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定紘 Chen, Ting-Hung |
---|---|
論文名稱: |
論驗光人員專業證照化之憲法分析:以平等權及工作權之保障為核心 The Co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the Certification Requirements of Optometric Personnel:Equal Protection and the Right to Work |
指導教授: |
陳仲嶙
Chen, Chung-Lin |
口試委員: |
洪淳琦
Hung, Chun-Chi 王韻茹 Wang, Yun-J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科技管理學院 - 科技法律研究所 Institute of Law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論文出版年: | 2023 |
畢業學年度: | 11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8 |
中文關鍵詞: | 驗光人員 、專業證照化 、平等權 、工作權 |
外文關鍵詞: | Optometric Personnel, Certification Requirements, Equal Protection, the Right to Work |
相關次數: | 點閱: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我國於105年實行驗光人員專業證照化,並將驗光人員列入第15類醫事人員,且驗光人員專業證照化之法制建構大多比照其他醫事人員專業證照化之立法模式,惟驗光人員之職業性質較為商業化,得否直接將驗光人員與其他醫事人員劃上等號仍有疑問。從驗光人員專業證照化之實施結果觀察,驗光人員之及格率與未通過人數等數據皆明顯更不利,故本文擬從憲法分析之角度透過釋憲實務、法令規範、數據資料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究驗光人員專業證照化之過程是否過度侵害已從業人員之平等權及工作權。另外本文亦針對驗光人員專業證照化提出相關法制建議,包括:增加特種考試舉辦次數、修正考試方式與科目、避免採取一律汰除之手段等,期許無論係驗光人員亦或是未來其他職業人員專業證照化之過程,我國政府除在立法過程中重視社會大眾之公益外,並能更加兼顧已從業者憲法上平等權、工作權之保障。
In 2016, Taiwan required optometric personnel to obtain licenses, and such personnel were listed as Medical Personnel Category 15. The legal basis on which optometric personnel must obtain licenses references legislation for the licensing of other medical personnel. However, the nature of the work for optometrist is more commercialized. Whether optometric personnel can equal other medical personnel is questionable. Following the new licensing requirements, the passing rate of optometric personnel in licensing exams has dropped considerably. Therefore,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constitution, regulations, and data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licensing process for optometric personnel infringes upon equal protection and the right to work for those currently working in the industry. Additionally, this study proposed suggestions for the legal system, such as increasing the frequency that special examinations are held, revising the examination methods and subject matter, and rejecting harsh requirements for test-takers. In the future, the Taiwanese government must consider the public welfare, equal protection and right to work during the lawmaking process.
中文文獻
一、專書
1. 法治斌、董保城(2010)。《憲法新論》,四版,臺北;元照
2. 林騰鷂(2016)。《中華民國憲法概要》,增訂七版,臺北;三民
3. 許育典(2011)。《憲法》,五版,臺北;元照。
4. 陳新民(2022)。《憲法學釋論》,增訂十版,臺北;三民。
5. 李惠宗(2009)。《憲法要義》,六版,臺北;元照。
6. 李惠宗(2015)。《中華民國憲法概要》,十一版,臺北;元照。
7. 林騰鷂(2019)。《中華民國憲法概要》,修訂九版,臺北;三民。
8. 經觀榮(2016)。《中華民國憲法與立國精神》,五版,新北;新文京開發。
9. 彭堅汶、吳漢、林幼雀、葉定國、陳玉美、李蒲(2010)。《憲政民主與公民社會》,二版,臺北;五南。
10. 張治安(2006)。《中華民國憲法及政府》;五南。
11. 周繼祥(1998)。《憲法與公民教育》,五版,台北;揚智文化。
二、期刊
1. 董保城(2009)。〈從大法官釋字第六五五號解釋論憲法第八六條專門職業資格專業證照之建構〉,《月旦法學雜誌》,172期,頁269-286。
2. 林子傑(2016)。〈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資格取得之憲法問題──以司法院釋字第 655 號解釋為中心〉,《世新法學》,9卷2號,頁405-465。
3. 李建良(2009)。〈專門職業人員之依法考選與記帳士之執業資格/釋字第六五五號解釋〉,《台灣法學雜誌》,124 期,頁187-194。
4. 楊國柱(2004),〈「禮儀師證照制度」納入專技人員考試之必要性〉,《中華禮儀》,12期,頁27-28。
5. 陳燕錫、黃媺婷、王雯儀(2010)。〈記帳士法通過後對會計師事務所業務之影響〉,《台灣管理學刊》,10 卷1期,頁51-78。
6. 健康世界編輯部(2020)。〈馬偕醫護管理專校與業者合作,培訓驗光專業人才、提升國內視光水準〉,《健康世界》,524期,頁70-71。
7. 蘇瓜藤、林佩欣(2008)。〈評價師納入專技人員國家考試可行性之研究(下)〉,《會計研究月刊》,277,頁106-114。
8. 楊玉隆(2018)。〈我國「醫師應親自診察」規定之法律分析〉,《台灣醫界》,61 卷2期,頁44-47。
9. 林宜芬、陳珮蓉、饒月娟、李光申、翁林仲、黃勝堅(2017)。〈居家醫療整合照護中營養師的角色〉,《北市醫學雜誌》,14卷3期,頁 295-304。
10. 郭素珍(2009)。〈台灣護理-助產業務的變革〉,《護理雜誌》,56卷2期,頁75-80。
11. 王南梅(2001)。〈2000年台灣聽語人員教育規劃及人力分析〉,《中華民國聽力語言學會雜誌》,16期,頁92-107。
12. 林昌平(2015)。〈看遠看近 眼鏡功能選擇不一樣〉,《彰基院訊》,32卷3期,頁10-11。
13. 吳政修、林耕國、李建興、王玨、侯鈞賀(2014)。〈老花眼治療的新進展〉,《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雜誌》,53卷2期,頁99-104。
14. 林耕國、陳彥伯、李建興(2003)。〈自覺式驗光技術〉,《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雜誌》,42卷3期,頁173-177。
15. 楊通軒(2016)。〈就業年齡歧視法制之探討〉,《東海大學法學研究》,48期,頁1-51。
16. 黃越欽(2000)。〈憲法中工作權之意義暨其演進〉,《法令月刊》,51卷10期,頁34-55。
17. 黃昭元(2008)。〈平等權審查標準的選擇問題:兼論比例原則在平等權審查上的適用可能〉。《臺大法學論叢》,37卷4期,頁253-284。
18. 邵惠玲(2012)。〈自由權干預作用下的平等權審查—以德國社會保險法制實踐為中心〉。《臺北大學法學論叢》,83期,頁1-42。
19. 徐振雄(2009)。〈論平等權即「法之平等拘束原則」〉。《法令月刊》,60 卷 4 期,頁25-41。
20. 黃錦堂(2010)。〈公務人員特種考試應考年齡、體能設限與考試無障礙之研究-兼論釋 字第626號解釋〉。《法令月刊》,61卷2期,頁21-41。
21. 張麗卿(2010)。〈信賴原則在醫療分工之適用-以護士麻醉致死案為例〉,《東海大學法學研究》,33期,頁45-77。
22. 何建志(2016)。〈精準醫學趨勢下醫藥產業及醫事人員法律責任與政策議題:風險利益分析觀點〉,《法律與生命科學》,5卷2期,頁11-35。
23. 辛年豐(2011)。〈原住民族權利保障的建構與實現-從平等權出發到落實平等保障〉。《中正大學法學集刊》,34期,頁187-245。
24. 李德純(2014)。〈新勞動三法對於民間團體調處勞資爭議的影響-兼論勞資事務師證照制度之前景〉,《社科法政論叢》,2期,頁123-148。
25. 徐廣正(2011)。〈從工作權觀念論勞工之失業保障〉,《台灣勞動評論》,3卷2期,頁197-222。
三、學位論文
1. 王文咨(2012)。《專業證照制度之研究:以專業人員職業資格之考試權與工作權保障為核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 蔡尚延(2020)。《地政士專業證照制度之憲法問題研究──以業必歸會制度為中心》,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碩士論文。
3. 蔡沛廷(2014)。《台灣牙科醫療執業人員的專業化變遷》,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 馮淑芳(2021)。《台灣牙體技術產業演化》,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5. 陳政翰(2019)。《由憲法保障工作權論醫師懲戒法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6. 鄭明傑(2019)。〈探討眼鏡行經營策略〉,淡江大學國際行銷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四、網路資源
1. 立法院,「驗光人員法草案」案關係文書,網址:https://misq.ly.gov.tw/MISQ/IQuery/misq5000QueryBillDetail.action?billNo=1010530070100300。(最後瀏覽日:2022/11/29)
2. 立法院法案評估,驗光人員法草案,網址:https://www.ly.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588&pid=84498(最後瀏覽日:2022/11/29)
3.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近視是疾病!國健署推動「護眼123」幫孩子從小存視力,網址: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405&pid=8618(最後瀏覽日:2022/11/29)。
4. 衛生福利部,衛福部第15類醫事人員法-「驗光人員法」業經立法院三讀通過,網址:
https://www.mohw.gov.tw/cp-2651-19686-1.html(最後瀏覽日:2022/12/12)
五、大法官解釋
(一)理由書
1. 司法院大法官第485號解釋理由書
2. 司法院大法官第626號解釋理由書
3. 司法院大法官第647號解釋理由書
4. 司法院大法官第666號解釋理由書
5. 司法院大法官第719號解釋理由書
6. 司法院大法官第727號解釋理由書
7. 司法院大法官第748號解釋理由書
8. 司法院大法官第750號解釋理由書
9. 司法院大法官第760號解釋理由書。
10. 司法院大法官第791號解釋理由書。
11. 司法院大法官第649號解釋理由書。
12. 司法院大法官第702號解釋理由書。
13. 司法院大法官第711號解釋理由書。
14. 司法院大法官第738號解釋理由書。
15. 司法院大法官第749號解釋理由書。
16. 司法院大法官第778號解釋理由書。
17. 司法院大法官第780號解釋理由書。
18. 司法院大法官第802號解釋理由書。
19. 司法院大法官第809號解釋理由書。
20. 司法院大法官第352號解釋理由書。
21. 司法院大法官第453號解釋理由書。
22. 司法院大法官第547號解釋理由書。
23. 司法院大法官第655號解釋理由書。
(二)意見書
1. 司法院大法官第571號解釋林子儀大法官協同意見書
2. 司法院大法官第719號解釋蘇永欽大法官協同意見書
3. 司法院大法官第711號解釋葉百修大法官協同意見書
4. 司法院大法官第453號解釋蘇俊雄大法官不同意見書。
5. 司法院大法官第453號解釋孫森焱大法官不同意見書。
6. 司法院大法官第547號解釋黃越欽大法官協同及一部不同意見書。
7. 司法院大法官第655號解釋林子儀大法官部分協同意見書。
8. 司法院大法官第655號解釋陳新民大法官不同意見書。
9. 司法院大法官第655號解釋許玉秀大法官不同意見書。
六、司法判決
1. 臺灣高等法院 108 年度醫上訴字第7號刑事判決。
2.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101 年度簡字第62號判決。
3. 智慧財產法院 98 年度行商訴字第186號判決。
七、解釋函令
1. 行政院衛生署署授藥字第1000000655號函
外文文獻
I.Articles
1.Shu Ho & Stephen A Vernon, Decision Making in Chronic Glaucoma–Optometrists vs Ophthalmologists in a Shared Care Service, 31 Ophthalmic and Physiological Optics 168 (2011).
2.Rosalind C Creer, Stephen A Roberts, Tariq M Aslam, Konstantinos Balaskas, Ramandeep Chhabra, Sajjad Mahmood, George S Turner and Robert A Harper, Treatment Decisions of UK Hospital Optometrists and Ophthalmologists in Patients with nAMD: A Vignette Study, 39 Ophthalmic and Physiological Optics 432 (2019).
3.Cockburn, D.M., I.F. Gufteridge and I.S. Dougkrs, An Audit of Disease Diagnoses Made by Optometrists, 77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tometry 47 (1994).
4.Patrick J G Gunn, Rosalind C Creer, Michael Bowen, Cindy Tromans, Andrew Jonathan Jackson, Andrew P Tompkin and Robert A Harper, Scope of Practice of Optometrists Working in the UK Hospital Eye Service: Second National Survey, 43 Ophthalmic and Physiological Optics 428 (2022).
5.Albert N. Lemoine Jr, Optometry/Ophthalmology: the Future, 62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Optometry. 130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