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欣榮
論文名稱: 中臺兩地不同文字政策對國小低年級識字教學影響之研究
指導教授: 黃陶陶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2
中文關鍵詞: 國小低年級標準字體規範字文字政策識字教學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識字是閱讀、寫作的基礎,提升識字能力、增多識字量,有助於提高其他學科的學習效率。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在為國小學生日後的學習奠定基礎。中國進行文字改革以後,使用漢語的不同地區出現了漢字形體的差異。臺灣選用繁體字做為標準字體,中國選用簡化字做為規範字。兩地均重視識字教學,希望學生寫標準字體(或規範字),避免寫錯別字。研究者乃試著分析兩地在不同文字政策下,對識字教學產生的影響,提供教育工作者參考。
    本論文以中臺兩地國小低年級四個版本語文課本的生字為研究主體,分析相對應的標準字體和規範字,其字形、筆畫數、筆畫名稱、筆順寫法、部首和字理不同之處,進一步比較其教學方法之異同。
    研究結論分為幾個面向分述如下:
    一、兩地國小低年級語文識字教材內容方面
    (一)識字量
    (二)筆畫與筆順的教學
    (三)字形正確教學
    (四)識字教學法
    二、兩地有關漢字筆畫筆順與部首分類方面
    (一)筆畫名稱與筆畫數
    (二)筆順原則
    (三)部首分類
    三、對兩地國小低年級識字教學的影響
    (一)兩地字形差異小者
    (二)兩地字形差異大者
    (三)兩地字形差異對識字教學法的影響
    (四)兩地字形差異對形成錯字的影響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對臺灣國小教師、教材編輯者、後續研究者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Vocabulary is the founda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The promotion of learning and the increase of vocabulary can improve the studying skill.Beginner's studying will be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studying.In China after carrying on the writing system reform ,Chinese used in different areas became different in character from and structure.Taiwan selects 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 to be the standard typeface.And China selects the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 to be the standard character.Both Taiwan and China consider teaching vocabulary important.Hope the students write the standard typeface (or standard character). Avoiding writing the wrong characters.The researchers try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aiwan’s Chinese characters policy and China’s.Regarding the influence of teaching vocabulary provide the educators to refer.
    The present paper does take Chinese and the Taiwan four lower grades edition as the research,Analyzes its standard typeface and the standard character,Its character shape, stroke number, stroke name, smooth mode of writing, character radical and character principle. Compared with teaching method.
    The research conclusion divides into several surface:
    (A) According to China and Taiwan lower grades vocabulary teaching materials:
    a) Study character quantity
    b) Character stroke and writing technique smooth teaching
    c) Character shape teaching
    d) Vocabulary teaching
    (B) According Taiwanese and Chinese character stroke and character radical.
    a) Stroke name and stroke number
    b) writing technique smooth principle
    c) Character radical classification
    (C) According to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and Taiwanese lower grades vocabulary teaching.
    a) Small influence.
    b) Big influence.
    c) Difference character forms and structures influence teaching method.
    d) Difference character forms and structures influence the wrong character.
    Research result, to the Taiwan elementary teachers, the teaching material editors, the following researchers put forward the proposal.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名詞釋義…………………………………………………………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6 第二章 漢字的形成與發展……………………………………… 7 第一節 漢字的起源與形成……………………………………………… 7 第二節 漢字發展的概況………………………………………………… 12 第三章 漢字的造字方法與漢字評價…………………………… 15 第一節 漢字的造字方法………………………………………………… 15 第二節 漢字的評價……………………………………………………… 24 第四章 漢字規範史簡介………………………………………… 29 第一節 古代的漢字規範………………………………………………… 29 第二節 當代的漢字規範………………………………………………… 34 第五章 中臺兩地國小低年級語文識字教材內容比較………… 49 第一節 國小識字教學「課程綱要」與「課程標準」比較…………… 49 第二節 中國國小低年級語文識字教材內容簡介……………………… 55 第三節 臺灣國小低年級國語識字教材內容簡介……………………… 59 第四節 兩地國小低年級語文識字教材內容比較……………………… 69 第六章 中臺兩地有關漢字筆畫筆順與部首分類比較………… 73 第一節 有關筆畫名稱與筆畫數的比較………………………………… 73 第二節 有關筆順原則的比較…………………………………………… 77 第三節 有關部首分類的比較…………………………………………… 81 第七章 中臺兩地文字政策對國小低年級識字教學的影響…… 87 第一節 兩地字形差異小者對識字教學的影響………………………… 87 第二節 兩地字形差異大者對識字教學的影響………………………… 96 第三節 兩地字形差異對識字教學法的影響…………………………… 101 第四節 兩地字形差異對形成錯字的影響……………………………… 121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 125 第一節 結論……………………………………………………………… 125 第二節 建議……………………………………………………………… 135 參考文獻………………………………………………………… 137 附錄一︰中國人民版一、二年級語文課本生字表………………………… 140 附錄二︰臺灣康軒版一、二年級國語課本習寫字及認讀字表…………… 152 附錄三︰臺灣南一版一、二年級國語課本習寫字及認讀字表…………… 154 附錄四︰臺灣翰林版一、二年級國語課本習寫字及認讀字表…………… 156 附錄五︰《簡化字總表》一、二表及兩地國小低年級生字比對表……… 158

    參考文獻
    〈漢字整理〉(無日期)。2006年10月22日,取自語言文字網網址http://202.194.14.194/yywz/info.asp?id=106&class_id=5
    〈語言文字立法過程中提出的一些問題及其思考〉(2003)。《語文研究》,86。2006年10月22日,取自語言文字網網址http://202.194.14.194/yywz/info.asp?id=79&class_id=6
    「漢典」網站。網址︰http://www.zdic.net/
    Georges Jean(1994)︰《文字與書寫︰思想的符號》。臺北市︰時報文化。
    人民版(2005)。《語文一年級下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版(2005)。《語文一年級上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版(2005)。《語文二年級下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版(2005)。《語文二年級上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國家出版局(1983)。《漢字統一部首表(草案)》。2006年11月29日,取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址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16843.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1)。《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2001年,12月19日)。《GB13000.1字符集漢字折筆規範》。2006年11月20日,取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址http://www.moe.edu.cn/edoas/xinxichayue/showaccessory.jsp?fileid=98&filetype=application/msword&filename=GB%2013000.1字元集漢字折筆規範%20.doc&filetypeclass=1
    王立軍、宋繼華、陳淑梅(1999)。《漢字應用通則》。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
    王愛麗(2005)。《漢字的筆畫數和結構方式對中度智力落後學生字字形識別影響的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學前與特殊教育學院碩士論文。
    左安民(2005)。〈細說漢字〉。北京︰九州出版社。
    江藍生、陸尊梧(1998)。《簡化字繁體字對照字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吳宏文(2007)。《海峽兩岸國小低年級語文教材中生字筆畫名稱筆順原則與字形差異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新竹市。
    宋業謹、賈嬌燕(2003)。《實用漢字》。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巫玉文(2006)。《圖解識字教學法對國小低年級學童識字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李大遂(2003)。《簡明實用漢字學(修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宇明(2004)。《漢字規範》。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李梵(2001)。《漢字的故事》。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
    李嵐清(1995年,12月25日)。〈在紀念文字改革和現代漢語規範化工作4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2006年10月22日,取自語言文字網網址http://202.194.14.194/yywz/info.asp?id=88&class_id=5
    李鍌(2004)。〈海峽兩岸語文的統整〉。載於陸儉明、蘇培成主編。《語文現代化和漢語拼音方案》(頁144-163)。北京︰語文出版社。
    佟樂泉、張一清(1999)。《小學識字教學研究》。廣東市︰廣東教育出版社。
    林尹(1990)。《文字學概說》。臺北︰正中書局。
    邱德修(1995)。《文字學新撢》。臺北︰合記圖書出版社。
    南一版(2005)。《國民小學國語教師手冊一下》。臺北︰南一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版(2005)。《國民小學國語教師手冊一上》。臺北︰南一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版(2005)。《國民小學國語教師手冊二下》。臺北︰南一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版(2005)。《國民小學國語教師手冊二上》。臺北︰南一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紀海珠(2004年,3月2日)。〈「人教版」仍壟斷中小學教材市場?〉。2006年10月24日,取自新華網網址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book/2004-03/02/content_1340202.htm
    唐松波(1998)。〈共同漢字、簡化字和繁體字〉。《漢字文化》,1,21-24。
    唐諾(2001)。《文字的故事》。台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
    桂娟(2005,7月14日)。〈揭開漢字起源之謎〉。《人民日報海外版》,第2版。2007年8月3日,取自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網址︰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49157/49165/3541109.html
    海拉.哈爾門(2005)。《文字的歷史》。臺中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高更生(2006)。《現行漢字規範問題》。北京︰商務印書館。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會編(1997)。《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範》。北京︰語文出版社。
    康軒版(2005)。《國小國語教師手冊一上》。臺北︰康軒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康軒版(2005)。《國小國語教師手冊一下》。臺北︰康軒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康軒版(2005)。《國小國語教師手冊二上》。臺北︰康軒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康軒版(2005)。《國小國語教師手冊二下》。臺北︰康軒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志公(1979)。《傳統語文教育初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1978),《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修訂本)》。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1993)。《部首手冊》。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1994)。《國字標準字體(教師手冊)》。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1996)。《常用國字標準字體筆順手冊》。臺北︰教育部。
    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000年,10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2006年10月22日,取自語言文字網網址 http://202.194.14.194/yywz/info.asp?id=95&class_id=4
    費錦昌(2002年,10月28日)。〈規範漢字」具體指哪些字?〉。2006年11月21日,取自中國語言文字網網址http://www.china-language.gov.cn/webinfopub/list.asp?id=446&columnid=131&columnlayer=00080131
    黃集錦(2005)︰《多音字辨讀指南》。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楊潤陸(2000)。《現代漢字學通論》。北京︰長城出版社。
    董琨(1993)。《漢字發展史話》。臺北市︰臺灣商務出版社。
    解文艷(2006)。《建國以來的漢字簡化研究》。河北大學漢語文研究學碩士學位論文。
    路燈光、路燈照(1992)。《海峽兩岸簡體字研究》。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鄭若葵(2004)。《解字說文︰中國文字的起源》。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翰林版(2005)。《國民小學國語教學指引一下》。臺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翰林版(2005)。《國民小學國語教學指引一上》。臺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翰林版(2005)。《國民小學國語教學指引二下》。臺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翰林版(2005)。《國民小學國語教學指引二上》。臺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戴汝潛(1999)。《漢字教與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韓敬體(2004)。〈談我國的漢字簡化問題〉。載於史定國主編。《簡化字研究》(頁257-266)。北京︰商務印書館。
    蘇尚耀(1976)。《中國文字學叢談》。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