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育嘉 Chen, Yu-Chia. |
---|---|
論文名稱: |
國小初任音樂教師職業發展歷程之訪談研究 An Interview Study on Novice Music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Obtaining Full-time Positions in Taiwan’s Elementary Schools |
指導教授: |
蘇郁惠
Su, Yu-Huei |
口試委員: |
何育真
張乃文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藝術學院 - 音樂學系所 Music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8 |
中文關鍵詞: | 國小音樂教師 、師資培育 、職前教育 、教育實習 、教師檢定 、教師甄選 |
外文關鍵詞: | music teachers in elementary schools, teacher education, pre-service training, internship, teacher certification, job application of a teaching position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探討國小初任音樂教職前師資培育階段、教師檢定階段及正式教師甄選之職業發展歷程,受過專業訓練、各種考驗的教師們如何過關斬將進入正式教職,了解其中的背景、過程及結果之關連,並進一步了解其目前教學現況與未來規劃。研究採取質性研究取向,以考取教師甄試之國小音樂教師為對象,共計5名,使用自編之「國小初任音樂教師職業發展歷程」訪談大綱,作為訪談之主要研究工具,藉觀察、訪談、文件分析等方式作進一步歸納與整理。
研究結論如下:
準教師於職前教育課程階段需適當安排修課時間,且選擇不同科目之課程,以累積教師甄選之能力;擁有代理代課經驗,對於教師參加甄選之考試實力有正向幫助,期間以適合自己之方式準備初試考題,而複試部分則需要尋求專業人士協助以完成實際演練;考生可依照擅長之科目選擇考區,提高上榜機率;決心毅力、與家人的從旁支持,是教師成功征服教師甄選考試重要因素與支持來源。
研究建議如下:
對師培教學單位,建議開設教育學程之課程,應與各系專業領域課程之時間錯開,教育基礎課程應提高必修學分,擴充音樂專業領域相關課程,如音樂治療、銀髮族音樂教學、或音樂與科技等,以增加學子們學習及求職的多元選擇機會;對教育行政當局,建議教師甄選可採取全國性、一次性方式進行,而初複試考科應以音樂專業領域為主。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some novice music teachers in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wan during their pre-service trainings, teacher certification process, and job hunting. It attempted to illuminate how these well trained teachers have managed to overcome each and every challenge on their way to a full-time position in an elementary school, offering a clearer and deeper understanding in the connections among these teachers’ backgrounds, efforts, and outcomes, while revealing these teachers’ current situations and future plans on their teaching jobs. Adopting a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he present study interviewed five music teachers who has officially obtained their full-time positions in Taiwan’s elementary schools. These interviewees gave their responses to the questions composed and edited by the researcher in her interview guideline called “The Pre-service Training and Job Application Process of Music Teachers in Elementary Schools” as research instrument. Data collected from observations and interviews were further analyzed.
The research results made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First of all, prospective teachers are advised to have a better management and take a greater variety of courses in their pre-service training programs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ir ability to obtain a teacher certificate. Also, experiences as substitute teachers are helpful to their job hunting. Besides, potential teachers should find their own ways in studying for the written test of their job search, while seeking professional assistance and advice in simulating the job interviews and teaching demos. In addition, teacher prospects would increase their chance of full-time employment if they choose to apply for the positions of their own major subjects or fields. Finally, determination, perseverance and family support are also key to a successful job application.
In terms of suggestions and implications, the study advised that, for teacher education providers, education credit program courses should not clash with teacher trainees’ professional domain courses in time slots. More required fundamental courses about education should be offered, while professional courses related to music be expanded, such as music therapy, music classes for the elderly, music and technology, etc.,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diversity and opportunities of teacher trainees’ learning and job hunting. For education-related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s, it is suggested that a nationwide, one-shot exam for hiring new music teachers is preferable, and that both the written test and the interview and/or the teaching demo should also focus mainly on music.
壹、中文部分
內政部戶政司(2014)。出生數及粗出生率(按登記及發生)【原始數據】 。未出版之統計數據。取自 http://www.ris.gov.tw/zh_TW/346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甄選作業要點(2011年05月03日)
王家通(2003)。比較教育。高雄市:麗文
刑敏綺(2013)。兩位特殊教育代理教師通過教師甄選之敘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朱良光(2006)。國小教師甄選制度研究-以桃竹苗四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吳復新(2003)。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分析與實務運用。臺北:華泰文化
宋慶瑋(2009)。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甄選制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怡貞(2012)。國立高中(職)體育科教師甄選方式與專業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俊毅(2015)。運動路與教師夢:教師甄選故事的自我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李家宗(2011)。澳洲師資培育制度與教師素質。輯於楊深坑、黃嘉莉(主編),各國師資培育制度與教師素質現況(頁 333-352)。臺北市:教育部
李隆盛(2002)。促使生活科技轉向良性循環。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5(2),1。
李慶宗(2001)。國民中學教師甄選制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 立(2015)。臺灣與澳洲國小師資培育與甄選制度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永章(2011)。適性選才之中等教育教師甄選制度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縣。
林克鎂(2010)。國民小學音樂師資培育與教師甄選之探究-以97-98學年度通過國民小學音樂教師聯合甄選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出自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 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39-263,高雄:麗文
林桂醇(2016)。代理、代課音樂教師加修第二專長學分班考取國中表演藝術正式教師之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侯凱棠(2013)。國中生活科技教師甄試筆試試題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施懿倩(2008)。我國與美國中小學教師聘任制度之比較。2008年4月13日。取自http:// www.nhu.edu.tw/~society/e-j/68/68-17.htm
洪愿駿(2016)。運用KANO模式探討教師甄選指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縣。
胡文仲(2005)。國民小學職前教師對教師甄試制度之意見調查研究-以雲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翁福元(1996)。90年代初期台灣師資培育制度改革的反省。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與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資培育制度的新課題(頁1-24)。臺北:師大書苑。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2015 年07 月03 日)。
國民小學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對照表暨實施要點(2013年06月14日)。
張永宗、謝文斌(2006)。澳洲與台灣中小學科技教育,師資培育與專業發展之比較。生活科技教育月刊,二○○六年 三十九卷 第一期
張芳智(2013)。國中數學教師甄試- 代數方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原大學,桃園市。
張益誌(2013)。國民中學初任特殊教育教師專業發展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市。
張婉琇(2015)。國民小學教師甄選制度與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以新北市國民小學為例。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張新仁、方德隆、丘愛鈴、李芊慧(2007)。師資培育機構評鑑:美國師資培育認可委員會的評鑑制度及其啟示。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 22 2007.06[民96.06] 頁1-20
教育部(2008)。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民國97年。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9)。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民國98年。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0)。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民國99年。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1)。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民國100年。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2)。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民國101年。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3),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民國102年。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4),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民國103年。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6)。106年度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教師資格檢定考試簡章。取自https://tqa.ntue.edu.tw/
教育部部務會報通過「師資培育法」修正草案。2016年11月19日。教育部網路新聞。取自: http://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ms=169B8E91BB75571F&s=E6E22046F04F1C05
梁忠銘(2011)。日本師資培育制度與師資素質。輯於楊深坑、黃嘉莉(主編),各國師資培育制度與教師素質現況(頁 243-276)。臺北市:教育部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27-45 頁)。台北:巨流。
陳向明(2011)。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志杰(2008)。國民中小學新進教師甄選模式採用成因與限制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陳美珍(2014)。國中數學教師甄試-機率統計試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陳淑芳(2006)。合格非正式國小教師面對教師甄試壓力的因應方式與身心健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陳蓉嫺(2012)。幼稚園教師甄選制度之研究-應試者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縣。
彭國煒(2013)。探討國中體育教師甄選運動選手之重要考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縣。
曾長庚(2001)。國民中小學校長遴用制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曾鈐威(2013)。國中數學教師甄試- 幾何方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原大學,桃園市。
舒緒緯(2006)。我國中小學教師甄選與任用制度。屏東教育大學學報第二十五期 2006年9月 頁 1-38。
舒緒緯(2006)。我國中小學教師甄選與任用制度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學報第二十五期。2006年9月頁1-38
鈕文英(2007)。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雙葉。
鈕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修訂版)。台北市:雙葉書廊。
黃至芬(2012)。幼稚園代理代課教師甄試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縣。
黃怡敏(2015)。建立教師甄選評量機制系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黃姿佩(2012)。當老師了沒—國中準教師的生涯發展歷程及教師職涯制度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英忠(2003)。《人力資源管理》。臺北:三民書局。
黃麗靜(2012)。教學中的過客~幼稚園代理教師承受的壓力與教學困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縣。
葉重新(2003)。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葉重新(201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劉秋香(2008)。特殊教育教師甄試成功者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學士後特殊教育學分班教師生涯發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歐用生(1995)。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宛容(2007)。國小教師甄選中「良好教學」觀點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台北市
鄭勝耀(2011)。美國師資培育制度與教師素質。輯於楊深坑、黃嘉莉(主編),各國師資培育制度與教師素質現況(頁 177-202)。臺北市:教育部
蕭瑞麟(2006)。不用數字的研究。台北:培生國際。
賴碧如(2006)。國民中學教師甄選制度研析-以苗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顏慧萍(1992)。國民中學校長甄選制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蘇鈺琦(2004)。 國民小學教師甄選現況之調查研究-以高雄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蘇榮宗(2006)。國中教師甄選面談評分項目之研究-工作分析法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貳、英文部分
Castetter,W.B.(1996).The human resource function in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 Englewood Cliff, N.J: Prentice Hall.
LAUSD(2010).Teacher application process.LA:Author
Seyfarth,John T.(1996).Personnel management for effective schools. Boston: Allyn & Bacon
Spellings(2006).Secretary’s fifth annual report on teacher quality:A highly qualified teacher in every classroom.Washington,DC: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