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趙敬堯
Chao, Ching-Yao
論文名稱: 透過企業併購達成實質減資效果之研究-以日月光矽品為例
To Achieve the real effects of Capital Reduction via M&As - In the Case of ASE & SPIL
指導教授: 林哲群
Lin, Che-Chin
口試委員: 張焯然
Chang, Jow-Ran
蔡錦堂
Tsay, Jiin-Tar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技管理學院 - 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EMBA)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2
中文關鍵詞: 日月光矽品日月光投控產業整併減資
外文關鍵詞: ASE, SPIL, ASE Holdings Co., Lts., industry integration, capital reduction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企業成立初期必然不斷追求成長,以期達到經濟規模並建構進入障礙及增強市場地位,當產業進入企業循環週期的成熟衰退期,或是高原期的停滯狀態,微利時代來臨且獲利不再成長,過去快速累積膨脹的股本,轉而讓經營者面對股東對於股東權益報酬率及每股盈餘期待的壓力日增。近年來台灣上市櫃公司實施現金減資的公司家數與日俱增,究竟其主要目的是否因為缺乏成長動能而直接退還現金給股東?或是公司對產業的未來發展有足夠的願景而願意辦理減資?
    本研究試圖透過日月光與矽品案件的分析,了解在面臨產業的快速且嚴峻的變化下,除了現金減資這種消極式的財務操作外,還有什麼方式可以突破困境?
    自2015年日月光發起併購矽品一案,期間紛紛擾擾,隨著日月光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於2018年4月30日掛牌上市而告一段落,對於其最終結果,似乎是圓滿落幕,其間涉及的企業攻防,法律交鋒,實為近年來企業併購史上的一個重要案例,藉由成立產業控股公司進行資本瘦身,不但完成產業整合,並同時達成實質減資效果。
    本研究認為,如果沒有全盤考量佐以產業整併,僅係運用財務手法,完成數學式中減少分母的減資手段而無法確保分子的穩定或成長,則減資無異是飲鴆止渴,無法提高股東之實質權益,市場亦不會給予高度的肯定。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nterprise, it will inevitably continue to pursue growth to reach the scale of the economy and establish barriers and enhance its market position. When the industry enters the mature or recession period of corporate cycle, or the stagnation of the plateau period, the micro-profit era will come and the profit will no longer grow. The rapid accumulation of the equity in the past has led the management team to face the increasing pressure of ROE (Return on equity) and EPS expectations from shareholders. In recent years, the number of TWSE-listed and OTC-listed companies which implement reduction of capitals has increased day by day. What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se companies' capital reductions? Return cash directly to shareholders for lack of growth, or because of great prospect?
    In addition to the passive financial operation of capital reduction, this study attempts to find out other ways to overcome the predicament under rapid and tough changes in the industr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erger case of ASE and SPIL in 2018.
    Since 2015, the case that SPIL was merged by ASE met a lot of problems. With the end of the listing of ASE Holdings Co., Ltd. on April 30, 2018, the final result seems to have a successful conclusion. The legal confrontation and the offense and defense between the companies involved in the merger are indeed an important case in the history of corporat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recent years. By establishing an industry holding company to reduce capital, not only completed industry integration, but also achieved a reduction in capital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y shows the capital reduction is unlikely to be effective in enhancing stockholders interests and positive return on market shares without overall considering with M&As . It is a moment’s relief or pleasure which can bring endless suffering to come if capital reduction is implemented as reducing denominator without business growing continually to numerator.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I 第一章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3 第一節 研究對象及範圍 3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4 第三節 研究限制 6 第三章 文獻探討與相關法令依據 7 第一節 減資 7 一、 減資之動機與目的 7 二、 減資之依據及程序 8 三、 減資相關文獻回顧 10 第二節 併購 12 一、 併購種類與型態 12 二、 企業併購之動機與目的 13 三、 目標公司之抵抗 14 四、 企業併購之依據及程序 14 五、 企業併購相關文獻回顧 18 第四章 半導體封測產業簡介 20 第一節 半導體產業簡介 20 一、 半導體產業簡介 20 二、 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歷程 22 第二節 半導體封測產業概況 24 一、 封測技術演進 24 二、 封測產業發展與現況 25 三、 台灣主要封測廠 26 第三節 中國大陸半導體紅色供應鏈崛起 27 一、 紅色供應鏈 27 二、 兩岸封測產業發展狀況 29 三、 中國大陸主要封測廠 30 第五章 個案分析 32 第一節 日月光半導體製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日月光) 32 一、 基本資料 32 二、 重要經營數據摘要 33 三、 歷年大事記 34 第二節 矽品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矽品) 39 一、 基本資料 39 二、 重要經營數據摘要 40 三、 歷年大事記 41 第三節 合併案始末 42 一、 日月光發起併購之動機 42 二、 合併大事記 43 三、 合併架構 45 四、 日月光/矽品各項條件分析 46 五、 發動併購時機 52 六、 併購財務效果模擬 54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56 參考文獻 57

    一、 中文部分
    1. 王元章、黃永成,公司減資宣告對市場微結構之衝擊,證券市場發展季刊(25(1),2013),P27~65。
    2. 王若蓮、熊杏華、林孟慧,公司進行減資之長期經營績效探討,朝陽商管評論(2017.06,第十六卷,第一期),P61~80。
    3. 方嘉麟、林進富、樓永堅審定(2015),企業併購個案研究(七),方照出版有限公司。
    4. 王瑪如、蕭君宇,彌補虧損減資、現金減資與庫藏股減資之市場宣告效果,會計評論((57),2013),P105~135。
    5. 朱盎、常瑩,半導體行業併購持續活躍,應用領域發展帶來機遇與挑戰,《半導體行業》雜誌(2017.06)。
    6. 朱德芳,論公開發行公司之資本結構重組與公司治理:以形式減資與私募增資為核心,台大法學論叢(37(2),2008),P81~150。
    7. 李在僑、趙永祥,現金減資宣告效果探討-以事件研究法為例,育達科大學報((30),2012),P103~131。
    8. 吳志光,公司減資相關疑義,理律法律雜誌雙月刊(2003.01),P10。
    9. 呂宗益(2010),企業減肥來自台灣上市上櫃公司現金減資、庫藏股減資之比較分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吳敏鈺(2015),上市櫃公司現金減資與虧損減資之短期績效衡量,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1. 李國榮、呂素蓮、張舜迪,台灣證券市場減資效應分析,台灣金融財務季刊,10(3),2009,P29~57。
    12. 林有志、陳筱平,現金減資之宣告效果,當代會計(12(1),2011),P31~56。
    13. 林正寶、謝銘元(2015),企業併購:國際觀點,新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14. 林佑蓉(2011),IPO公司併購與其長期經營績效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財務金融學系碩士論文。
    15. 林柄滄(2000),成功的企業購併,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16. 林哲群(2017),財務管理輕鬆上手Financial Management-Easy to Get Started,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17. 卓祺佩(2010),封測企業成長之研究-以日月光, AMKOR, 矽品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財務金融組碩士論文。
    18. 林鴻光、許永聲、沈家瑜,企業進行現金減資之宣告效果及對其營運績效之影響,台灣管理學刊(9(2),2009),P185~203。
    19. 洪尉植(2014),企業現金持有變動如何影響公司價值-以中華電信資本公積轉增資再減資個案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20. 施雅茹分析師 (2014.09),「中國芯勢力_兩岸半導體產業發展競局」MIC。
    21. 秦書芳(2014),從財報分析角度來檢視聯發科與高通之經營績效,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科學學程碩士班碩士論文。
    22. 涂輝忠(2015),「2015年全球封測產業回顧與展望」,MIC。
    23. 涂輝忠(2016),「2016年全球封測產業回顧與展望」,MIC。
    24. 高麗萍、陳奕翰、吳宗倫、李冠綸、許誌凱、林旻君、陳昱瑋,現金減資、現金增資與股價反應,致理科技大學,致理學報((35),2015),P119~150。
    25. 陳子昂資深總監(2018.03),後十九大習近平時代科技產業新局對台之影響與契機,MIC專題演講。
    26. 張竹萱、盧德康、林修葳,彌補虧損減資與企業長期發展:南亞科技之個案研究,東吳經濟商學學報((74),2011),P83~118。
    27. 陳志昂(2008),上市公司實施減資之長期績效研究,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8. 陳俊合(2011),現金減資企業特性之探討,國立中興大學高階經理人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9. 許純華(2009),台灣上市櫃公司減資後績效與減資類型之關聯性,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0. 粘瑜芬(2011),現金減資的後續長期績效之探討,國立中興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1. 許祺昌、陳玉如、陳雨琮,減資彌補虧損前之增資得否認列損失探討,會計研究月刊((312),2011),P132~137。
    32. 郭榮芳(2009),現金減資企業財務特性之實證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商學組碩士論文。
    33. 陳赫榮(2015),商譽會計處理方法與併購宣告對股價累積異常報酬影響之關聯性,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4. 張漢傑,企業減資的苦與甘,會計研究月刊((281)2009),P52~58。
    35. 陳曉珮(2016),探討兩岸封測業之競合及從財報分析角度檢視其經營績效–以日月光與長電科技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財務金融學程碩士論文。
    36. 黃文美(2018),現金減資對企業營運績效的影響-以國巨股份有限公司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財務金融學程碩士論文。
    37. 黃劭彥、鍾宇軒、邱安安、許景翔,公司減資、經營績效與盈餘管理,台灣管理學刊(2011.08),P155~175。
    38. 黃劭彥、林琦珍、黃怡倫,我國實施減資之上市櫃公司其公司治理對公司績效之影響,台灣管理學刊(12(2),2012),P227~250。
    39. 黃若熏(2010),上市(櫃)公司購併後之長期績效,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40. 黃政傑、林鳳儀,公司減資退還股款不以現金為限,理律法律雜誌雙月刊(2008.05),P9。
    41. 黃愉涵(2012),敵意併購下目標公司是否採取防禦措施對主併公司併購前後經營績效之影響,國立中興大學會計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42. 游惠蘭(2013),兩岸三地企業併購溢價實務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財務金融組碩士論文。
    43. 黃德芬、盧素蓮,促成股東權益極大 有助每股盈餘提昇 公司減資外一章-減資返還股款之策略運用,會計研究月刊((208)2003),P89~94。
    44. 葉公亮(2005),我國證券商併購實務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財務金融組碩士論文。
    45. 楊芳瑜(2007),公司減資返還股款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6. 葉威良(2007),併購策略對併購後股東價值影響之研究-以美國金融業為例,國立台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7. 楊啟鑫分析師 (2016.03),「由封測大廠併購事件看兩岸半導體產業競合態勢」,工研院(IEK)專題演講。
    48. 楊馥如、顧廣平、董建中,我國上市櫃公司減資後長期績效評估,績效與策略研究(2(2),2005),P35~55。
    49. 熊嘉彬(2017),「2017年全球封測產業回顧與展望」,MIC。
    50. 鄭有善(2009),上市櫃公司增資與減資後長期績效之比較,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51. 鄭旭霖 (2011),上市櫃公司減資宣告對股東財富影響之實證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國際財務金融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52. 蔡佳宏(2014),企業併購成功條件之研究:以硬碟產業中的Western Digital 與Seagate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會計與管理決策組碩士論文。
    53. 蔡宣茹(2016),併購下主併公司的營運績效,國立中興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54. 劉彥皇(2007),公司敵意併購防禦措施之研究,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論文學位。
    55. 劉任昌、邱志忠、楊朝成,臺灣企業之發放政策:現金股利、股票購回與現金減資,證券市場發展季刊((26(3),2014),P47~96。
    56. 蕭純純(2008),不同減資類型之短期與長期分析-以台灣上市櫃公司為例,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二、 英文部分
    1. Black, F. 1976.The dividend puzzle. Journal of Finance Portfolio
    2. Jensen, M. C. 1986. 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 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6(2), 323-329
    3. Jensen, M.C. 1989.Eclipse of the Public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7(5), 61-84
    三、 網站部分
    1. 公開資訊觀測站https://mops.twse.com.tw
    2. 台灣證券交易所https://www.twse.com.tw
    3. 財團法人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https://www.sfi.org.tw
    4. 財政部https://www.etax.nat.gov.tw/etwmain
    5. 行政院經濟部商業司https://gcis.nat.gov.tw/pub/cmpy/cmpyInfoListAction.do
    6. 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
    7.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網站https://www.sfb.gov.tw/ch/index.jsp
    8. 中國大陸商務部反壟斷局網頁http://fldj.mofcom.gov.cn/article/ztxx/201711/20171102675701.shtml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