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丹寧
論文名稱: 國小議論文寫作教學之探討與實踐-以台中縣一所國小高年級為例
指導教授: 陳惠邦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9
中文關鍵詞: 議論文高年級寫作教學
外文關鍵詞: essay, 5th and 6th graders, pedagogy of writing
相關次數: 點閱: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本研究的背景,是來自於研究者任教學校「寫作課程發展團隊」運作的目標及分工;是研究者有感於對議論文教學知能的缺乏及挫敗經驗、以及九年一貫新課程中國小高年級議論文教與學的困境。研究者欲了解目前國小高年級議論文寫作課程的內涵與實施之困難,探討議論文寫作與教學之相關知能後,透過與團隊夥伴對話、激盪、省思,以及專家學者的協助、回饋,建構國小高年級議論文寫作教學方案。
    為了了解方案實施的歷程、可能遭遇的困難及可行性,研究者以實踐的概念在現場親自教學驗證,並透過團隊對話辯證、教學觀察紀錄、研究者反省札記、學生學習文本、專家學者與校內夥伴回饋等方式,分析所建構之議論文寫作教學方案運用於本校五年級學生之教學實踐歷程,以及學生學習反應及成長脈絡。
    研究者以「知、行、思」的循環歷程所建構之議論文教學方案,歷經「議題分析教學」、「說服技巧大考驗」、「由時事新聞討論導入議論文教學」、「由圖畫書欣賞導入議論文寫作」等四個主要教學單元。在穿越教學與研究之後,以下是研究者所獲的體悟:
    一、教師唯有了解「議論文」的本質與教學內涵,以及國小高年級議論文寫作教學的階段性與必要性,才能積極主動的帶領學生進入議論文寫作之門。
    二、如果教師只隨著教科書文體內容指導寫作,將面臨國小高年級議論文寫作課程實施的瓶頸,學生亦將無法獲得議論文文體寫作學習的基本保障。
    三、國小五年級學童寫作議論文易於人云亦云、不知所云,因而,提升批判思
    考能力是進行議論文寫作教學的首要工作。而選擇適當的議題,透過「議
    題分析」教學,能培養學生高層次的思考能力。
    四、學生敘事能力不足將影響論證表達,在進行議論文寫作教學之際,加強學
    生敘事能力的補強教學,不容忽視。
    五、從提升學生批判思考力著手,選擇真實、適當議題,增加學生對議題的敏感度讓學生對議題感動,運用有效的討論策略,以提煉寫作中心論點為優先,以架構指導為輔,善用迷你課程或遊戲方式增強學生敘事、論證、架構等不足之能力,讓教學步驟紮實,讓指導發生在最適宜的時刻,是研究者所獲致的議論文實踐教學途徑,議論文教學之鑰是從實踐行動中打造出來的!至於如何打造,每個老師將依學生的困境及需要「量身訂做」。
    六、教師專業知能的提升,是學生受益的開始。透過團隊學習,能釐清自我的偏執與盲點,添增覺察行動的敏感度,進而改變僵化的教學策略與思維,達成改進教學的實質效益。
    七、體察教學失敗的意義並揉合創造性的想法,是教學實踐、成長的新轉機。

    關鍵字:議論文、高年級、寫作教學


    Abstract

    This research started after I participa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essay writing course at the elementary school where I work. I found out how little I knew about the teaching of essay writing. On top of that, the new requirement of designing integrated courses from the 1st grade to the 3rd year of junior high school made my job more difficult. I hope this research will help identify the difficulties, outline the basic skills of essay writing, and create a working syllabus after cooperating with my fellow teachers and knowledgeable scholars in related fields.

    In order to record all the problems we may encounter in practices, I taught and observed in class. I wrote down what I saw in a journal and I discussed with my colleagues and many experts of education. I collected writings of the 5th graders I taught and recorded their responses and developments.

    Through understanding, practicing and reflecting, I instructed the students to work on four units: topic analysis, skills of persuasion, discussion of current events, and appreciation of picture books, as preparation for essay writing.

    The conclusions we found:

    1. Teachers need to know what essays mean and how to teach essay writing before they can actively instruct their students.
    2. It will be useless just to follow the guidelines stated in textbooks. Students can’t learn essay writing from textbooks.
    3. The top priority for 5th graders is to develop their own opinions, or they will simply copy other people’s ideas. Through topic analysis, the 5th graders will have a higher level of reasoning.
    4. Students need to have good descriptive writing skills before they start to tackle essay writing.
    5. Discussing current events helps students develop critical thinking. The students are more sensitive to current events. Through effective discussions, they can find main ideas for their essays more easily. Playing games helps them improve their descriptive, argumentative and outlining skills. The key to essay writing is the writing of it.
    6. Students can benefit from teachers’ instruction only after the teachers start to improve their pedagogic understanding. Teachers should learn together. They should get rid of in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practices.
    7. As instructors, we should learn from our failures and be creative. It’s the only way to become better teachers.

    Keywords: essay, 5th and 6th graders, pedagogy of writing

    目 錄 第一章 緣起 第一節 語文教學其實就是我的人生 ………………………… 1 第二節 社口國小的課程故事………………………………… 2 第三節 社口國小「寫作教學補給站」課程………………… 4 第四節 議論文寫作教學的難題與省思……………………… 9 第五節 此生原為教育來~我的待答問題與目的………………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和寫作課程分析…………… 14 第二節 議論文寫作之內涵…………………………………… 21 第三節 議論文寫作之教學理論……………………………… 31 第四節 本章文獻探討對於本研究的啟示…………………… 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場域……………………………………………… 40 第二節 研究設計……………………………………………… 42 第三節 資料蒐集的方法……………………………………… 44 第四節 資料處理的方式與分析……………………………… 45 第四章 整裝待發~行動前的思考與探訪 第一節 檢視我的角色與思維………………………………… 47 第二節 知己知彼~了解五年八班的師與生 ………………… 50 第三節 釐清學習問題癥結及教學方向……………………… 54 第四節 結語~本章探訪對本研究的啟示 …………………… 63 第五章 尋找議論文教學之鑰 第一節 探討「議題分析」教學……………………………… 66 第二節 突破失敗再建構……………………………………… 75 第三節 從「心」出發~由時事新聞討論導入議論文教學 … 86 第四節 再次驗證~從圖畫書欣賞導入議論文教學……………100 第五節 回首教學足跡 …………………………………………113 第六章 穿越教學與研究 第一節 如果的事……………………………………………… 127 第二節 改變…………………………………………………… 130 第三節 能量…………………………………………………… 132 第四節 看見學生的改變……………………………………… 135 第五節 體悟…………………………………………………… 137 第六節 待續 ……………………………………………………138 後記~關於「行動研究」的小秘密…………………………………140 參考文獻…………………………………………………………… 143 附錄………………………………………………………………… 146 表目次 表2-1-1 課程目標與基本能力之關係表………………………… 15 表2-2-1 議論文的類型與結構(楊裕貿提供)………………… 30 表3-4-1 各種原案資料編號的意義……………………………… 46 圖目次 圖3-2-1 本研究架構圖…………………………………………… 43 圖5-1-1 「議題分析」討論教學師生互動模式圖……………… 67 圖5-2-1 K-W-L三階段討論教學的運用概念圖………………… 85 圖5-3-1 由「時事新聞討論」導入議論文寫作教學流程圖…… 87 圖5-4-1 從圖畫書欣賞導入「生態環境保護」議題議論文寫作教學流程圖…101 圖5-4-2 從圖畫書欣賞提煉寫作中心論點的教學操作圖……… 110 圖5-5-1 本研究議論文寫作教學單元目標及教學結果摘要圖… 113 圖5-5-2 研究者看見的議論文教學之鑰………………………… 123 附錄目次 附件一:課程目標十大基本能力與國小第二階段說話、閱讀與寫作相關聯分段能力指標暨可運用於寫作相關元素之彙表………146 附件二:第九冊及第十一冊國語教師手冊中關於寫作教學的內容分析………149 附件三:楊裕貿「主題統整式的國小作文教學課程設計」初探之作文綱要設計示例表暨五年級作文課程計畫及能力指標對應示例………153 附件四:社口國小「寫作教學補給站」高年級初步課程架構表………156 附件五:擬定之九十三學年度下學期議論文寫作教學課程規劃草案………158 附件六:「小學生的壓歲錢該給父母管還是自己管」議題分析暨短文寫作流程………162 附件七:「生態環保議題」議論文寫作教學部分學生作品暨評析……163 附件八:議論文寫作教學學習單…………………………………165 附件九:議論文寫作教學期末回饋單……………………………169

    參考文獻
    一、 專書
    仇小屏.藍玉霞.陳慧敏.王慧敏.林華峰合著(2003)。小學「限制式寫作」之設計與實作。 台北市:萬卷樓 。
    布裕民.陳漢森著(1993)。文體寫作指導。台北市:書林。
    林政華(1991)。文章寫作與教學。台北市:富春。
    林清山譯(1990)。Richard E. Mayer著。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台北市:遠流。
    林清標(1993)。怎樣作文:寫出好文章的技巧。台北市:文經社。
    林進材(1999)。教學理論與方法。台北市:五南。
    林義烈(1990)。細說作文。台北市:幼獅文化。
    林明進(2003)。創意與分析的寫作。台北市:國語日報。
    朱艷英(1994)。文章寫作學。高雄市:麗文。
    何三本(2001)。九年一貫語文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
    吳正吉(1981)。怎樣寫好作文。台北市:文津。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Anselm Strauss,Juliet Corbin著。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嘉義市:濤石文化。
    杜淑珍(2001)。小學作文教學探究。台北市:文津。
    谷瑞勉譯(2004)。Linda B. Gambrell & Janice F. Almasi主編。鮮活的討論!培養專注的閱讀。台北市:心理。
    谷瑞勉譯(2001)。Lisbeth Dixon-Krauss編著。教室中的維高斯基:仲介的讀寫教學與評量。台北市:心理。
    李婉華.潘溫文著(1993)。活學讀與寫。台北市:書林。
    兒童能言教師手冊高年級(2001)。台中縣:社口國小。
    周玉真譯(1999)。E. C. Wragg著。如何進行教室觀察。台北市:五南。
    洪蘭(2004)。知書達理。台北市:遠流。
    段慧瑩.黃馨慧譯(2000)。Janet R. Moyles著。不只是遊戲!:兒童遊戲的角色與地位。台北市:心理。
    孫晴峰(1998)。炒一盤作文的好菜。台北市:台灣東方。
    張玉成(1993)。思考技巧與教學。台北市:心理。
    張玉成(1999)。教師發問技巧(再版)。台北市:心理。
    張春興(1987)。 心理學 。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鼎工作室編著(1991)。論說文的寫法。台北縣:陽明出版社。
    張鼎工作室編著(1991)。作文佈局的方法。台北縣:陽明出版社。
    張慶勳(2002)。論文寫作手冊。台北市:心理。
    教育部(2002)。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2)。教學創新九年一貫課程問題與解答2003年編修版。台北市:作者。
    郭進隆譯(2003)。彼得.聖吉著。第五項修練。台北市:天下文化。
    陳弘昌(1999)。國小語文科教學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惠邦.李麗霞合著(2001)。行行重行行~協同行動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龍安(1994)。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市:心理。
    國民小學國語教師手冊第九冊(2004)。台南:南一。
    國民小學國語教師手冊第十一冊(2004)。台南:南一。
    游羽蓁譯(1999)。史賓賽.強森著。誰搬走了我的乳酪?。台北市:奧林文化。
    黃基博(1995)。圖解作文教學法。台北市:國語日報。
    黃政傑主編(1996)。國語科教學法。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瑞琴(2002)。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心理。
    楊龍立(2001)。學校為本課程設計與探討。台北市:五南。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台北市:師大書苑。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市:五南。
    鄭博真(2003)。作文教學革新。台南市:漢風。
    劉玉琛(1990)。寫作指導。台北市:富春。
    劉忠惠主編(1996)。寫作指導上集。高雄市 :麗文。
    劉忠惠主編(1996)。寫作指導下集。高雄市 :麗文。
    劉勵操編著(1990)。寫作方法一百例。台北市:國文天地雜誌社。
    劉世劍主編(1995)。文章寫作學:基礎理論知識部分。高雄市:麗文文化。
    賴慶雄(1999)。作文論據大觀-事例篇。板橋市:螢火蟲。
    羅秋昭(1999)。國小語文科教材教法。台北市:五南。
    羅耀宗譯(2004)。尼爾.布朗M. neil Browne史都華.基里Stuart M. Keeley著。問對問題,找答案-批判性思考的智慧學。台北市:商智文化。
    二、 篇目
    徐守濤(1996)。兒童作文評鑑的探討。收錄於黃政傑主編。國語科教學法(頁142-158)。台北市:師大書苑。
    高新建(2004.11.29)。有必要合作課程發展。國語日報。第13版。
    張新仁(1996)。過程導向的作文教學策略。收錄於黃政傑主編。國語科教學法(頁92-128)。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忠謀(2002)。一場可帶走的饗宴。天下雜誌,263,194-196。
    趙台生、譚家化(2004.07.11)。加考作文學子才會重視。聯合報 (民意論壇)。第15版。
    三、 論文
    吳湘靈(2004)。圖畫故事書在國小二年級國語文領域的應用。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李博文(2002)。國小高年級議論文寫作教學之實驗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玉貴(2004)。解構現行課文教學的呼籲與實踐-從讀寫結合取向的寫作鷹架談起。發表於中小學國文作文教學理論與實務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辦。2004.04.09。台北:師範大學。
    阮凱利(2002)。理論與實踐的辯證-國小教師實踐知識之敘說性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未出版)。
    周文君(2002)。「多元智能統整-合作-反省思考」寫作教學對國小學童寫作態度與寫作表現之影響。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柯志忠(2000)。社會互動寫作教學方法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寫作品質及寫作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紀淑琴(1998)。「思考性寫作教學方案」對國中生寫作能力.後設認知.批判思考及創造思考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萩卿(2000)。批判性思考教學策略運用在國小五年級社會科之實驗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鳳如(1992)。活動式寫作教學法對國小兒童寫作表現與寫作歷程之實驗效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裕貿(2001)。主題統整式的國小作文教學課程設計初探。九年一貫語文統整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
    葉雪枝(1998)。後設認知寫作策略對國小四年級記敘文寫作能力提昇之影響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檢索系統編號:87NTPTC576004)。
    潘志忠(2002)。議題中心教學法對國小學生批判思考能力影響之實驗研究。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四、 其他
    谷瑞勉(94.03.02)。討論教學的理論與實作。台中縣社口國小。週三進修語文教學專題演講。
    洪月女(94.04.22)。全語文的教學概念。台中縣社口國小。週三進修語文教學專題演講講議。
    徐素霞(93.10.20)。從繪本看積極的生命教育。台中縣社口國小。週三進修專題演講講議。
    楊裕貿(93.04.21)。九年一貫課程語文領域作文教學之現況與突破。台中縣社口國小。週三進修寫作教學專題演講講議。
    楊裕貿(94.04.27)。議論文的寫作教學。台中縣社口國小。週三進修寫作教學專題演講講議。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