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許宸碩 Hsu, Chen-Shuo |
---|---|
論文名稱: |
痛心詩派的誕生: 論台灣現代詩在社群網站時代的類型化現象(2011-2019) The Arise of ”The Depressing Poets”: a Study of Subgenre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Modern Poetry in Social Network Age (2011-2019) |
指導教授: |
李癸雲
Lee, Kuei-Yun |
口試委員: |
楊佳嫻
Yang, Chia-Hsien 陳允元 Chen, Yun-Yu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文社會學院 - 台灣文學研究所 Taiwan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1 |
中文關鍵詞: | 痛心詩派 、類型化 、媒介 、葉青 、任明信 、宋尚緯 、徐珮芬 、社群網站 、厭世代 、晚安詩 、讀詩粉專 |
外文關鍵詞: | The Depressing Poets, Subgenre Development, medium, Ye Qing, Ren Ming-Xin, Song Shang-Wei, Hsu Pei-Fen, social network site, negative generation, The Good Night Poem, poem sharing fan page |
相關次數: | 點閱:3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自2016年開始,博客來、誠品等書籍通路的年度報告,甚至是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版的《2017臺灣文學年鑑》內的〈現代詩概述〉,都指出宋尚緯、徐珮芬等青年詩人在社群網站受到歡迎,其詩集也越來越暢銷。到2018年,《幼獅文藝》等文學雜誌做專題探討文學在網路傳播的現象(包含詩在臉書上的傳播),《遠見》雜誌更做相關報導,其標題為〈台灣現代詩迎來「文藝復興」時代〉,這篇報導卻引發廖偉棠、沈眠等詩人不滿,在詩壇引起「晚安詩論戰」,使讀詩粉專「晚安詩」受到一定影響,也使報導內被提及的詩人受到一定批評。
前述年度報告、年鑑、報導皆指出這些受到歡迎的詩人們,如宋尚緯、徐珮芬等,在詩作主題上以人生痛苦為主。他們寫詩不僅為了自癒,也是希望以詩癒人。他們詩風轉變、詩觀變化,乃至於受到讀者歡迎,都是在接近時間點發生的集體現象,顯示應受到類似的背景因素影響。由於他們在詩觀、主題、詩風上有一定類似之處,因此本文想透過類型小說研究的「類型化」觀點,重新檢視並理解文本的類似處、作者與讀者取得文本詮釋共識——自癒,並且癒人——的過程,乃至於共同的背景因素。
本文以葉青、任明信、宋尚緯、徐珮芬為研究對象,指出他們的詩風與詩觀變化,PTT詩版與臉書等媒介上的讀者回應,以及在這些階段背後的媒介、社會、組織因素如何影響作者、讀者與類型發展。本文將類型化過程分為三個階段:2011-2013年、2013-2015年、2015-2018年,以便呈現「痛心詩派」作為詩類型的發展過程,並探討「晚安詩論戰」背後的詩觀、產銷體系等衝突,以便釐清論戰發生的原因,並在結論處補上2018-2019年的類型相關發展。
From 2016, the annual reports of book sales channels such as Books.com.tw(博客來), Eslite Bookstore(誠品書局), and even “The general description of modern poetry” in The Almanac of Taiwan Literature 2017 published by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 pointed out that young poets like Song Shang-Wei, Hsu Pei-Fen have become popular in the SNS (Social Network Site), and their poetry have become good seller. In 2018, some literature magazines lite Youth Literary(幼獅文藝) made the topic of literature transmission in the SNS, including Facebook, then Global View Magazine(遠見雜誌) made a report “The Renaissance Era of Taiwanese Poetry is coming.” But some Poets like Liu Wai-Tong and Shen Mian resented this report, and the controversy called “The Good Night Poem Controversy” (晚安詩論戰) happened, which affected the poem sharing fan page “The Good Night Poem” and poets mentioned in the report.
All previous reports pointed out the main themes of those popular poets’ poem, like Song Shang-Wei, Hsu Pei-Fen, are the depression of life. Those poets wrote poems for curing not only themselves but readers. The time they change of their style and perspective of poetry, and even they became popular were close, which represented these changes were collective phenomena and probably influenced by similar background factors. Due to the similarity of those poets’ perspective, main theme, and style of poetry, this thesis would inspect and clarify the similarity of their texts, the progress that the authors and readers reach the consensus of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s, which is curing the author’s self then curing the reader, and the common background factors by the perspective of subgenre development by novel subgenre study.
This thesis took Ye Qing, Ren Ming-Xin, Song Shang-Wei and Hsu Pei-Fen as the researched poets to point out the changes of their style and perspective of poetry, and how the medium, social and (literature) organization factors influence the authors, readers and the subgenre development. This thesis divided the progress of this subgenre development into 3 phases: 2011-2013, 2013-2015, 2015-2018, to reveal the development progress of “The Depressing Poets” as a subgenre of poetry. This thesis also investigated the conflicts of perspective of poetry and the system of production and sales behind “The Good Night Poem Controversy” to clarify its causes and add the development after the controversy in 2018-2019 in the conclusion.
一、研究對象發表作品
(一)著作
1. 任明信,《你沒有更好的命運》(台北市:黑眼睛文化,2013.08)。
2. 任明信,《光天化日》(台北市:黑眼睛文化,2015.08)。
3. 任明信,《別人》(台北市:大田,2017.06)。
4. 任明信,《雪》(台北市:大田,2019.06)。
5. 宋尚緯,《輪迴手札》(桃園市:逗點文創結社,2011.07)。
6. 宋尚緯,《共生》(花蓮市:宋尚緯自費出版,2015.06)。
7. 宋尚緯,《共生》(新竹市:啟明,2016.03)。
8. 宋尚緯,《鎮痛》(新竹市:啟明,2016.03)。
9. 宋尚緯,《小結》(桃園市:宋尚緯,2016.12)。
10. 宋尚緯,《比海還深的地方》(新竹市:啟明,2017.03)。
11. 宋尚緯,《好人》(台北市:啟明,2018.02)。
12. 宋尚緯,《無蜜的蜂群》(台北市:啟明,2020.01)。
13. 徐珮芬,《還是要有傢俱才能活得不悲傷》(台北市:釀出版,2015.04)。
14. 徐珮芬,《在黑洞中我看見自己的眼睛》(新竹市:啟明,2016.07)。
15. 徐珮芬,《我只擔心雨會不會一直下到明天早上》(台北市:啟明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09)。
16. 徐珮芬,《夜行性動物》(台北市:啟明,2019.01)。
17. 葉青,《下輩子更加決定》(台北市:黑眼睛文化,2012.01,再刷七版)。
18. 葉青,《雨水直接打進眼睛》(台北市:黑眼睛文化,2012.01,再版五刷)。
(二)學位論文
1. 任明信,《你沒有更好的命運》(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碩士班文學創作組碩士論文,2012)。
2. 宋尚緯,《詩集《鎮痛》》(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
(三)雜誌文章
1. 任明信,〈不曾來日〉,《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56期(2016.08),別冊頁29。
2. 宋尚緯,〈時間雨・空城・如此荒謬〉,《幼獅文藝》第657期(2008.09),頁93-96。
3. 宋尚緯,〈「詩走過誰的心底」演講紀實〉,《奇萊論衡:東華文哲研究集刊》第1期(2016.03),頁141-148。
4. 宋尚緯,〈宋尚緯年度讀物〉,《聯合文學》第398期(2017.12),頁53。
5. 沈嘉悅、宋尚緯、阿布、陳育萱、黃羊川、楊婕、鄭順聰,〈拍照、打卡、上傳:分享文學的新提案〉,《幼獅文藝》第754期(2016.10),頁38-41。黃以曦,任明信,〈詩及其所至的懸崖〉,《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72期(2017.12),頁162-170。
6. 林葉青,〈世界大同〉,《衛生紙詩刊+》第5期(2009.10),頁51。
7. 徐珮芬,〈我總在夜裡作關於流離的夢〉,《幼獅文藝》第753期(2016.09),頁68-70。
8. 徐珮芬,〈如果有一天你變快樂了,你還會記得那些歌詞嗎〉,《幼獅文藝》第754期(2016.10),頁68-69。
9. 徐珮芬,〈理性與感性:回覆秘密讀者〉,《秘密讀者》2016年11月,頁30。
10. 徐珮芬,〈荷魯斯眼中的烈焰:開羅〉,《幼獅文藝》第757期(2017.01),頁50-51
11. 徐珮芬,〈相忘於茶馬古道〉,《幼獅文藝》第758期(2017.02),頁48-50。
12. 徐珮芬,〈西安事變〉,《幼獅文藝》第759期(2017.03),頁48-49。
13. 徐珮芬,〈日光傾城——拉薩〉,《幼獅文藝》第760期(2017.04),頁48-49。
14. 徐珮芬,〈青春撕裂物語——黑瞎子島〉,《幼獅文藝》第761期(2017.05),頁54-55。
15. 徐珮芬,〈漏光:關於達蘭薩拉〉,《幼獅文藝》第762期(2017.06),頁54-57。
16. 徐珮芬,〈花開在她身上——讀小令《日子持續裸體》〉,《聯合文學》第401期(2018.03),頁84-87。
17. 徐珮芬,〈取暖後動物感傷・曖昧〉,《創世紀詩雜誌》第194期(2018.03),頁54。
18. 徐珮芬,〈不錄了、Blue了〉,《幼獅文藝》第773期(2018.05),頁72-73。
19. 徐珮芬,〈穿越時光見到你——夏菁〉,《文訊》第394期(2018.08),頁123-130。
20. 徐珮芬,〈斜槓青年和他的那塊紅布:謝春木〉,《文訊》第398期(2018.12),頁74-79。
21. 潘柏霖,宋尚緯,〈寫詩是你抵抗世界的方式嗎?〉,《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56期(2016.08),別冊頁24-25。
22. 潘柏霖,宋尚緯,〈靈感對你來說是什麼?〉,《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56期(2016.08),別冊頁26-27。
(四)報紙文章
1. 〈車票詩徵文 優勝作品十首〉,《聯合報》,2009.11.01,D3版(聯合副刊)
2. 徐珮芬,〈【自由副刊】【第七屆林榮三文學獎.新詩獎佳作】達蘭薩拉男孩——致意一位只能懷念的朋友扎西.東知先生〉,(來源:https://ent.ltn.com.tw/news/paper/556937 ,2012.01.31)。
3. 宋尚緯,〈睡吧,睡吧——給受傷的人〉,《自由時報》,2015.09.08,D07版(自由副刊)。
(五)電子媒體文章
1. 任明信,〈任明信——你走你的路/我也會走你的路〉,(來源: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8622 ,2016.04.26)。
2. 任明信,〈顧城的詩殺死了我無數次,也拯救了我無數次〉,(來源:https://news.readmoo.com/2017/04/24/ku-cheng/ ,2017.04.24)。
3. 任明信,〈遇到瓶頸的時候就不寫,腦子打結的時候就不想,專心過好生活〉,(來源: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2073 ,2019.05.29)。
4. 宋尚緯,〈在離開陰暗的幽谷前〉,(來源:https://news.readmoo.com/2016/02/19/songshangwei-ours-feb/ ,2016.02.19)。
5. 宋尚緯,〈心靈不該有禁區,將「觸發警報」一一拆除〉,(來源: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8770 ,2016.06.30)。
6. 宋尚緯,〈當我們能夠懂得尊重他人的傷心,我們同時也是在尊重自己的痛苦〉,(來源:https://news.readmoo.com/2017/03/17/respect-sorrow/ ,2017.03.17)。
7. 宋尚緯,〈詩並不一定要寫得艱澀、難懂〉,(來源: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508 ,2017.05.25)。
8. 宋尚緯,李璐,〈【台積電文學專刊】宋尚緯vs.李璐/穩定的燃燒〉,(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11325/3767320 ,2019.04.21)。
9. 宋尚緯,〈從漫畫開始的不歸路〉,(來源: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1866 ,2019.06.06)。
10. 徐珮芬,〈有時候我覺得是文學選擇了我:一個偏執寫字狂的自白 〉,(來源:http://thedelicious12.com/archives/2216 ,2016.06.01)。
11. 徐珮芬,〈不要逼我長大──夜讀孫得欽《有些影子怕黑》〉,(來源: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9496 ,2017.02.28)。
12. 徐珮芬,〈寂寞的人住在自己的離開──夜讀聶魯達〉,(來源: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9565 ,2017.03.28)。
13. 徐珮芬,〈你不過就是違背了我們的約定〉,(來源: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9620 ,2017.04.19)。
14. 徐珮芬,〈在無盡的悲哀中坦然做隻饕餮──夜讀鄭聖勳《少女詩篇》〉,(來源: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9648 ,2017.04.25)。
15. 徐珮芬,〈時間是把美工刀,可惜有人被分配在刀鋒那一頭──夜讀楊瀅靜〈關掉的時間〉〉,(來源: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9730 ,2017.05.23)。
16. 徐珮芬,〈我讀這種詩歌的時候最愛你──讀蘇淺〈安地亞〉〉,(來源: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9896 ,2017.06.20)。
17. 徐珮芬,〈失能──讀鄭哲涵〈我要當一個普通的人〉〉,(來源: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9992 ,2017.07.18)。
18. 徐珮芬,〈有時候讀一首飽滿的詩比較健康──讀木心〉,(來源: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0071 ,2017.08.15)。
19. 徐珮芬,〈你不能說我一無所有──讀海子〈答覆〉〉,(來源: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0153 ,2017.09.12)。
20. 徐珮芬,〈相信之必要──讀郭品潔〈我相信許美靜〉〉,(來源: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0294 ,2017.10.31)。
21. 徐珮芬,〈我可以不要生嗎?──讀馬尼尼為〈你摸一下母親的睡眠〉〉,(來源: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0382 ,2017.11.28)。
22. 徐珮芬,〈把你們搖出我的身體──讀余秀華〈你沒有看見我被遮蔽的部分〉〉,(來源: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0419 ,2017.12.12)。
23. 徐珮芬,〈手寫日記|三月〉,(來源:http://www.unitas.me/?p=7051 ,2019.03.02)。
24. 徐珮芬,〈【一場還不算遲到的相識,寫一首給胡遷的詩】02_徐珮芬/ 夢見象〉,(來源: 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1978 ,2019.04.22)。
25. 徐珮芬,〈總之一直寫一直寫。真的連敲鍵盤的慾望都沒有的時候,我就吸貓〉,(來源: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2086 ,2019.05.29)。
(六)個人帳號、粉專發文
1. 「下輩子更加決定」粉專,(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E4%B8%8B%E8%BC%A9%E5%AD%90%E6%9B%B4%E5%8A%A0%E6%B1%BA%E5%AE%9A-143781045680088/ )。
2. 「下輩子更加決定」粉專,〈葉青詩集默默邁向七刷囉〉(取自文章首句)(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075050365886480&id=143781045680088 ,2016.05.16)。
3. devmask,〈[創作] 宇宙學〉,(來源:https://www.ptt.cc/bbs/poem/M.1329072098.A.F4D.html ,2012.02.13)。
4. devmask,〈[創作] 光天化日〉,(來源:https://www.ptt.cc/bbs/poem/M.1376324824.A.6CA.html ,2013.08.13)。
5. devmask,〈[創作] 也好〉,(來源:https://www.ptt.cc/bbs/poem/M.1404744605.A.CF4.html ,2014.07.07)。
6. devmask,〈[創作] 留著〉,(來源:https://www.ptt.cc/bbs/poem/M.1446136914.A.6B6.html ,2015.10.30)。
7. patmuffin,〈[創作] 死期〉,(來源:https://www.ptt.cc/bbs/poem/M.1440390544.A.375.html ,2015.08.24)。
8. patmuffin,〈[創作] 我居然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不快樂〉,(來源:https://www.ptt.cc/bbs/poem/M.1442774103.A.BEA.html ,2015.09.21)。
9. patmuffin,〈我不喜歡葉青〉,(來源:https://www.ptt.cc/bbs/poem/M.1450085203.A.41C.html ,2015.12.14)。
10. patmuffin,〈 [創作] 我要用自己的下輩子與你交換〉,(來源:https://www.ptt.cc/bbs/poem/M.1451095398.A.34C.html ,2015.12.26)。
11. 任明信,〈[life]葉青〉,(來源:http://x-devmask.blogspot.com/2011/11/life_05.html ,2011.11.05)。
12. 任明信,〈[write]崇拜〉,(來源:http://x-devmask.blogspot.com/2014/08/write_13.html?q=%E5%B4%87%E6%8B%9C ,2014.08.13)。
13. 任明信個人臉書帳號,(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4162119819 )。
14. 任明信,〈再沒有世界〉,(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302220076593394&id=100004162119819 ,2014.03.24)。
15. 宋尚緯個人帳號,(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176926431 )。
16. 宋尚緯,〈不顧北京反對〉,(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510221535660386&id=100000176926431 ,2019.02.20)。
17. 徐珮芬個人臉書帳號,(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eifenhsu0730 )
18. 徐珮芬臉書粉絲專頁,(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atmuffin/ )。
19. 徐珮芬,〈我不喜歡葉青〉,(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atmuffin/photos/a.1606869772871047/1962960890595265/?type=3 ,2015.12.14)。
20. 徐珮芬,〈昨天〉,(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atmuffin/posts/2405303036361046 ,2017.10.03)。
二、專書及學術著作
(一)專書
1. 吳承紘,《厭世代——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新北市: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11)。
2. 李瑞騰總編輯,《2011年台灣文學年鑑》(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11)。
3. 李瑞騰總編輯,《2012年台灣文學年鑑》(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13.11)。
4. 李瑞騰總編輯,《2013台灣文學年鑑》(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14.12)。
5. 李瑞騰總編輯,《2014台灣文學年鑑》(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15.12)。
6. 孟樊,〈台灣的大眾詩學〉,《流行天下:當代台灣通俗文學論》(台北市:時報文化,1992.01),頁333-368。
7. 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市:臺灣商務,2006.05)。
8. 林淇瀁,《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台北市:麥田,2001.10)。
9. 林淇瀁,《場域與景觀:台灣文學傳播現象再探》(台北市:印刻,2014.03)。
10. 陳國偉,《類型風景——台灣戰後大眾文學》(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13.11)。
11. 陳徵蔚,《電子網路科技與文學創意:臺灣數位文學史(1992-2012)》(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12)。
12. 須文蔚,《台灣文學傳播論》(台北市:二魚文化,2009.05)。
13. 須文蔚,《臺灣數位文學論:數位美學、傳播與教學之理論與實際》(台北市:二魚文化,2003.03)。
14. 解昆樺,《臺灣現代詩典律的建構與推移:以創世紀詩社與笠詩社微觀察核心》(臺北縣:鷹漢文化,2004.07)。
15. 解昆樺,《轉譯現代性:1960-70年代臺灣現代詩場域中的現代性想像與重估》(台北市:臺灣學生,2010.12)。
16. 廖振富總編輯,《2015台灣文學年鑑》(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16.12)。
17. 廖振富總編輯,《2016台灣文學年鑑》(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17.12)。
18. 劉梓潔,〈他們先走了 2. 葉青的衣櫃〉,《此時此地》(台北市:寶瓶,2012.10),頁199-203。
19. 瞇,《沒用的東西》(台北市:黑眼睛文化,2015.10)。
20. 蔡仁偉,《偽詩集》(台北市:黑眼睛文化,2013.01)
21. 鄭文彬(布衣老師),《寫字基本功》(桃園市:筆博士實業有限公司,2013.11)。
22. 鴻鴻,《土製炸彈》(台北:黑眼睛文化,2006.09)。
23. 鴻鴻,《仁愛路犁田》(台北:黑眼睛文化,2012 .10)。
24. 鴻鴻,《暴民之歌》(台北市:黑眼睛文化,2015.05)。
25. 蘇碩斌總編輯,《2017台灣文學年鑑》(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18.12)。
26. 蘇碩斌總編輯,《2018台灣文學年鑑》(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19.12)。
27. 蘇碩斌總編輯,《2019台灣文學年鑑》(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20.12)。
(二)期刊論文
1. 李癸雲,〈自癒.癒人:論臺灣新世代女詩人徐珮芬的暗黑系書寫〉,《當代詩學》第14期(2020.03),頁4-31。
2. 李癸雲、陳秀玲,〈愛與憂鬱,或者顛覆——台灣女詩人葉青與旅美女作家柴的同志書寫比較研究〉,《台灣詩學學刊》第29期(2017.05),頁7-34。
3. 張期達,〈「魯蛇詩派」:論《衛生紙詩刊+》的班底與選題〉,《當代詩學》13期(2018.12),頁189-222。
4. 陳允元,〈對抗前行代的咒語:在「盛世」中就戰鬥位置--從世代觀點論鴻鴻的詩觀轉折與《衛生紙詩刊+》〉,《新詩評論》2013年第1輯(總第17輯),2013.05。
5. 黃雋雯,〈葉青同志愛情詩中的沉默聲響〉,《中正台灣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第22期(2019.06),頁67-84。
6. 鄭宇君,〈社交媒體之雙重性:人的連結與技術的連結〉,《傳播、文化與政治》第4期(2016.12),頁1-25。
(三)研討會論文
1. 林妤,〈台灣現代詩的還魂或轉生:社群網路中的文學傳播及文本特徵〉,「第四屆文化流動與知識傳播:台灣文學的斷裂與蔓生」臺清成政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主辦,2020.09)。
2. 黃亮鈞,〈溫柔的一起孤獨網路社群與詩的題材取向-以晚安詩為例〉,2020台灣文學學會年會「想像2010年代台灣文學史」論文(台灣文學學會、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主辦,2020.10)。
(四)學位論文
1. 吳昱君,《葉青詩的焦慮表現及其效應》(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現代文學碩士論文,2017)。
2. 李鄢伊,《鯨向海現代詩研究》(嘉義市: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
3. 沈倩宇,《詩的馴化?——以台灣七年級作家任明信為探討中心》(新北市: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21)。
4. 張文柔,《葉青詩中疾病與死亡意象的感覺結構》(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
5. 黃雋雯,《葉青現代詩中的創傷、情愛與療癒書寫》(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
6. 黃靖雯,《站立與出走:數位時代下台灣現代詩的形式與傳播》(台中市: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
3.
三、報紙與雜誌文章
(一)《衛生紙+》提及期數
1. 《衛生紙詩刊+》第1期(2008.10)。
2. 《衛生紙詩刊+》第3期(2009.04)。
3. 《衛生紙詩刊+》第5期(2009.10)。
4. 《衛生紙詩刊+》第12期(2011.07)。
5. 《衛生紙+》第20期(2013.07)。
6. 《衛生紙+》第21期(2013.10)。
7. 《衛生紙+》第23期(2014.04)。
8. 《衛生紙+》第26期(2015.01)。
9. 《衛生紙+》第30期(2016.01)。
10. 《衛生紙+》第33期(2016.10)。
(二)其他雜誌文章
1.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編輯群,〈「每天為你讀一首詩」X Facebook最後的關鍵報告〉,《聯合文學》第398期(2017.12),頁62-63。
2. 王楚蓁:〈信而不用仰頭——比死亡更近的詩與人〉《文景》第84期(2012.03)。此文目前僅找到葉青詩粉專「下輩子更加決定」的網誌備份版本,參見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4%B8%8B%E8%BC%A9%E5%AD%90%E6%9B%B4%E5%8A%A0%E6%B1%BA%E5%AE%9A/%E4%BF%A1%E8%80%8C%E4%B8%8D%E7%94%A8%E4%BB%B0%E5%A4%B4%E6%AF%94%E6%AD%BB%E4%BA%A1%E6%9B%B4%E8%BF%91%E7%9A%84%E8%AF%97%E4%B8%8E%E4%BA%BA-%E6%9C%AC%E6%96%87%E5%88%8A%E4%BA%8E%E6%96%87%E6%99%AF%E6%9D%82%E5%BF%973%E6%9C%88%E5%8F%B7/404403109588359/ (縮網址:https://tinyurl.com/y578nsmj )。
3. 印卡,〈《下輩子更加決定》〉,《聯合文學》第326期(2011.12),頁71。
4. 印卡,〈設下詩歌同好的標準差〉,《聯合文學》第326期(2011.12),頁77。
5. 印卡,〈「口語」見聞錄〉,(來源:https://medium.com/@enkaryon/%E5%8F%A3%E8%AA%9E-%E8%A6%8B%E8%81%9E%E9%8C%84-ec8cc210717c ,2019.12.30)。原發表於《秘密讀者》2016年12月號。
6. 朱宥勳,〈如果閱讀不再是個人的事〉,《幼獅文藝》第754期(2016.10),頁18-19。
7. 利文祺,〈讀詩的人和寫賞析的人:每天為你讀一首詩〉,《幼獅文藝》第754期(2016.10),頁35-36。
8. 利文祺,〈他們的詩,在此隱密流傳〉,《幼獅文藝》第754期(2016.10),頁37。
9. 李進文,〈詩人是無法使自己相信的人〉,《幼獅文藝》第657期(2008.09),頁97。
10. 李筱涵,〈回返深度閱讀的路徑——側記盛浩偉小說細讀教室〉,《幼獅文藝》第754期(2016.10),頁24-27。
11. 秀赫,〈詩歌復興〉,《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54期(2016.06),頁18。
12. 馬翊航,〈你沒有更好的命運〉,《聯合文學》第350期(2013.12),頁65。
13. 匿名,〈令人討厭的珮芬的一生〉,《秘密讀者》2016年11月,頁24-25。
14. 匿名,〈詩的火源是飛灰〉,《秘密讀者》2016年11月,頁26-27。
15. 匿名,〈重複未必使人幸福〉,《秘密讀者》2016年11月,頁28-29。
16. 張桓溢,〈空虛寂寞冷的時候就呼叫文學吧:社群媒體與文學粉專〉,《幼獅文藝》第771期(2018.03),頁30-33。
17. 莊勝涵,〈追蹤、按讚加分享——如何活在文學民主時代〉,《聯合文學》第405期(2018.07),頁52-56。
18. 許先施、謝浩然,〈兩份詩刊,兩種革命的態度——現在詩與衛生紙〉,《明日風尚》2009年07期,頁172-177。
19. 許舜翔,〈「每天為你讀一首詩」的再閱讀〉,《幼獅文藝》第771期(2018.03),頁34-37。
20. 郭正偉,〈《你沒有更好的命運》/任明信/2014〉,《聯合文學》第360期(2014.10),頁46。
21. 陳芳珂,〈網上寫詩的徐珮芬:文學和悲傷應該完全誠實〉,《幼獅文藝》第754期(2016.10),頁32-34。
22. 陳素英,〈閱讀《共生》(宋尚緯,2015)——宋尚緯〈過往〉〉,《創世紀詩雜誌》第185期(2105.12),頁59-63。
23. 陳素英,〈所遇世界——讀宋尚緯〈比海還深的地方〉〉,《創世紀詩雜誌》第195期(2018.06),頁54-59。
24. 傅彥龍,〈世界太大,我們做伙取暖——向彼此靠近的新讀寫關係〉,《幼獅文藝》第771期(2018.03),頁26-29。
25. 黃健富,〈是她能說出屏息的話——徐珮芬詩集《還是要有傢俱才能活得不悲傷》〉,《衛生紙+》第30期(2016.01),頁84-87。
26. 楊佳嫻,〈麒麟出沒的軌跡——新十年台灣現代詩〉,《聯合文學》第320期(2011.06),頁54-59。
27. 楊宗翰,〈詩的盛世——2011台灣詩集出版觀察〉,《聯合文學》第326期(2011.12),頁58-62。
28. 楊宗翰,〈厭世代下的新詩傳播〉,《創世紀詩雜誌》第195期(2018.06),頁60-62。
29. 葉緹,〈黑雨中的存有:讀葉青詩集《雨水直接打進眼睛》與《下輩子更加決定》〉,《風球詩雜誌》第10期(2012.12),頁71-72。
30. 潘柏霖,〈書寫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戰爭——談宋尚緯的痛與鎮痛〉,《文訊》第369期(2016.07),頁34-36。
31. 編輯部,〈明日之星——宋尚緯〉,《幼獅文藝》第657期(2008.09),頁98。
32. 編輯部,〈2011年度《聯合文學》延選讀本臉書(facebook)票選活動結果〉,《聯合文學》第326期(2011.12),頁74。
33. 編輯部,〈小直播時代〉,《幼獅文藝》第754期(2016.10),頁17。
34. 編輯部,〈穿越時光見到謝春木:從詩意到革命的飄盪〉,《文訊》第398期(2018.12),頁72-73。
35. 鄭艾祥,〈燒自己的火——致明信與那些小房間裡的光〉,《文訊》第364期(2016.02),頁44-46。
36. 盧奕昕,〈聊文學的人也可以是紅心皇后!走進「作家事」直播現場〉,《幼獅文藝》第754期(2016.10),頁20-21。
37. 盧奕昕,〈留一條路讓讀者進來Q&A〉,《幼獅文藝》第754期(2016.10),頁22-23。
38. 蕭詒徽,〈宋尚緯:詩人與貓書房〉,《聯合文學》第398期(2017.12),頁50-52。
39. 駱亭伶,〈寫詩是摸索自己 摸索世界的路徑〉,《小日子》第74期(2018.06),頁81-87。
40. 鴻鴻,〈互相交流的方向:七年級後詩人創作與行動備忘錄〉,《聯合文學》第360期(2014.10),頁34-37。
(三)報紙文章
1. 尹玲、李魁賢、陳育虹、陳黎、焦桐等,〈【自由副刊】期待詩的驚奇感 〈第七屆林榮三文學獎.新詩獎決審會議紀錄 - 2之1〉〉,(來源:https://ent.ltn.com.tw/news/paper/544004 ,2011.12.04)。
2. 沈眠,〈書評〈新詩〉 對世界思考最可能的活路 推薦書:任明信詩集《你沒有更好的命運》、《光天化日》(黑眼睛文化出版)〉,《聯合報》,2016.02.27,D3版。
3. 鴻鴻,〈文明的野蠻人——葉青寫過的那些詩,痛過的那些痛〉,《聯合報》,2011.11.12,D3版(聯合副刊)。
4. 鴻鴻,〈只有殘酷無情的人類 需要努力為自己平反〉,《聯合報》,2016.08.28,D3版。
四、電子媒體與網路發表平台文章
(一)電子媒體文章
1. 〈2015誠品報告,人文社科、政治、在地文化書受青睞〉,(來源:https://showwe.tw/news/news.aspx?n=838 ,2015.12.28)。
2. 〈誠品、金石堂 公佈年度暢銷書排行榜〉,(來源: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924157 ,2013.12.24)。
3. 「2014博客來年度百大」,(來源:https://www.books.com.tw/activity/2014/12/top/support.html )。
4. 「博客來2012閱讀觀察」相關文章,(來源:https://okapi.books.com.tw/tag/index/2012%E9%96%B1%E8%AE%80%E8%A7%80%E5%AF%9F )。
5. 「博客來2013書市觀察」相關文章,(來源:https://okapi.books.com.tw/search?k=2013%E6%9B%B8%E5%B8%82%E8%A7%80%E5%AF%9F )。
6. Abby,〈專訪任明信:「生命沒有意義,不是悲傷的事」〉,(來源: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13794 ,2017.06.28)。
7. Hahow 好學校,〈以詩抒情!專訪詩人任明信:「沒有靈感的時候,就好好生活」〉(來源: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13551 ,2017.05.24)。
8. OKAPI閱讀生活誌,〈【讀者告訴我們的事】七間線上媒體編輯室串聯,2015年網路閱讀趨勢觀察〉,(來源: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8296 ,2015.12.14)。
9. onianio,〈onianio評徐珮芬《我只擔心雨會不會一直下到明天早上》〉,(來源: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1297 ,2019.04.28)。
10. poyicle,〈和前女友相約去聽演唱會〉,(來源:http://poyicle.blogspot.com/2010/01/blog-post_7314.html ,2010.01.07)。
11. READMOO編輯團隊,〈晚安文學:作家怎麼活?文學創作者的真情告白〉,(來源:https://news.readmoo.com/2016/04/12/160412-sos-writers/ ,2016.04.12)。
12. 刀刀,〈上午10點:女演員收到朋友的來信〉,(來源: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326 ,2017.03.27)。
13. 刀刀,〈社群媒體中的詩人——如今詩的盛世,是尾巴還是頭?〉(來源: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505 ,2017.05.25)。
14. 刀刀,〈我很廢,可是我很溫柔〉,(來源: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549 ,2017.06.15)。
15. 三島中尉,〈你當他是文壇同儕,他當你是讀者粉絲|寫給新手作家的沒用指南(十)〉,(來源:https://www.unitas.me/?p=4770 ,2018.10.09)。
16. 余怡慧,〈【Facebook 觀點】疫情蔓延時,科技如何讓人們與社群重塑連結?〉,(來源: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20029-how-the-pandemic-reconnects-people-and-community ,2020.06.10)。
17. 吳元熙,〈跟4G不一樣在哪?5G白話文快速看懂技術差異〉,(來源: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4075/5g-4g-difference ,2019.07.22)。
18. 李姿穎,〈戀愛模仿犯:專訪徐珮芬〉,(來源:http://www.biosmonthly.com/interview_topic/9381 ,2017.12.06)。
19. 李屏瑤,〈以詩撫平心中的地獄──宋尚緯詩集《共生》《鎮痛》〉,(來源: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8630 ,2016.04.22)。
20. 沈眠,〈縫補與傷痕的藝術──閱讀宋尚緯詩集《共生》與《鎮痛》〉,(來源: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437542 ,2016.05.25)。
21. 沈眠,〈愛是一種遠方——閱讀徐珮芬《還是要有傢俱才能活得不悲傷》、《在黑洞中我看見自己的眼睛》〉,(來源: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contents_page/0000981247 ,2017.04.15)。
22. 沈眠,〈私聊至上!詩人們的技術性囈語——鄭聿對談宋尚緯、陳繁齊〉,(來源: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708 ,2017.08.18)。
23. 沈眠,〈平庸的自我重複--閱讀徐珮芬第三詩集《我只擔心雨會不會一直下到明天早上》〉,(來源: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contents_page/0001163542 ,2018.07.17)。
24. 沈嘉悅、蔡飴珊採訪,沈嘉悅撰文,〈訪談任明信:在海邊開始《末日遠行》〉,(來源:https://vocus.cc/goodreader/5a421f93eceaedd6be91aeae ,2016.04.22)。
25. 東陌,〈東陌評葉青《下輩子更加決定》〉,(來源: 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1287 ,2018.09.20)。
26. 林聖修,〈你是否和我一樣,在成長中苦尋不著自己?——宋尚緯詩集《好人》〉,(來源: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0662 ,2018.03.05)。
27. 青春博客來編輯室,〈我目前最好的字,和最壞的字都在這裡〉,(來源: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2245 ,2019.07.09)。
28. 青春博客來編輯室,〈徐珮芬:「青春像是壓力球。你會被捏被握被揉,但最終會回到原本的模樣。」〉,(來源: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1859 ,2019.04.12)。
29. 洪崇德,〈傳遞日新又新的火炬:社群媒體時代的詩傳播觀察〉(來源: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495 ,2017.05.25)。
30. 洪菱鞠,〈誠品年度10大暢銷書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2》登榜首〉,(來源: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41224/442893.htm ,2014.12.24)。
31. 洪聖壹,〈iPhone 6 跟 iPhone 6 Plus 支援台灣4G全頻段〉,(來源: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40911/400114.htm ,2014.09.11)。
32. 涂東寧,〈「我發現我就是世界,我就是星星。然後我突然──姑且這麼說──頓悟了。」〉,(來源:https://news.readmoo.com/2017/12/06/171206-faith/ ,2017.12.06)。
33. 婉昀Wanyun,〈戀愛成癮症:專訪徐珮芬的四幕詩戀劇場〉(來源: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15409 ,2018.02.14)。
34. 犁客,〈回應書寫的召喚,一如回應命運的召喚──專訪任明信〉,(來源:https://news.readmoo.com/2017/10/24/171024-interview-with-devmask/ ,2017.10.24)。
35. 莊瑞琳,〈2016年的出版回憶:詩族的華麗演出〉(來源: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0670 ,2017.01.15)。
36. 郭申睿,〈PTT詩板回顧|[問卦]有沒有現在還在用BBS寫詩的八卦?〉,(來源:http://www.unitas.me/?p=1881 ,2018.03.24)。
37. 郭哲佑,〈宋尚緯與陸穎魚對談──壞掉的人,也要好好活著〉,(來源:http://www.unitas.me/?p=2059 ,2018.04.02)。
38. 陳沛淇,〈無「漏網之魚」的世紀:簡述數位時代的新詩流變與風格〉(來源: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497 ,2017.05.25)。
39. 陳柏言,〈閱讀.秋光.文學的野餐〉,(來源:http://www.unitas.me/?p=5198 ,2018.10.30)。
40. 傅紀鋼,〈〈詩人多寂寞1〉喪父居無定所 學金庸人物承接無常〉,(來源:https://tw.nextmgz.com/realtimenews/news/456292 ,2018.12.23)。
41. 傅紀鋼,〈〈詩人多寂寞2〉失戀等不到救贖 瘋癲昏死沙灘〉,(來源:https://tw.nextmgz.com/realtimenews/news/456294 ,2018.12.23)。
42. 傅紀鋼,〈〈詩人多寂寞3〉任明信:被世界愛著才會誕生〉,(來源:https://tw.nextmgz.com/realtimenews/news/456296 ,2018.12.23)。
43. 傅紀鋼,〈專訪詩人任明信:一生只打算出四本詩集,繼續全台巡迴也開放催眠預約〉,(來源: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4273 ,2020.04.30)。
44. 博客來OKAPI編輯室,〈2017年博客來報告〉(來源: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10502 ,2017.12.26)。
45. 彭星凱,〈~~___~_~~~~__~──《鎮痛》與哭哭〉,(來源: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8487 ,2016.03.04)。
46. 黃立偉、張國樑,〈國發會調查:青年薪資 僅20年前的91%〉,(來源: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28441 ,2019.04.10)。
47. 廖偉棠,〈「文藝復興」的背後 是詩的馴化〉,(來源: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42352 ,2018.06.09)。
48. 歐陽辰柔,〈蟄居於意識漸暗的地方──談徐珮芬的詩集《在黑洞中我看見自己的眼睛》〉,(來源:https://www.wowlavie.com/Article/AE1601794 ,2016.08.18)。
49. 潘乃欣,〈去年新書出版量創18年新低 小說減少童書增加〉,(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6904/4396912 ,2020.03.07)。
50. 潘柏霖,〈抵禦悲傷的方式──讀徐珮芬《夜行性動物》〉,(來源: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1735 ,2019.01.15)。
51. 蔡琳森,〈影子怎麼造的夢,抒情如何過的手?──讀葉青〈影子的夢〉〉,(來源: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0321 ,2017.11.07)。
52. 鄭聿,〈血流不止,像路到了盡頭而無性生殖──讀葉青〉,(來源: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9619 ,2017.04.18)。
53. 鄭聿,〈在一個容易擦身而過的季節──讀徐珮芬〈鬼〉〉,(來源: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0133 ,2017.09.05)。
54. 蕭歆諺,〈台灣現代詩迎來「文藝復興」時代〉,(來源:https://www.gvm.com.tw/article/44592 ,2018.06.06)。
55. 謝一麟,〈保羅肉體有刺,詩人身體有傷——任明信與黃浩嘉(喵球)的午後時光〉,(來源: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66 ,2017.08.04)。
56. 謝佳瑜,〈謝佳瑜評任明信《光天化日》〉,(來源: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1296 ,2018.09.20)。
57. 隱匿,〈保衛生存大作戰──我看「衛生紙」現象〉,(來源:https://www.twreporter.org/a/bookreivew-off-the-roll-poetry ,2017.03.11)。
58. 簡旻亞,〈誠品「2017 閱讀報告 」國人平均一週閱讀6小時、一年購買9本書〉,(來源: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31253 ,2017.12.15)。
59. 蘇文彬,〈蘋果開放國內iPhone更新,開始支援4G服務〉,(來源:https://www.ithome.com.tw/news/88839 ,2014.06.23)。
(二)PTT文章
1. 〈What is BBS? What is Ptt BBS?〉(來源:https://www.ptt.cc/index.bbs.html )。
2. alexandria,〈[情報] 葉青詩集《下輩子更加決定》〉,(來源:https://www.ptt.cc/bbs/poem/M.1313061071.A.086.html ,2011.08.11)。
3. alexandria,〈[讀詩] 你的身體 ◎葉青〉,(來源:https://www.ptt.cc/bbs/poem/M.1320762115.A.6C4.html ,2011.11.08)。
4. alexandria,〈[讀詩] 世界大同 ◎葉青〉,(來源:https://www.ptt.cc/bbs/poem/M.1322236297.A.371.html ,2011.11.25)。
5. alexandria,〈[讀詩] 各種迷惑與糟糕的詩 ◎ 葉青〉,(來源:https://www.ptt.cc/bbs/poem/M.1501233158.A.DD8.html ,2017.07.28)。
6. Bjiao,〈[讀詩] 偽十四行詩 ◎葉青〉,(來源:https://www.ptt.cc/bbs/poem/M.1328618695.A.1B3.html ,2012.02.07)。
7. Cannonball,〈[創作] 葬禮〉,(來源:https://www.ptt.cc/bbs/poem/M.1301492449.A.456.html ,2011.03.30)。
8. Cannonball,〈[創作] 紙蓮花〉,(來源:https://www.ptt.cc/bbs/poem/M.1303433553.A.E7B.html ,2011.04.22)。
9. catball,〈[創作] 動態視力〉,(來源:https://www.ptt.cc/bbs/poem/M.1314075033.A.428.html ,2011.08.23)。
10. coco1104520,〈[讀詩] 不顧北京反對 ◎ 宋尚緯〉,(來源:https://www.ptt.cc/bbs/poem/M.1550781307.A.DE9.html ,2019.02.22)。
11. skyp,〈[讀詩] 偽十四行詩 ◎葉青〉,(來源:https://www.ptt.cc/bbs/poem/M.1448810230.A.69E.html ,2015.11.29)。
12. u921401,〈 [讀詩]大雨 ◎ 葉青〉,(來源:https://www.ptt.cc/bbs/poem/M.1308750411.A.02F.html ,2011.06.22)。
(三)「晚安詩」臉書文章
1. 「晚安詩」粉絲專頁,(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oodnightpoem/ )
2. 任明信著,晚安詩分享,〈光天化日〉,(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oodnightpoem/photos/a.177624585760817/193972604126015 ,2013.12.12)。
3. 任明信原著,晚安詩分享,〈孟婆〉,(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oodnightpoem/photos/a.177624585760817.1073741828.177554425767833/235569536632988/ ,2014.04.19)。
4. 任明信著,晚安詩分享,〈無題02〉,(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oodnightpoem/photos/a.177624585760817/241941682662440/?type=3 ,2014.05.15)。
5. 宋尚緯原著,晚安詩分享,〈睡吧,睡吧——給受傷的人〉,(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oodnightpoem/photos/a.177624585760817/452910491565557/ ,2016.03.23)。
6. 晚安詩,〈新置頂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oodnightpoem/posts/488345271355412 ,2016.07.01)。
7. 晚安詩,〈【公告】因私人考量,近期保守估計至農曆年無法兼顧晚安詩每日定期刊載。〉,(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oodnightpoem/posts/925435807646354 ,2018.10.24)。
(四)「每天為你讀一首詩」臉書文章及相關分享
1.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cendalirit/ )
2. Chun。無以名狀,〈我想我是那個鬼魂〉(原文無標題,以第一行字句作為標題),(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chunsblog/posts/972340036181940 ,2016.02.26)。
3. 任明信原著,「每天為你讀一首詩」小編賞析,〈無題02〉,(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cendalirit/photos/a.903237419700494/1137069372983963/ ,2016.02.21)。
4. 任明信原著,蔡淳祐賞析,〈崇拜〉,(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cendalirit/photos/a.903237419700494/1528348060522757/ ,2017.05.18)。
5. 任明信原著,鋼筆人賞析,〈傾訴〉,(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cendalirit/posts/1567348069956089 ,2017.06.24)。
6. 任明信原著,鋼筆人賞析,〈宇宙學〉,(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cendalirit/photos/a.903237419700494/2424500184240869/ ,2019.04.10)。
7. 宋尚緯原著,少年阿Ben賞析,〈馬英九〉,(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cendalirit/photos/a.903237419700494/997434866947415 ,2015.05.20)。
8. 徐珮芬原著,利文祺賞析,〈要不然就一起加入ISIS〉,(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cendalirit/photos/a.903237419700494/1389786904378874/ ,2017.01.09)。
9. 徐珮芬原著,鋼筆人賞析,〈我要用自己的下輩子與你交換〉,(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cendalirit/photos/a.903237419700494/1716269018397326/ ,2017.11.13)。
10. 徐珮芬原著,鋼筆人賞析,〈達蘭薩拉男孩——致意一位只能懷念的朋友扎西.東知先生〉,(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cendalirit/posts/2588750634482489 ,2019.07.30)。
11. 徐珮芬原著,鋼筆人賞析,〈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cendalirit/posts/4029759943714877 ,2021.01.30)。
12. 葉青原著,「每天為你讀一首詩」小編賞析,〈大雨〉(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cendalirit/photos/a.903237419700494/1045916508765917/ ,2015.08.26)。
13. 葉青原著,「每天為你讀一首詩」小編賞析,〈光〉,(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cendalirit/photos/a.903237419700494/1127539843936916/ ,2016.02.04)。
14. 葉青原著,少年阿Ben賞析,〈世界大同〉,(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cendalirit/photos/a.903237419700494/1137589002932000 ,2016.02.26)。
15. 葉青原著,「每天為你讀一首詩」小編賞析,〈偽十四行詩〉,(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cendalirit/photos/a.903237419700494/1671821876175374/ ,2017.10.05)。
16. 葉青原著,蔡淳祐賞析,〈詩的謊言〉,(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cendalirit/photos/a.903237419700494/1693963247294570/ ,2017.10.24)。
17. 葉家瑜,〈「常說自己的詩刪去贅詞只剩三個字:『我愛你』」〉(原文無標題,以第一行字句作為標題),(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fanatic335/posts/10204421688462847 ,2016.02.27)。
18. 鯨向海原著,「每天為你讀一首詩」小編賞析,〈懷人〉,(來源: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14/11/blog-post_96.html ,2014.11.19)。
(五)其他臉書文章
1. 「衛生紙詩刊+」粉絲專頁,(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off.the.roll.poetry/ )
2. Jui-Che Wu,宋尚緯《共生》(啟明版)封面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308123139201051&set=pcb.1308123839200981 ,2016.06.22)。
3. 印卡,〈晚安詩的爭議其實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取自文章首句)(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enkaryon/posts/10215629506789235 ,2018.06.13)。
4. 朱宥勳〈其實某些詩人對「晚安詩」很有意見的心情〉(取自文章首句),(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chuck158207/posts/4137484712934298 ,2020.11.13)。
5. 鋼筆旅鼠本部連「關於」事項,(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76899475660255/about/ )。
(六)其他網站
1. 「讀冊 x Openbook」活動
(1)「一個清醒詩人的技術性囈語」,(來源:http://www.taaze.tw/static_act/201705/poet/index.htm )。
(2)「詩專題:假如屈原也玩FB還開IG帳號」,(來源:https://www.openbook.org.tw/2017poem )。
2. Alexa:
(1)〈Alexa台灣網站排名〉,(來源:https://www.alexa.com/topsites/countries/TW )。
(2)〈Alexa全球網站排名〉,(來源:https://www.alexa.com/topsites )。
3. Monster101搜尋
(1)〈對號入座(獨家簽名版)博客來銷售排名〉,(來源:https://www.monster101.com/r/0010751301 )。
4.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電信統計圖表
(1)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103年度電信統計圖表〉,(來源:https://www.ncc.gov.tw/chinese/files/15050/1994_33584_160518_1.pdf )。
(2)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104年度電信統計圖表〉,(來源:https://www.ncc.gov.tw/chinese/files/16050/1994_35539_160518_1.pdf ,2016.05.17)。
5. 維基百科條目
「iPhone 5」,(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IPhone_5 )。
「iPhone 5c」,(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IPhone_5c )。
「iPhone 5s」,(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IPhone_5s )。
「無名小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4%A1%E5%90%8D%E5%B0%8F%E7%AB%99#%E6%88%90%E7%AB%8BBBS%E7%AB%99 )。
「臉書公司」,(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4%B8%E4%B9%A6%E5%85%AC%E5%8F%B8 )。
(七)外文資料
1. The Telegraph,〈20 bestselling mobile phones of all time〉,(來源:https://www.telegraph.co.uk/technology/2016/01/26/the-20-bestselling-mobile-phones-of-all-time/ ,201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