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柯聰源 Tsung-Yuan Ko |
---|---|
論文名稱: |
半導體的演進對台灣主機板產業的影響之研究 The Effect of the Semiconductor Advancement on Taiwan's Motherboard Industry. |
指導教授: |
吳鑄陶
Chu-Tao Wu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工學院 - 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45 |
中文關鍵詞: | 主機板產業 |
相關次數: | 點閱: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目前全球主機板市場佔有率最高的前四大公司為個案,透過次級資料蒐集了解個別廠商營運概況,彙整競爭現況與產業特色後,以波特的價值鏈為工具,分析主機板產業領導廠商之價值活動,並比較其成本優勢與差異化的來源,藉此推論領導廠商策略擬定以及產業未來發展的趨勢。
個人電腦隨著網路的需求和價格逐漸下降的關係,未來短小輕便的移動型個人電腦仍將持續不斷發展,以因應數位時代的多媒體環境來臨。然而目前市面上各種主機板規格林立、品牌眾多,本研究之目的在了解市場可能的變化,尋找引導變化的來源,並說明這些關鍵領導廠商具備的影響力,以及台灣在這個產業中具有什麼機會。
根據價值鏈的分析,主機板領導廠商主要的價值活動可以分為兩者,一是在設計上對主機板技術的掌握能力,另一是主機板銷售通路控制與品牌的建立。兩者都因為先佔優勢與規模經濟而形成主機板產業的進入障礙,進而因為半導體的製程演進加快小系統的規格尚未明朗,領導廠商紛紛加緊腳步朝相關產業陸續投入資源導致小廠與大廠的距離逐漸拉大,小廠只能利用它的彈性優勢找到適合他們自己的利基市場和產品.
在競爭優勢的理論架構下,本研究推論主機板產業發展有幾個趨勢。產業龍頭華碩將鞏固其高度影響力,持續主宰主機板市場;技嘉則將專注於發展中高階產品,並據以佔據中高階市場;微星持續專注於當地品牌市場. 雖然規格的發展掌握在Intel, AMD等大廠之中,但台灣還是具有主導能力,發揮製造端的量產能力,設計能力和整合能力,亦在產業中佔有一席之地。
中文部分
1.MIC 2006年PC產業分析
2.陳立恆, MIC 2007全球資通訊產業發展趨勢系列研討會 2006,11月8日
3.魏傳虔, MIC 2007全球資通訊產業發展趨勢系列研討會 2006,11月8日
英文部分
1.Gartner Group 2006 PC Industry Review and Future Outlook Nov. 2006
2.IDC Windows VISTA effect on world wide PC shipment. Dec. 2006
3. Electronic, Volume 38, Number 8, April 19, 1965, Gordon E. Moore
4.Intel Corporation, Small Form Factor Discussion. Jun 2006
5.Intel Corporation, Small Form Factor Discussion. Jun 2006
6.Intel Corporation, Innovation and Integration in the Nanoelectronics Era. Feb, 2005, Sunlin Chu
7.Intel Corporation, 2007 Ultra Mobile PC Selling Guide. Oct. 2006, Satnam Bains, Ravi Bid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