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羅家寧 Lo, Chia-Ning |
---|---|
論文名稱: |
羅家寧畢業音樂會暨樂曲解說 Chia-Ning Lo Recital Program notes |
指導教授: |
程瓊瑩
Cheng, Chiug-Ying |
口試委員: |
莊世玉
Chuang, Shih-Yu 王雨茵 Wang, Yu-Yi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藝術學院 - 音樂學系所 Music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73 |
中文關鍵詞: | 巴哈 、莫札特 、德布西 、普羅高菲夫 、半音階幻想曲 、奏鳴曲 、印象 |
外文關鍵詞: | Chromatic, Fantasia, Fugue |
相關次數: | 點閱:3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篇論文以四位不同風格作曲家之鋼琴作品,簡述其音樂特色及樂曲創作背景,並說明四首樂曲之演奏詮釋與分析。
四首曲目如下:
一、 巴哈:《D小調半音階幻想曲與賦格》作品933
二、 莫札特:《降B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333
三、 德布西:《印象II》
〈葉中鐘聲〉〈月下荒廟〉〈金魚〉
四、 普羅高菲夫:《第五號C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135
本文藉由剖析曲目的背景以及樂曲架構,表達筆者對於彈奏技巧的想法,盼藉此研究能夠更進一步了解四首曲目的音樂語法,助於日後演奏詮釋實踐。
The theme of this article is to provide a clarification based on four composers who differ in styles and explain their piano works. Briefing their mus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mposing background, and further to provide an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four musical compositions.
The program notes of the recital includes:
1. Bach: Chromatic Fantasia and Fugue in D Minor, BWV 903
2. Mozart: Piano Sonata in B-flat Major, KV. 333
3. C. Debussy : Images, Books 2
I. Cloches à travers les feuilles
II. Et la Lune descend sur le Temple qui fut
III. Poissons d'or
4. Prokofiev: Piano Sonata No. 5 in C Major, Op. 135
Through analyzing the music background and structures,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author’s thoughts regarding to the playing skills. This research is expected to offer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usical grammar among these four tracks, and benefit the implement of performance in the future.
中文書目
許常惠,《德步西》,希望出版社,1971。
邵義強,《現代樂派樂曲賞析》,台北:錦繡,2000。
楊沛仁,《音樂史與欣賞》,美樂出版社,2001。
Gutmann, David,白裕丞譯,《偉大作曲家群像:普羅高菲夫》,台北:智庫文化,1996。
外文書目
Clarfield, Dennis Alexander and Ingrid Jacobson. Keys to Stylistic Mastery. Alfred Music 2005.
Kerman, Joseph, Davitt Moroney and Karen Rosenak:Chromatic Fantasy and Fugue, BWV 903. Art of Fugu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期刊
Frantz, Charles. Review of Louis Laloy (1874-1944) on Debussy, Ravel and Stravinsky, Deborah Priest. Notes 58, no. 1 (2001): 95-97.
王美珠,〈音樂與符號〉,《藝術評論》,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12。
陳國權,〈論印象結構——德彪西的曲式思維及其結構形態〉,《音樂研究》1期,1990,頁70-81。
廖慧貞,〈從書信手稿談音樂學者與作曲家的關聯──以拉盧瓦和德布西鋼琴曲《月落古廟》的創作為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60期,2015,頁89-129。
吳雅婷,〈反思德布西的鋼琴音樂〉,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24論文,2010。
蘇逸珊,〈論德布西之鋼琴演奏風格-彈性速度、觸鍵與雙踏瓣運用〉,《關渡音樂學刊》17期,2013,頁49-67。.
論文
張洧洧,〈巴赫d小調半音階幻想曲與賦格之研究〉,台南女子技術學院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張惠婷,〈幻想曲-以巴赫、莫札特、蕭邦與斯克里亞賓之作品研究及探討〉,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陳采微,〈巴赫《半音階幻想曲與復格》作品九0三之分析與詮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13。
黃靜瑩,〈莫札特《降b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281、333詮釋報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16。
陳國權,〈論印象結構——德彪西的曲式思維及其結構形態〉,《音樂研究》1期,1990,頁70-81。
黃佳華,〈德布西鋼琴曲集"映像"〉,國立中山大學音樂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謝青穎,〈德布西《映像》鋼琴曲集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10。
蘇逸珊,〈論德布西之鋼琴演奏風格-彈性速度、觸鍵與雙踏瓣運用〉,《關渡音樂學刊》17期,2013,頁49-67。
周憶伶,〈普羅科菲夫《C大調第五號鋼琴奏鳴曲,Op. 135》之作品分析與詮釋〉,台南應用科技大學音樂學系,2011。
網路資料
Imslp < http://imslp.org/ >
Naxos Music Libary
< https://www.naxosmusiclibrary.com/home.asp?rurl=%2Fdefault%2Easp >
國家教育研究院 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http://terms.naer.edu.tw/>
樂譜來源
Bach,Ed.: Georg von Dadelsen, Ed.: Klaus, Fing.:Hans-Martin Theopold. G. Henle Verlag.
Mozart,全音出版
Debussy, Images, 2ème série. Paris Durand & Fils, 1908. Plate D. & F. 6994. IMSLP. (accessed Dec. 22, 2017)
Prokofiev,全音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