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郭聰敏
論文名稱: 遊任逍遙
指導教授: 黃銘祝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5
中文關鍵詞: 逍遙生命覺醒
外文關鍵詞: careless, life, ponder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遊任逍遙─自我生命的覺醒之創作論述
    在物慾瀰漫流行的社會中,我們已徹底的迷失了自己,人類精神價值被壓縮到最陰暗的角落。現代人無法抽出時間來觀照自己精神的真正需求,反省自己的心靈。所以筆者藉著老莊等的思想理念,為自我生命作一番檢討與省思並藉由創作呈現出來。
    本創作的目的其一在透過藝術創作,反映現代人的生命意義與價值;其二在透過內在圖騰的象徵隱喻,表現自我生命之領悟。探討的內涵,依創作理念哲學思維、美術史上影響本創作形式之理論、具時代觀念與社會關照之近代藝術家等三方向作學理探討。在創作理論上以東方人文精神老莊、禪宗、陽明哲學做基礎,在外在形式上,從中西美術史前人的腳步裡獲得經驗,理出以下本研究的理念
    1.融合道家與禪宗的哲理,詮釋生命的價值。
    2.內化情感意境相連,表達物我合一的境界。
    3.透過內化符號來表達人文的精神與價值。
    在藝術形式方面,本創作運用肌理、內在圖像、色彩、線條,以對多元的社會觀察所得的現象為創作之題材,傳達現實社會中,人的生活與心理狀態,呈現出現代人內心世界的不安與處於迷途的恐慌。
    自我生命覺醒的意義,不在發現新的事物,而是透過內心不斷的沈澱與領悟,重新以另一個角度與另一個思緒看待世界。筆者藉由日常生活中的領悟以本創作呈現出來,並在創作中深刻的反省及領悟,求得自我生命的真正覺醒而心靈邁向與莊子所說的逍遙遊境界。


    Abstract
    In a society that persuits and desires flood here and there, we have already lost our inner beings at all, and the spiritual values of human beings have been squeezed into the darkest corner. Modern people couldn't spare any time to ponder on the authentic needs of their souls, and to assess their spirits. That’s why this artist tries, on the basis of Lao Zi and Zhuang Zi’s ideologies, to look into the inner beings and present the results via all the artwork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se artworks is to display meanings and values of modern people’s lives. Second, through the symbolic metaphors of inner totems, it aims to present the insightment of life itself. This study covers three dimensions:
    a) The philosophical ideas of this artist’s mind.
    b) Theories in art history that have impact on the creation of all artworks.
    c) Modern artists that show concerns for the socity and regard themselves as av’ant-grade’. The theories of this creation are based on oriental human spirits like Lao Zi and Zhuang Zi , Zen , and Wang Yang-Ming . Physically speaking, the artist, nourished by masters’ experiences from art histories, concludes his pursuit with four statements
    1.) Combining Taoism with Zen to render values of life.
    2.) Internalizing emotions and linking together all conditions to erase the barrier between the inner self and the outer self.
    3.) Showing humane spirits and values by internalizing signs.
    This creation manipulates textures, inner images, colors, brushstrokes and utilize phenomenens observed in this multi-ethuic socity, to convey the fears and panics when modern people are at sea.
    The true meaning of the insightment in life is not to discover new matters, but to, via continuous inner settlements and enlightments, treat the outer world with different viewpoints. The artist presents the insightments in his daily life by this creation and he keeps on thinking and pondering to hope for the real enlightment, so his soul could one day reach the careless and limitless world.

    目次 頁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4 第四節 名詞解釋 ……………………………………………………………‥7 第二章 創作學理探討…………………………………………………………10 第一節 美學中生命的意義……………………………………………………10 一.東方人文精神下生命的價值………………………………………………10 二.西方美學中生命的意義……………………………………………………17 第二節 繪畫表現中自我生命的覺醒…………………………………………22 一.東方繪畫中自我生命的領悟 …………………………………………… 22 二.西方繪畫對生命領悟的 ………………………………………………… 29 第三節具東方人文精神的現代藝術表現 ……………………………………37 一.融合道家與禪宗的人生思考空間…………………………………………37 二.內斂的情感坐看安靜的人生………………………………………………40 三.意境相連物我合一的境界…………………………………………………42 第三章 創作形式與技巧……………………………………………………… 46 第一節 畫面肌理質感的運用………………………………………………… 46 第二節 創作語言與圖像的組合……………………………………………… 47 第三節 色彩在作品中情感的張力…………………………………………… 50 第四節 線條帶動視覺的效果………………………………………………… 53 第五節 豐富的媒材產生多樣的呈現………………………………………… 56 第四章 創作作品分析 …………………………………………………………58 第五章 結論與省思 ……………………………………………………………79 第一節 結論…………………………………………………………………… 79 第二節 省思與發展…………………………………………………………… 82 參考文獻 ……………………………………………………………………… 84

    參考文獻
    一. 翻譯書籍
    齊克果(1968著四版) 孟祥森譯。齊克果日記。臺北市:水牛出版社
    高居翰(James Cahill)李渝 譯。中國繪畫史。台北市:雄獅圖書公司
    康丁斯基(Kandinsky)吳瑪悧 譯(1998再版)。點線面。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Jean-Luc Chalumean著 路況譯(1998)。藝術與哲學。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二. 中文書籍
    黃麗娟(2004)。台灣現代美術大系抒情抽象繪畫(初版)。台北市:文建會
    朱光潛 (1992) 。西方美學史下券。北京市:人民文學出版社
    朱光潛 (1999) 。談美。台北市:書泉出版社
    李澤厚(1999再版) 。美學四講。台北市:三民書局
    吳 怡(2004)。莊子內篇解義。台北市:三民書局
    蔣錫昌(1980)。莊子哲學。台北市:鳴宇出版社
    謝冰瑩(2006) 。新譯四書讀本。台北市:三民書局
    鄔昆如(1972初版)。發展中的存在主義。台北市:先知出版社
    林家平(1983)。敦煌研究。甘肅省:甘肅人民出版社
    俞劍華(1984)。中國畫論類編。台北市:華正書局
    葛路(1987)。中國古代繪畫理論發展史。台北市:華正書局
    洪麟風(1996)。克林姆魅力。台北市。藝術圖書公司
    田曼詩(1982)。美學。台北市:三民書局
    張心龍(1999)。西洋美術史之旅。台北市:雄獅圖書公司
    劉文壇(1967)。現代美學。台北市:台灣商務書局
    蕭瓊瑞(1996)。宇宙過客—蕭勤的心靈逆旅。台北市:帝門藝術中心
    吳仁芳(1992)。色彩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市:中華色研
    傅佩榮(1992再版)。儒家與現代人生。台北市:業強出版社
    唐君毅(2005)。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廣西壯族自治區:廣西師範大學
    李瑜青(2002)。盧梭哲理美文集。台北市:台灣先智出版公司

    三. 期刊論文
    黃潔莉(2002)。莊子逍遙美境之展現。台南市: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玫芳(1992) 。莊子人生哲學研究。台北縣: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刑東風( 2003.09 )。慧能禪宗思想的三個問題 。臺北縣:華梵大學哲學系。第七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林超群(2004)。周易之宇宙論及其人生哲學研究。台中縣: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乾(1984)。禪宗精神與中國藝術。台北市: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羅睿琳(1998)。安住自我生命探索與實踐創作論述。台南市:台南藝術學院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昭如(2005)。繪畫中的線條表現。台北市: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