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喬嵐
Tasi,Chiao-Lan
論文名稱: 學務創新人員接替軍訓教官校園工作之研究 -以新竹恩慈中學為例
A Study on the Campus Work of Academic Innovation Personnel Replacing Military Training Instructors: Taking Hsinchu Enci Middle School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 李安明
Li, An-Min
口試委員: 江志正
林志成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竹師教育學院 - 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Education and Learning Technology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6
中文關鍵詞: 學生偏差行為管教作為生輔組長校安人員學務創新人員
外文關鍵詞: students' deviant behavior, disciplinary behavior, student support team leader, school security personnel, student affairs personnel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新竹恩慈中學為例,探討軍訓教官逐步退出校園,由學務創新人員(簡稱:校安人員),接替校園工作及管教學生偏差行為與擔任生輔組長適切性之研究。給學校未來提升校安人員品質之參考。
    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研究者本身即為研究工具,透過訪談、現場觀察紀錄、文件分析和反思札記等方式進行資料蒐集。蒐集完成後,對相關資料進行編碼、分類和分析,逐步形成研究議題並完成論文。
    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恩慈中學校安人員在處理學生偏差行為上,發現學生的偏差行為以外向性問題和學習適應問題為主。常見的輕微偏差行為包括:違規使用手機、不遵守課堂規範、私自行動等;偶發的嚴重偏差行為則有抽菸、鬥毆及無照騎乘機車等情形。
    二、恩慈中學校安人員對學生管教行為主要採用正向管教策略,並結合同理心和有效的溝通方式,來幫助學生改善偏差行為,促進學生的行為適應和學習成效。
    三、校安人員擔任生輔組長的適切性:經研究結果顯示,校安人員適合擔任生輔組長一職,能增加其校園管理經驗,有助於協助學校維護校園秩序和安全,並增強在學校行政運作中的角色功能。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論提出相關建議,作為恩慈中學之參考,並對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This study uses Enci Senior High School in Hsinchu as a case study to explore the gradual withdrawal of military training officers from campuses, the replacement of these officers by innovative student affairs personnel (abbreviated as campus security personnel), and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se personnel in managing student misconduct and serving as heads of student affairs. The study aim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school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campus security personnel in the future.
    The research adopt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with the researcher serving as the primary research instrument. Data was collected through interviews, on-site observations, document analysis, and reflective notes. After data collection, relevant data was coded, classified, and analyzed to gradually form research topics and complete the thesi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At Enci Senior High School, campus security personnel handling student misconduct found that the main issues were externalizing problems and learning adaptation issues. Common minor misconduct included: illegal use of mobile phones, failure to comply with classroom regulations, and unauthorized actions. Occasionally, serious misconduct such as smoking, fighting, and unlicensed motorcycle riding occurred.
    2.Campus security personnel at Enci Senior High School mainly use positive discipline strategies combined with empathy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methods to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misconduct, promoting behavioral adaptation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3.The appropriateness of campus security personnel serving as heads of student affair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campus security personnel are suitable for the position of head of student affairs, as it enhances their campus management experience, helps maintain campus order and safety, and strengthens their functional role in school administration.
    Finally,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relevant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or Enci Senior High School,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provided.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議題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探討學生偏差行為類型 7 第二節 管教行為相關理論之探討 14 第三節 校安人員擔任生輔組長職務之探討 21 第四節 校安人員相關研究之探討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場域 3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4 第三節 研究流程及概念發展架構 36 第四節 研究者角色 38 第五節 蒐集資料的方法與研究工具 39 第六節 研究資料蒐集程序與分析 41 第七節 資料的檢證 46 第八節 研究倫理 48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51 第一節 學生外向性偏差行為與學習適應問題居多 51 第二節 校安人員管教行為多採正向管教 58 第三節 校安人員可接任生輔組長 64 第四節 綜合討論 74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77 第一節 結論 77 第二節 建議 79 參考文獻 82 壹、中文部分 82 附錄 85 附錄一 學生獎懲實施要點 85 附錄二 適當之正向管教措施 91 附錄三 校安人員培訓課程表 93 附錄四 邀請參與研究同意書 94 附錄五 前導訪談 96 附錄六 正式訪談 97 附錄七 訪談編碼分析 98 附錄八 學生行動載具管理辦法 106

    壹、中文部分
    丁惠群(2008)。完全中學生輔組長之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王鐘億(2020)。臺南市高級中等學校生活輔導組長個人特質、行政能力與輔導知能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吳武典(1987)。青少年問題與對策。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吳武典(1987)。散播愛的種子一談輔導的理念與方法。張老師。
    吳武典(1992)。偏差行為的診斷與輔導。現代教育,7(1),17-26。
    吳清山(1996)。教師管教權責之探討。初等教育學刊,5,124-135。
    吳清山(2003)。教育法規一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吳鼎(1983)。輔導原理。國立編譯館。
    李政賢(譯)(2006)。M. Catherine, & B.R. Gretxhen著。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
    李美華(譯)。(201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著。「正面管教法」。五南。
    李彩松(2021)。校安人員之工作探討。(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沈大鈞(2018)。北北基地區高中職生輔組長人格特質與學生生活輔導效能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沈敬唐(2019)。從利害關係人角度探討教官退出校園衍生相關校園安全之研究:以雲林某普通高中為例(碩士論文)。環球科技大學。
    林信志、劉藍芳(2011)。民中學班級經營之正向管教策略。中等教育,62(1),122-131。
    林冠帆(2023)。教官全面退離後學務創新人力對私立大專校院校園安全工作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邱守山(2021)。臺東縣高中職教官退離校園後生涯轉換規劃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洪乙仕(2019)。以學務創新人力取代軍訓教官退出校園之研究 :以臺中市高中職校為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
    徐敏峰(2021)。高中職校進用學務創新人力之初探-以臺中市高中職校為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高級中等學校組織設置及員額編制標準(2018年7月16日)修正公布
    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1257&KeyWord=%E7%B5%84%E7%B9%94%E8%A8%AD%E7%BD%AE%E5%8F%8A%E5%93%A1%E9%A1%8D%E7%B7%A8%E5%88%B6
    張如欣(2011)。國中生偏差行為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
    張怡真(2008)。父母教養方式、教師支持與國三學生偏差行為之關聯性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張庭維(2018)。「無法強制學生轉學體制下」教師管教作為之探討:以新竹地區一所高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張淑倩(2004)。苗栗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管教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
    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https://csrc.edu.tw/
    許春金(2010)。犯罪學(修訂六版)。臺北:三民。
    許瑞玲(2013)。大學校安專責人員角色功能之研究─以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與私立建國科技大學現況之分析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陳正年(2018)。從高中職軍訓教官到校安人員的角色轉變-以高雄市高中職校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陳正年(2018)。從高中職軍訓教官到校安人員的角色轉變-以高雄市高中職校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陳羿足(2000)。影響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家庭因素研究一以台中地區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黃甯巧(2019)。信念、低自我控制、偏差行為傷害評估與高中職生偏差行為之關聯性。(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法。心理。
    黃瑞琴(2021)。質性教育研究方法(第三版)。心理。
    楊玉蘭(2020)。軍訓教官退出校園政策之回應性評估:以桃園市某私立高職為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
    楊家芃(2020)。軍訓教官退出校園政策對學生事務及生活輔導之影響評估-以高雄市完全中學為例。(碩士論文)。僑光科技大學
    楊國樞(1978)。中學生的問題行為及其學校的影響因素。載於陳英豪(主編),青少年行為與輔導-對學校道德教育與訓導工作的檢討(頁3-19)。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董旭英、王文玲(2007)。國高中生依附父母、接觸偏差同儕、傳統價值觀念與偏差行為關聯性之差異性研究。犯罪學期刊。10(2),29-48。
    潘中道、胡龍騰、蘇文賢(譯)(2014)。Ranjit Kumar著。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學富文化。
    潘慧玲(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高等教育。
    謝倩瑜(2018)。雙北地區高中職生活輔導組長情緒管理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謝峰裕(2020)。嘉義縣市高級中等學校教師知覺軍訓教官兼任生輔組長優劣勢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顏世帆(2021)。嘉義地區高中教官生活輔導工作與學生偏差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