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正宏
論文名稱: 國小數學幾何教科書分析:以三角形面積單元為例
Analysis of ElementaryMathematics Geometric Textbooks:Areas of Triangle
指導教授: 許慧玉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竹師教育學院 - 數理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1
中文關鍵詞: 三角形面積公式教科書分析內容分析研究法
外文關鍵詞: area formula of triangle, analysis of textbook, content analysis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四個版本國小數學教科書在三角形面積單元中,三角形面積概念的推論和高的概念鋪陳,及習題的線段複雜性和解題複雜性;進而了解教科書所安排的活動。研究對象為102學年度學生使用的四個版本的教科書,包含課本和習作。本研究分為兩部分,課本教學內容採用紮根理論研究法,透過由下而上,先從蒐集各個版本課本的教學內容開始,從資料中衍生出第一部分的研究架構;習題的部分採用內容分析法,根據文獻之研究架構修改而來。
    研究發現,在三角形面積單元的教學中,除了K版本以外另外三個版本都是從定義開始,定義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因此易造成學生混淆;在畫高的教學中,除了K、N版本是利用操作來教學外,其他版本在教學中都是利用定義來操作教學,比較抽象容易讓學生看不到該如何操作。習題方面,可以看到各版本的線段複雜性,除了H版本線段複雜性較高之外,另三個版本大致上差異較小,解題複雜性可以透過格線看到四個版本中H版本並沒有格線的習題,幾何性質和解題步驟數可以看到四個版本習題因為1步驟的解題和需要一種幾何性質的習題最多,所以難度整體來說比較低。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research discussed that 4 version of mathematical textbook in elementary school. In the materials of areas of triangle, we focus on speculate of areas of triangle, the concept of high of triangle, and exercises of diagram complexity and problem-solving complexit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activities from textbook. The object of study is the students who use 4 version of textbooks and include textbook and textbook’s exercises in 102 academic year. The research can be separated in two parts. First, the content of text’s instruction uses grounded theory methodology from bottom to top by collecting every version of textbook’s content to start, and it derives from the research structure of the first part. Second, the part of practice is uses content analysis and according to editing from research structure.
    In the research about materials of areas of triangle, there are three version starting from definition except K version, and it is too abstract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make them confused. In teaching about drawing height, K and N versions use operation to teach, but other versions use definition to operate and teach. More abstract in the textbook, more confused the students get. In aspect of exercise, we can see every version’s diagram complexity. H version is more complicated, but others are less. Problem-solving complexity can be saw H version doesn’t have the exercise of grid. In required geometric properties and number of solution steps, we can see that the exercises in 4 version’s about 1 step solution and need required geometric properties are more, so the difficulty is less.

    目錄 摘要 II Abstract III 圖次 V 表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限制 4 第四節 名詞解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面積概念的相關研究 5 第二節 面積的迷思概念 11 第三節 課程綱要 13 第四節 數學教科書相關研究 1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9 第一節 研究流程 1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1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2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34 第一節 各版本三角形面積教學內容分析 34 第二節 各版本教科書習題分析 5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3 第一節 結論 83 第二節 建議 86 參考文獻 89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尤欣涵(民99)。台灣、美國與新加坡中學階段幾何教材內容之分析-以三角形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左台益與梁勇能(2001)。國二學生空間能力與van Hiele 幾何思考層次相關性
    研究。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46(1 &2),1-20。
    林美如 (民96)。台灣、香港、中國國小數學教科書幾何教材之內容分析。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宜蓁 (民98)。綜觀總結性評量結果探討兒童分數的學習。取自:http://jen.naer.edu.tw/A%E8%87%AA%E8%80%95%E5%8D%80/A%20plow%20area.htm
    吳芝儀(譯) (民92)。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原作者:Anselm Strauss &Juliet Corbin)。嘉義市: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
    吳佳珍 (民100)。以認知負荷理論探討不同文本呈現方式對國小高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表現之影響:以面積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數學暨資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吳金聰 (民102)。PPt 融入數學教學之研究―以國小五年級「面積公式」單元教學為例。屏東教大科學教育,37,34-65。
    高新建(1991)。國小教師課程決定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嘉皇 (民92)。國小學童面積概念轉化文本之設計及其教學效果之實驗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班博士論文,高雄。
    陳嘉皇 (民102)。國小六年級學生運用一般化基模進行圖形規律問題解題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8(1),59-90。
    莊月嬌 (民94)。九年一貫課程小學幾何教材內容分析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莊麗娟 (民90)。「多媒體動態評量」低獲益受試者之認知缺陷與協助策略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中心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1,109-133。
    教育部(民97)。97 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民102)。國小數學五下。
    許嵐婷 (民91)。國小五年級面積概念之教學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數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台中。
    許瑛珍主編 (民102)。國小數學五上。台南:翰林出版事業。
    游天明 (民100)。台灣、新加坡與芬蘭國小五、六年級幾何教材內容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黃金鐘主編 (民102)。國小數學五上。台南:南一書局。
    董修齊 (2011)。台灣與芬蘭國小數學教科書幾何內容之分析比較。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楊承鑫 (民102)。一~九年級數學平面幾何教材內容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睿智主編 (民102)。國小數學五上。台北:康軒文教事業。
    解義弘 (民92)。論Marshall對四則運算應用問題做分類的發現─一個隱性建議使用規則的實驗。中原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劉曼麗、戴政吉 (民90)。國小四年級學童面積概念之研究。九十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頁1757-1788)。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藍順德(2010)。教科書政策、制度與研究。民國101 年10 月30 日,取自
    http://www.ntcu.edu.tw/cute/website/教科書政策、制度與研究.ppt
    譚寧君(民87a)。國小兒童面積迷思概念分析研究。台北師院學報,11,
    573-602。
    譚寧君 (民87b)。國民小學高年級面積教材分析。發表於國立嘉義師範學院86學年度數學教育研討會。取自:http://wd.naer.edu.tw/study/219/12-1.htm

    外文部分
    Andreas J. Stylianides (2007).Proof and Proving in School,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Vol.38,No.3,289-321
    Burger, W. F. & Shaughnessy, J. M. (1986).Characterizing the van Hiele Levels of Development in Geometry.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Vol. 17,No.1 (Jan., 1986) , pp. 31-48.
    Corbin,J.,& Strauss,A.(1998).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2nd edition)
    Charalambous, C. Y., Delaney, S., Hsu, H.-Y., & Mesa, V. (2010).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of Fractions in Textbooks from Three Countries.
    Hsu, H.-Y., & Silver (2014). Cognitive Complexity of Mathematics Instructional Tasks in a Taiwanese Classroom: An Examination of Task Sources.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45(4),460-496.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2000).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Virginia: The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Outhred, L., & Mitchelmore, M.(2000). Young children’s intuitiveunderstanding of rectangular area measurement. Journal for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31 (2), 144-167.
    Scott, W.A.(1962). Cognitive Complexity and Cognitive Flexibility.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25(4), 405-414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