環境變遷下的環境教育發展-綠色學校,台北。
    方偉達(民87)規劃校園生態教材園。 研習資訊, 15(3), 27-30。
    台視文化公司(民81)成長與學習:分類教學特輯—自然科教學。省政府教育廳監製。
    石明卿(民87)國民小學環境教育之研究。台北市:河馬。
    行政院環保署(民86)加強學校環境教育三年實施計劃。行政院環保署台北市。
    行政院環保署(民87):校園環保生態教材園實施計劃。行政院環保署台北市。
    汪靜明(民89)學校環境教育的理念與原理。環境教育季刊,43,18-34。
    余宗翰(民88)花蓮縣國小教師運用戶外環境教育教學資源之調查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怡慧(民89)生態工程應用於校園水域設施之研究-以臺北市國民小學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崑山(民84a)國小戶外教學規劃與設計。教師天地,75,50-55。
    李崑山(民84b)開放教育中的戶外教學,環境教育季刊,24,58-69。
    李崑山(民85)國民小學戶外教學理論與實務初探。環境教育,29,62-69。
    李蕙宇(民90)生態教育園之水棲生物棲地營造,台灣大學園藝系碩士論文。
    林玉體(民86)西洋教育史。台北:文景。
    林文生(民89)瑞柑生態村的建構與發展。台北,台北縣瑞芳鎮瑞柑國民小學。
    林文惠﹙民82﹚地理科環境教育角色之研究。台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水源(民91)生態教材園實施探討-以蘆洲國小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永喜(民83)三大學派教育哲學思想概論。台北:文景。
    林政仁(民91)生態教材園模組發展及教學實務探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
    林秀滿(民91)水生教材園的經營與教學設計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智慧(民90)台中地區現職國小自然科教師在校園中實施自然科戶外教學之現況調查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曉雯(民86)校園即科學教室—淺談校園科學學習活動設計。屏師科學教育,6,40-47。
    林益興(民92)建構式領導成長團體動力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所碩士論文。
    林憲德(民88)城鄉生態—生活環境的生物多樣化設計,生態工程教育的通識教材Biodiversity Design for Living Environment。台北市:詹氏書局。
    林憲德(民89) 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臺北市: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周儒、黃淑芬譯(民83)戶外教育的精義,環境教育季刊,20, 52-63。
    周儒(民88)環境教育的神話與迷思。環境教育科學技術專刊,16,1-6。
    周儒、呂建政譯(民88)戶外教學。台北市:五南書局。
    周儒、張子超、黃淑芬(民91) 環境教育課程規劃。台北市:五南。
    周鳳文(民84)談國民小學植物教材園的設置與管理. 屏師科學教育, 2 (09), 47-52.。
    姜文閔(民81)杜威和實用主義教育學說評介。載於賈馥茗主編,教育經典譯叢4:姜文閔譯(民81)經驗與教育,1-23。台北:五南。
    吳文德(民89)營造校園學習棲地進行校元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以臺北市溪山國小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宗憲(民90)生態教育園棲地規劃設計之研究—以台灣低海拔西南氣候區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欣怡、楊平世(民86)環境教育的尖兵:昆蟲生態教育園。大自然季刊自然觀察專輯昆蟲篇,55,66-72。
    洪瑞佑(民88)戶外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兒童在鄉土地理學習效果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翠霞(民77)台灣地區中等學校教師環境保護意識調查研究。載於行政院環保署主編,環境保護論文集17-76。台北:行政院環保署。
    郭實渝(民88) 以生態文化教育的觀點看環境教育。環境教育季刊,40,15-23。
    教育部、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民86)校園環保生態教材園設置計劃。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民86﹚開端即目的,環境保護小組八十一至八十五年度成果報告書,台北市: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
    教育部(民87),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9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許民陽(民82)近三年來桃園縣地球科學鄉土教學資源及研習的實施與檢討。載於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主編:地球科學鄉土教學資源之現況與應用1-13,國小自然鄉土教學資源學術研討會(地球科學組)論文集。花蓮市: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專刊第一號。
    張子超(民88)融入環境教育於九年一貫課程的教學設計與教材發展。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195-212。台北市:揚智文化。
    張子超(民90)環境教育課程設計。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
    張啟明(民87)開創「實物教學」的先河提倡活潑教學的康米紐斯。高市文教,61,15-18。
    張清鴻(民88)國民小學校園生態的觀察與教學。鄉土自然系列叢書(二)--自然保育教材,15-26。台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環境教育中心。
    張春興(民89)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俊彥(民89)以塊區形狀進行公園綠地評估之應用研究,造園學報,6(1/2),117-131。
    湯志明(民89)學校建築之美-臺灣第一所小學(士林國小),教育研究,81/82
    :119-120。
    湯志民(民92)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臺北:五南圖書出版。
    陳心穎(民93)蕨類植物在造園上的應用。國立臺灣大學園藝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光煌(民8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以國小九年一貫課程試辦為例。文教資訊,1,48-49。
    陳伯璋(民87)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臺北:南洪圖書有限公司。
    陳伯璋(民88)九年一貫課程的理論與理念分析。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10-18。台北,康軒文教。
    陳忠照(民84)如何規劃『校園環境步道』教學活動。國民教育,35,2-7。
    陳品華(民86)從認知觀點談情境學習與教學。教育資料與研究,15,53-59。
    陳佩正(民89)談校園棲地的營造與教學。溪山國小教師週三進修演講紀錄,台北市。
    陳建志(民86a)觀察自然好去處:台北市立動物園蝴蝶公園。大自然季刊自然觀察專輯-昆蟲篇。55,74-80。
    陳建志(民86b)自然觀察、標本採集製作和生態保育的迷失。蝶(冬): 6-7。中華蝴蝶保育學會發行。
    陳建志(民89a)學校生態園規劃。2000年台灣生物多樣性與生態教育研討會資料,2000-10-18,7.1-7.9。
    陳建志(民89b)走入自然之後。北縣教育(32):65-67。台北縣政府發行。台北縣立板橋國民中學編印。
    陳錦雪、王佩蓮(民83)台北市木柵水土保持戶外教室活動設計。載於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主編:地球科學鄉土教學資源之現況與應用(14-36頁),國小自然鄉土教學資源學術研討會(地球科學組)論文集。花蓮市: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專刊第一號。
    陳淑齡(民80)環境保護研習活動對國中教師環境教育應用影響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光雄、蔡清田(民88)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台北市:五南。
    黃朝恩(民83)地理科戶外環境教學之實驗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21, 173-201
    黃靜雯(民92)國小校園生態園經營管理與教學應用之多重個案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教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瑋寧(民92)生態教材園設置理論與實務之探究。永續發展的校園與建築, 128-129。臺北: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黃慧仙(民89)天藍國小「主題活動」的成長足跡:一個統整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茂森(民92)中部地區國小永續校園內涵之研究-以自然環境的觀點進行探討。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見平(民76)魚類教材觀察園的設置。研習資訊,36,41-42。
    詹見平(民88)教材觀察園實務。台中縣新社鄉東新國民小學。
    楊平世(民82)生態教育園之經營管理與自然教育專案研究報告。臺北:教育部環保小組。
    楊平世(民84)如果學校有個生態園。國語日報84.10.31,第13版。
    楊平世、董美貞、陳建志(民84)台北動物園昆蟲館之展示規劃及設計。動物園學報,7,37-53。
    楊平世(民85)落實戶外教學。載於蔡惠卿主編,大自然教室/教育部「自然教育中心」校外教學研習活動服務手冊.18-27。台北:教育部。
    楊平世(民86)與自然為伍淺談生態教材園。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發行。
    楊平世、李蕙宇(民87)悠遊自然—校園生態教材園操作手冊。台北市: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楊冠政(民80a)學校課程環境化─學校實施環境教育的首要工作。環境教育,   11期,5~20頁。
    楊冠政(民80b)環境教育課程發展模式與程式,環境教育季刊,9,3-19。
    楊冠政(民81a)環境教育概述。台北市: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編印。
    楊冠政(民81b)世界環境教育發展動向。台灣教育,499,1-8。
    楊冠政、張子超(民86)學生環境知識概念結構發展的研究。師大學報,42.,31-48
    楊榮祥(民86)戴爾的「經驗塔」—教學資源運用的原則(上)(下)。科學教育6,9-13,25-2。
    楊漢麟(民84)夸美紐斯。載於趙祥麟主編,外國教育家評傳(一) ,373-414。台北:桂冠。
    羅清吉(民76)談中小學教材園之規劃與設計。造園季刊,第7期。
    蔡宗河(民89)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以一所國小圖書館利用教育之個案研究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勳雄(民87)悠遊自然-校園生態教材園操作手冊。台北市: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董志峰(民90)國小生態教材園的經營與教學實務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天德(民81)國小校園環境教學資源之研究—以台北市國小為例。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鄧好周(民92)台北縣國小教師戶外環境教學現況與障礙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熊召弟(民90)環境教育融入學校課程的理念與實務,國民教育,42-1, 7-12。
    歐用生(民87)從課程統整的概念評九年一貫課程。教育研究資訊,7,1-22。
    賴明洲(民81)校園綠化美化之規劃。教師天地,58,21-23。
    賴雅芬(民85)校園戶外教育。環境教育季刊,30,76-84。
    盧秀芳(民91)校園即教室-淺談校園生態教材園,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會,優質的學校環境, 161-180。
    環保署(民87)悠遊自然-校園生態教材園操作手冊。
    謝鴻儒(民89)國小教師戶外教學現況與障礙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明通(民86)科學教育。台北:五南。
    蘇明洲(民89)。屏東市國民小學校園木本植物多樣性調查與分析。大仁學報,19:111-130。
    蘇禹銘(民87)國民小學自然科戶外教學。屏師科學教育,7,49-61。
    蘇禹銘(民89)營造學校本位的科學教育。科學教育,2-8。
    蘇盛雄(民82)利用校園現有環境進行校內戶外教學。載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環境教育中心主編:兒童暨戶外活動設計(2)。台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環境教育中心。
    蘇慧貞、蕭瑞棠(民89)發展中的環境教育與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的策略。台灣教育,589,2-11。

    二、英文部分
    Blum , A. (1987) Student’s knowledge and beliefs concerning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four countries.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 18(3), 7-13.
    Deidra , J, Y. ( 1994) The effect of the science learning environment on science achievement and equity. ERIC/ED 404111
    Ford , P. M. (1986) Outdoor Education Definition and Philosoph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ED267941
    Harvey , Gary D. (1976 )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 delineation of substantive structure. ED134451
    Manzanal , R. Fernandez , Barreiro, L. M. Rodriguez, and Jimenez, M. Casal (1999)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y fieldwork and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6 (4), 431-453
    Parkin, D. R. (1998) Is outdoor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17(3), 275-286.
    Palmer, J. A.,& Kuru, J.(1998) Outdoor activities as a source of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In Palmer, J.(Ed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theory, practice, progress and promise . 253-257. New York: Routledge .
    Priest, S. (1986) Refining outdoor education: A matter of many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7(3), 13-15.
    Simmons, D. (1996) Teaching in Nature Areas: what urban teachers feel is most appropriat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2 (2), 149-157.
    Simmons, D. (1998) Using nature settings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Perceived benefits and barrier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9(3), 23-31.
    Sitarz, D., (1993) Agenda 21: the earth summit strategy to save our planet. Earth Press Boulder, Colorado , USA. 321.
    Smith, J. W.(1987) Outdoor Education and its Educational Objectives . Geography, 72(3), 209-216.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