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江莉蓁 |
---|---|
論文名稱: |
當東方遇上西方--中外師英語協同教學的故事 When East Meets West--A Case Study of Team Teaching between Taiwanese and Foreign Teachers |
指導教授: |
楊榮蘭
羅文杏 王志成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4 |
中文關鍵詞: | 中籍教師 、外籍教師 、中外師英語協同教學 |
外文關鍵詞: | Taiwanese teacher, foreign teacher, team teaching |
相關次數: | 點閱:3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以中、外師英語協同教學的個案為探究的重點,探討在國小內,中籍教師與外籍教師英語協同教學的運作情形,其重點包括中、外籍教師對英語協同教學的認知與協同教學後的實際感受、中、外籍教師的互動及影響中、外師互動的關鍵因素、外籍教師的加入國小英語教學對師生互動以及學生學習態度與興趣的影響。研究方法採質性研究,以教學場域的實地觀察、深度訪談及文件資料蒐集分析等方式進行研究論文的撰寫。
研究發現,中、外師英語協同教學的運作為(1)理論上應該是彼此共同合作,但是主要教學工作均由外籍教師主導。(2)中、外師的溝通,僅限於備課會議時間的進行。(3)中、外師之間的互動是不足的,僅限於教室內、課堂上。(4)中、外師英語協同教學,中、外師的定位是模糊的且未立足於平等的地位上。
研究也發現,影響中、外師英語協同教學互動的因素中,「人格特質」、「教師的信念」「國小英語教學專業」、「語言的流暢」以及「外師的穩定」是最具關鍵的。本研究發現尚包括師生間的互動及學生學習的態度與興趣並未因外籍教師的加入英語協同教學而有所增長。
本研究亦針對國小英語協同教學的實施現況,提出建議,以供教育行政機關、外籍教師加入英語協同教學的學校以及協同教師參考。而由於中、外師英語協同教學的整個範疇非常廣泛,仍存有極大的論辯空間,因此本研究亦提出相關論述以供後續研究之參考。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a case of team teaching between Taiwanese and foreign English teachers in an English class of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Taiwan. This study aims to gain insights into the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English team teaching, the dynamics between the teachers, foreign teacher and students,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dynamics between the teachers ,and how foreign teacher influences students’ in learning attitude and interests.
Qualitative research was adopted by this study.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depth interview and data analysis are the methods to process this study.
The findings of team teaching between Taiwanese and foreign English teachers can be characterized as(1)the teaching is leading by the foreign teacher,(2)communication only exist at previous preparation meeting,(3)dynamics between the teachers is insufficient but limited within classroom, and(4)the teacher status is ambiguous and not equal.
The other findings include:(1)the success of the dynamics between the teachers is influenced by personality, the faith of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English teaching at an elementary school, fluent language expression, and the steady of foreign teacher,(2)less dynamics between students and the foreign teacher, and(3)the participation of foreign teacher in team teaching does not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and increas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s.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the researcher offers the suggestions to the government’s apparatus of Education, the schools, and the co-teachers and to whom intends to do the research of team teaching between Taiwanese and foreign English teachers.
參考文獻
丁文祺(2001)。外籍教師之英語教學現況調查研究-以高雄市國民中學英語教學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文庭澍(2006.9)。從「韓流」談韓國人學英文。敦煌英語教學電子雜誌。
任正惠(2006.9)。全覽全世界最大的英語村-韓國坡州英語村。敦煌英語教學電子雜誌。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7)。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朱惠美、陳淑嬌(2001)。東亞地區語文使用與教學現況之比較研究-中小學語文教育政策與實施現況2/3。(國科會計畫編號:NSC89-2411-H-133-002-M9)。
李振清(1988.2.1)。國小英語教學宜儘早規範。民生報。
李園會(1999)。協同教學法。台北:心理。
李坤崇(2001)。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材教法。台北:心理。
宋武智(2000.12.31)國小英語師資流失近千人。中央日報。
林美玲(2000)。國小英語教師專業知能內涵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林進材(1999)。教學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林怡瑾(2002)。外籍教師擔任新竹市國小英語教學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松川禮子(1999)。日本小學導入英語教育的現狀與課題。教育研究資訊,7(2),13-15。
周中天、丁仁(2000)。東亞地區語言使用與教學現況之比較研究-英語啟蒙教育實施現況(1/3)。(國科會計畫編號:NSC89-2411-H-003-009-M9)。
周中天、丁仁(2002)。東亞地區語言使用與教學現況之比較研究-英語啟蒙教育實施現況(2/3)。(國科會計畫編號:NSC89-2411-H-003-056-M9)。
周美瑜(2005)。新竹市國民小學英語協同教學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清山、林天佑(1999)。協同教學。教育資料與研究,26,83。
施玉惠、周中天、陳淑嬌、朱惠美(1998)。國小英語教學實況現況與未來規劃方向。第七屆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759-778。
柯啟瑤(2000)。協同教學初探~理論篇。翰林文教雜誌,15,8-35。
徐明珠(2003.01.28)。英語教學的問題豈止師資一項。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分析。
秦夢群(1987)。小學生該學A B C嗎?師友月刊,235,16-17。
高紅瑛(2000)。協同教學的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月刊,77,57-62。
高紅瑛(2002)。國民小學實施協同教學問題解決之質性研究-以一所國民小學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高敬文(2002)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陳奎熹(1986)。教育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淳麗(1999)。揭開師訓的面紗:談國小英語師資之培訓-參與台北市國小英語師訓有感。敦煌英語教學雜誌,21,7-11。
陳康宜(2004.8.13)引進外籍教師教育部與英國簽約相關報導。國語日報。
教育部(1998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b)。國民小學實施英語教學評估報告。教育次第362次部務會報紀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9a)國民小學英語師資培育專案報告。教育部第381次部務會議,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4.21)。引進英語外籍師資政策目標與執行計畫專案報告。立法院第五屆第三會期。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5.2.14)。教育部補助縣市政府協助公立國民中小學引進外籍英語教師要點。台北:教育部。台國(四)字第0940004932B號訂定。
教育部國教司(2005.12.19)國小英語教學政策面面觀報導。台北:教育部
張清濱(1999)。怎樣實施協同教學。師友月刊,387,43-46。
張啟隆(2000)。雙語教育在台灣之施行與展望-以雲林縣私立維多利亞雙語小學為例。國民教育,40(3),52-57。
黃瑞琴(1980b)。質的教育研究之倫理課題。國民教育,30(5,6),45-47:30(7,8),56-59。
黃光雄(1988)。教學原理。台北:師大書苑。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玟君(2003)。培養學生多元與積極的語言/文化認同:台灣英語教學的反思與期待。第十二屆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27-239。台北:文鶴。
黃希敏(2006.9)關於「本國籍教師」的一點省思-從The Non-native Teacher一書談起。敦煌英語教學電子雜誌。
楊思偉(1999)。小學英語教育問題之探討-日本經驗之比較。教育研究資訊,7(2),6-12。
詹餘靜(2001)以溝通式教學觀為導向之折衷教學法使用評估。第十屆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185-197。台北:文鶴。
詹餘靜(2004)教師、教學、評量與教材-九年一貫課程國小英語教學探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7(1),167-196。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廖柏森(2003)。引進外籍師資與國內英語教學。英語教育電子月刊,5。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劉顯親(2000.11)。英語師資培育及專業發展:以教學反省為例。教育研究資訊,8(6),150-170。
蔡知潤(2001)。韓國小學英語教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玉卿(2000)。協同教學的理念與教師專業文化的建立:毛連塭、吳清山,攜手共譜教學新樂章-談協同教學。現代教育論壇,台北。
鄭惠鳳(2004)。外籍教師在苗栗縣擔任英語教學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駐日代表處文化組(2002.11.11)。日本國小英語教學情形。取自國立教育資料館-國外教育訊息全文資料庫。
賴艷琴(2003)。台北市國民小學實施協同教學現況之研究。國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盧婉菁(1999)。顛覆傳統教學新主張?高市中洲國小「班群教學」紀實。翰林文教雜誌,6,10-20。
戴維揚(1999a)。國小英語教學現況調查研究。輯於戴維揚主編。國民小學英語科教材教法,46-68。台北:文鶴。
戴維揚(1999c)。評析九年一貫英語科課程綱要草案。教師天地,100,20-27。
戴禮明(2000)。國小英語教學實驗。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國小實例,161-177。台北:教育部。
謝良足(2004.9)。國小英語師資培育之回顧與遠景。教育資料與研究,60,46-52。
蕭福生(2001)。國民小學協同教學之分析研究-以一所國民小學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羅文杏(2005)台灣本籍及外籍國小英語教師協同合作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國科會計畫編號: NSC93-2411-H-134-006-)。
推動委員會/市長的話。台中市國小英語教學資源網(2006)。取自http:/eng.tceb.edu.tw/index.asp
周中天(2005)。試評引進外籍英語教師之議。師德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取自http://www.cet-taiwan.com/ 大師開講16
Barratt, L.&Kontra, E.(2000). Native English-speaking teachers in culture other than their own. TESOL Journal, 9(3),19-23.
Benoit, R.&Haugh, B.(2001). Team teaching tips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 7(10). From http://iteslj.org/Techniques/Benoit-TeamTeaching.html
Buckley, Francis J.(2000). Team teaching:What, why, and how?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Butler, Y. G.(2003).The role of teachers in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at the elementary school level in Taiwan, Korea and Japan.In Y. Chen & Y. Leung(Eds.)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Twelf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glish Teaching,1-16. Taipei:Crane.
Carless, D. (2002).Conflict or collaboration:Native and non-native speakers team teaching in schools in South Korea, Japan and Hong Ko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7th ESEA conference, Baptist University. Hongkong, 2002.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enter for the enhancement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1998).Team Teaching. from http://teaching. Polyu.edu.hk/datafiles/R27.html
English program in Korea(2005). from http://epik.knue.ac.kr.
Jet programme(2005). from http://www.jetprogramme.org/
Macedo,A.R.(2002).Team-teaching:Who should be really in charge? A look at reverse
VS traditional team-teaching.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Center for English Language Studies, Department of English,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Medgyes, P.(1994). The Non-native teachers. London:MacMillan.
Phillipson, R.(1992). ELT:The native speaker’s burden? ELT Journal,46(1,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