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徐秀華 |
---|---|
論文名稱: |
寓言在國小語文教學之應用研究-以先秦寓言為例 |
指導教授: | 黃陶陶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21 |
中文關鍵詞: | 寓言教學 、國小語文教學 、先秦寓言 、創造思考教學 、寓言情境教學 |
外文關鍵詞: | The fables teaching, The advanced Chin dynasty fables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古希臘人很早便利用寓言做教材,啟迪學生智慧。西方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更把寓言當成是演說和辯論中的重要修辭技巧。在中國先秦時代,產生許多富含智慧的寓言故事,當時被說客策士當作說辭的內容、辯論的工具。時至今日,寓言故事除了可以作為道德教育的題材外,更可以是發展學生思維力、語文能力的教材。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的方式,以先秦寓言故事為教材、國小六年級學生為教學對象,進行寓言教學研究。將創造思考教學、情境教學的理論應用於寓言教學活動設計中,從而建構能達到啟發學生創造力、思維力,提升語文能力的寓言教材教法。
最後在研究中我得到一些結論:寓言教學在品德教育、智慧開發、審美教育上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寓言教材融入語文教學對於提高語文能力,具正面的價值;同時,創造思考教學策略運用於寓言教學,有助於培養學生創造力,且寓言故事是教師教育性談話可以靈活運用的語言。另外,本研究也對教學者、後續研究者、課程編輯者提出一些建議。
Abstract
A long time ago Hellenistic people opened and enlightened students minds through fables. Fabling in delivering a speech or argument was an important rhetoric skill to the western philosopher Aristotle . In the advance Chin dynasty of China, many fables were created . The persuasive talkers used them as a tool of persuasion and argument. Today, fables are not only for ethical subjects , but also the teaching materials for developing students' thinking and expressiv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bility. Active research was used in this study. Sixth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ere the study subjects, and the advanced Chin dynasty fables were used as teaching materials. I applied the theory of reflect and spirits education in the fables teaching design. I tried to build a parable material teaching pedagogy that could enlighten students' creativity and thinking,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t the end of this research, I have some conclusions: It is meaningful to put fables into th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eaching material. At the same time, it is helpful to apply reflect and spirits education in teaching the parables as it nurtures students' creativity. Fabling is also a good method in moral education. In addition, this research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to teachers, research workers and the course editors.
參考文獻:
寓言理論
陳蒲清《中國古代寓言史》,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11 。
公木 《先秦寓言概論》,濟南:齊魯書社, 1984.12。
劉燦 《先秦寓言》,台北:國文天地出版社,1991.05 。
凝溪 《中國寓言文學史》,雲南:人民出版社, 1992.01。
譚達先《中國動物故事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2.12台灣初版第二次印刷。
顧建華《寓言:哲理的詩篇》,台北:淑馨出版社,1994.11 。
馬亞中主編《中國寓言大辭典》,江蘇:江蘇文藝出版社,1997.05 。
譚達先《中國民間寓言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2001.07台灣初版第三次印刷。
陳蒲清《寓言文學理論•歷史與應用》,高雄:駱駝出版社,2001.09台灣初版
寓言文本
李奕定選輯《中國歷代寓言選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67.10二版。
馮作民譯述《白話中國寓言》,台北:星光出版社, 1985.07。
張用寰編著《中國寓言選輯》,台北:遠東圖書公司, 1985.09。
王小莘、蘇志傳選析《先秦寓言賞析》,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 1987.12。
賴芳伶《古典寓言笑話的滋味寓言篇1、2》,台北:適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88.11。
范文芳著《中國古典寓言故事-列子》(中華兒童叢書),台北:台灣省政府教育廳,民77。
賴芳伶著《中國古典寓言故事-莊子》(中華兒童叢書),台北:台灣省政府教育廳,民77。
陳萬益著《中國古典寓言故事-戰國策》(中華兒童叢書),台北:台灣省政府教育廳,民78。
李宗慬著《中國古典寓言故事-韓非子》(中華兒童叢書),台北:台灣省政府教育廳,民78。
吳璧雍著《中國古典寓言故事-呂氏春秋》(中華兒童叢書),台北:台灣省政府教育廳,民78。
嚴北溟,嚴捷《中國哲學寓言故事》,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1991.11初版二刷。尚和主編《中國歷代寓言分類大觀》,上海:文匯出版社, 1992.01。
謝武彰《中國古代寓言精選1-4智慧魔術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2.05。
李明珠編著《莊子寓言新解》,湖南:湖南出版社, 1993.09。
莊立英選注《先秦哲理寓言》,廣東:新世紀出版社, 1995.03。
教育理論
李咏吟著《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遠流出版公司,民73二版。
高野清純 高野英夫 加藤隆勝 福澤周亮編著,華意蓉 丁祖蓮譯《小學生心理學》,台北:五洲出版社, 1986.07。
張玉成著《教師發問技巧》,台北:心理出版社,民77.08三版。
黃光雄著《教學原理》,台北:師大書苑,民77增訂一版。
林寶山著《教學原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78再版。
Dr.R.Sund&A.Carinm原著、王鴻仁譯《發問的智慧》,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0初版八刷。
林建平編著《創意的寫作教室》,台北:心理出版社,民80四版。
張玉成著《開發腦中金礦的教學策略》,台北:心理出版社,民80.03再版。
林寶山著《教學論-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82初版二刷。
陳龍安著《創意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心理出版社,民82三版三刷。
陳英豪、吳鐵雄、簡真真編著《創意思考與情意的教學》,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民82.02五版。
胡頌華、朱純、張祖忻編著《教學設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84初版。
佐藤正夫原著、鍾啟泉譯《教學論》,台北:,民84初版一刷。
李咏吟•單文經著《教學原理》,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6二版二刷。
林吉林著《小學情境教學》,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01。
韋志成著《語文教學情境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
陳弘昌《國小語文科教學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民88.02二版一刷。
詹棟樑《兒童哲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89初版一刷。
教育部師範教育司組織編寫《小學語文 文學教育》,北京: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何三本《九年一貫語文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2.07初版二刷。
Michel j .A Howe著,李素卿譯 《學習心理學教師指南》,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4初版二刷。
國立台東師範學院編《第一屆小學語文課程教材教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民84.06。
兒童文學理論
洪迅濤《童話學》,台北:富春文化事業公司,1989.9 一版一刷。
林守為《兒童文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78再版。
陳正治《童話寫作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79.7 初版。
賴慶雄《作文題海》,台北:國語日報出版社,民80.7 第五版。
傅林統《兒童文學的思想與技巧》,台北:富春文化事業出版,1992.08二版二刷。
陳子典主編《走向世界-華文兒童文學沈思與展望》,廣東:新世紀出版社出版,1993。
楊實誠《兒童文學美學》,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1994。
林文寶《兒童文學故事體寫作論》,台北: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出版,1994.元月三版一刷。
蔣風編《兒童文學原理》,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04第1次印刷。
林淑貞《寓言中的幻想元素釐析-以伊索寓言為觀察視域》(第五屆「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
張伯華、劉傳主編《小學生作文擴寫縮寫起步》,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3.01一版二刷。
碩博士論文
李安代〈一個國小初任教師進行寓言教學之思考內涵〉嘉義: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洪志明〈隱藏與揭露 –寓言的寫作技巧研究〉台東: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簡永宗〈《戰國策》寓言研究〉新竹:私立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田瑞卿〈神話在國小課程上的運用〉台東: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郭素貞〈明代詼諧寓言與高中國文教學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2 。
葉惠貞〈語文閱讀策略融入社會學習領域之研究〉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教師在職進修台灣語言與語文研究所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
期刊論文
李漢偉,〈第二度學習-試論深究教學的內涵及其應用〉台灣省教育廳國民教育巡迴輔導團《國語科84學年度教材教法研習資料》,民84。
楊鴻銘,〈引導作文的寫法-以「名」為例〉《國文天地》12 卷7 期, 1996.12。
顏瑞芳,〈國中國文寓言教學探討〉《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8 卷3 期, 1997.10。
陳智弘,〈故事的糖衣-談「寓言寫作」〉《國文天地》17 卷3 期, 2001.08。
黃秀雲,〈「寓言」在國小教學上的應用〉《國文天地》16 卷12 期, 2001.05。
吳福相,〈寓言與國文教學〉《國文天地》16 卷12 期, 2001.05。
陳蒲清,〈用故事啟迪智慧-試談寓言教學〉《國文天地》16 卷12 期, 2001.05。
鮑延毅、鮑欣,〈寓言與童蒙教育初探〉《國文天地》16 卷12 期, 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