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謝棟杰 |
---|---|
論文名稱: |
微波式RFID於電子廠無塵室FFU監控系統之應用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wave RFID in FFU Monitor System |
指導教授: | 林則孟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工學院 - 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1 |
中文關鍵詞: | 微波式RFID 、FFU 、監控系統 、無線感測網路 |
外文關鍵詞: | RFID, monitoring system, wireless, WSN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FFU(Fan Filter unit)是處理無塵室潔淨度的重要設備,其監控系統一直存在著許多重大問題,包括(1)線路複雜且數量多(2)施工不易(3)施工耗時(4)設置成本太高等問題。因此本研究探討以無線的方式取代傳統的作法,利用微波式RFID系統運用於電子廠無塵室的FFU監控系統。
而在文獻當中得知多種無線應用,以微波式RFID系統(Microwave,2.4GHz)的無線技術具有(1)多重目標讀取(2)通訊距離長(3)成本低等優勢,再賦予I/O介面感測功能,在監控的應用上更是成效顯著,本研究與工研院合作開發新興「微波式RFID感測應用」Reader一對多個Tag通訊,解決了傳統儀控線路的限制。
且因成本考量,本研究選擇RFID技術來進行驗證,利用RFID導入的方法,發展原型設計、開發、測試等程序,結果驗證微波式RFID導入FFU監控系統是可行的。在投資效益分析上,節省大量材料、提昇人工效率、增加彈性等指標量化之後,ROI經計算超過50%,非量化指標如避免設備擴充時停機風險,亦為本研究的成果。冀望能用以達到監控之外,可大量節省材料也盡到減碳及環保的責任,更進一步深入探討其它價值,建議可在危險場合(如礦場)、遠距離監視(如油管、路燈)等應用上使用。
[1] 中華民國專利公報資料庫檢索服務系統,網址: http://www.patent.org.tw/userLogin.asp
[2] 中華民國專利資訊網,網址:
http://www.twpat.com/Webpat/Default.aspx
[3] 天機科技工地安全&門禁監管系統,網址:
http://www.tmct.com.tw/index.php。
[4] 林林弘,「以EPC Network 建構RFID 資訊系統架構-以汽車產業鏈為例」,
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業管理碩士論文,2005
[5] 林柏碩,「RFID 預埋於營建廢棄物流向追蹤之技術可行性研究」,中央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6] 亞翔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7] 洪永杰、徐業良,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1-3], STPI, 2007/12.
[8] 胡凱晏,「EPC Network為基之物流追蹤追溯資訊系統」,國立清華大學
工業工程與工業管理碩士論文,2007
[9] 陳家豪教授,「TRIZ綠色創新設計方法」,綠色設計電子報2003年第五期,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10] 陳良銅,「無塵室簡介」,亞翔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1] 陳暐祁,無線感測網路產品發表會,工研院能源與環境研究所,2008
[12] 曾宇弘,「RFID 在EPC Network 之供應鏈運作模式探討」,國立清華大學
工業工程與工業管理碩士論文,2005
[13] 張瑞琪,「影響無塵室空氣品性的污染來源與成因」,工研院環安中心副研究員,2005
[14] 游戰清,「無線射頻識別技術規劃與實施」,全華科技圖書有限公司,2005
[15] 黃進東,精業RFID ONS and半導體Lot Tracking Solution台灣軟體開發及整合中心/先進技術研究所, 2006
[16] 廖文進,「萃思(TRIZ)方法之實務應用-以液晶螢幕翻轉裝置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工業管理碩士論文,2006
[17] 趙偉成,「軟體可用性評估方法論之建立與驗證:以企業資源規劃軟體為例」,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業管理碩士論文,2003
[18] 鄭明淵,「應用RFID技術營建業新活水」,營建知訊,第274期,pp.26-39,2005。
[19] 劉常勇,「新產品開發程序」,中山大學企管系教授
[20] 劉品蘭,「八吋晶圓廠昇級為十二吋晶圓廠之改善型工廠佈置-以半導體A廠蝕刻區為例」,中原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21] 蕭榮德、謝淑惠,「RFID導入全方略」,商業現代化,2005
[22] 簡禎富,「決策分析與管理:全面決策品質提升之架構與方法」,雙葉出版社,2006
[23] 蘇朝墩,TRIZ服務業創意問題解決技法網站,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業管理,網址: http://www.qrc.nthu.edu.tw/triz/default.htm
[24] 經濟部RFID公領域應用推動辦公室整理,http://www.rfid.org.tw/content.php?sn=112
[25] Chappell, G., D. Durdan, G. Gilbert, L. Ginsburg, J. Smith, and J. Tobolski,
“Au-to-ID on Delivery : The Value of Auto-ID Technology in the Retail Supply Chain,” Auto-ID Center White Paper,pp4-26,2002.
[26] EPC global,網址:http://www.epcglobalinc.org/standards。
[27] EPC global TAIWAN,網址: http://www.EPCglobal.org.tw/。
[28] EMERSON,Smart Wireless Seminar,2008
[29] Junichi Yagia ,Parts and packets unificatio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appl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 ScienceDirect,2004
[30] Kaveh Pahlavan ,May 1, 2006 RFID Academic Convocation
[31] Klaus Finkenzeller,「RFID-HANDBOOK」,Wiley & Sons LTD,1999
[32] M+W Zander
[33] Paul M. Goodrum , Matt A. McLaren , Adam Durfee , "The application of activ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for tool tracking on construction job sites" ,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 2005
[34] Song, J., Caldas , C., Ergen,E., haas, C.,and Akinci, B.(2004)"Field Trials of RFID Technology for Tracking Prefabricated Pipe Spools“
[35] SINKO CO,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