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凱祺 Huang Kai-Chi |
---|---|
論文名稱: |
新移民子女數學學習成就之相關因素分析 A analysis on the related factors in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for children of immigrant residents |
指導教授: |
羅昭強
Law Chiu-Keung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竹師教育學院 - 數理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中文關鍵詞: | 新移民子女 、數學學習成就 |
外文關鍵詞: | children of immigrant residents, mathematic learning achievement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新移民子女數學學習成就之相關因素,並探討「個人特質」、「父母背景」、「家庭環境」及「教養態度」四個面向與其「數學學習成就」之關聯性。研究者以新竹縣某國小新移民子女167人為研究對象,採用自行編製之問卷進行調查,再將資料利用獨立樣本平均數檢定、多元線性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其結果如下:
(一)新移民子女之數學學習成就較一般學生落後。
(二)新移民子女數學學習成就之相關因素為:年級、家中子女數、課後玩伴、母親族群、父母親的教育程度、父母親的職業、母親工作時間、父母相處情形、陪伴時間、睡覺時間、娛樂時間、課後活動、課業重視者及課業責罰,較重要者為父母相處情形、睡覺時間、娛樂時間和課後玩伴。
(三)影響新移民子女之數學學習成就以家庭環境最為重要。
(四)新移民子女需家庭營造一個友善與愛的環境,加強其歸屬感及安全感,且若能尋求適當的他人或機構協助,對子女的數學學習成就有所幫助。
This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mathematic learning achievement among immigrant parents’s children and explore the relevance between that and the four factors which are "individual elements", "parental background", "family environment" and "parenting attitude". 167 immigrant parents’s children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amples from one elementary school in Hsinchu County. Questionnaire was employed and analyzed with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such as independent sample mean 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The mathematic learning achievement among immigrant parents’s children is lower than the average standard among general students.
2.The relative four factors to the mathematic learning achievement of immigrant parents’s children are specified as the followings:the grade, numbers of children at home, playmates after school, mother’s living circle, parents’ level of education, parents’ occupations, the working hours of mother, the relation between parents, the parenting time of accompanying, sleeping time, entertaining tim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schoolwork care taker, punishment and reward.
3.“Family environ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affecting of the mathematic learning achievement of immigrant parents’s children.
4.It would be helpful for their learning achievement in mathematics by creating a family-friendly and loving environment, strengthening the sense of loyalty and security, and seeking appropriate assistance from people and institutes if possible.
中文部份
內政部(2012)。100年國人結婚之外籍與大陸配偶人數統計。2012年1月20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內政部統計處(2012)。100年新生嬰兒生母狀況分析。內政統計通報,101年21週。
王世英、溫明麗、謝雅惠、黃乃熒、黃嘉莉、陳玉娟、陳烘玉、曾尹彥、廖翊君(2006)。我國新移民子女學習成就現況之研究。國立教育資料館,台北。
王宏仁、張書銘(2003)。商品化的跨國婚姻市場:以台越婚姻仲介業運作為例。台灣社會學,六,177-221。
田晶瑩(2005)。「是誰在娶越南新娘?」-男性氣魄與跨國婚姻。國立中興大學行銷學系,台中。
李明堂、黃玉幸(2008)。台灣十年來東南亞外籍配偶研究趨勢分析-以全國碩博士論文為例。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論文研討會,亞洲大學。
吳孟娟(2006)。外籍配偶子女自我概念、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國中學生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系,台北。
吳俊憲(2006)。新臺灣之子的多元文化教養途徑。國教之友,57(2),9-20。
吳俊憲、吳錦惠(2007)。新台灣之子教育議題研究現況語發展趨勢之分析。課程與教學季刊,10(1),21-42。
吳雅惠(2009)。外籍配偶子女國語文能力之研究─以宜蘭縣藍天國小為例。宜蘭文獻雜誌,83/84期,174-200。
吳宜錞(2005)。外籍配偶學生之家庭學習環境對其國語言能力發展的影響。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五南圖書,台北。
林俊瑩(2001)。國小學生家長的子女教育期望、民主參與態度與參與─學校教育行為關聯性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錦蘭、劉波兒(2007)。現存台灣外籍配偶子女教養問題之文獻探討。弘光學報,51。
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東華書局,台北。
林璣萍(2003)。台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台東。
周秀潔(2005)。外籍配偶子女的學校適應-教師的覺知與應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興隆(2009)。台灣跨國婚姻研究之初探。網路社會學通訊,80。
柯淑慧(2004)。外籍母親與本籍母親之子女學業成就之比較研究─以基隆市國小一年級學生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系,台北。
徐宏瑜(2000)。出生排行與家庭內教育資源分配決策—以台灣PSFD資料分析之。天主教輔仁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台北。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與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
夏曉鵑(2005)。不要叫我外籍新娘。左岸文化,台北。
孫碧蓮(2001)。雙親家庭父親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孫旻儀、蔡明學(2007)。社經地位和學生學業成就關係之後設分析。國教學報,19,199-221。
陳江瑞(2012)。小學生知覺父母期望與學業成就之研究-以龍津國小新移民子女為例。南華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論文,嘉義。
陳國民(2005)。從外籍新娘現象談新台灣之子教育問題與學校因應之道。國教新知,第52卷第3期。
陳湘淇(2003)。國小一年級外籍配偶子女在智力、語文能力及學業成就表現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台南。
陳金蓮(2005)。四位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之個案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輔
導碩士班,花蓮。
陳皎眉、孫旻暐(2006)。從性別刻板印象威脅談學業表現上的性別差異。教育研究月刊。147期,19-30。
陳永昌(2011)。家庭社經因素對八年級學生數學學業成就影響之研究─以TIMSS2003資料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學系,南投。
教育部統計處(2005)。外籍配偶就讀國小子女學習及生活意向調查結果摘要分析。
教育部統計處(2012)。新移民子女國中小就讀國中小人數分布概況統計。
許惠卿(2007)。影響數學成就因素在結構方程式模型之檢定:以台灣與美國八年級學生TIMSS 2003資料為例。台北教育大學國教研究所,未出版。
許殷誠(2005)。從國小教師觀點探討影響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之因素。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屏東。
張芳全(2005)。外籍配偶子女的教育問題及其政策規劃。國民教育,45(4),32-37。
張芳全(2009)。新移民的家庭親職教育與教學。心理出版社,台北。
張紋巾英(2012)。新移民與非新移民國中生幽默感與學業成就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台北。
曹琇玲(2002)。原住民高低學業成就學生家庭教育之質化研究。國民教育研究,6,212-213。
彭成訓(2009)。新移民女性子女學業成就研究─以湖口鄉鳳凰村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區域人文社會系,新竹。
黃明卿(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父母教養方式、數學自我概念與數學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中華大學應用統計學系,台北。
黃昭勳(2007)。當前新移民教育問題芻議。北縣教育,62,103-106。
黃志翔(2011)。SWOT理論探討新移民子女教育策略之研究。育達科大學報,28,159-176。
黃琬玲(2004)。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的家庭環境與學習適應情形之研究。國
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台北。
黃文俊(2004)。家庭環境、文化資本與國小學生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灣學生學習成就評量資料庫(2011)。國小學童家庭結構與學業成就之關聯。臺灣學生學習成就評量資料庫電子報,18。
翟本瑞(2002)。家庭文化資本對學校教育影響之研究:以農業縣山區小學為例。教育與社會研究,4,181-195。
鄧秀珍等(2004)。國小學童中外籍新娘子女與本籍婦女之子女之學習問題及相關因素之比較分析。外籍配偶(含大陸)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嘉義大學。
劉金山(2004)。淺談外籍配偶教育學習體系政策之規劃。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班,未出版。
蔡清中(2006)。外籍配偶子女學習適應及學業成就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輔導教學系,新竹。
蔡依靜(2006)。新台灣之子的教育問題探討。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嘉義。
謝惠民(2008)。雲林縣「新移民女性」子女數學學習表現之探究-以國小三年級學童為例,嘉義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慶皇(2004)。外籍配偶子女學業成就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台南。
鍾敏菁(2009)。新移民子女學習成效與人口變項之相關後設分析研究。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98年專題研究。
羅昭強(2008)。教育統計講義SPSS12.0版。未出版。
蘇容瑾(2004)。外籍配偶對母職之角色覺察與子女教養態度之研究。南台科技大學,台南。
蘇雅雯(2008)。析論台灣新移民問題。中教大教育測驗統計所,台中。
謝孟穎(2003)。家長社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9-2,255-287。
謝紹文(2007)。新移民子女的依附關係與學校適應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所碩士論文,彰化。
龔心怡、林素卿、張馨文(民98)。家長社經地位與數學學習動機對數學學業成就─以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數學領域為例。彰化師大教育學報,第15輯,121-142。
Thomas Kellaghan等著;吳國淳譯(1996)。家庭環境與學校學習。台北:五南。
英文部分
Angelis, L., Stamelos, I. & Morisio, M. (2001). Building a Software Cost Estimation Model Based on Categorical Data, Software Metrics Symposium, 2001. METRICS 2001. Proceedings. Seventh International, p.4-15.
Booth and Kee (2009).The Effect of Family Size and Birth Order o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Coleman, J. S., Campbell, E. Q., Hobson, C. J., McPartland, J., Mood, A. M., Weinfeld, F. D., &York, R. L. (1988).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2nd ed.). Salem, NH: Ayer.
Kim M. Lloyd (2009).Marriage Markets.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Encyclopedia of Human Relationships
Kutner, M. H., Nachtsheim, C. J., & Neter, J. (2004). Applied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4th ed. Boston: New York: McGraw-Hill/Irwin.
Shulman,B.H. & Mosak,H.H.(1988).Manual for life style assessment, Indiana: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INC
Thomas Wells (1995). Does Family Background Affect Educational Attainment Differently According to Family Structure, Birth Order, and Sex? Center for Demography and Ecology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NSFH Working Paper No.70
Van der Kooij, A. J., and Meulman, J. J. (1997). MURALS: Multiple Regression and Optimal Scaling using Alternating Least Squares, In: E. Faulbaum & W. Bandilla (Eds.), Softstat 97, p. 99-106. Stuttgart: Lucius & Lucius,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