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文娟
Hsu, Wen Chuan
論文名稱: 以行動者網絡觀點探討日本製作委員會之價值共創模式:對臺灣原創漫畫在數位內容與共創社群發展之啟示
The Study of Value Co-creation of The Production Committee Model in Japan by Actor-Network Theory: Implications for Taiwan's Original Comics in Digital Content and Co-creation Community Development
指導教授: 林福仁
Lin, Fu Ren
口試委員: 林則孟
陳啟光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技管理學院 - 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EMBA)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7
中文關鍵詞: 行動者網絡製作委員會臺灣原創漫畫數位內容價值共創共創社群
外文關鍵詞: ANT, The Production Committee Model, Taiwan's Original Comics, Co-creation Community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受到資訊科技發展影響,數位內容已是現代文化發展的主要方式,臺灣數位內容產業在軟硬體技術能力上發展快速,但最根本的挑戰在「原創內容的產出」上,其次就是「原創內容的商業化經營」。前者關係到創作者的素養與文化教育的基礎,後者則是產業價值提昇的關鍵。目前數位內容已逐漸成為「使用數位工具(軟體/器材)直接進行數位化檔案創作,並將數位化平台作為首要發表管道的作品」。內容產出者則是整合「原創故事、視覺、音樂、互動介面」的團隊。各種專業服務圍繞著原創內容為核心,透過相互連結而靈活的網路生產服務系統共同創造價值,給網絡中的利益相關者共享。
    在文化創意與數位內容領域,漫畫是最基礎的存在形式之一。本研究觀察日本動漫畫製作委員會運作模式,並運用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 Network Theory,ANT),探討臺灣數位內容產業鏈的重構與創新之可能性。並尋找在以漫畫為核心之數位內容產業鏈中進行內容產出的創新服務系統,服務創新的要件和驅動要素、服務創新的流程與活動、以及服務的創新型態。為臺灣數位內容創新服務提供一個可能性,作為數位內容產業鏈可應用的參考方向。


    Impacted by the evolu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gital content has been the major form of modern 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path of 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development for digital content industry in Taiwan is comparatively fast. However, the industry still struggles for the creation of original content as well as the right business models for the ever changing markets. The former is resulted from the education and the cultural attainment of profession, and the latter is the key successful factor for improving the total value of the industry. It has been a normal practice the people directly use computer tools to create digital content and then publish their works through the digital platforms on the internet. Content producers become the integrators to orchestrate the different teams of storytelling, visual effect, musical composition, and user interface design. All these professional services as mentioned above accomplish the core of the original content. The profit sharing mechanism for all the actors in the network is achieved by interconnecting the professional services in the value chain of the industry.
    In the domain of cultural creation and digital content, comic is a fundamental material. This research discusses the possible alternative ways to reform the value chain of the digital content industry in Taiwan by investigating the Production Committee Model in Japan and applying the Actor Network Theory.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 find out the methods, workflows and driving factors to make an innovated service system for comic industry in Taiwan. This research shows the insight of providing a feasible way to form a new industry value chain for the digital content industry in Taiwan.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6 第三節 研究限制.......................................7 第二章 文獻探討.......................................8 第一節 臺灣漫畫發展與數位化歷程.......................8 第二節 臺灣漫畫相關研究..............................24 第三節 日本「製作委員會」的價值共創..................26 第四節 製作委員會在臺灣..............................31 第五節 行動者網絡理論................................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38 第一節 質性研究......................................38 第二節 研究資料收集..................................39 第三節 訪談對象......................................4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42 第一節 日本製作委員會行動者網絡.....................42 第二節 臺灣原創漫畫行動者網絡.......................45 第三節 臺灣原創漫畫價值鏈以製作委員會作為OPP........54 第四節 數位內容與社群共創的啟示.....................56 第五節 臺版製作委員會...............................59 第六章 結論..........................................64 參考文獻.............................................66

    行政院新聞局(2008編)。97年圖書出版產業調查。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
    邱莉玲(2009年10月5日)文創版REITs向創投業招手。工商時報。檢自: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file/mavyrick/20091007150150.html
    邱婉貞(2010)。數位閱讀產業分工剖析。資策會。檢自:
    http://mic.iii.org.tw/aisp/reports/reportdetail_register.asp?docid=2829&rtype=freereport
    李世暉(2013)。文化經濟與日本內容產業—日本動畫、漫畫與遊戲的鍊金術。台北市:智勝文化。
    李慶芳、實踐大學國貿系黃繹恩整理、陳薇如校稿(2015年5月1日)。孕育社群「共創」的心。檢自:
    http://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tw/2015/05/blog-post.html?view=timeslide
    余曜成(2015)。動漫透視鏡–動漫畫與產業研究之旅。台北市:商訊文化。
    林文源(2014)。看不見的行動能力 從行動者網絡到位移理論。台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林政榮(2004)。數位出版業者對數位出版內容形式之看法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新北市。
    吳道成(2007年5月27日)。泰山爸爸。檢自:http://lff985.blogspot.tw/2007/05/blog-post_27.html
    周文鵬(2014)。圖像載體的敘事與接受—論臺灣漫畫文學的形成及創作。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新北市。
    郝宗瑜(2007)。數位印刷與教學應用之數位印刷機制。台北市:秀威資訊。
    島本和彥(1993)。漫畫狂戰記。台北市:尖端出版。
    陳曉藍(2001)。遊戲橘子轉投資的付費漫畫網站「卡漫立得」今日上線。檢自:http://www.ithome.com.tw/node/14478
    陳宗慶(2009年6月30日)。講談社與智崴共同合資 開發影音體驗新產品。中國時報。檢自: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30000188-260210
    陳向明(2011)。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柏亨(2015年5月19日)。立法院院會三讀通過《有限合夥法》。工商時報。檢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519000155-260205
    陳仲偉,逢甲大學庶民文化研究中心、臺灣動漫畫推廣協會編(2014)。臺灣漫畫記。台北市:杜葳廣告。
    蔡志鴻(2003)。數位內容整合廠商之經營管理研究—以數位內容加值服務產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楊嘉文(2009)。日本電影產業競爭策略研究—以製作委員會制度為中心。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新北市。
    蘇青林(2006)。臺灣漫畫出版市場概況分析(1990-1998)。檢自:http://blog.udn.com/jason080/351304
    維基百科。非官方中文化。檢自:https://zh.wikipedia.org/zh-hant/%E4%B8%AD%E6%96%87%E5%8C%96
    資策會FIND(2014)。2014臺灣消費者行動裝置暨APP使用行為研究調查報告。台北: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葉仲超(2009)。文化創意產業行動者網路研究:以數位遊戲產業為個案。嘉南學報。35。452-466。
    經濟部(2009)。經濟部數位內容產業發展計畫98-102年(核定本)。台北:經濟部。
    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2011)。2010創意經濟報告。台北市:師大書苑。
    劉昌德(2004)。科技與文化工作者:網路與相關數位科技對臺灣漫畫家勞動過程的影響。傳播管理研究。4(1)。69-96。
    劉俐華(2014)。數位漫畫跨媒介敘事特質與表現形式創作研究—以觸控式互動漫畫「擇」電子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台北市。
    劉俐華(2011)。國際數位漫畫出版及應用發展趨勢之探討。商業設計學報。15。21-40。
    劉千瑜(2012)。當文化與漫畫相遇:數位典藏加值應用於CCC創作集之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管理所。台北市。
    劉佳苹(2013)。日本製作委員會模式分析。台北市:MIC。
    賴鳳霙、譚鴻仁(2011)。臺中合樸農學市集的形成過程:行動者網絡理論的觀點。地理研究。54。19 - 42。
    CCC創作集編輯部(2013)。CCC創作集。台北市:蓋亞文化
    Michelle Chen(2011)。臺灣Facebook用戶數兩年成長7652.6%。檢自:http://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1/01/27/%E5%8F%B0%E7%81%A3facebook%E7%94%A8%E6%88%B6%E6%95%B8%E5%85%A9%E5%B9%B4%E6%88%90%E9%95%B77652-6/

    Latour, Bruno(1983) Give Me a Laboratory and I will Raise the world. Pp. 141-170 in Science Observed: Perspectives on the Social Study of Science, edited by Karin Knorr Cetina and M. J. Mulkay.London:Sage
    日本公正取引委員會事務總局(2010)。公正取引委員會 アニメーション産業に関する実態調査報告書。日本。東京。
    若林直樹(2009)。日本映画の製作提携における 凝集的な企業間ネットワークと興行業績―2000 年代の製作委員会のネットワーク分析―。京都大学大学院経済学研究科。ワーキング・ペーパー。No.J-70。日本。京都。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