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徐翠廷 Hsu, Tsui-Ting |
---|---|
論文名稱: |
運用故事結構法融入國小二年級國語領域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 An Action Research on Applying Story Structure Method in Writing Instruction of Mandarin Learning Area for Elementary School Second Graders |
指導教授: |
陳美如
Chen, Mei-Ju |
口試委員: |
詹惠雪
Chan, Hui-Hsueh 黃素惠 Huang, Su-Hu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竹師教育學院 - 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Learning Technology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6 |
中文關鍵詞: | 故事結構 、寫作 |
外文關鍵詞: | story structure, writing |
相關次數: | 點閱:3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運用故事結構法融入國語領域」對國小二年級學生寫作能力之表現,以及教師在整個實施歷程中的教學省思與專業成長,最後根據行動研究的結果,提供教學現場教師教學實務之參考。
本行動研究之對象為二年級學生,研究者即為教學者,共進行四個階段課程的教學活動,課程實施前後分別實施寫作能力之前、後測,並以「寫作評定量表」來進行評分。本研究之資瞭蒐集與分析除了量化結果以外,亦輔以質性資料佐證,包括:學生作品、寫作學習單、課程錄影錄音、教師觀察記錄、與偕同夥伴訪談等資料。整理分析故事結構融入國語文領域的教學歷程與學生之學習表現,歸納出以下結論:
一、故事結構教學結合寫作課程具可行性,由故事切入寫作可以做為日後二年級國語課教學的參考。
二、將故事結構法運用在寫作課程中應採螺旋式教學循序漸進,並提供多項鷹架以協助學生從建立概念到實際應用。
三、以故事結構法進行寫作教學可適時在教學中加入不同的教學策略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注意學生個別差異以促進有效學習。
四、運用故事結構法進行寫作教學,能提升二年級學生的寫作能力,其中以低表現的學生進步最多,寫作向度中以「文句表達」進步最多。
五、採異質性分組進行寫作討論,輔以班級經營技巧,可提高學生參與學習。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建議,以作為教學者、學校行政及未來研究參考。
關鍵詞:故事結構、寫作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Using Story Structure Method into Mandarin Field” on the writing ability for elementary school second graders, and researchers in the teaching program of the implementation pross of reflection and grow Based on the results from this action research, the author provided a demonstration for other teachers.
The participants in this action research were two-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author, also their teacher ran this program. Four-stage courses were involved in this program. Writing tests were conduc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course and scored on the “writing rating scale”. In addition to the quantitative results, the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this study is supplemented by qualitative data, including: student works, study sheets, video recordings, teacher observation records, and interviews with collaborative teachers.
Several findings were found as follows:
(1) Story structure teaching combined with writing courses is feasible. Using stories to teach writing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second year of Mandarin language teaching.
(2) Applying story structure method in writing instruction course adopts spiral teaching step by step. The curriculum design needs to provide a scaffolding step by step, which helps students to build concepts,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al writing applications.
(3) Applying story structure method in writing instruction can add different teaching strategies to improve student interest in learning. Pay attention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tudents to promote effective learning.
(4) Applying story structure method in writing instruction can improve the writing ability of second-year students. Students with low performance make the most progress. In writing, the degree of "expression of sentences" has the most progress.
(5) Conducting a heterogeneous grouping of writing discussions and assisting students with class management skills can improve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learning.
In conclusion, the researcher proposes the recommendations base on this research discovery to teachers, school administration and future researchers.
Kewwords:story structure,writing
一、中文部分
王瓊珠(2010)。故事結構教學與分享閱讀。第二版。臺北市:心理。
仇小屏(2003)。小學「限制式寫作」之設計與實作。臺北市:萬卷樓圖書。
朱曉斌(2007)。寫作教學心理學。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何琦瑜(2007)。從「寫作」啟動新一波學習革命。教出寫作力。臺北市:天下雜誌20
親子天下專刊,12-13。
杜淑貞(1997)。小學生寫作知識的理論與實踐。高雄市:復文。
何三本(2001)。九年一貫語文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李崇建(2010)。作文,就是寫故事:故事核心式創意作文術。臺北市:聯合文學。
何玉棻(2009)。故事結構教學在國小國語文讀寫教學之應用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高雄市。
吳曉琪(2007)。故事結構策略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寫作表現與寫作動機之影響。(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屏東市。
幸曼玲(2008)。閱讀的心理歷程與閱讀教學。教師天地,154:4-8。
周慶華(2004)。創造性寫作教學。臺北市:萬卷樓。
岳修平譯(2003)。教育心理學-學習的認知基礎。(原作者:E.D.Gagne,
C.W.Yekovich&F.R.Yekovich)。臺北市:遠流。
林清山譯(1997)。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原作者:Richard E.Mayer)。臺北市:遠流。
林慶蓉(2016)。故事結構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仿寫能力之影響。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市。
邱瓊慧譯(2015)。學習困難學生閱讀理解概論。(原作者:Janette K.Klingner,Sharon
Vaughn,Alison Boardman)。新北市:心理。
柯志忠(2000)。社會互動寫作教學方法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寫作品質及寫作態度影響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紐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6)。SBASA國民中小學學生學習成就標準本位評量網站。取自
https://www.sbasa.ntnu.edu.tw/SBASA/HomePage/index.aspx
國中教育會考(2012)寫作測驗評分規準。取自
http://cap.ntnu.edu.tw/test_4_1.html
國民教育社群網(2014)。課程綱要—90年暫行綱要。取自
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login_type=1&header
張新仁(1992)。寫作教學研究─認知心理學取向。高雄市:復文。
張冬梅(2008)。國小三年級學童故事結構創作教學之實徵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張瓈月(2011)。運用故事結構於合作統整閱讀與寫作課程方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
張菀庭(2012)。故事結構教學在國小三年級讀寫教學之應用--以繪本為例。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高雄市。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陳正治(1996)。國小語文教學論集。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陳小蘋(2012)。曼陀羅思考法融入國小三年級記敘文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弘昌(2008)。國小語文科教學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姝蓉、王瓊珠(2003)。故事結構教學對增進國小閱讀障礙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
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5,221-242。
陳秋宜(2011)。故事結構結合看圖作文教學提升國小三年級學生寫作能力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陳鳳如(2007)。國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學習潛能評估之分析研究。師大學報,2,73-94。
陳姝蓉(2002)。故事結構教學對增進國小閱讀障礙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
陳欣希、張鑑如、陳秀芬(2011)。學齡前幼兒的故事結構發展:故事文法之分析。教育
心理學報,42(3),359-378。
陳月湄(民105年7月15日)。寫作力,決勝未來的關鍵。取自
http://blog.bais.com.tw/?p=3373
陳安儀(2016)。用繪本開發孩子的寫作力與表達力。臺北市:圓神。
黃瑞珍(1999)。故事結構分析在語言學習障礙兒童教學之應用。國小特殊教育,27,
4-10。
黃瓊儀(2014)。不同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對國小閱讀理解障礙學生教學成效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
黃千玲(2009)。故事結構教學在國小一年級實施成效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市。
馮靜怡(2014)。故事結構法運用於在讀寫教學以提升國小二年級學童寫作能力之行動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曾多聞(2018)。美國讀寫教育改革教我們的六件事。新北市:字畝文化。
曾宜婷(民104年6月16日)。10年後65%的工作,現在還不存在!不確定年代,職涯
規劃最重要的5件事。取自https://www.smartlinkin.com.tw/article/1173
童丹萍(2005)。從寫作過程談寫作教學策略。國教之友,56:4,65-70。
溫美玉(2014)。我們五年級,全班寫小說。臺北市:天衛文化。
溫美玉(2015)。我手寫我口。臺北市:天衛文化。
溫美玉(2016)。神奇三秒教。臺北市:天衛文化。
劉素梅(2006)。國小三年級學童實施故事結構寫作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蔡銘津(1991)。寫作過程教學法對國小學兒童寫作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銘津(1995)。文章結構分析策略教學對增進學童閱讀理解與寫作成效之研究。(未出
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慈宜(2010)。學生應用寫作自我評量後設認知策略之成效研究。國立臺東大學,臺東
市。
錡寶香(2004)。國小低閱讀能力學童與一般學童敘事能力:故事結構之分析。特殊教育
研究學刊,26,247-269。
鄭麗玉(2000)。認知與教學。台北:五南。
羅秋昭(1999)。國小語文科教材教法。臺北市:五南。
嚴貴馨(2013)。故事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生故事寫作能力之影響-以行動研究進行探討。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二、西文部分
Idol, L. (1987). Group story mapping:A comprehension strategy for both skilled and unskilled readers.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20(4), 196- 205.
Idol, L., & Croll, V. J. (1987). Story-mapping training as a means of improv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Learning Disability Quarterly, 10(3), 214-230.
Roth, F. P. (2000). Narrative writing: Development and teaching with children with writing difficulties. Topics in Language Disorders, 20(4), 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