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羅美慧
Lo Mei Hui
論文名稱: 圖畫書創意教學策略對兒童藝術創造力表現之影響
The Effects on Art Creativity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by Using Picture Books as Creative Teaching Strategy
指導教授: 林麗真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2
中文關鍵詞: 兒童圖畫書創意教學策略藝術創造力表現行動研究
外文關鍵詞: Picture Books, Creative Teaching Strategy, Children’s art creativity behavior, action research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透過發展及實施適合國小兒童的圖畫書創意教學策略,來瞭解其對兒童藝術創造力表現的影響。研究以新竹市立陽光國小三年級「綠油油班」的33名學生為對象,從93年10月到94年4月,共進行六個月的行動研究。研究以「色彩原理」及「色彩的感覺與意義」兩大單元為主題,使用「小藍與小黃、大象艾瑪、艾瑪回來了、討厭黑夜的席奶奶、你不能帶氣球進入大都會博物館、小紙箱」等六本圖畫書,結合「腦力激盪、小組討論、創造性戲劇、心智圖&5W2H思考、美術鑑賞、音樂與意象引導、再定義&問題解決」等創意教學策略,來進行教學,並由學生創作「圖畫書、大象繪畫、如果夜晚是?色--神奇夜晚箱」等三項視覺藝術作品及一項展覽活動。

    透過蒐集來自協同研究小組、學生、專家、陽光國小「藝術與人文」教師、家長、其他班師生…等質化及量化資料,配合「陶倫斯圖形創意思考測驗」前後測的比較,經過綜合整理分析,發現以下結果:
    一、研究蒐集的質化及量化資料都證實,圖畫書創意教學策略可以提升兒童藝術創造力表現。
    二、從「陶倫斯圖形創意思考測驗」發現,本研究所實施的策略對流暢力、獨創力及精進力的啟發特別有效果。
    三、各種圖畫書創意教學策略各有優缺點及成效,教師應視教學目標及學生發展特徵交叉運用。
    四、透過策略實施,在視覺藝術創造力表現有進步者,多具創造性人格。
    五、視覺藝術的先備知識豐富者,創造力表現普遍較好。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children’s creativity toward arts by 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creative teaching strategy of Picture Books that is suitable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The research had last for six months from October, 2004 to April, 2005 and we took “Green Class” of Sunshine Elementary School in Shin Chu City as this research subject. The research focused on two modules, which are Color’s Principle and Color’s consciousness and denotation. We used six Picture Books including Little Blue and Little Yellow, Elmer, Elmer Again, Hildild’s Night, You Can't Take a Balloon into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and Petit Carton and combined with different crea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such as Brain Storming, Group Discussion, Creative Drama, Mindset and 5W2H Thinking, Arts Appreciator, Guidance of Music and Imagery and Re-define and Problem Solving to teach students. Students accomplished three visual arts of Picture Books, Elephant Pictures and Magical Night box – What the color of nights and we also held one exhibition to display their achievements.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and concluded statements from research team, students, parents, experts, arts teachers of Sunshine School and associated with after and before test of 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 we found the following results.
    A.Both statistical data and statements approve that Picture Books creative teaching strategy can promote Children’s art creativity behavior.
    B.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 also result in Picture Books’ great effect on inspiration of fluency, originality and elaboration.
    C.Each strategy has its own strength, weakness and results; therefore, we suggest teachers conduct cross strategies depending on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students development features.
    D.By implementing those strategies, we also found that those students with creative characters would make big progress in the creativity of visual arts.
    E.Students with abundance pre-knowledge of visual arts indicate better creative behaviors.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內容 …………………………………………… 4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8 第五節 名詞釋義 ……………………………………………………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 教育行動研究 …………………………………………… 11第二節 視覺藝術中的創造力與色彩……………………………… 17 第三節 兒童圖畫書與創意思考教學策略………………………… 38 第四節 創造力評量………………………………………………… 6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課程設計 …………………………………… 64 第一節 研究情境分析……………………………………………… 64 第二節 研究設計 ………………………………………………… 68 第三節 課程設計 ………………………………………………… 76 第四章 課程實施歷程 …………………………………………… 85 第一節 「色彩原理」單元課程實施歷程 ………………………… 85 第二節 「色彩的感覺與意義」單元課程實施歷程 …………… 101 第五章 研究成果分析及討論 …………………………………… 123 第一節 圖畫書創意教學策略對兒童藝術創造力表現的影響… 123 第二節 圖畫書創意教學策略對色彩表現的影響 …………… 150 第三節 圖畫書創意教學策略對其他表現的影響 ……………… 164 第四節 家長對課程的態度 ……………………………………… 171 第五節 專家、教師、家長對課程的建議 ……………………… 171 第六節 教師成長 ………………………………………………… 174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179 第一節 結論 ……………………………………………………… 179 第二節 建議 ……………………………………………………… 189

    一、中文部分

    毛連塭等(2000)。創造力研究(初版)。台北:心理。
    王文純(1998)。色彩的美感發展階段之研究—相關文獻的回顧。美育,94,23-32。
    王淑娟(2002)。兒童圖畫書創造思考教學提升學童創造力之行動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德育 譯(1990)。創造與心智的成長(再版)。台北:三友。Lowenfled. Creative and Mental Growth.
    吳仁芳(1992)。色彩的理論與實際(初版)。台北:中華色研。
    吳仁芳(1993a)。兒童色彩世界的探討。國教月刊,39,5-16。
    吳仁芳(1993b)。兒童繪畫造形與色彩表現特徵。國教月刊,40,9-17。
    吳明清(2002)。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初版)。台北:五南。
    吳美慧(2002)。威廉斯創造思考教學模式教材設計對國小學童創造力認知、情意及自然科學業之影響。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惠娟(2001)。以圖畫書引導兒童審美與表現的教學研究。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靜吉等(1981)。拓弄思圖形創造思考測驗(甲式)指導及研究手冊(初版)。台北市:遠流。
    李蕭錕(1996)。色彩學講座(初版)。台北:藝術家。
    李錫津(1987)。創造思考教學研究(初版)。台北:台灣書店。
    杜明城 譯(1999)。創造力(初版)。台北:時報。Mihaly Csiksentmihalyi. Creativity.
    阮佳瑩(2003)。兒童創造性繪本教學模式之行動研究。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逸芬(2002)。大象艾瑪(初版)。新竹:和英。David McKee. Elmer.
    周逸芬(2003)。小紙箱(初版)。新竹:和英。Albin Michel Jeunesse(2002).Petit Carton.
    幸佳慧(1997)。兒童圖畫故事書的藝術探討。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良(1992)。討厭黑夜的席奶奶(初版)。台北:遠流。Cheli Durán Ryan(1971).HILDILD'S NIGHT.
    林佳燕(2003)。運用「故事」統整國小三年級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之行動研究。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真美(1999)。在繪本花園裡(初版)。台北:遠流。
    林真美(2003)。艾瑪回來了(初版)。新竹:和英。ELMER AGAIN.
    林敏宜(2000)。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初版)。台北:心理。
    邱琡雅(1996)。幼兒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蒙特梭利雙月刊,7,29-31。
    姜文如(2002)。兒童圖畫書融入國小低年級「生活」課程之延伸教學研究。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研究碩士論文。
    夏林清等 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初版)。台北:遠流。Altrichter et al.(1993). Teachers investigate their work: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thods of action research.
    徐素霞 編著(2002)。臺灣兒童圖畫書導賞(初版)。台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國家圖書館(1997)。進階查詢。http://datas.ncl.edu.tw/theabs/1/,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2005年6月20日)。
    張玉成(1999)。教師發問技巧(再版)。台北:心理。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初版)。台北:台灣東華。
    張索娃 譯(2004)。像藝術家一樣思考(初版)。台北:時報。Betty Edwards(1979). The New Drawing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rain.
    張敏惠(2002)。兒童圖畫書創作教學歷程中的圖像形式探究。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2004)。九年一貫課程概要內涵。http://teach.eje.edu.tw/,國教專業社群網(2005年6月20日)。
    郭麗玲(1991)。在話中說故事的「圖畫書」。社教雙月刊,46,20-33。
    陳勇仁(1999)。以美術鑑賞教學增進國小學童繪畫表現中色彩運用能力之實驗研究。台中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奐宇(2000)。創造思考教學對圖形創造力影響之研究—以國小四年級與六年級普通班為比較。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海泓(2001)。如何利用圖畫故事書發展兒童的創造力。語文教育通訊,23,64-76。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初版)。台北:師大書苑。
    陳朝平(1986)。繪畫欣賞與欣賞教學之研究(初版)。高雄:復文。
    陳朝平等(1995)。國小美勞科教材教法(初版)。台北:五南。
    陳龍安(1995)。創造思考教學對國小資優班與普通班學生創造思考能力之影響。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龍安(1997)。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五版)。台北:心理。 國立編譯館 主編(1998)。兒童發展─兒童發展與輔導(初版)。台北:正中書局。
    陸雅青(1998)。兒童畫中用色現象之探討。熊宜中 編。「色彩與人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黃壬來(1990)。國小美勞科教學研究(初版)。台北:五南。
    黃淑娟(1999)。國小學童圖畫書導賞教學及其插畫反應探討。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晴逸(2004)。國小學童思考風格量表之編製及其與創造力之相關研究。新竹師範學院進修部輔導教學碩士論文。
    董奇(1995)。兒童創造力發展心理(初版)。台北:五南。
    劉滌昭 譯(1996)。幸福的種子(初版)。台北:台英社。松居直(1981)。
    劉豐榮(2000)。艾斯納藝術教育研究(再版)。台北:水牛。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初版)。台北:五南。
    鄧麗君等 譯(1998)。邁向自由的教育:全球華德福教育報告書(初版)。台北:光佑。Frans Carlgren. Erziehung zur Freiheit.
    鍾兆慧(2002)。國小兒童色彩排序能力之研究。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育琪等 譯(2003)。勇者致富─全球化:在拒絕與接受之間(初版)。台北:天下雜誌。Lester C.Thurow(2003). Fortune Favors the Bold─What We Must Do to Build a New and Lasting Global Prosperity.
    蘇振明(1998)。認識兒童讀物插畫及其教育性。美育,91,1-10。

    二、英文部分

    Guilford, J.P.(1956). The structure of intellec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52.
    Guilford, J.P.(1968). Intelligence, creativity and their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San Diego: Robert R. Knapp.
    Leo Lionni(1959).little blue and little yellow. U.S.A:Astor-Honor Publishing,Inc.
    Michael J. Parsons(1992).How we understand art.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Robin Preiss Glasser, Jacqueline Preiss Weitzman(1998). You Can' t Take a Ballon into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Torrance, E.P. (1972). Can we teach children to think creatively?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6, 114-143.
    Williams, F.E.(1970). Classroom ideas for encouraging thing and feeling. New York:D. 0. K. Publishers Inc.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