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賴梓雲
論文名稱: 方素珍童話故事研究
指導教授: 丁威仁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4
中文關鍵詞: 方素珍童話圖畫書兒童文學
外文關鍵詞: Fang Suzhen, Fairy tale, Picture Book, Children's Literature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方素珍是臺灣中生代童書創作者之一,自1975年投入兒童文學領域,至今仍創作不輟,創作類型包含兒童詩、兒歌、童話、圖畫書等,十分多樣化,此外也從事外國圖畫書的翻譯、國小語文教材的編寫工作,對於兒童文學的推廣可謂不遺餘力,以「兒童文學界的花婆婆」自許,要為世界做一件美麗的事。本論文以「方素珍童話故事研究」為研究主題,藉由文獻探討法、文本分析法、訪談法、歸納法,探討方素珍的生平背景、創作歷程與理念,並由其童話創作的題材選擇與主題分類了解其作品的風格特色,以及其所欲傳達的創作理念和作品的教育功能,最後以方素珍在臺灣兒童文學史上的價值與貢獻為結論,並提出對未來研究方向的期望。
      方素珍以立基於現實的創造性書寫、對人事物的關懷、意味深長的教育意義為創作理念,這三項創作理念影響其作品至深,使其兒童文學創作主題和題材皆不脫此範疇,本論文以「敬重三才的悲憫情懷」、「溫暖深刻的人物情誼」、「理想世界的建立」、「樂趣無窮的異境奇想」四者做為方素珍童話主題,除了突顯其作品的文學與教育價值之外,期能對方素珍的童話創作有更深入且完整的探討。方素珍能依據兒童心理與生活來取材,使其作品題材選擇多元,從其對童年成長歷程和對兒童觀察而來的生活體驗,到她以一顆敏銳易感的心對萬事萬物的感受,以及她用自己的創意想像去改寫、創新既有資料來汲取寫作題材,對她而言,只要用心觀察,世間沒有不可寫或寫不出的事物。此外,方素珍善用淺語的藝術營造淺顯易懂、幽默風趣的語言世界,其童話故事主題明確且深刻、人物塑造鮮明活潑、敘事虛實並用,使情節設計生動有趣,具濃厚的象徵性,皆使是其童話故事創作別具一格的原因。
    方素珍以寓言式的手法將人生道理寓寄於字裡行間,卻不流於說教,涵養兒童心性於無形,使其作品具有文學情趣與教育價值,而作家本人用心創作之餘,仍不忘推廣閱讀,透過演說或研習會將觸角深入兩岸各級學校。此外,她愛惜、拔擢人才,將閱讀與寫作的種子播灑至世界各角落,其為臺灣兒童文學界所做的努力與貢獻,不愧為臺灣兒童文學界發展的重要見證人。
    關鍵詞:方素珍、童話、圖畫書、兒童文學


    Summary
    Fang Suzhen is one of the creators of the Mesozoic children's books, self-investment in the field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1975, is still creating works of children's poems, nursery rhymes, fairy tales, picture books and other creative types contain very diverse, Also engaged in foreign picture books translation, element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preparation, sparing no effort for the promo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children spend mother-in-law "of the literary world from most beautiful thing to do for the world. In this thesis research theme "Fang Suzhen fairy tale study by literature analysis, text analysis, interviews, induction, and to explore the life background of Fang Suzhen, the creative process and philosophy, by the choice of theme and the theme of fairy creation Category understand the unique style of his work, as well as creative ideas and communicate its desired educational function works, the final conclusion Fang Suzhen value and contribution to the history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aiwan and raised expectations of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Fang Suzhen to legislation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creative writing, care for people and things, meaningful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creation, these three creative ideas affect his work deeply so that the theme and the theme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neither off this areas, the papers to respected Sancai compassion, "warm and deep character friendship",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deal world", "fun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Kinks" four as Fang Suzhen fairy tale theme, literary and educational value in addition to highlight their work In addition, the hope Fang Suzhen The Fairy Tales of the more in-depth and complete discussion. Fang Suzhen can be drawn based on the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and life, it works the choice of theme yuan, from childhood grew from life experience and observation of children, to her heart with a keen susceptible feelings of all things, as well as to rewrite her own creative imagination, innovation both to learn topics for writing on her, as long as the intention to observe, nothing in the world can not write or can not write things. Fang Suzhen make good use of simple language arts to create easy to understand the humorous language world, fairy tale theme is clear and profound, vivid characterization,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with the narrative, interesting plot design, with a strong symbolic, are so is their unique fairy tale creation.
    Fang Suzhen allegorical approach to life principles apartment Send in between the lines, not flow in the didactic children conservation Mind invisible, so that it works with literary taste and educational value, and the writer himself carefully creative while, still did not forget to promote reading tentacles deep into the two sides of schools at all levels through speeches or seminars. In addition, she cherish upward in the hierarchy, spraying the seeds of reading and writing to all corners of the world, the efforts and contributions made by the children of Taiwan literature, worthy of the important witness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aiwan.
    Keywords: Fang Suzhen, fairy tales, picture books, children's literature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義界----------------------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12 第四節 文獻探討---------------------------13 第二章 方素珍生命歷程與創作理念-------------21 第一節 方素珍的生命歷程--------------------21 第二節 方素珍寫作及得獎紀錄----------------26 第三節 方素珍童話故事創作理念---------------31 第四節 小結-------------------------------36 第三章 方素珍童話故事內容研究---------------38 第一節 方素珍童話故事內容概述---------------39 第二節 方素珍童話故事題材選擇-------------57 一、題材擷取-------------------------------58 二、靈感來源-------------------------------71 第三節 方素珍童話故事主題類型----------------76 一、敬重三才的悲憫情懷-----------------------76 二、溫暖深刻的人物情誼-----------------------82 三、理想世界的建立---------------------------84 四、樂趣無窮的異境奇想-----------------------94 第四節 小結-----------------------------101 第四章 方素珍童話故事形式研究----------------103 第一節 方素珍童話故事人物塑造----------------103 一、人物形象分析----------------------------103 二、人物刻畫技巧----------------------------123 第二節 方素珍童話故事場景設計--------------133 一、現實的世界------------------------------133 二、虛幻的世界------------------------------136 三、虛實並置的世界--------------------------137 第三節 方素珍童話故事敘事模式--------------142 一、單線結構類型----------------------------143 二、雙線結構類型----------------------------176 三、多線結構類型----------------------------180 四、單線結構其他類型-------------------------181 第四節 小結------------------------------186 第五章 方素珍童話故事的特色、價值與影響-------189 第一節 方素珍童話故事的特色------------------189 一、依據兒童心理和生活擷取題材----------------189 二、明確而深刻的主題思想---------------------191 三、鮮明活潑的人物塑造-----------------------194 四、虛實相合的敘事設計-----------------------197 第二節 方素珍童話故事的價值-----------------202 一、創造想像的開發---------------------------202 二、品格情操的涵養---------------------------204 三、健康心理的創造---------------------------206 四、藝術美感的陶冶---------------------------207 第三節 方素珍對兒童文學界的影響---------------210 一、打造兩岸兒童文學的橋樑--------------------210 二、推動兒童文學深入校園----------------------212 三、寫作深植人心的兒童文學--------------------212 四、培植兒童文學人才-------------------------213 第六章 結論------------------------------216 主要參考書目-------------------------------221 附錄一方素珍人物專訪訪談紀錄(一)------------226 附錄二方素珍人物專訪訪談紀錄(二)------------228

    主要參考書目

    一、方素珍童話故事作品(依年代排列)
    方素珍:《柳杉的美夢》,臺北:國語日報社,1988年6月。
    方素珍:《啦啦在哪裡?》,臺北:光復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月。
    方素珍:《灰盒子寶貝》,臺北:大千文化公司,1993年5月。
    方素珍:《小珍珠》,臺北:信誼基金出版社,1993年8月。
    方素珍:《秋秋是小氣鬼嗎?》,臺北:光復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5月。
    方素珍:《白雪公主在嗎?》,臺北:信誼基金出版社,1994年7月。
    方素珍:《快樂大餐吃光光》,臺北:光復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8月。
    方素珍:《祝你生日快樂》,臺北:國語日報社,1996年3月。
    方素珍:《一隻豬在網路上》,臺北:國語日報社,1998年4月。
    方素珍:《童話珍珠派》,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5月。
    方素珍:《小黑仔愛做夢》,花蓮:幼翔文化事業出版社,1999年10月。
    方素珍:《哼!我好氣》,花蓮:幼翔文化事業出版社,2000年1月。
    方素珍:《小心!小心¡》,花蓮:幼翔文化事業出版社,2000年2月。
    方素珍:《好點子公司》,臺北:財團法人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2000年3月。
    方素珍:《媽媽心.媽媽樹》,臺北:國語日報社,2000年4月。
    方素珍:《寵物小貝貝》,福建: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2000年7月。
    方素珍:《一隻母雞叫蔥花》,臺北:國語日報社,2003年2月。
    方素珍:《好耶!胖石頭》,臺北:國語日報社,2003年2月。
    方素珍:《哪裡來的眼淚魚》,臺北:國語日報社,2003年2月。
    方素珍:《逃哇!去火星》,臺北:國語日報社,2003年4月。
    方素珍:《怪獸的字典有困難》,臺北:國語日報社,2003年5月。。
    方素珍:《小精靈的飛翔夢》,臺北:臺灣東方出版社,2006年1月。
    方素珍:《我有友情要出租》,臺北:國語日報社,2007年1月。
    方素珍:《一公分鉛筆》,臺北:日月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4月。
    方素珍:《外婆住在香水村》,臺北:青林國際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5月。
    方素珍:《螢火蟲去許願》,臺北:維京國際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9月。
    方素珍:《真假小珍珠》,臺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9月。
    方素珍:《隱形魔術袋》,杭州: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07年11月。
    方素珍:《小小哭霸王》,臺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2月。
    方素珍:《雷龍做蛋糕》,臺北:螢火蟲出版社,2010年6月。
    方素珍:《小珍珠選守護神》,臺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月。
    方素珍:《噓!這是祕密》,臺北:上人文化,2012年9月。
    方素珍:《天天星期三》,臺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9月。
    方素珍:《不學寫字有壞處》,臺北:國語日報社,2012年11月。

    二、其他專書(依出版先後次序排列)
    吳鼎等合著:《小學生版兒童讀物研究第二輯──童話研究》,臺北:小學生雜誌畫刊社,1966年5月。
    姚一葦:《藝術的奧秘》,臺北:臺灣開明書局,1968年。
    林守為:《童話研究》,臺南:作者自印,1970年。
    林良:《淺語的藝術》,臺北:國語日報出版社,1976年7月。
    謝冰瑩等合著:《兒童文學研究第一集》,臺北:中國語文月刊社,1977年7月。
    葉楚生等合著:《兒童文學研究第二集》,臺北:中國語文月刊社,1977年7月。。
    傅林統:《兒童文學的認識與鑑賞》,臺北:作文出版社,1979年10月。
    吳鼎:《兒童文學研究》,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年11月初版。
    李聯明:《文學概論》,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
    金燕玉:《兒童文學初探》,廣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5月。
    林文寶:《兒童文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8年7月。
    許漢章:《認識兒童文學》,高雄:高雄市兒童文學寫作學會,1988年8月。
    金健人《小說結構美學》,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9月。
    林守為:《兒童文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8年。
    洪汛濤:《童話學》,臺北: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9月初版一刷。
    祝士媛編訂:《兒童文學》,臺北: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1989年10月。
    孫建江:《童話藝術空間論》,湖北: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1990年2月。
    陳正治:《童話寫作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0年7月。
    傅林統:《兒童文學的思想與技巧》臺北: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7月。
    杜淑貞:《兒童文學析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0年7月。
    邱各容:《兒童文學史料初稿1945-1989》,臺北: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8月。
    王秀芝:《中國兒童文學》,臺北:臺灣書店,1991年5月。
    蔡尚志:《兒童故事寫作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2年9月。
    林文寶、徐守濤、蔡尚志、陳正治:《兒童文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3年6月。
    林文寶:《兒童文學故事體寫作論》,臺北: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1994年1月。
    洪文瓊:《兒童文學見思集》,臺北:傳文文化出版,1994年6月。
    韋葦:《世界童話史》,臺北: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1995年1月。
    何三本:《幼兒故事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5年4月。
    傅騰霄:《小說技巧》,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4月。
    蔡尚志:《童話創作的原理與技巧》,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6月。
    傅林統:《美麗的水鏡──從多方位探究童話的深究和改寫》,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6月初版。
    張清榮:《兒童文學創作論》,臺北: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8月。
    沈惠芳:<不要小看童話──童話在教學上的應用>,《認識童話》,臺北: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1998年12月。
    趙天儀:《兒童文學與美感教育》,臺北:富春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1月,
    蔡尚志:《探索兒童文學》,嘉義:嘉義市立文化中心,1999年11月。
    林文寶策劃:《彩繪兒童又十年──臺灣(1945~1998)兒童文學書目》,臺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6月。
    吳其南:《童話的詩學》,溫州: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1月。
    廖卓成:《童話析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2年5月。
    周曉波:《現代童話美學》,西安:未來出版社,2001年5月。
    雪登.凱許登:《巫婆一定得死——童話如何形塑我們的性格》,臺北:張老師文化,2001年7月。
    蘇麗春:<播種童圃——方素珍>,《日出蘭陽——宜蘭縣籍作家身影系列》,宜蘭:宜蘭縣文化局,2002年6月。
    邱各容:<文學裡的海洋珍珠——方素珍>,《播種希望的人們——台灣兒童文學工作者群像》,臺北: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8月,
    王鼎鈞:《文學種籽》,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7月。
    邱各容:《臺灣兒童文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6月。
    畢恆達著、胡幼慧主編<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灣:臺北:巨流,2006年9月。
    謝鴻文:《凝視台灣兒童文學的重鎮──桃園縣兒童文學史》,臺北: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2月。
    林文寶:《兒童文學與閱讀》,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11年9月。

    三、學位論文(依出版年代先後次序排列)
    林明憲:《幻想的遊戲——管家琪的童話研究》,屏東: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陳秀枝 :《國語日報牧迪獎及其童話作品研究》,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碩士論文,2002年。
    房瑞美:《林鍾隆童話作品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簡淑玲:《臺灣現代童話中一塊異彩的嵌片──論林世仁的童話作品》,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碩士論文,2003年。
    魏珮如:《圖畫故事書文學要素探究―以郝廣才作品為例》,臺中: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黃玉芳:《王家珍童話研究(1992~2003)》,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碩士論文,2003年。
    林佳靜:《方素珍兒童文學創作研究》,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柯雅陵:《方素珍及其童書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文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1年。

    四、期刊雜誌(依出版先後次序排列)
    林鍾隆:<童話的認識和創作(上)>,《師友》第102期,1975年12月,P35-36。
    桂文亞:<人生有夢且繽紛>,《童詩童話比較研究論文特刊》,1994年5月,P3-4。
    王泉根、許迪南:<困惑的現代與現代的困惑──當今臺灣童話創作現象管窺>(1945年以來)《臺灣地區現代童話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東:臺東大學兒童文學所,1998年3月,P209。
    方素珍:<謝幕了>,《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15卷,1999年9月,P17-18。
    林麗如:《文訊》<喜歡沒有勾心鬥角的兒童世界──專訪林鍾隆先生>,第172期,2000年2月,P89-92。
    方素珍:<新人打拚法則>,《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17卷,2001年7月,P10-11。
    林鍾隆:<童話要給兒童什麼>,《文學臺灣》第43期,2002年7月,P42-44。
    林文茜:<論方素珍的三本圖畫書>,《兒童文學家》第30期,2003年6月,P14-16。
    徐守濤:<方素珍的童話pizza>,《兒童文學家》第30期,2003年6月,P17-18。
    周慧珠:<三千寵愛方素珍>,《兒童文學家》第30期,2003年6月,P19-25。
    林良口述,劉碧玲整理:<笑談方素珍>,《兒童文學家》第30期,2003年6月,P26-27。
    余治瑩:<三人下午茶──輕鬆聊聊小方的二、三事>,《兒童文學家》第30期,2003年6月,P28-30。
    馬景賢等著:<總繪方素珍>,《兒童文學家》第30期,2003年6月,P31-32。
    羅婷以、林詩屏訪問:<兒童文學世界裡的花婆婆方素珍>,《兒童文學家》第30期,2003年6月,P34-60。
    宋慧芹:<從三本圖文內涵皆美的圖畫書看本土童書創作者>,《全國新書資訊月刊》,58卷,2003年10月,P73-74。
    廖卓成:<台灣當代童話的敘述者>,《中外文學》,32卷,第5期,2003年10月,P11-27。
    薛秀芳:<兒童文學的花婆婆(下)>,《書香遠傳》第10期,2004年3月,P22-24。
    邱各容:<台灣兒童文學發展現況>,《兒童文學家》第32期,2004年6月,P10-13。
    林素珍:<生命的小鬥士──《安安──和白血病作戰的男孩》、《祝你生日快樂》二本圖畫書之比較與評述>,《國文學誌》第9期,2004年12月,P231-248。
    周其星:<兒童閱讀的盛典,童話中國的旗幟「兒童閱讀文化國際論壇」盤點>,《兒童文學家》第39期,2007年12月,P38-39。

    六、網路資料
    「教育重編國語辭典修定本」網站: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cond=%B5%A3%B8%DC&pieceLen=50&fld=1&cat=&ukey=1465304200&serial=1&recNo=0&op=f&imgFont=1
    花婆婆方素珍繪本工作坊-無名小站http://www.wretch.cc/blog/fsc0203/10004088
    方素珍兒童文學館http://fsc0203.myweb.hinet.net/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