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素蓉
Chang Su-Jung
論文名稱: 台中縣海線地區泉州腔的漸層分布
Gradual Distribution of Features of Chiuan-Chou Dialects along the coast Area in Taichung County
指導教授: 洪惟仁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2
中文關鍵詞: 泉州腔泉音指數結構擴散漸層分布漸層分布圖
外文關鍵詞: The Chiuan-Chou state tone, spring sound index number, he structure proliferation, gradually the layer distributes, gradually a layer to distribute diagram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論文研究的主題是「台中縣海線地區閩南語泉州腔的漸層分布」,透過田野調查的方式,以「音韻特徵」為核心,收錄該區七個鄉鎮共84個65歲以上世居當地的老人的語音資料,並以計算「泉音指數」及比率值的方式分析統計。藉此了解台中縣海線地區的方言類型及漸層分佈情形,並畫出閩南語泉州腔各音韻的漸層分佈圖。
    內容共有七章:第一章介紹台中縣的語言分布概況,以及閩南語泉州腔在台中縣分佈的情形。第二章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及方法,除文獻探討外,採用泉音指數計算出偏泉腔的比率。第三章探討「入」字頭聲母的變體類型及漸層分布情形,印證結構擴散理論,並繪製統計圖及漸層分布圖。第四章討論單韻母<居居>、<居龜>、<科伽>、<科檜>韻及複韻母<雞稽>、<杯稽>、<鉤沽>韻以及陽聲韻<箴箴>、<恩巾>韻的漸層分布情形,從圖中可以明顯的看出,泉音韻母的分布是以梧棲、清水、沙鹿為中心。第五章則研究該區聲調在<陽入本調>、<陽平變調>及<陰上變調>的泉音特徵漸層分布情形,結果發現除<陽平變調>仍以泉音的低調為優勢外,另兩類型是以漳音為優勢。第六章則是其他音韻的調查統計。第七章是本論文的總結,台中縣海線地區閩南語泉州腔的漸層分布是以梧棲鎮、清水鎮、沙鹿鎮為中心,龍井鄉次之,至於大甲鎮、大肚鄉及大安鄉就以漳音為優勢。最後附圖共有19張,以呈現各音韻泉音漸層分布情形。

    關鍵字:泉州腔 漸層分布 結構擴散 泉音指數 漸層分布圖


    Abstract

    The topic of this thesis research is "Gradual Distribution of Features of Chiuan-Chou Dialects along the coast Area in Taichung County", investigating through the countryside of way, take "the rhyme characteristic" as core, register seven villages of that area total 84 elder over 65 years of age resides the region of speech data, and is been worth with the calculation "Chiuan-Chau sound index number" and the ratio of the way analysis covariance. By this dialect type that understand sea line region in Taichung County and the situation of gradual distribution, and draw the diagram of gradual distribution of Chiuan-Chou.
    The content has seven chapters: Chapter 1 the language that introduces Taichung County distributes general situation, and the Chiuan-Chou dialects of the Southern Fukien dialect in Taichung County of situation. Chapter 2The research motive and method of an explanation thesis, in addition to cultural heritage inquiring into, the adoption Chiuan-Chou sound index number calculates ratio of being partial to the Chiuan-Chou tone. Chapter 3 study "ju/lu" the word a consonant to change the body types and gradually the layer distributes situation, corroborating the structure proliferation theories, and designing statistical diagram and gradually the layer distributes diagram.Chapter 4 discusses a single vowel <kir/ki> <kir/ku> <ker/ke> < ke/kue > and double vowel <kue/ke> <pue/ke> <kio/ko> and Nasal sound <cim/cam> <kun/kin> .We can see obviously from the diagram, the vowel of Chiuan-Chou sound with Wuci、Cingshuei、Shaiu for center. Chapter 5 studies that area voice <The Eighth Sound>、<The Fifth Sound Change>and<The Third Sound Change>Advertises for gradually a layer to distribute situation, find as a result in addition to<The Fifth Sound Change> still with Chiuan-Chou sound of low key for advantage, another two types take the Zhang sound as advantage. Chapter 6 is the inquisition of other rhymes to statisticsed. Chapter 7 is the summary of this thesis, gradual Distribution of Features of Chiuan-Chou Dialects along the coast Area in Taichung County with the Wuci、Cingshuei、Shaiu for center, country time in Longjing, as for the Dajia town, country in Dadu and Da-an country take the Zhang sound as advantage. Attach diagram finally totally there are 19 pieces distribute situation by presenting each rhyme Chiuan-Chou sound gradually a layer.
    Key word:
    The Chiuan-Chou state tone
    gradually the layer distributes
    the structure proliferation
    spring sound index number
    gradually a layer to distribute diagram

    目次 第一章 台中縣的語言 01 第一節 台中縣簡介 01 第二節 台中縣本土語言分佈概況 02 第三節 閩南語在台中縣的地位 06 第二章 研究方法 09 第一節 研究動機 09 第二節 文獻探討 10 一、小川尚義<日台大辭典> 11 二、鍾露昇<閩南語在台灣的分佈> 11 三、張振興<台灣閩南語方言記略> 12 四、洪惟仁<台灣方言之旅> 13 五、龔煌城、姚榮松、洪惟仁<台灣地區漢語方言調查計畫-台灣中北部> 14 六、潘科元<大台北地區音韻的類型語分佈> 14 七、李仲民<台北縣雙溪閩南語初步研究> 14 八、陳瑤玲<台中縣沙鹿閩南方言的語音系統-兼論沙鹿陰上變調的演變> 15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5 一、研究限制 16 二、研究方法與步驟 16 第三章 聲母類型及其漸層分佈 22 第一節 聲母的音類 22 一、傳統十五音系統 22 二、台中縣泉州腔聲母的音類 22 第二節 「入」字頭變體與類型 23 一、「入」字頭聲母的分布 24 二、「入」字頭聲母的泉音指數 26 三、「入」字頭聲母的漸層分布 27 四、「入」字頭聲母泉音變體的漸層分布 32 五、小結 33 第四章 韻母韻類及其漸層分佈 36 第一節 韻母的韻類 36 一、 元音系統的比較 36 二、 央元音有關的韻類及字類 37 第二節 單音韻央元音韻母的相關韻類 37 一、<居居>類 39 二、<居龜>類 39 三、<科伽>類 40 四、<科檜>類 40 五、單音韻央元音韻母的泉音指數與漸層分布 41 六、單音韻央元音韻母泉音變體的漸層分布 50 七、小結 52 第三節 複元音韻母的相關韻類 54 一、<雞稽>類 54 二、<杯稽>類 54 三、<鉤沽>類 56 四、複元音韻母的泉音指數與漸層分布 57 五、複元音韻母泉音變體的漸層分布 62 六、小結 64 第四節 陽聲韻央元音韻母的韻類 66 一、<箴箴>類 66 二、<恩巾>類 66 三、陽聲韻韻母的泉音指數與漸層分布 68 四、陽聲韻韻母泉音變體的漸層分布 72 五、小結 73 第五章 聲調類型及其漸層分佈 76 第一節 聲調的相關類型 76 一、陽入本調 76 二、陽平變調 78 三、陰上變調 80 第二節 聲調的泉音指數與漸層分佈 81 一、陽入本調 81 二、陽平變調 84 三、陰上變調 85 四、聲調泉音變體的漸層分佈 88 五、小結 89 第六章 其他音類的調查統計 91 第一節 韻母部分 91 第二節 介音部分 97 第三節 小結 98 第七章 結論 100 第一節 聲母部分 100 第二節 韻母部分 101 第三節 聲調部分 103 第四節 其他韻母部分 105 參考書目 107 附圖 109 【附圖1】台中縣各鄉鎮村里族群語言分布圖 【附圖2】台灣言語分布圖(小川尚義) 【附圖3】台灣省漢語閩南語方言、客語方言和高山族語分布示意圖(張振興) 【附圖4】台灣的漢語方言分布圖(洪惟仁) 【附圖5】「入」字頭聲母/l/的漸層分布圖 【附圖6】〈居居〉韻泉音央元音韻母/ir/的漸層分布圖 【附圖7】〈居龜〉韻泉音央元音韻母/er/的漸層分布圖 【附圖8】〈科伽〉韻泉音央元音韻母/er/的漸層分布圖 【附圖9】〈科檜〉韻泉音央元音韻母/er/的漸層分布圖 【附圖10】〈雞稽〉韻泉音複元音韻母/ue/的漸層分布圖 【附圖11】〈杯稽〉韻泉音複元音韻母/ue/的漸層分布圖 【附圖12】〈鉤沽〉韻泉音複元音韻母/io/的漸層分布圖 【附圖13】〈箴箴〉韻泉音韻母的漸層分布圖 【附圖14】〈恩巾〉韻泉音韻母的漸層分布圖 【附圖15】〈陽入本調〉泉音的漸層分布圖 【附圖16】〈陽平本調〉泉音的漸層分布圖 【附圖17】〈陰上變調〉泉音的漸層分布圖 【附圖18】台中縣海線地區村里泉州腔之漸層分布圖 【附圖19】台中縣海線地區泉州腔之漸層分布圖 附錄 128 【附錄1】台中縣各鄉鎮語言分布說明 【附錄2】台灣閩南語地理方言調查字表 【附錄3】閩南語聲母及韻母方言類型代碼對照表 【附錄4】發音人基本資料 【附錄5】台中縣海線地區泉州腔漸層分布調查語料彙整表

    參考書目

    小川尚義. 1907. 〈日臺大辭典緒言〉,收入《日臺大辭典》pp.1-212,台灣總督府。
    ───. 1907. 〈台灣言語分布圖〉,載《日台大辭典》。台灣總督府。
    ───主編. 1907. 《日臺大辭典》。台灣總督府。收入《閩南語經典辭書彙編》第五~六冊。
    ───主編. 1931-32. 《臺日大辭典》。台灣總督府。收入《閩南語經典辭書彙編》第七~八冊。
    陳修.2000. 《臺灣話大辭典》,台北:遠流出版社
    中文詞知識庫小組. 1993. 《中文詞類分析》。台北‧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中文詞知識庫小組。
    江俊隆. 1996. 《台中東勢客家方言詞彙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守禮. 2000. 《國台對照活用辭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吳玫芳. 2000. 《台華詞彙對比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惟仁.1992. 《台灣方言之旅》,台北‧前衛出版社。
    ───.1992. 《台灣地區漢語方言調查計畫第二年期—台灣中北部》
    ───.1996. 《彙音妙悟與古代泉州音》。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2003. 《音變的動機與方向:漳泉競爭與台灣普通腔的形成》,國立清華大學博士論文。
    ───.2004. 《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中央研究院第二屆漢語方言小型研討會。
    ───.2004. 《續修台北縣誌—卷三住民志第二篇漢人語言》。
    ───.2004. 《變化中的台灣語言—真實時間的比較》,收入《龔煌城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頁851-886。
    沈富雄. 1954. 《增補彙音寶鑑》。嘉義:梅山文藝學社。
    李壬癸. 1993. 〈台灣南島語言的分佈和民族的遷移〉,《第一屆台灣語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頁1-16。台北‧文鶴出版公司。
    李仲民. 1998. 《台北縣雙溪閩南語初步研究──調查、比較與方言界線之探討》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郁靜. 2002. 《麥寮方言的調查與研究——語音及詞彙初探》,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珠彩. 1995. 《台灣閩南語三代間語音詞彙的初步調查與比較──以高雄小港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屏生. 1996. 《同安方言及其部分相關方言的語音調查和比較》,台灣師大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2. 《方言論叢》,屏東師院。
    張振興. 1983. 《台灣閩南語方言紀略》。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陳章太、李如龍. 1991a. 《閩語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陳嬿庄.2003.《台灣永靖腔的調查與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秀芳. 1991. 《台灣閩南語語法稿》。台北‧大安出版社。
    董忠司. 1991. 《台北市、台南市、鹿港、宜蘭方言音系的整理和比較》,新竹‧新竹師範學院編印。
    ───. 2001. 《台灣閩南語辭典》。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 2001. 《福爾摩沙的烙印-台灣閩南語概要》,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 1996. 《台灣閩南語概論講授資料彙編》,台灣語文學會。
    董同龢.1967. 《記台灣的一種閩南語》,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1998. 《漢語音韻學》,文史哲出版社。
    詹伯慧、李如龍、黃家教、徐寶華. 1991. 〈漢語方言及方言調查〉。孝感‧湖北教育出版社。
    詹伯慧. 2001. 《漢語方言及方言調查》。湖北教育出版社。
    潘科元. 1996. 《大台北地區閩南語方言音韻的類型與分佈》,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榮富. 2001.《福爾摩沙的烙印-台灣客家語導論》。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鍾露昇. 1967.《閩南語在台灣的分佈》,油印本。台北‧國科會報告。
    羅肇錦. 1987. 〈臺灣客語次方言的語音現象〉,《師大國文學報》16:289-326。
    ───. 1990. 《台灣的客家話》。台北‧台原出版社。
    顧百里(Cornelius Kubler). 1978. 《澎湖群島方言調查》,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
    游汝杰.2004. 《漢語方言學教程》,上海教育出版社。
    徐通鏘.1996.《歷史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丁邦新.1998.《丁邦新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甘為霖.1997. 《廈門音新字典》,台南‧人光出版社。
    張其昀.1972. 《中華民國地圖集》,台北‧中國美術印刷廠。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