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瑞琴
Leereching
論文名稱: 傀儡尪仔的蛻變─ 一位客家女教師的自我敘說
The Transformation of a Puppet- A Hakka Teacher's Self-Statement
指導教授: 成虹飛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竹師教育學院 - 幼兒教育學系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2
中文關鍵詞: 敘說研究多元文化Statement research、multicultural、hakka women、 female teacher、preschool education、community building客家婦女女教師幼兒教育社區營造老人服務
外文關鍵詞: Statement research, multicultural, hakka women, female teacher, preschool education, community building, service the elderly people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用『傀儡尪仔』來比喻自己,是回觀自己數十年的生活,從童年、讀書、升學、就業到婚姻,好似傀儡尪仔,被許許多多的線牽連著。世俗中的人云亦云、似是而非的價值觀,不就像傀儡尪仔,頭上操控的線嗎? 過去,無形的線控制我、自我的框架框住我、使我扭曲變形、讓我不自在、不快樂,更找不到自信心。
    思考著,我是『怎麼樣的人?』什麼樣的『我』是『真正的我?』做並非像我本來面貌的事,就不是一個『真正的我』;透過敘說研究,讓我醒覺與了悟,要做『真正的人、真正的自我,是用自己原來的樣子去活著。』這樣的發現是我過去無法想像與支解的結構,就像『傀儡尪仔』頭上的線,被操控而不自知。
    我的傀儡尪仔故事,即將展現在各位的眼前了;故事總共分成九章,以時間的串聯當成故事的軸線,第一章談我與敘說方式書寫的因緣;第二章探討過去如傀儡尪仔的我,以及如何渴望活出真正的自己;第三章敘述我的原生家庭帶給我的影響以及大地如何滋養我的心靈、如何蘊育我的性靈;第四章描述如何展開我的求學歷程;第五章我的婚姻生活;第六章我的幼教生涯;第七章論述我參與的社區工作與老人服務;第八章目前階段我的人生課題;第九章談回觀與蛻變的歷程。
    藉由敘說書寫,看到更多過去的自己:與家人的互動、溝通,自己的表現,回溯時看見自己的『能與不能』,『變與不變』,我『堅持什麼?崩解什麼?』從混亂思緒當中,尋回生存的信念與依歸。
    在書寫歷程中,再次看見自己背後的人生信念,頑強影響著我的人生;我的前半輩子的人生,承載著過去自己不自知、不想要的人生觀與信念,透過來來回回觀照,發現過去,我帶著傳統價值觀生活著,從此刻的掙扎、煎熬到『重生』的蛻變過程中,看見自己的改變。
    透過自我敘說書寫,不斷轉化、蛻變,我找到了自信與無比深層的力量,可以勇敢面對未來的挑戰與試煉。


    Abstract

    My life was like a puppet and was bound by different ties. Those mainstream words and values in today’s society just like the ropes of the puppet tied me tight. The invisible ropes really made me unhappy and lack of confidence.
    However, everything that happened yesterday seemed to have died yesterday, and everything that happened today seemed reborn. I wondered “who am I”? “What’s my really appearance?”. Through the survey of self-statement, I found that I should be myself. Be the original one who God created. I cut away the ropes and set myself free by time.
    Here comes my puppet life story. The whole story was divided by nine parts. First chapter is about the story of myself and self-statement. And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how the puppet in my heart influenced me and how I thirst about to live as ”real me”. The third part is told about how my original family had the impacts on me and how the earth raised me. The forth part is about my school life. The fifth mentions about my marriage. The sixth is my career lif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The seventh is told the stories about how I took apart in the community works and served the elderly people. The eighth is about my life topic of this stage. The last is to look back how I transformed.
    Through self-statement, I viewed my life much more clear such as how I interacted with families and how I performed in some situation. That helped me to see the whole picture I of my life.

    Under the process of writing, I found that the old experiences had the impacts toward my life so that my top half life was loaded the thoughts which I didn’t want. Also through the comparison I found lived in a traditional Taiwanese way. Through writing, it helped me really grown up from a little girl to a confident woman.
    Through "self-narrative"I challenged myself again and again. Finally I found the courage is deep in heart. Now I can face the challenges without fear.

    目 錄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 2 第二節 敘說因緣 ……………………………………… 4 第二章 傀儡尪仔 第一節 傀儡尪仔-過去的我……………………………………17 第二節 研究目的-渴望活出自我………………………………20 第三章 水田環抱-我的老家 第一節 午夜夢迴-我的老家 …………………………………23 第二節 我生長的家 ……………………………………………24 第三節 和大地連結的孩子 ……………………………………41 第四章 我的求學階段 第一節 從幼稚班小學到國中 …………………………………49 第二節 國中畢業後的人生轉折…………………………………52 第五章 我婚姻生活 第一節 婚姻生活-前期 …………………………………57 第二節 我的婚姻-現階段 …………………………………59 第三節 家是孩子的天堂 …………………………………68 第六章 幼教生涯-我的夢想 第一節 從學分班到幼教系 …………………………………77 第二節 幼教老師 …………………………………77 第三節 幼兒園長 …………………………………94 第七章 我參加社區活動到老人服務 第一節 我參加的社區活動 …………………………………101 第二節 老人服務 …………………………………102 第八章 我的人生課題之一 第一節 爸爸的病況衝擊 讓我幡然醒悟 ……………………119 第九章 整體的回觀 第一節 我的改變歷程 …………………………………129 第二節 此時此刻的我 …………………………………132

    參考文獻
    江翰雯、德葛(譯)(2008)。Eric Swanson 執筆。Yongey Mingyur
    Rinpoche詠給‧明就仁波切著。世界上最快樂的人。台北:橡
    實文化。
    池田大作(2011)。宇宙 2011。維基語錄,自由的名人名言錄。
    吳美枝、何禮恩(譯)(2002)。Jean McNiff,Pamela Lomax,Jack
    Whitehead著。行動研究-生活實踐家的研究錦囊。嘉義:濤石。
    林鶯(譯)(2001)。Tom Mcgrath 湯姆麥格司著。給壓力一個出口。
    台北:張老師。
    林倖妃(2010,10月)。生命善終~醫師的心聲。天下雜誌。
    洪蘭(2009,10月20日)。鼓動人生。聯合報。名人堂。
    洪慧芳(譯)(2010)。戈登‧李文斯頓著。不管怎樣一定要幸福。台
    北:大塊。
    凌雲(2011)。女人一定要愛自己。台北:普天
    徐明佑(2010)。自己的路勇敢的走: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自我敘說。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德芬(譯)(2008)。Eckhart Tolle艾克哈特‧托勒著。一個新世
    界-喚醒內在的力量。台北:方智。
    梁若瑜(譯)(2010)。彼德‧巴菲特著。做你自己:股神巴菲特送給
    兒子的人生禮物。台北:平安文化。
    陳豐偉、張家銘(譯)(2009)。Arthur P.Ciaramicoli&Katherine
    Ketcham著。你的感覺我懂!。台北:麥田。
    詹寶珠(2010)。自己的路勇敢的走:一位學前特教實驗班教師自我
    敘說故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
    版。新竹市。
    雷淑雲(譯)(2008)。Jon Kabat-Zinn,Ph.D. 喬‧卡巴金著。當下
    繁花盛開。台北:心靈工坊。
    劉永毅(譯)(2009)。Eckhart Tolle艾克哈特‧托勒著。當下的覺
    醒。台北:橡實。
    潘慧玲(2004)。教育論文格式。台北:雙葉書郎。
    蔣勳(2007)。孤獨六講。台北:聯合文學。
    鄭石岩(2011)。生活軟實力。台北:遠流。
    盧郁心(譯)(2011)。Thomas Bien Ph.D湯瑪士‧培恩著。佛陀的幸
    福課。臺北:臉譜出版。
    賴淑雅(2006)。區區一齣戲。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賴誠斌、丁興祥(2005)。自我書寫與生命創話:以盧荻社大學員蕃
    薯的故事為例。應用心理研究,25,73-114。
    謝明憲(譯)(2011)。Williamson、DebbieFord、Chopra等著。陰影
    效應。台北:天下文化。
    謝凱蒂(譯)(2009)。Robinson、Aronica著。讓天賦自由。台北:
    天下文化。
    Bhakti(譯)(2010)。 OSHO 情緒-EMOTIONAL WELLNESS 。臺北:麥田
    出版。
    Bhakti(譯)(2010)。 OSHO 愛-BEING IN LOVE。臺北:麥田出版。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