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美秀 Chen,Mei-Hsiu |
---|---|
論文名稱: |
生命教育主題之繪本研究 ──以國小三年級適用本為例 Picture Book Research on the Theme of Life Education──Take the third grade of elementary school as an example |
指導教授: |
黃雅莉
Huang, Ya-Li |
口試委員: |
李翠瑛
Lii, Tsui-Ying 游騰達 Yu, Teng-Ta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南大校區系所調整院務中心 - 中國語文學系語文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2 |
中文關鍵詞: | 繪本 、圖畫書 、生命教育 、主題研究 、文本分析 、小學三年級 |
外文關鍵詞: | theme research, third grade primary school |
相關次數: | 點閱: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提要
繪本與兒童的生命教育有著非常緊密的內在聯繫。作為兒童喜歡的讀物,繪本蘊涵著豐富的生命訊息,其生動的圖畫形象特點正符合兒童具體形象的思維方式及認知特點,從而幫助兒童認識生命、感受生命、熱愛生命,建立對生命的正向而積極的態度。本文正欲借用繪本的獨特優勢,嘗試利用對繪本主題的研究以便日後進行對兒童生命教育的實踐活動,試圖為兒童生命教育開闢一條新途徑,以促進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
依據108年課綱生命教育議題的學習主題,筆者選擇適用於三年級學生的生命教育主題的五冊繪本為主要探究對象,作為教材的推展。據此設計了從自我拓展至與世界互動的脈絡,以「生命的旅行」為線索的主題教育活動——「我與自己的關係」、「我與他人的關係」、「我與環境的關係」、「我與生命的關係」,以人與生活的這四重關係來設計一個富有系統性的教材設計。繪本文本的話語與圖像之間存在著非常複雜的關係,本文通過文本分析法,除了探討生命教育主題的內涵外,也探討了敘事圖像與文本之間的關係。最後,根據全文對五冊繪本主題的分析,提出了利用繪本進行生命教育活動中的重要價值,尤其在繪本閱讀活動中應注重兒童對生命的體驗和感受。
Abstract
Picture books and children's life education have a very close internal connection. As a favorite reading material for children, picture books contain rich life information. The vivid picture image characteristics are in line with the thinking mode and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 specific images, so as to help children understand life, feel life, love life, and establish a positive direction for life, and a positive attitude. This article is about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picture books, try to use the research on the theme of picture books to carry out practical activities on children's life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and try to open up a new way for children's life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body and mind.
Based on the learning themes of the 108-year syllabus of life education topics, the author chooses five books of life education topics suitable for third-grade students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s, as the promotion of the textbook. Based on this, we designed the thematic education activities that expanded from self to interaction with the world, and took “the journey of life” as the clue-“My relationship with myself”, “My relationship with others”, “My relationship with the environ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 and life”, designed a systematic teaching material design based on the four-fold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life. There is a very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course and the image in the text of the picture book. In addition to explor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heme of life education through text analysis, this article also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rrative image and the text. Final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hemes of the five volumes of picture books in the full text,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using picture books in life education activities are put forward, especially in the picture book reading activities, children’s experience and feelings of life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一、主要圖畫書文本
湯本香樹實/文,酒井駒子/圖,米雅譯《熊與山貓》(台北:天下遠見,2010年9月)。
梅莉諾文/圖,王彥筑譯《小鱷魚,最怕水》(台北:格林文化,2018年11月)。
布蘭登.溫佐文/圖、宋珮譯《坐在世界的一角》(新北市:拾光工作室,2020年1月)
大衛.卡利/文、桑尼亞.波瓦/圖、李毓真譯《大鯨魚瑪莉蓮》(台北:米奇巴克,2020年8月)
碧翠絲.阿馬雷娜文/圖,王卉文譯《那些消失的事》(台北:阿布拉教育文化,2021年1月)
二、今人論著
李畊編著《兒童文學》(台北: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1989年10月)。
朱敬先《健康心理學》(台北:五南,1994年6月)。
林良〈評審委員的話〉,收於(《紅公雞》(台北:信誼基金出版社,1996年3月)
瘂弦〈小評〉(《八十五年詩選》(台北:現代詩季刊社,1997年6月初版)。
林敏宜《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台北:心理,2000年11月)。
徐素霞《台灣兒童圖畫書導覽》(台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2001年1月)。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章「詩歌感發」。
Richard D.Parsons.Stephanie Lewis Hinson.DeborahSardo-Brownm合著,溫明麗、黃乃熒、林建福、黃純敏、黃桂君、陳怡如、梁瑞芸譯《行動教育研究學》(新加坡:新加坡商亞州湯姆生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10月)。
黃迺毓、李坤珊、王碧華合著《童書非童書》(台北:宇宙光,2003年10月)。
劉清彥、郭恩惠著《圖畫書的生命花園》(台北:宇宙光,2004年5月)。
河合隼雄、松居直、柳田邦男合著《繪本之力》(台北:遠流,2005)。
紐則誠、趙可式、胡文郁合著《生死學》(台北:冠順,2005年8月)。
H.Rudolph Schaffer原著,陳仙子、任凱合譯《兒童發展心理學》(台北:學富文
化,2006年初版)。
傅佩榮《哲學與人生》(台北:天下遠見,2006年4月)。
楊茂秀《重要書在這裡!:楊茂秀的繪本哲學》(台北:遠流,2007年7月)。
黃雅莉《現代散文鑑賞》(台北:文津,2007年7月)。
黃雅莉《詩心的尋索》(台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8月)。
郝廣才《好繪本 如何好》(台北:格林文化,2008年2月)。
胡紹嘉《敘事、自我與認同:從文本考察到課程探究》(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8年11月)。
Carol Lynch-Brown、Carl M.Tomlinson合著,林文韻、施沛妤譯《兒童文學—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2009年,5月)。
Daniel Goleman著、張美惠譯《綠色EQ》(台北:時報文化,2010年3月)。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2010年1月)。
林訓民發行《繪本百寶箱:豐富孩子的人生體驗》(台北:青林國際,2011年8月)。
曾野綾子著、姚巧梅譯《熟年的才情》(台北:天下雜誌,2011年8月)。
林良《純真的境界》(台北:國語日報社,2011年10月)。
林良《淺語的藝術》(台北:國語日報社,2011年10月)。
蔣勳《美的覺醒:蔣勳和你談眼、耳、鼻、舌、身》(台北:遠流,2012年8月)。
林良《小東西的趣味》(台北:國語日報社,2012年10月)。
林良《更廣大的世界》(台北:國語日報社,2012年10月)。
彭懿《遇見圖畫書百年經典》(台北:信誼基金,2013年3月)。
黃文貞《只說故事,不說教》(台北:凱信企管顧問,2014年2月)。
葉朗《美學原理》(台北:信實文化,2014年4月)。
鄭板橋著、党明放編《鄭板橋全集》(台北:蘭臺出版社,2015年1月)。
Joseph Bharat Cornelly著、張美惠譯《來自天地的感動》(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2015年4月)。
Echo Bodine《當我們死後,靈魂去哪了? 》(台北:新星球,2015年1月)。
曾野綾子《何謂成熟 活出真正的自己》(台北:天下雜誌,2016年3月)。
河合隼雄著、蘇文叔譯《故事裡的不可思議:體驗兒童文學的神奇魔力》(台北:心靈工坊,2016年12月)。
河合隼雄著、林暉鈞譯《閱讀孩子的書:兒童文學與靈魂》(台北:心靈工坊,2017年1月)。
陳進隆《創造生命的彩虹—走入生命教育》(新北市: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2017年3月)。
禹志賢著、王品涵譯《安慰我的畫》(新北市:方舟文化,2017年3月)
河合隼雄著、林詠純譯《閱讀奇幻文學:喚起內心的奇想世界》(台北:心靈工坊,2017年4月)。
劉清彥著《閱讀裡的生命教育》(台北:親子天下,2017年6月)
汪培珽《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新北市:愛孩子愛自己工作室,2017年9月)。
Ann Whitford Paul著、謝靜雯譯《暢銷作家的21堂繪本寫作課》(台北:采實文化,2018年2月)。
林真美《繪本之眼》(台北:親子天下,2018年3月)。
林真美《有年輪的繪本》(台北:遠流,2018年9月)。
彭瑜亮、陳品諠合著《最動人的教育》(台北:愛米粒,2019年2月)。
張嘉真《繪本教學的理論與實務-原來繪本的「美」在「這裡」》(台北:五南,2019年3月)。
葉嘉青《繪本小學堂:與0~6歲孩子一起悅讀》(台北:幼獅,2019年4月)。
歐陽立中《故事學:學校沒教,你也要會的表達力》(台北:國語日報,2019年10月)。
藍偉瑩《教學力 深化素養學習的關鍵》(台北:親子天下,2019年10月)。
簡文怡、楊巧柔、郭庭芸、徐阡妤合著《一生一次旅遊指南:家庭的第一堂生死課》(新竹市:交大出版社,2020年2月)。
Emmanuelle Huisman-Perrin著、翁尚均譯《讓孩子學會道別》(台北:麥田,2020年2月)。
朱光潛《談美》(台北:五南圖書,2020年3月)。
海狗房東《孩子需要的繪本180選》(台北:三采文化,2020年5月)。
葉惠貞《素養小學堂 葉惠貞這樣教素養》(台北:遠見天下,2020年6月)。
三、學位論文
陳月雲《主題圖畫書運用於國小閱讀之研究—以建構自我為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系語文教學碩士班論文,民國95年1月)。
盧耿良《生命教育繪本教學對國小學童自我概念影響之初探—以臺南市某國小為例》,〈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民國98年6月〉
吳鳳芬《繪本教材與閱讀教學策略對國小年級學童生命意義感之影響》〈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民國101年6月〉
四、期刊論文
許杏安、邱惠如〈繪本裡的生命教育〉,《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12期,頁122~125,2013年12月。
黃筱茵〈用心聆聽繪本創作者的生命故事:評《繪本原創力》〉《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97期,頁30~32,2015年5月。
武霞〈愛,原來是生命議題的本名:談教學現場的繪本領讀〉,《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99期,頁10~14,2015年7月。
張政婷〈閱讀繪本裡的生命課題與慰藉〉,《臺灣出版與閱讀》,2019 年12月第 4 期(總號第 8 期),頁 78-84 國家圖書館。
五、電子資源
教育部樂齡學習網https://moe.senioredu.moe.gov.tw/
CIRN 國民小學課程與資源整合平臺
https://cirn.moe.edu.tw/Facet/classindex/index.aspx?HtmlName=ClassIndex12
醫院也瘋狂:圖像醫療在臺灣 https://humanityisland.nccu.edu.tw/pin-chia-feng/
臺灣陸生蝸牛資訊網 https://Iandsnail.biodiv.tw (臺灣生命大百科內容合作夥伴)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https://www.nmns.edu.tw
布蘭登.溫佐的圖畫書網站:Brendanwenzel.info
方力行 (前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長 方力行教授)〈海洋與生命〉《科學發展》,379期,頁53~59,2004年7月。
https://ejournal.stpi.narl.org.tw/sd/download?source=9307/9307-9.pdf&vlId=E42689DD-9521-43F2-B953-BE4D9ABFE249&nd=0&ds=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