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鄭惠敏
Cheng, Hui-min
論文名稱: 教師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於自 然科教學之教學信念與師生互動 個案研究
指導教授: 許春峰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5
中文關鍵詞: 互動式電子白板師生互動自然科學習態度教師教學信念
外文關鍵詞: Interactive whiteboard, teachers' teaching belief,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student-teacher interactions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對師生互動、學生學習態度及教師教學信念的影響。
    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以五年級某一班的師、生為對象,透過教室觀察、訪談、文件分析等質性資料的收集,輔以自然科學習態度量表、師生提問互動紀錄表等量化統計方式,進行為期四個月的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一個學期後,教師的教學信念並未因互動式電子白板的融入教學而有太大的轉變,大致上仍傾向「教師中心」取向;而學生的學習態度未達顯著差異,主要原因在於教師之科學知識觀偏向客觀主義,且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的時間不到教學總時數的一半,不過其中學習策略向度上的平均數卻略有提升。而在師生互動部分則顯示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能激發學生深入探究問題的興趣及參與互動的意願。


    Abstract
    A cas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science teachers using Interactive whiteboard on student-teacher interactions,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toward science and teachers' teaching belief.
    All students and one science teacher from one class of the fifth grade were the objects of the study. The qualitative data was gathered through classroom observation, interview, and document analysis. Besides, Questionnaire on Learning Science and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records on the questions were analyzed as well. The research lasted four month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teacher’s teaching belief didn’t change after integrating Interactive whiteboard in teaching science for one semester. The teacher still tended to be teacher-centered and the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t maight due to the scientific epistemology of the teacher is more like objectivism. Besides, the teacher didn’t always use the Interactive whiteboard, which was used less than half of the total teaching hours of one semester. However, the average of learning strategy was promoted. As the student-teacher interactions, students were encouraged to explore the scientific problems and participate in the classroom when the Interactive whiteboard was used.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四節 名詞釋義 4 一、 教師教學信念 4 二、 互動式電子白板 4 三、 自然科學習態度 4 四、 師生提問互動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教師教學信念 7 一、 教師教學信念的意涵 7 二、 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 10 三、 教學信念的評測 13 四、 教學信念取向 15 第二節 自然科學習態度 17 一、 自然科學習態度之意涵 17 二、 自然科學習態度評測方法 19 三、 自然科學習態度量表 24 第三節 互動式電子白板在教學上的應用 26 一、 互動式電子白板的優勢 26 二、 互動式電子白板在教學上的應用與學習成效 27 第四節 師生互動 29 一、 師生互動的意涵及歷程 29 二、 師生互動的相關研究 32 三、 師生互動的評測方法 35 四、 師生互動評測工具 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5 第一節 研究理念與設計 45 第二節 研究流程 48 第三節 研究者背景 49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場域 49 一、 關於小文老師 49 二、 小新里班級概況 50 三、 關於自然教室 51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53 一、 教師教學信念 53 二、 學生學習態度 53 三、 師生提問互動 53 四、 資料分析與編碼 53 第六節 信度與效度 55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59 第一節 教師教學信念 59 第二節 自然科學習態度 68 第三節 師生互動 73 第四節 互動式電子白板在教學上的效益 7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3 第一節 結論 83 第二節 建議 85 參考文獻 87 中文部分 87 英文部分 95 附錄 97 附錄一:教師教學信念訪談大綱 97 附錄二:自然科學習態度量表 98 附錄三:師生提問互動紀錄表 101 附錄四:非正式訪談-班級概況 10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參考文獻
    丁興富(2005,3)。交互白板及其在我國中小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中國電化教育,218,43-45。
    丁興富、林敬東(2005)。從黑板到白板的歷史進程-對訊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前景的展望。中國電化教育,217,30-33
    丁穗中(2004)。網路教學環境下國小學生認知風格與學習的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方正一(2004)。一名國小英語教師教學信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方吉正(1998)。教師信念研究之回顧與整合-六種研究取向。教育資料與研究,36-44
    王文科(1991)。學習心理學-學習理論導論。台北:五南圖書。
    王志祥 (1995)。多媒體網路傳輸發展平台之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新竹市。
    王秀惠、蔣佳玲(2005)。高雄縣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37,67-80。
    王春華(2006)。以交互式电子白板技術實現課堂教學信息化。山東師範大學學報,21(1),139-141。
    王秋燕 (2004)。資訊融入教學以提昇國小學童天文學習效能之研究-以「星星」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王智明(2003)。高一僑生的生活適應、數學學習態度與數學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高雄市。
    王貴春(2000)。STS教學與國小學生創造力及學習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台北市。
    王閔瑤(2002)。應用資訊科技於國小課程統整專題導向式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台北市。
    古鈞元(2002)。教師教學信念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國中地理教師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江新合(2004)。國中理化科教師教學行為與其信念體系之相關研究(國科會研究報告:NSC83-0111-S017-012)。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何春珠(1993)。英文教材教法課教室內的師生互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台南市。
    何桂榮、籃玉如(2000)。落實教室電腦教師應具備之資訊素養。資訊與教育,77,22~27。
    何榮桂(2001)。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亞太地區(台、港、新、日、韓)資訊教育的發展與前瞻。資訊與教育,亞太地區中小學比較資訊教育專刊,1~6。
    吳季玲(2003)。兩位科學教師概念傳遞與師生互動情形之分析比較研究-以國小<生物的繁殖>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吳明隆、陳火城(2006)。高雄市國小教師數學教學信念與自我知覺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48,113-132。
    吳武典(1987)。影響學習因素的動力觀:散播愛的種子—談輔導的理念與方法。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吳康寧(1998)。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吳淑靜(2004)。國小體育教師師生互動行為及教學決定因素之研究。未出之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部體育教學碩士班,新竹市。
    吳照智(2004)。國小六年級不同學習風格學童在科學教室中的師生互動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呂惠紅(2004)。資訊融入國小四年級月相概念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碩士班,新竹市。
    李山(2004)。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應用與前景。中國教育技術裝備,14-15。
    李玉鳳(2001)。運用多元智慧理論改善學生學習態度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李宏輝(1998)。一位國小自然科學實習教師的教師信念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李育嘉(2002)。國小自然科師生互動行為與學童科學知識、創造力、問題解決能力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南市。
    李旻陽(1992)。國中學生學業成績、師生互動與偏差行為關係之探討。未出之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台北市。 
    李登隆(2004)。資訊融入專題導向學習對國小學生自然科學習態度與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李震英、李志濤(2005)。英國中小學電子白板的應用及個案分析。中國電化教育,218,70-73。
    李豐展(2006)。台北市國小教師教學信念、學校環境因素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實施成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台南市。
    沈碧麗、吳正己(2006)。高職電腦教師教學信念之個案研究。中華民國第22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931-937。
    沈銀亮(2000)。國小學生在九年一貫社會領域中必備的基本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佘曉清(1999)。生物教師的教學信念、教學、與師生互動-個案研究。科學教育學刋,7(1),35-47。
    周育本(2005)。國小學童知覺自然科教師態度、學習自然科態度與自然科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周佳樺(2005)。國中學生國語文學習態度、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雲林縣。
    林月芳(2004)。資訊融入教學以提昇國小學童天文學習效能之研究-以「月亮」 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林殷如(1998)。國中生物課室教學活動面貌與學生對教學活動的知覺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彰化市。
    林義男(1983)。大學師生的非正式互動與學生學習成果的關係。國立臺灣教育學院輔導學系輔導學報,6,47-125。
    林鈺婷(2003)。網路輔助教學應用於國小自然科學習領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林錦雪(1996)。CAI與傳統教學對不同學習風格之國小學生學習自然科學成就和態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台南市。
    武國華(2001)。國小六年級自然教室中全班討論與科學知識建構歷程之詮釋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台北市。
    邱廣興(2002)。探究教學在資訊融入自然學習領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嘉義市。
    邱麗綺(2003)。高年級國語科卷宗評量中的師生互動及學生自評與互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姚如芬(1992)。高雄地區高中一年級學生數學學習態度與其數學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施吉安(2001)。資訊融入國民小學自然科教學可行性之研究-以桃園縣新路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柯正峰(1989)。升大學補習班學生學習態度對補習班態度及生活型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柯彥如(2007)。國小中年級教室內師生互動行為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博士班,台中市。
    翁崑泉(2002)。國小教師社會科教學信念之研究-以二位低年級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臺東市。
    張育嫻(2003)。國中實習教師師生互動策略之質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張岳斌 (2002)。協同式即時語音電子白板系統。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彰化市。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雅筑(2005)。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知覺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曹曉文(2001)。個案教師之性別、教師信念、師生互動及其學生對科學的態度與概念學習之研究-以國小自然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許惠子(1996)。教學態度與師生互動-國小四年級一個班級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台中市。
    郭榮澤(1985)。國中高、低成就學生師生互動關係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陳均伊(2006)。以學校為本位的合作式專業成長:一位資深教師的教學信念與教學改變。科學教育月刊,294,2-14
    陳孟愉(2002)。國小資優班學童與一般學童自然科學習焦慮影響因素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陳玫禎(2005)。國小音樂教師教學信念與師生互動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音樂藝術研究所,台北市。
    陳奎熹(1990)。教育社會學研究。師大書苑,台北市。
    陳致嘉(1993)。國中學生性別、班級類型對師生互動、班級氣氛、學習態度、學業成就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台北市。
    陳章正、陳輝雄(2006)。運用「簡報式多媒體」教學策略於高一電磁學之研究。物理雙月刊28(3)。
    陳惠邦(2006)。互動白板導入教室教學的現況與思考。全球華人資訊教育創新論壇,宜蘭
    陳惠萍(2004)。正向評量對於國中生自然科學習態度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台北市。
    曾心怡(1999)。性別、班級組成形式、師生互動與學習動機:以高三自然組物理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市。
    黃桓(1980)。國民中學教室中師生關係現況及其影響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黃淑菁(2000)。不同學習動機類型學生對國中理化教師教學策略之學習感受-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彰化市。
    黃鈺雯(2004)。嘉義地區國小高年級教師教學態度、師生互動與學生學習動機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黃綺君(2005)。新竹市國民小學新移民子女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碩士班,新竹市。
    楊玉琪(2000)。成員互動行為對虛擬團隊合作績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高雄市。
    楊郁鴻(2002)。不同性別學生與教師之互動及其學習動機-國中理化課室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彰化市。
    楊詩潔(2004)。資訊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之影響-以南勢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中壢市。
    溫麗雲(2002)。師生互動中的性別差異-一所國小一年級生活課程教室觀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台東市。
    劉欣茹(2003)。一位國小美勞教師教學信念與實踐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劉威德(1999)。教師教學信念系統之分析及其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教育大學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台北市。
    劉銘恩(2002)。一位國小自然科教師的教學改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潘志煌(1997)。師生教學互動中的性別差異-國小班級多重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蔡蕙婷(2000)。國民小學資優教育教師信念及其轉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高雄市。
    鄭育青(1999)。師生教學互動中的性別差異:一個國小數學教室的觀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市。
    鄭玟玟(2001)。國民小學自然科非專長與專長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中市。
    霍鳳清(2005)。從被動接受走向主動發現,中國電化教育,218,65-67。
    謝真華(1999)。概念構圖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童在自然科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南市。
    鍾佳蓉(2006)。台東縣國小自然科教師教學信念、專門學科素養與教學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台東市。
    簡萍郎(2005)。科學故事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學對國小學童學習動機與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系,高雄市。
    簡嘉祐(1998)。遠距教學之即時群播系統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台北縣。
    譚孟華 (2003)。在PDA環境下實做無線教學討論社群系統。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碩博士班,台南市。
    蘇益生(2003)。高雄市國小教師e-Learning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蘇素惠(2002)。國小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數學領域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及相關問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蘇素慧、詹勳國(2005)。實施九年一貫課程後國小教師數學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50(1),27-51。
    饒世妙(2002)。資訊科技融入國小自然科教學對學習成就與態度影響之研究。已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台中市。
    黃茂在(2002)。由「溶解」單元教學設計看如何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上網日期:2008年3月13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textbook%20source/0725teach/study/natural/04.DOC
    佘漢輝(2007)。 使用電子互動白板有效提升學生在常識探究的學習果效。上網日期:2008年2月28日。取自:http://www.flp.edu.hk/ict/Publications/Ses-8.pdf
    教育部(2004)。資訊教育推動指導方針。上網日期:2007年5月20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MOECC/EDU6673001/ie/guideline/index.html
    教育部(2006,11月16日)。建構縣市 e 化學習環境。上網日期:2007年5月13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MOECC/EDU6673001/ie/infra/e-environment.pdf
    莊護林、李肖蘭(2006)。在小學中文科及常識科應用互動電子白板的策略。上網日期:2007年4月2日。取自:http://www.flp.edu.hk/itc/Publications/Ses-6.pdf
    陳章正、陳輝雄(2006)。運用「簡報式多媒體」教學策略於高一電磁學之研究。物理雙月刊,28,3。上網日期:2008年2月15日。取自:http://psroc.phys.ntu.edu.tw/bimonth/v28/585.doc
    網奕資訊(2006,8月30日)。互動電子白板選擇的「忙與盲」。上網日期:2007年5月13日。取自:http://www.habook.com.tw/habook_epaper/2006/950830_IWB_key/950830_IWB_key.htm

    英文部分
    Clark, C. M. & Peterson, P. L. (1986). Teachers’thought processes, In M. C. Writtrock(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3 rd ED.). New York:Macmillan. 255-296.
    Delamont, S (1983). Interaction in the classroom (2nd ed).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Ertmer, P., Addison, P., Lane, M., Ross, E., & Woods, D. (1999). Examining teachers beliefs about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the elementary classroom.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 32(1), 54-73.
    Fischer, B. & Fischer, L. (1979). Style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Educational Leadership, 36(4), 245-254.
    Good, T. L., & Brophy, J. E. (1972). Behavioral expression of the teacher attitud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3, 617-624
    Ian, H. & Steve, H. (2005). Primary school students’perceptions ofinteractive whiteboards.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1, p102-117.
    Johnson, K.E.(1989). The theoretical orientations of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teache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liefs and practic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Syracuse.
    Kate, W., Steve, H. & Heather, S. (2005). The visual helps me understand the complicated things’: pupil view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with interactive whiteboard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Vol 36 No 5.
    Kyriacou, C. (1986). Relationships with pupils. In C. Kyriacou (Ed.), Effect teaching in school. Oxford: Blackwell.
    Nespor, J. (1985). The role of beliefs in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Final report of the teacher beliefs stud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70 446)
    Pajares, M. F. (1992). Teachers' Beliefs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Cleaning Up a Messy Construct.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62(3), 307-332.
    Pinkston, G. (1999). Attitudes of teachers towar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mplications for curriculum. Unpublished master thes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St. Paul.
    Roblyer, M. D. (2003). Integrat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 (3rd Edition). Columbus, Oh.: Merrill Prentice Hall.
    She, H. C., & Fisher, D. (2002). Teacher communication behavior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students’ cognitive and attitudinal outcomes in science in Taiwa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9(1), 63-78.
    Victoria, A., Sally, B., Rosamund S., Sarah C., Simon M. & Ian T. (2005). Collaborative research methodology for investigat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use of interactive whiteboard technology. Educational Review, Vol. 57, No. 4, November 2005 Interactive whiteboard technology.
    Wubbels, T., Creton, H. A., Hooymayer, H. P. (1985). Discipline problems of beginning teachers, interactional teacher behavior mapped out. (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60 040 )
    Zhao, Y., & Cziko, G. (2001). Teacher Adoption of Technology: A PerceptualControl Theor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9(1),5-30.
    Bridget, S., Maureen, H., Kelvyn, J., Cathy, L., Stephen, S., Peter Scrimshaw, Sue, S., Kate, B., John, C., Brigid, D., Tanya, H. Stuart, Janis, J., Diane, M. & Derek, W. (2007). The DfES Primary Schools Whiteboard Expansion project.上網日期:2008年1月23日。取自:
    http://www.ttrb.ac.uk/attachments/82dd1b27-c12a-430e-ab3e-cf5d11848dc4.doc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