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儷婉
Lin,Li Wan
論文名稱: 國小資深視覺藝術教師生涯與專業發展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Career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Veteran Elementary School Visual Art Teachers
指導教授: 呂燕卿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4
中文關鍵詞: 視覺藝術國小資深視覺藝術教師生涯發展專業發展
外文關鍵詞: visual arts, veteran elementary school visual art teachers, career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相關次數: 點閱:4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探討國小資深視覺藝術教師之生涯與專業發展,採用質性研究之深度訪談法,輔以文獻探討、背景資料問卷調查、文件分析等方法進行研究,資料採用分析歸納法與紮根理論整理比較,找出核心概念、形成架構脈絡。研究對象則選擇台灣北、中、南、東區共八位具指標性的國小資深視覺藝術教師,經由這八個個案探求本研究之主題。本研究主要發現與結論如下:
    (一)國小資深視覺藝術教師在每一階段的生涯歷程都有獨特的體驗,且對其於藝術教育的專業成長上有「承先」、「啟後」的密切關連性;角色楷模與對美術環境的省思是主要影響他們從事藝術教育工作的原因。
    (二)教師之教學理念隨著年歲與實務經驗有不同層面的理解與重視。
    (三)優秀視覺藝術師資應具備:高敏感度、用心投入研究、純熟的美術知識與技能、充滿工作熱忱、具有藝術與人文素養以及創意思考與開發能力等條件;而專業知能養成之途徑包括:參與研習進修、成立研究團隊、善用社會資源、建立教學檔案、閱讀期刊書籍、加入藝術社團、養成終身學習態度等。
    (四)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基本理念值得肯定,但政策配套措施尚有努力之空間,並宜積極調整課程與教學實務之問題。
    (五)強化視覺藝術教師專業角色,並用執行者與規劃者雙重角色配合推動藝術教育。
    (六)未來需重視藝術教育,推動藝術特色;成立藝術教育交流機構,凝聚藝術教育人才;建立藝術教師專才專任制度等。
    根據以上的發現與結論,本研究提出對教育主管機關、縣市輔導團、國小視覺藝術教師以及未來研究之具體建議,以供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veteran art teachers’ career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ight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from north, middle, south and eastern regions of Taiwan were selected for interviews in this qualitative study.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document analysis were used to collect dat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following six conclusions:
    (1)Veteran visual art teachers had special art experience in their early age and had carried it on through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ole models and caring the arts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m to engage art education.
    (2)Veteran visual art teachers’ understanding about teaching concept changes from time to time.
    (3)The requirements for a good visual art educator include sensitivity, involvement, knowledge and skills, enthusiasm, and creativity. Methods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clude workshop and professional society participation, team work, resource usage, portfolio establishment, and long life learning.
    (4)Veteran visual art teachers confirm the concepts of the nine-year integrated curriculum of arts and humanities, but worry its policy and implementation.
    (5) Visual art teachers should be intensified their professional role in order to advocate visual art education at higher administrative positions.
    (6) Visual art education should be drawn the attention in the future. Actions include forming resource exchange center, gathering art educators, building new teaching system of art teachers.
    According to the study, suggestions are made fo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dvisory groups, visual art teachers in elementary schools, and the further studie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6 第三節 研究方法…………………………………………………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視覺…………………………………………10 第五節 名詞釋義…………………………………………………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教師生涯發展相關理論及其影響因素…………………13 一、教師生涯發展相關理論………………………………………13 二、影響教師生涯發展的因素及相關研究………………………23 第二節 國小視覺藝術教師之養成與發展………………………28 一、台灣國小視覺藝術教育師資之養成簡史……………………28 二、影響國小視覺藝術教師之教育發展趨勢……………………32 三、教師專業發展相關理論………………………………………41 四、視覺藝術教師專業發展相關研究……………………………47 第三節 國小視覺藝術教育現況探討……………………………49 一、國小視覺藝術師資任用情況…………………………………49 二、國小視覺藝術教師之角色……………………………………50 三、國小視覺藝術教育現況與相關研究…………………………5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59 第一節 質性研究方法……………………………………………59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步驟…………………………………………61 第三節 研究對象…………………………………………………68 第四節 研究工具…………………………………………………73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78 第六節 質性研究倫理……………………………………………87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89 第一節 國小資深視覺藝術教師生涯發展分析與討論…………89 第二節 國小資深視覺藝術教師專業發展分析與討論…………108 第三節 國小資深視覺藝術教師對實施藝術教育之現況與期許 分析………………………………………………………13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61 第一節 研究結論…………………………………………………161 第二節 建議………………………………………………………167 參考書目……………………………………………………………171 一、中文部分………………………………………………………171 二、英文部分………………………………………………………178 附 錄………………………………………………………………179 附錄一 推薦函……………………………………………………179 附錄二 邀請函……………………………………………………181 附錄三 訪談同意書………………………………………………182 附錄四 訪談重點摘述……………………………………………183 附錄五 訪談大綱…………………………………………………184 附錄六 背景資料問卷……………………………………………185 附錄七 驗證函……………………………………………………187 附錄八 訪談紀錄表………………………………………………188 附錄九 訪談逐字稿舉隅…………………………………………189 附錄十 群聚意義單元……………………………………………194 附錄十一 訪談資料整理分析舉隅………………………………212

    一、中文書目
    丁金環(2003)。台中縣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領域實施情形之調查研究。新竹:新竹師學院美勞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孔建昌(2003)。我們的那堂兒童美術課:校外教師團體專業成長經驗與意涵。台北: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藝術與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士樵(2003)。童話推手:台灣兒童美術教育從頭說起。美育雙月刊,131,2-3。台北市:國立藝術教育館。
    王怡文(2004)。高雄市國小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統整課程與協同教學之實施現況調查研究。屏東: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麗菱(1998)。中學美術教師專門專業學科能力指標之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2001)。施行九年一貫課程前之省思與建議:八十八學年度全國國民小學美勞教師任課情形為例。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田秀蘭(2000)。紮根理論在諮商心理學研究中的應用。輔導季刊,36(4),35-40。
    朱俊淇(2000)。國民小學教師生涯發展停滯期之研究。台中: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婉婷(2004)。澎湖縣國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統整實施現況與意見調查之研究。台南: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
    何慧芬(1985)。繪畫鑑賞教學理論基礎之研究。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研究。台北:五南。
    吳芝儀 譯(1996)。Vernon G. Zunker 原著。生涯發展理論與實際。台北市:揚智文化。
    吳芝儀、李奉儒 譯(1995)。Michael Quinn Patton 原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國淳(2000)。戰後五十年來台灣地區中小學美術教育研究。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清山(1996a)。教師生涯發展之探討。國立教育資科館:教育學術講座專輯,7,ll7-l53。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吳清山(1996b)。教育發展與教育改革。台北:心理。
    呂佳真(2003)。高雄縣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實施現況調查與分析。屏東:屏東師範學院音樂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呂燕卿(1989)。當今國小美勞教學之新趨勢。國教世紀,25(2),18-22。
    呂燕卿(1992)。國小美術教學上繪畫鑑賞之重要性,美育月刊,24,5-23。
    呂燕卿(1994)。新修訂之國民小學美勞課程標準的特色。教師天地,71,16-19。
    呂燕卿(1999a)。簡介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課程綱要之理念與特色。北縣教育,29,6-10。
    呂燕卿(1999b)。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課程綱要及實施原則,現代教育論壇「藝術與人文」研討會論文集。5-22。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李奉儒等 譯(2001)。Robert C. Bogdan,Sari Knopp Biklen原著。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市:濤石文化。
    李美華等 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市:石英。
    李新鄉(2001)。國小教師專業發展活動類別與辦理模式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嘉義大學學報,11。嘉義:國立嘉義大學。
    李鍇偉(2001)。慈濟精神對慈濟教師生涯發展之影響研究:以台北市國小慈濟教師為例。台北: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林育瑋(1996)。幼教教師的專業發展。國民教育,36(5),24-34
    林幸台(1989)。我國國小教師生涯發展之研究。輔導學報,12,265-297。
    林炎旦(1999)。我國中小學一般美術(勞)教育實施成效之研究。北師院學報,12,603-628。
    林家君(2003)。南投縣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領域」音樂教學現況及師資專業發展之探究。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音樂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曼麗(2000)。台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台北:雄師。
    林曼麗(2002)。藝術.人文.新契機:視覺藝術教育理念之思考。美育,113,71-80。
    林惠敏(2002)。國小教師美術教學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逸貞(2003)。台灣地區高中職舞蹈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靖芬(1999)。台北市國小女性教師生涯發展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慧瑜(1994)。國小教師生涯發展階段與教師關注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靜宜(2001)。國小女性教師的生涯阻礙因應方式之研究。台中: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儷婉(2002)。學不厭教不倦的美術教育家:倪朝龍專訪。美育,131,12-15。
    金樹人(1992)。生涯輔導在教育組織內的應用。教師天地,57,19-29。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倪明和(2003)。國民中學視覺藝術課程實施現況研究:以中部五縣市為例。彰化: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國華(1993)。國民中學教師生涯專業發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國華(1997)。國民中學小學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孫嘉妏(2001)。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統整之研究。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徐秀菊(2003)。台灣地區國民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現況普查及問題分析。台北市:國立藝術教育館。
    桂冠前瞻教育叢書編譯組 譯(1999)。Shirley F. Heck,C.Ray Williams原著。教師角色。台北:桂冠。
    袁汝儀(1994)。由戰後台灣的五種視覺藝術教育趨勢探討視覺藝術教師自主性之重要性與培養。美育,54,39-52。
    馬中峰(2003)。國中視覺藝術教師在職進修與專業能力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彰化: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強華(1988)。教師生涯發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30,113-132。
    高震峰、陳秋瑾(2002)。教育學與藝術教育。載於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台北:桂冠。
    高勳芳、陳美娟(2002)。國小專家教師專業知能形成歷程要件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5,527-556。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國立教育資料館 編(2002)。國民小學視覺藝術教學與師資培育。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張育瑄(2003)。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實施現況調查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1989)。張氏心裡學辭典。台北市:國立台灣師大。
    張添洲(1993)。教師生涯發展與規劃。台北:五南。
    張添洲(1994)。峰迴路轉生涯路。台北:書泉出版社。
    張瓊瑩(1996)。終身學習中教師發展的時代意義。教學科技與媒體,40,1-2。
    教育部 (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總綱。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邁向學習社會。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
    梁瑞安(1996)。國民中小學教師生涯承諾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莊佩珍(1994)。資優女性的生涯發展和相關因素。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國鋯(2001)。台北市國小教師生涯發展與學習需求之研究。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銘珊(2003)。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畢業生之特教教師生涯發展之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麗菁(2001)。國小資深教師實務知識與其影響因素之個案研究:以數學科為例。台中: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丁熒(2000)。從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談教師角色的更新。九年一貫課程:從理論、政策到執行。高雄:復文。
    郭玉霞(1997)。教師的實務知識:一位國小初任教師的個案研究。高雄:復文。
    郭金蓮(2003)。國民小學級任教師美勞教學專門能力之調查研究:以台中縣豐洲國小為例。新竹: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郭禎祥(1993)。當前我國國民美術教育新趨勢。台北:師大中教輔委會。
    郭禎祥(1999a)。描繪新世紀藝術教育藍圖。美育,110,l-9。
    郭禎祥(1999b)。廿一世紀藝術教育的展望。美育,106,1-9。
    陳羽鵑(2003)。苗栗縣國小學童參加美術比賽現況調查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
    陳志樺(1994)。我國國民中學工藝教師生涯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昭儀(1998)。良師典範對國中資優生的影響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6(5),65-85。
    陳柏璋(1999)。從九年一貫課程教師角色的再定位談師資培育因應之道。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主編:迎向千禧年--新世紀的救育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35-245。高雄:麗文。
    陳美玉(l999a)。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陳美玉(1999b)。教師專業發展途徑之探討:以教師專業發展經驗合作反省為例。教育研究資訊,7(2),80-99。
    陳郁婷(2002)。美術教師對學料教學知識之需求自覺因素之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班藝術教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珮琦(2003)。國民小學教師生涯發展狀況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台中: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朝平、黃壬來(1995)。國小美勞科教材教法。台北:五南。
    陳毓瑞(2002)。國民小學教學熱忱教師之研究。台中: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箐繡(2001)。美勞科教學知識的建構模式之探討:以嘉義師院美教系學生為研究對象。二00一年國際藝術教育研討會。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
    陳德欣(1993)。我國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專業科目教師生涯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曉玲(2003)。國民中學實施藝術與人文視覺藝術科教學與藝術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穎彬(1993)。紅配綠畫童年。臺北:雄獅。
    曾玉瓶(2003)。高職美容科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國鴻(1993)。教師生涯職志的體認與規劃。載於吳清基等合著:教師生涯的經營。實習教師咨詢服務與輔導叢書。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實習室。
    曾慧敏(1993)。國小教師生涯發展及其工作需求、生涯關注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土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冬富(2002)。視覺藝術教育史概論。載於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台北:桂冠。
    黃夙霞(2004)。高雄市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統整課程教學實施現況調查研究。屏東:屏東師範學院音樂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黃炳煌(1995)。師資培育多元化後師資專業化可行方案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國立政治大學研究。台北:教育部。
    黃瑞琴(1989)。質的幼兒教育研究:省思與舉隅。國民教育,30(3.4),10-20。台北師範學院。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楊素惠(2003)。國小特殊教育教師生涯發展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台中: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王強(1996)。中華民國世界兒童畫展研究 (1966-95)。台北: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惠玲(1995)。從我國國中美術教育現況談師資培育的一些課題。一九九五國際藝術教育學會:亞洲地區學術研討會 文化、社會、藝術教育論文集(下),l10l-l144。南役: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
    劉明秋(1994)。教師生涯發展態度分析及改變之研究。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劉振源(1996)。兒童畫教材教法。台北市:藝術家。
    劉雅惠(1997)。國小教師生涯信念、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發展狀況相關之研究。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豐榮(1991)。艾斯納藝術教育思想研究。台北:水牛。
    歐用生(1992)。質的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潘元石(1989)。幼兒畫教學藝術。台北:信誼基金出版杜。
    鄭茱月(2002)。台北市國小女校長生涯發展歷程中重要他人及關鍵事件之研究。台北市:台北市立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新輝(1991)。國民小學高齡教師自我形象之調查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競聰(l999)。從在職美術教師到學校藝術教育:一個模式的建議。美育,109,115。
    戴素珍(2001)。女性教師生涯的詮釋學研究:以一位在職進修教師為例。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霜田靜志 作、蔡金柱 譯(1993)。美術教師論。國教天地,96,10-l2。
    魏炎順(1994)。國小美勞科教師學科專門能力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學報,8,527-55l。
    羅清水(1998)。終身教育在國小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研習資訊,15(4),1-7。
    蘇振明(1999)。20世紀美術教育史的回顧與啟示:「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的相關思考。現代教育論壇,藝術與人文專輯,71-88。
    蘇振明(2000)。「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相關問題的思考。文教基金會會訊,48,5-7。
    蘇振明等 撰(1999)。藝術教育教師手冊。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饒見維(1999)。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師專業發展之配套實施策略。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邁向新課程新紀元,305-328。臺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二、英文部分
    Berliner, D. C.(1994). Expertise - The wonder of exemplary performance. Retrieved April 14, 2003, for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courses.ed.asu.edu/berliner/readings/expertise.htm
    Burden, P. R.(1980). Teachers’ percep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and influences on their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RIC ED 198 087)
    Day, M.(1997). Preparing teachers of art for 2000 and beyond. In preparing teachers of art. Rest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DeMoulin, D. F. , & Guyton, J. W.(1988). A measure of common variables associated with career stages as perceived by principals and teachers: validation of a model for career development. Louisville, KY: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Midsouth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ERIC ED.303 422)
    Duncum, P.(1999). A case for an art education of everyday aesthetic experience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0(4), 295-311.
    Efland, A., Freedman, K., & Stuhr, P. (1996). Postmodern art education: An approach to curriculum. Rest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Fessler, R.(l985). A model for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P. J. Burke, & R. G. Heideman. Career-long teacher education,181-193.Illnois: C. C. Thomas.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