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羅宥騏
Luo, You-Qi
論文名稱: 楠西楊桃產業的興起、轉折與衰退
The rise, transformation, and downturns of Nanxi carambola farming
指導教授: 方怡潔
Fang, I-Chieh
口試委員: 黃樹民
Huang, Shu-Min
林文蘭
Lin, Wen-L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文社會學院 - 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台灣聯合大學系統)
International Master's Program in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University System of Taiwan)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4
中文關鍵詞: 楊桃中國因素水果外銷勞動力老化農業缺工
外文關鍵詞: carambola, start fruit, fruit exportation, aging labor force, farm labor shortages
相關次數: 點閱:5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研究探討在高齡化的情形之下,如何影響臺灣農民對作物的選擇。研究者以楊桃為例進行民族誌研究,發現眾多影響果農轉作的因素中,農業勞動力老化相較市場價格更具有解釋力。
    2001年的新聞導致民眾消費楊桃意願降低,並造成全台生產面積與產量下滑,楠西果農因擁有外銷管道,以及中國於2005起對臺進行的農產品政策性採購,使該地直到2010年後生產才出現衰退的情形,在當時外銷仍有獲利空間,但農民卻已開始轉作,背後的原因與高齡化造成農村勞動力不足有關。
    長期以來楊桃的價格維持平穩,然而繁複的生產工序使人工成本居高不下。近年來,果農因體力衰退以及缺乏季節性農僱工而不願繼續生產,越來越多人放棄楊桃轉作其他果樹。「勞動力老化」是當前臺灣農業發展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本研究發現,目前的趨勢顯示高齡果農傾向種植較為省工的果樹,換句話說,果樹生產過程的勞務量多寡成為高齡果農轉作時最主要的考量。


    Abstract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effect of labor shortage on the crop selection of carambo-la(start fruit) farmers. Carambola farmers were chosen as subjects because their workloads are more than other fruits farmers. Through ethnographic interviewing in Nanxi district, Tainan City, and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statistics, it was found that various factors affect-ing farmers’ cropping choice, the aging agricultural labor is more credible and explicable. Carambola was originally a popular fruit in Taiwan until being stigmatized by a medical news in 2001 declining costumers’ willingness of consuming carambolas. The news also caused a decrease of production area and crop yield of carambola in Taiwan. However, Nanxi fruit farmers could still earn profit by selling carambola to export distributor. More-over, China’s political procurement to Taiwan after 2005 also increased the exportation in the short term.
    The production decline of Nanxi carambola happened in 2010. This study found that in between 2001 and 2010 when the export of Carambola was still profitable, the phe-nomenon of conversion has already occurred, and the reasons behind it are related to the shortage of rural labor. The price of carambola has remained stable for a long time. How-ever, the labor-intensive production process of carambola cannot beat other fruits in price.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Nanxi carambola farmers are reluctant to maintain orchard garden and start to give up production due to physical decline and lack of seasonal agri-cultural workers. They have abandoned the carambola and switched to other crops. Ob-viously, "aging labor" is the biggest challenge of Taiwan'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Nanxi carambola farmers shows that older fruit farmers tend to plant those fruit trees which need less labor power. In other words, the main consideration when the fruit farmers change crops is the workloads in production process.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辭 III 目錄 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前言:從市場上消失的水果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3 一、市場預期 3 二、中國因素 5 三、勞動力老化觀點 6 第三節 田野介紹 9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2 一、參與觀察與訪談 12 二、二手資料 14 三、章節安排 15 第二章 楊桃之鄉的興起 16 第一節 新作物 16 第二節 楊桃園裡的勞動 19 一、要不要搭棚?果園設置的規劃及考量 19 二、果樹管理與勞動過程 20 第三節 小農與內銷市場的互動 29 第四節 小結 34 第三章 星星水果出國去 35 第一節 楊桃的外銷之路 35 第二節 政治單 42 第三節 外銷後遺症 48 一、不合理的收購價格 48 二、增加隱形成本與損失 49 三、有限的加工通路 49 四、集貨時間 50 五、用藥限制 50 第四節 小結 52 第四章 擋不住的老化 53 第一節 老農與他們的果園 53 一、技術障礙 55 二、自我預期 58 第二節 缺工難題 60 第三節 他們如何繼續種楊桃 66 一、阿丁和他的楊桃「事業」 66 二、淑芬:非典型的楊桃農 69 第四節 小結 73 第五章 結論 74 第一節 研究結果與討論 74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展望 76 參考文獻 78 附錄一、受訪者名冊 83 圖目錄 圖1- 1 全國楊桃歷年平均產地價格 2 圖1- 2全國歷年楊桃栽培面積與年產量(2001-2017) 2 圖1- 3 楠西區歷年楊桃栽種面積與產量 9 圖1- 4 楠西地理位置圖(研究者自繪) 10 圖1- 5 台南市楠西區行政位置圖 11 圖2- 1 楊桃生產流程 20 圖2- 2 楊桃生產作業曆 22 圖2- 3 以剪定鋏剪除楊桃樹的徒長枝 23 圖2- 4 鋸除過長的楊桃枝 23 圖2- 5 疏果 27 圖2- 6 楊桃裝箱(內銷) 27 圖2- 7裝成箱的楊桃(內銷) 28 圖2- 8 封箱完成 28 圖2- 9 楠西水果銷售通路示意圖 32 圖2- 10 行口代售收據 33 圖3- 1 六到七分熟的紅龍楊桃,此籃皆為外銷淘汰掉的瑕疵果實 36 圖3- 2 外銷商正開箱檢查準備外銷的楊桃 37 圖3- 3 打包好的外銷楊桃,一箱含箱子重達10公斤 37 圖3- 4 20呎的冷藏貨櫃車 40 圖3- 5 美國超市販賣的臺灣楊桃(之一) 40 圖3- 6 美國超市的楊桃(之二) 41 圖3- 7 歷年楊桃出口量依地區分(2003-2018年) 46 圖3- 8 鳳梨的外銷紙箱上寫著簡體字「波萝」 47 圖3- 9 芭樂的外銷紙箱改貼上「番石榴」貼紙 47 圖4- 1 楊桃各項價格歷年變化圖 55 圖4- 2 楠西區農戶從事自家農牧業工作人數(依年齡層分) 61 圖4- 3 2015年楠西區農戶農業僱用人數(按月份) 63 表目錄 表1- 1 全台主力農家經營者平均年齡 6 表1- 2 訪談者分類與訪談重點 13 表1- 3 主要訪談對象 14 表3- 1 外銷楊桃規範對照表 51 表4- 1 楠西區有農務工作承接者戶數統計 59

    Scott, James C.
    2001[1976] 農民的道義經濟學:東南亞的反叛與生存。程立顯、劉建等譯。南京:譯林。
    王子慶、謝慶昌、林德勝
    1997 甜楊桃果實外銷適性之研究。中華農業研究46(3):278−293。
    王武彰
    1981 楊桃不同剪定法與品質的影響。豐年31(10):33−4。
    1984 改進楊桃整枝修剪 調節產期充分發揮生產力。豐年34(22):26−27。
    1991 楊桃「臺農一號」之育成。中華農業研究40(4):396−406。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
    2008 農業經營研究室。台南區農業改良場97年年報,頁57−61。
    台糖通訊編輯部
    2015 臺灣最早的期票 蔗農糖寄存棧單。台糖通訊137(4):5。
    行政院農委會
    2008 台灣水果F4 2008北京奧運「爭光」。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網路資源:https://reurl.cc/XXLmyj,2019年9月30日。
    江進富
    1999 宋江陣的故鄉:鹿陶洋江家古厝。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余玉賢
    1991 農業生產零成長與改善農業體質。農訓8(2):6−8。
    李玉梅
    2001 指醫學報告造成楊桃嚴重滯銷 果農到亞東醫院抗議。聯合報,17版,11月15日。
    李念宜
    1991 臺灣水果產銷現況之檢討。臺灣果樹生產及研究發展研討會專刊19−32。
    李信芳
    1970 楊桃栽培。豐年20(24):14。
    1974 提高楊桃產量品質。豐年24(15):22−23。
    吳介民
    2015 中國因素的在地協力機制:一個分析架構。臺灣社會學會通訊83:4-11。
    2017 吊燈裡的巨蟒:中國因素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吳介民、蔡宏政、鄭祖邦主編。新北市:左岸文化。
    吳介民、廖美
    2015 從統獨到中國因素:政治認同變動對投票行為的影響。臺灣社會學29:89-132。
    吳榮杰
    2004 全球化下的臺灣農業發展與挑戰。興大歷史學報15:163-170。
    林文進
    1966 軟枝蜜絲楊桃香又甜。豐年16(21):23。
    柳金財
    2011 中共對臺工作「向南移、向下沈」之意涵。展望與探索9:1-8。
    邱永年、張光雄
    1992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1)二版,頁113。臺北市:南天書局。
    邱德文、吳家榮、夏同珩 主編
    2001 本草綱目彩色藥圖中卷,頁645。臺北市:薪傳。
    胡文輝
    1988 農地漲到天價,農業規模難擴大。水果反攻美國,農委會很有把握。聯合報,四版,12月5日。
    柳金財
    2011 中共對臺工作「向南移、向下沈」之意涵。展望與探索9(4):1−8。
    倪伯嘉
    2005 「中泰蔬果零關稅議」對兩岸農產品貿易的啟示。農政與農情156:51−55。
    張友駿、顏妙芬
    2016 解密楊桃:與腎臟的糾葛。台灣家庭醫學雜誌26(4):228−234。
    許文富
    2012 農產運銷學,頁349−353。新北市:正中書局。
    陳曉瑩
    2018 缺工好幫手,找工最上手「農業缺工好幫手」APP宣傳活動。農政與農情314:98-99。
    陳耀勳
    2002 加入WTO後臺灣農業之轉型發展。農政與農情,125:53−56。
    郭純德、吳明哲、古德業
    1997 我國加入關貿總協世貿組織果樹產業之調適。園產品採後處理與運銷技術研討會專刊,頁1-8。
    黃靜瑩
    2018 臺灣消費者對果品的消費行為之研究。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恩雄
    1984 省產水果在東南亞市場的展望。豐年34(7):14−18。
    焦鈞
    2015 水果政治學。新北市:巨流。
    傅祖壇、黃琪璋、王素梅、曾瑞河、馬登超
    1989 臺灣果汁產業之經濟分析。新竹市: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楊坤鋒
    1989 臺灣農業勞動力老化之分析。中興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美珍
    2001 腎功能不佳 楊桃吃不得。民生報,A11版。
    楊淑惠、王武彰
    1993 秤錘種楊桃的貯藏品質。中華農業研究42(4):387−395。
    葉守禮
    2015 小農經濟現代變遷:東勢果農的商品化之路。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經濟日報
    2017 元旦來客大減 觀光業憂。2017年1月2日,A5版。
    廖安定
    1997 我國加入WTO對農業部門之影響。國立中興大學農產運銷學系農產運銷論叢2:133−142。
    廖敏卿
    1982 真有百萬楊桃。豐年半月刊32:11。
    劉祥熹
    1994 主要果品進口對國產水果需求面影響。農業經濟半年刊55:39−66。
    劉碧鵑
    2007 臺灣楊桃外銷潛力之探討。技術服務18(1):18−21。
    2009 楊桃新品種─臺農四號金龍之育成。技術服務20(2):3−6。
    2014 楊桃品種介紹。刊於臺灣熱帶果樹栽培品種專輯,劉碧鵑編。頁129−140。高雄: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
    劉碧鵑、翁瑞亨
    2002 臺灣楊桃的產業現況及其永續經營。農業世界雜誌229:10−18。
    劉碧鵑、黃慶文、謝慶昌
    2014 楊桃。刊於主要外銷果樹採後處理專刊(再版),劉碧鵑主編。頁111−124。高雄: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
    蔡介庭
    2015 芒果、盲目與忙碌:芒果生產與通路實作的社會過程分析-以玉井為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宏政
    2017 陸客觀光的政治經濟學。刊於吊燈裡的巨蟒:中國因素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吳介民、蔡宏政、鄭祖邦主編,頁217-240。新北市:左岸文化。
    蔡佳珊
    2012 楊桃 溫故知新‧在地情味。經典雜誌162:72-87。
    蔡培慧
    2009 農業結構轉型下的農民分化(1980-2005)。臺北: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博士論文。
    蔡靜瑩
    2006 中國對臺灣部分水果實施進口零關稅措施一年來之影響分析。農政與農情176:42−53。
    謝慶昌、林德勝
    1997 楊桃之採收後處理及外銷流程。農業世界172:16-17。
    聯合報
    2018 為什麼缺工但農業師傅卻不好用?他們道出真正原因。2018年6月25日,生活版。
    鍾麗娜
    2010 臺灣農產品產地交易制度之產權結構分析-以農民與中間商為例。土地問題研究季刊9(1):94−107。
    魏可銘
    2000 我國農業貿易自由化之展望與因應。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網路資源:https://www.trade.gov.tw › App_Ashx › File › 我國農業貿易自由化之展望(word檔案)。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