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葉秋凰 |
---|---|
論文名稱: |
台灣囡仔歌之詞彙與句式分析--兼論文學語言分析在語文教學上之應用 |
指導教授: | 董忠司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1 |
中文關鍵詞: | 台灣閩南語 、囡仔歌 、詞彙 、句式 、閩南語教學 、文學語言 、語言分析 |
外文關鍵詞: | Taiwanese, Southern-min, rhymes and songs, lexicon, syntax, Southern-min teaching, literary phraseology, analysis of language |
相關次數: | 點閱: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篇論文以「文獻調查法」為主要的研究方法,將台灣各地區民間文學工作者,透過直接訪錄所采集且名之為「兒歌」、「童謠」或「囡仔歌」者,予以收錄彙整,以研究並分析其詞彙、句式,並提出在閩南語語文教學上的應用。
本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包括台灣囡仔歌之界說、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研究方法、文獻探討等。
第二章「台灣囡仔歌之詞彙分析」,在詞彙的研究分析上,將詞彙依據詞性、事類與構詞法等三項特徵分類說明,並列於台灣囡仔歌之詞頻表中,用統計方法計算出詞彙的使用次數百分比,以及詞彙之詞性、事類與構詞法之百分比,並根據統計結果詮釋其意義。
第三章為「台灣囡仔歌之句式分析」,將台灣囡仔歌分為單句句式、複句句式與囡仔歌的押韻三方面進行討論,並各舉三個例子加以分析說明,最後詮釋各句型統計結果所代表之意義。
第四章為「台灣囡仔歌在台灣(閩南)語教學上的應用」,將台灣囡仔歌經過統計分析後的詞彙、句式,提出在閩南語教學上的應用方式,以為教材編選之參考,此外,也針對台灣囡仔歌如何應用在國小閩南語教材上舉例說明之。
第五章為「餘論」,申論台灣囡仔歌的語言分析,也略述筆者的研究過程與心得感想,同時提出對未來研究的幾點建議。
本文附錄包括了參考書目、台灣囡仔歌資料庫、台灣囡仔歌的詞頻表等三個部分。
The thesis is a research of the Taiwanese rhymes and songs. My data is based on the books which collecting the folk literature about the rhymes and songs.
The analysis in the thesis mainly focused on two points:lexicon and the syntax issues of the Taiwanese rhymes and songs. Furthermore, proffer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aiwanese rhymes and songs to teach Southern-min in primary school.
The thesis is composed of five chapters. The chapter 1 contained the following issues: a precisely statement of Taiwanese rhymes and songs, and the review of the relative literature. Except that, the motivation, purpose, limitation, and product of my thesis are given in this chapter, too.
The chapter 2 is the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Taiwanese lexicon. Depends on the features of Taiwanese rhymes and songs, there are three classes grouped in this chapter: each part of speech in Taiwanese rhymes and songs, the
categories of Taiwanese rhymes and songs content, the word-building ways of Taiwanese rhymes and songs. The three classes are listed in the word frequency chart of Taiwanese rhymes and songs. And by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the using percent of Taiwanese lexicon, and the percents of each part of speech and word-
building ways in Taiwanese lexicon are calculated, too. The statistical result also provides me resources to draw into a socio-linguistic explanation.
The chapter 3 is the analysis of Taiwanese rhymes’ and songs’ syntax. So categories the Taiwanese rhymes and songs into three types: the single sentence structure, the refrain sentence structure, different rhyming expressions. Each type is followed by three illustrations; each illustration is addressed by phonetic symbol and explained by the statistical chart.
The chapter 4 is discussing about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Taiwanese rhymes and songs. And I also offe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exicon and syntax to edit the Southern-min language teaching text.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consequence of the whole thesis. In this chapter, a discussion about the linguistic value of Taiwanese rhymes and songs is put out. By the way, I air my views about the further research concern of Taiwanese rhymes and songs here, and my research benefit.
In my appendix, the references of relative articles and books are listed, the data of the Taiwanese rhymes and songs is provided, the word frequency chart of Taiwanese rhymes and songs is composed. Beside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aiwan Language Phonic Alphabets and the other alphabet system is published here, too.
一、專書
l (2001.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l (2001.11):《第七屆閩方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廈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
l W. F. Mackey著、萬汝璠編輯(1991.06):《語言教學分析》,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第二刷。1990.06第一版。
l 片岡嚴 著,陳金田 譯(1996.09):《臺灣風俗誌》,台北市:眾文圖書公司,二版;1980,初版。
l 王力(2002.02):《臺灣風俗誌》,香港:中華書局有限公司,初版。
l 王華南(1998.01):《實用台語詞彙》,台北市:臺元出版社。三刷。1992,初版一刷。
l 白川靜 著,杜正盛 譯(2001.06):《詩經的世界》,台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l 朱介凡(1983.06):《中國兒歌》,台北市:純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四版;1977.06,初版。
l 江寶釵總編輯(1997.06):《嘉義市閩南語歌謠(一)》,嘉義市:嘉義市立文化中心。
l 吳丈蜀(1990.03):《讀詩常識》,台北市:國文天地雜誌社。
l 吳守禮(1998.11):《閩台方言研究集(2)》,台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l 吳鼎(1980.10):《兒童文學研究》,台北市:遠流出版社。三版。
l 吳聲淼(2001.11):《周伯陽與兒童文學》,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文化局。
l 吳瀛濤(2000.01):《臺灣民俗》,台北市: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再版。1992,初版。
l 宋筱蕙(1994.11):《兒童詩歌的原理與教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l 李獻璋(1936):《臺灣民間文學集》,台中市:台灣新文學社。
l 杜淑貞(1994.04):《兒童文學析論(上)》,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l 周作人(1982):〈兒歌之研究〉《周作人先生文集》之一,〈兒童文學小論〉,台北:里仁書局。
l 周長楫(1996.12):《閩南語的形成發展及臺灣的傳播》,台北市:台笠出版社。
l 周長楫(2001.03):《廈門方言熟語歌謠》,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l 林尹(2000.10):《中國聲韻學通論》,台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l 林文寶(1991.12):《認識兒歌》,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
l 林文寶(1995.02):《兒童詩歌研究》,新竹縣:銓民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l 林守為(1988.07):《兒童文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l 林松源主編(1997.06):《首屆台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議論文集》,員林鎮:磺溪文化學會。
l 林武憲(1989):《兒童文學詩歌選集》,台北市:幼獅文化出版社。
l 林金田(1997.12):《臺灣童謠選編專輯》,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二刷。
l 林金田主編(1997.12):《臺灣童謠選編專輯》,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l 林國樑(1965.07):〈第四章 語文的學習心理〉《語文教學研究》,台北市:童年書店。
l 林壽華(1999.03):《外語教學概論》,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二刷。
l 林慶勳(2001.10):《臺灣閩南語概論》,台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l 竺家寧(1999.10):《漢語詞彙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l 邱冠福(1997.12):《台灣童謠》,台南縣:台南縣立文化中心。
l 施正峰(1996.08):《語言政治與政策》,台北市:前衛出版社。
l 施炳華(2001.01):《行入台語文學的花園》,台南市:真平企業有限公司。
l 胡萬川(1993.03):《沙鹿鎮閩南語歌謠》,台中縣: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l 胡萬川(1993.05):《沙鹿鎮閩南語歌謠(二)》,台中縣: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l 胡萬川(1994.06):《石岡鄉閩南語歌謠(二)》,台中縣: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l 胡萬川(1994.06):《現場采風:八十三年度民間文學整理研習營實習成果》,台中縣: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l 胡萬川(1994.06):《歌謠篇(一)》,彰化市: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l 胡萬川(1994.06):《歌謠篇(二)》,彰化市: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l 胡萬川(2001.04):《台南縣民間文學集(1)--台南縣閩南語歌謠集(一)》,台南縣:台南縣文化局。
l 胡萬川、王正雄(1994.06):《大安鄉閩南語歌謠》,台中縣: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l 胡萬川、王正雄(1999.06):《外埔鄉閩南語歌謠》,台中縣: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l 徐烈炯(1996.06):《語意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l 馬景賢編(1985):《認識兒童文學》,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
l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1997.06):《台灣語言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初編)》,新竹市:教育部。
l 國立編譯館(1991.10):〈第三章 語文的發展與輔導〉《兒童發展—兒童發展與輔導》,台北市:正中書局。
l 康原(2001.03):《囡仔歌》,台中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二刷。2000.06初版。
l 張光宇(2000.05):《切韻與方言》,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二刷。1990.01,初版。
l 張志公、劉蘭英、孫全洲(1998.10):《語法與修辭(下)》,台北市: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
l 張志公、劉蘭英、孫全洲(1998.10):《語法與修辭(上)》,台北市: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
l 張春凰、江永進、沈冬青(2001.09):《台灣文學概論》,台北市:前衛出版社。
l 張春興(1995.03):《教育心理學》,台北市:臺灣東華書局。
l 張春興、林清山(1991.07):《教育心理學》,台北市:臺灣東華書局。二十二版八刷。
l 曹逢甫、蔡美慧(1995.02):《臺灣閩南語論文集》,台北市:文賀出版有限公司。
l 許極燉(2000.05):《台灣話通論》,台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l 許極燉(2000.12):《台灣語概論》,台北市:前衛出版社。二刷。
l 許漢燉(1982.07):《童謠童詩的欣賞與吟誦》,南投市: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l 郭暖卿主編(1991.07):〈第七章 語言的發展〉《發展心理學》,台北市: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l 陳正治(1989):《中國兒歌研究》,台北市,親親文化出版社。
l 湯廷池(1993.09):《語言學與語文教學》,台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l 湯廷池(1999.06):《閩南語語法研究試論》,台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l 程祥徽、田小琳(2001.05):《現代漢語》,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四刷。1992.02,一版。
l 舒蘭(1989):《中國地方歌謠集成11 – 台灣兒歌(一)》,台北市:渤海堂文化公司。
l 舒蘭(1989):《中國地方歌謠集成12 – 台灣兒歌(二)》,台北市:渤海堂文化公司。
l 萊昂茲(John Lyons)著,劉福增編譯(2000.03):《語意學新論》,台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l 馮輝岳(1982.10):《童謠探討與賞析》,台北市:國家出版社。
l 馮輝岳(1989.11):《兒歌研究》,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l 馮輝岳(1998.09):《台灣童謠大家唸》,台北市: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l 黃宣範(1995.07):《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北市: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l 黃省三(1999.07):《文法修辭學》,台北市: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l 黃敬安(1990.05):《閩南話考證—證說文解字舉例》,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再版。
l 楊秀芳(2000.09):《臺灣閩南語語法稿》,台北市:大安出版社。
l 葉桂桐(1998.01):《中國詩律學》,台北市:文津出版社。
l 董忠司(1995):《臺灣閩南語語音教材初稿》,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l 董忠司(1996.05):《『臺灣閩南語概論』講授資料彙編》,台北市:臺灣語文學會。
l 董忠司(1996.12):《臺灣閩南語語音教材初稿》,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l 董忠司(2001.01):《臺灣語語音入門》,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l 董忠司(2001.12):《福爾摩沙的烙印—臺灣閩南語概要》,台北市:臺灣語文學會。第一版。
l 董大年(2001):《實用漢語分類辭典》,初版。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l 董峰政(2001.10):《母語的田園—台語文天地》,台南市:久成有限公司。二版。
l 雷僑雲(1988.09):《中國兒童文學研究》,台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l 廖漢臣(1980.06):《臺灣兒歌》,台中市: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l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2000):《實用漢語語法》,台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1996年初版。
l 潘文國、葉步青、韓洋(1993.02):《漢語的構詞法研究》,台北市:臺灣學生書局。第二刷。
l 蔡尚志(1991.06):《民俗與兒童文學研究》,嘉義市:省立嘉義師範學院語文研究發展中心。
l 蔡義雄、林萬義、呂祖琛、陳迺臣(1998.02):〈第五章 小學的課程與教材〉《初等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第214-215頁。
l 鄭良偉、鄭謝淑娟編著(1994.09):《台灣福建話的語音結構及標音法》,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修訂版。
l 盧廣誠(1999.04):《台灣閩南語詞彙研究》,台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l 謝國平(1998.10):《語言學概論》,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l 羅秋昭(1999.09):《國小語文科教材教法》,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l 龔千炎(1997.10):《中國語法學》,北京:語文出版社。
二、單篇論文、期刊
l 王幸華(1992):《台灣閩南語兒童歌謠研究》,碩士論文:私立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l 吳宜婷(1996):《臺灣當代兒歌研究》,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l 吳翠華(1994):《中國古代童謠研究》,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l 呂晶晶(2002.12):《臺灣鹿港諺語的調查與研究—語音、詞彙與句式之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言教所。
l 林淑芬(2000.06):《林良的兒童文學作品研究》,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
l 洪宏元(2000):《台灣閩南語流行歌謠語文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言教所。
l 洪澤南(1979):《上古散佚歌謠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l 張屏生(2001.12):〈當前母語教育實施的困境〉,《國文天地》,第199期。
l 張清榮():〈兒童歌謠的特質〉,《國教之友》,第45卷第3期。
l 張復舜(1999):《台灣閩南語歇後語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言教所。
l 曾金金(2001.06):〈九年一貫課程中的閩南語教材教法〉,《國文天地》,第193期。
l 黃志成(1997):《國民小學教科書選用方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l 黃瓊華(2001):《國小台、華語教材詞彙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言教所。
l 董忠司(1990):〈童詩用韻研究示例—楊喚、林良、林武憲三家童詩用韻之研究〉,省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師院第三期學報,第1-33頁。
l 董忠司(1998.06):〈臺灣閩南語母語教學之教材編選〉《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第22-57頁,新竹師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l 董忠司(2002.04):〈台語韻部與民間歌謠—以日據時代早期歌謠集為討論中心〉《第四屆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高雄:中山大學。
l 臧汀生(1979):《台灣民間歌謠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
l 臧汀生(1989):《台灣閩南語民間歌謠新探》,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
三、網站
l (2002.05.13上網)〈圖像台灣史—古地圖看台灣〉《海峽快訊》:http://www.taiwan-strait.com/twmap.html
l 教育部(2002.04.11上網):〈閩南語字彙(一)(二)資料〉、〈國小學童常用字詞調查報告書〉、〈八十七年長用語詞調查報告書〉《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語文教育資料庫》:http://www.edu.tw/mandr/clc/dict/htm/taihtm/b1.htm
l 董峰政(2002.04.11上網)《鯤島本土文化園地》:http://demo1.nkhc.edu.tw/~t0015/head-1.htm
l 潘俊傑(2002.03.22上網):《台語寫真集》:http://freehomepage.taconet.com.tw/
This/is/taconet/top_hosts//wtchurch/
l 蕭平治(1998.05.07):〈童謠、唸謠、囡仔歌集〉《台灣文學研究工作室》: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s/siau-peng-ti/gin-a-koa.htm
四、工具書
l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1998.10):《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台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l 地球出版社(1982.02):《地球國語辭典》,台北市:地球出版社有限公司。
l 沈富進(2001.01):《彙音寶鑑》,斗六市:文藝學社出版社。
l 林藜、郭嗣汾(1981.08):《江山萬里(7)--臺海珠江》,台北市:錦繡出版社,五版。
l 邱文錫、陳憲國(2000.02):《實用華語台語對照典》,台北縣:樟樹出版社。
l 楊清矗(2001.02):《台華雙語辭典》,高雄市:敦理出版社。八版。
l 董忠司(2001.01):《臺灣閩南語辭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l 辭海:《辭海(中冊)》,台北市:台灣中華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