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翊軒
論文名稱: 從台灣媒體代理商探討廣告市場的媒體運作
A Study on Media Operation in Advertisement Market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aiwan Media Agency
指導教授: 吳鑄陶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學院 - 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8
中文關鍵詞: 媒體代理商媒體運作廣告市場
外文關鍵詞: Media Agency, Media Operation, Advertisement Market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媒體運作的流程,從廣告主的廣告行銷開始,經過廣告代理的中介服務,一直到最後的媒體呈現,三者皆參與其中過程,並且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為了一窺廣告市場的面貌,媒體運作可謂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台灣的廣告市場在專業化分工的潮流下,媒體代理商正式獨立出來,進駐廣告代理產業,成了媒體運作最主要的操盤手,整個廣告市場也因此有了不同的局面。
    本研究從媒體代理商的角度出發,先探討媒體代理商功能層級的經營策略,接著探討媒體代理商與廣告市場中各組織之間的互動關係,透過內部與外部兩方面深入的推論與分析,以期完整呈現台灣廣告市場的媒體運作。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謝誌…………………………………………………………………………………..Ⅲ 目錄…………………………………………………………………………………..Ⅳ 圖目錄………………………………………………………………………………..Ⅵ 表目錄………………………………………………………………………………..Ⅶ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2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4 第二章 文獻探討……………………………………………………………………..5 第一節 媒體傳播模式…………………………………………………………..5 第二節 廣告市場的組織關係…………………………………………………..6 第三節 媒體代理商的媒體作業流程…………………………………………..8 第四節 策略的層級……………………………………………………………10 第五節 權力角色架構…………………………………………………………12 第六節 小結……………………………………………………………………13 第三章 廣告市場概況………………………………………………………………14 第一節 台灣廣告代理業的發展過程…………………………………………14 第二節 台灣媒體代理商的發展過程…………………………………………17 第三節 台灣廣告市場有效廣告量現況………………………………………26 第四節 台灣媒體代理商的經營現況…………………………………………32 第四章 台灣媒體代理商的探討與分析……………………………………………39 第一節 媒體代理商的功能層級分析…………………………………………39 第二節 媒體代理商與廣告市場的互動分析…………………………………4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61 第一節 研究發現………………………………………………………………61 第二節 結語…………………………………………………………………....62 參考文獻……………………………………………………………………………..64 中文部份………………………………………………………………………..64 英文部份………………………………………………………………………..66 網路部份………………………………………………………………………..67

    中文部份
    《Cheers》(2006)。〈掌握400億預算的操盤手〉,73。
    《動腦》(2000)。〈1999年媒體市場大剖析〉,287:96-99。
    《動腦》(2000)。〈電視媒體惡性競爭CPRP是罪魁禍首?〉287:138-140。
    《動腦》(2000)。〈全球購併風愈演愈烈〉,290:19。
    《動腦》(2000)。〈台灣媒體大勢〉,290:26-28。
    《動腦》(2001)。〈互有漲跌的2000年〉,303:37-40。
    《動腦》(2002)。〈2001年媒體服務公司新秀竄起,生態丕變〉,311:75-82。
    《動腦》(2003)。〈廣告公司從上游變下游?〉,332:21-23。
    《動腦》(2004)。〈承攬額走高,服務更多元〉,335:99-102。
    《動腦》(2005)。〈台灣廣告業版圖崩解〉,347:59-60。
    《動腦》(2006)。〈媒體服務業邁向購買整合服務分家〉,358:62。
    《動腦》(2006)。〈台灣廣告業的未來出路〉,359:33。
    《動腦》(2007)。〈業界大小事〉,374:131。
    《動腦》(2008)。〈媒體代理業危機找轉機〉,382:21。
    《動腦》(2008)。〈解讀470億的媒體整合效益〉,385:37-38。
    《動腦》(2008)。〈台灣地區廣告傳播集團競爭地圖〉,384:38-39。
    《動腦》(2008)。〈2007年台灣媒體代理商排行榜〉,385:44-45。
    《傳立媒體季報》(1998)。〈香港商傳立媒體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內部訓練資料〉,第四季。
    中華民國廣告年鑑編撰委員會(2001)。〈廣告代理業的回顧與前瞻〉,《中華民國廣告年鑑2000-2001》,13:46-55。台北: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
    中華民國廣告年鑑編撰委員會(2001)。〈媒體計畫的回顧與前瞻〉,《廣告年鑑》,
    13:107-111。
    Jim Surmanek著,劉毅志譯(1989)。《媒體計畫》。台北:朝陽堂。
    Martyn P. Davis著,王知一譯(1989)。《廣告媒體運用手冊》。台北:遠流。
    李國川(1999)。《台灣廣告市場-媒體集中購買制度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茜如(1999)。《台灣媒體專業服務公司經營策略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妏璘(2005)。《台灣媒體服務公司經營策略分析》。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梅真(2007)。《廣告代理產業經營策略之研究》。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柳婷(1999)。《廣告與行銷》。台北,五南。
    侯東成(2000)。〈廣告業的自我組織邏輯-代理制度建立與產業生態形成〉,張苙雲(編),《文化產業: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台北:遠流。
    胡光夏(2002)。《國際廣告產業研究:國際廣告公司的全球化、區域化、本土化》。台北:五南。
    凌怡芬(2005)。《跨國廣告集團全球擴張下媒體服務公司的發展-以台灣市場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鈞凱(2004)。《台灣媒體服務公司購買類型頻道之研究-以新聞、綜合、電影類型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志釧(2000)。《台灣媒體專業服務公司的經營策略探討》。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韋仲(2001)。《傳力媒體季報第四季》。台北:傳立。
    陳宇卿(2002)。《台灣廣告產業外資化的兩階段比較》,公關、廣告學術與實務的對話研討會論文。
    陳宇卿、葛婷婷(2002)。《依附型與獨立型媒體服務公司之併購過程研究》,中華傳播學會2002年論文研討會論文。
    陳玲玲(2005)。《廣告業未來經營策略之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逸凡(2007)。《電影成功行銷模式探討-以2006年台灣外片發行商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振焜(1991)。〈媒體集中購買追蹤報導〉,《廣告時代雜誌》,52-55。
    曾百川(2003)。〈廣告主和廣告代理的雙輸〉,《動腦雜誌》,326。
    楊中芳(1994)。《廣告的心理原理》。台北:遠流。
    樊志育(1989)。《中外廣告史》。台北:三民。
    鄭自隆(1999)。《廣告與台灣社會:戰後50 年的變遷》,政大廣告研討會論文。
    劉毅志(1992)。《廣告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劉毅志、劉會梁(1998)。〈台灣廣告史-整理與回顧〉,《中華民國廣告年鑑1997-1998》,10:90-93。台北: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
    劉美琪、許安琪、漆梅君、于心如(2000)。《當代廣告概念與製作》。台北:學富。
    戰克孝(1998)。〈媒體集中購買不等於媒體專業服務〉,《動腦雜誌》,266:43- 45。
    薛榮英(1995)。〈台灣媒體企劃之回顧與未來〉,《中華民國廣告年鑑1994-1995》,7:46-50。台北: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
    闕秋萍(2005)。《探討台灣廣告產業權力架構變遷因素及其影響之研究:以權力與競合關係觀點》,中華傳播學會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Philip Kotler & Gary Armstrong著,張逸民譯(2005)。《行銷學-第七版》,台北:華泰。
    英文部份
    Hofer, C. W., & Schendel, D. E. (1985), Strategy Formulation: Analytic Concepts,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Hoffman, D. L., & Novak, T. P. (1996), Marketing in Hypermedia Computer-Mediated Environments: Conceptual Found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60 (3), 50-68.
    Nunes, P. F., & Merrihue, J. (2007), The Continuing Power of Mass Advertising,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Winter, 48(2).
    Pfeffer, J., & Salancik, G. R. (1978),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New-York: Harper & Row.
    RECMA (2002), The RECMA Reports. Paris: RECMA.
    Subramanian, D. (1999), The U.S. fights the new model: why most American agencies are resisting Europe’s swing to media specialist shops, Marketing Magazine, 104(25), 29.
    Turow, J. (1997), Media Systems in Society: Understanding Industries, Strategies, and Power (2nd ed.), New York: Longman.
    網路部份
    天空部落格。〈媒體服務公司的統獨問題〉,《搞什麼鬼的搞笑世界》。上網日期:2008年5月6日,http://blog.yam.com/ronald/article/1413392。
    台北市網際網路廣告暨媒體經營協會。〈2007年台灣網路廣告量統計暨2008預測報告〉。上網日期:2008年4月28日,http://www.iama.org.tw/1207.pdf。
    台灣尼爾森。〈尼爾森媒體研究調查:2007年台灣廣告量萎縮5%〉。上網日期:2008年4月28日,http://www.acnielsen.com.tw/site/news20080128.htm。
    李美好(1997)。〈廣告界的牛耳-奧美廣告〉,《印藝會刊164期》。上網日期:2008年5月14日,http://www.cgan.com/enterprise/ogilvy/。
    動腦雜誌316期。〈媒體佣金應該透明化〉。上網日期:2008年5月5日,http://www.magazine.org.tw/events/school/famous/012.txt。
    陳定南(2001)。〈從掃黑宣導談廣告計畫的執行〉,《陳定南教育基金會》。上網日期:2008年5月12日,http://www.mr-clean.org/?q=node/148。
    廣告雜誌電子報。〈李奧貝納:領導品牌懂得如何為領導品牌加分;凱絡拿下8億元中華電信媒體採購預算〉。上網日期:2008年5月14日,http://epaper.pchome.com.tw/archive/last.htm?s_date=old&s_dir=20060816&s_code=0092&s_cat=#c521611。
    Advertising Age。上網日期:2008年5月18日,http://adage.com。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